生态系统模型视角的流动儿童问题行为探因及教育建议

2023-01-21 13:06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外化流动家庭

苏 畅(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 116029)

一、引言

流动儿童,又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指跟随父母或监护人从农村进入城市接受教育的儿童青少年[1]。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流动人口呈逐年增长趋势,截至2019年流动人口比例已达到总人数的16.86%[2],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已达到1426.96 万人[3]。流动儿童随父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后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城乡差距较大使他们容易出现社会适应问题[4-5],因此,流动儿童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

问题行为指个体所表现出的会妨碍其社会适应的异常行为[6]。问题行为可分为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前者包括抑郁、焦虑、孤僻、退缩等情绪问题,后者主要包括攻击、网络成瘾、违纪等行为问题[7]。以往研究发现,儿童的问题行为可预测个体青少年及成年期的社会性行为、心理发展及人际关系等[8-10],且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与轻微犯罪行为呈显著正相关[11]。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发生率显著更高[12]。流动儿童不仅要学着适应陌生的成长环境,还要应对价值观差异带来的冲击,并通常处于缺乏亲子沟通、情感支持等不利境况[13],种种生活压力事件促使流动儿童的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增多[14],长此以往可影响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15]。因此,探索流动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对于预防和降低其问题行为,增强心理适应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生态系统模型视角的流动儿童问题行为原因探析

Brofenbrenner[16]的生态系统模型从微观和宏观系统相互作用角度阐述了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作用。首先,个体的发展嵌套于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环境系统之中,家庭是儿童早期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儿童感知的良好家庭氛围对儿童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17]。随着儿童进入学龄期,他们与老师同学接触的时间变多,学校逐渐成为儿童道德认知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师生及同学关系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8]。同时,儿童青少年感知到的社区环境,会与家庭、学校环境交互作用,并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发展[19]。总结以往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家庭风险、人际关系、社区环境等因素是导致流动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

(一)歧视知觉

歧视知觉指个体知觉到因自己所属群体身份而受到消极或不公正对待的主观体验[20]。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面临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对自身认识的困惑,会使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更加敏感,歧视知觉体验更多[21]。已有研究表明,流动群体重要压力源来自因流动人口身份带来的被歧视感,长期遭受歧视会使流动儿童变得孤独、自卑,更容易出现适应问题和学业问题[22-24]。

研究发现,歧视知觉不仅正向预测小学阶段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25],还与青少年期的流动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密切相关[26]。然而,面对同样不稳定环境,有些个体并未出现以上问题。有研究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发现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消极行为结果中起保护作用[27]。处于不利情景中的儿童,自身的心理弹性可作为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重要保护因子,通过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等方式缓解压力事件带来的冲击,促使其对当前状况做出积极的评价,减少不利环境因素对自身的消极影响,能最终促进健康发展[28]。

(二)家庭风险

研究表明,童年期的家庭风险是预测成年人问题行为最重要的风险因素[29]。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所能够提供给儿童的成长条件,对儿童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对儿童情感的综合体,是父母言行传递出教养观念的集合,具有跨情景稳定性[30],对儿童个性及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31]。研究发现,与温和型教养方式相比,父母教养方式越倾向于严厉型、否定性等方式,流动儿童发生退缩、暴力倾向、考试焦虑、攻击、网络成瘾等行为的概率越高[3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常指对家庭收入、主要照顾者受教育水平以及职业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衡量后界定的客观社会层级[33],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家庭因素之一。相关分析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流动学前儿童内化、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34]。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流动儿童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35]。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薪资待遇普遍不高,父母承担较大生活压力,家庭协作配合及沟通容易出现问题,难以为子女营造支持的成长环境,因此,流动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率较高[36]。

此外,家庭各风险因素并非彼此独立,多种风险因素可能并存[37],与单一风险相比,暴露于多种风险因素的儿童更易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38],家庭累积风险可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39]。因此,无论是单一家庭风险还是累积风险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已有研究发现,拥有高质量亲子关系和家长情感支持的儿童,其问题行为较少,亲子关系冲突预测儿童更多的破坏性行为[40]。流动儿童的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并承担较大的生活压力,没有充足的时间与耐心养育儿童,与儿童的互动时间少、质量差,这种较差的亲子关系成为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重大危险因素[35]。研究发现,亲密性低、冲突性高的亲子关系可预测流动学前儿童问题行为较高的发生率,且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消极作用可通过良好的亲子关系缓解[41]。

同时,个体在中小学期间多数都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学校环境是其发展的第二个重要环境,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巨大。研究显示,班级师幼冲突可预测学前流动儿童的内、外化行为问题[42],同伴接纳与学龄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11],采用纵向追踪的研究表示,学年初的师生及同学关系可直接预测学年末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还可通过对学校的态度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43]。具体而言,教师和同学是流动儿童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重要他人,直接影响流动儿童对学校的态度。当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融洽时,流动儿童会有较强的学校归属感,这种对学校的积极态度可减少流动儿童随后的外化问题行为。

(四)社区环境

除了家庭、学校,居住环境也是儿童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不容忽视的研究领域,“孟母三迁”的例子表明我国自古以来都重视邻里环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加速流动,城乡边缘接合部、城中村等的出现逐渐取代了传统社区,流动儿童所处的邻里环境变得日趋复杂。研究显示,邻里犯罪可正向预测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44]。社区是流动儿童生活的必要场所,对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产生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贫困社区中的无序、隔离社会状态会破坏社区的集体效能感[45],在这样负性环境中的流动儿童反社会行为就会大大增加[19]。

此外,将高收入社区和城中村社区做比较时发现,在关于子女教养问题上同一社区的家长们会互相探讨和学习[46]。高收入社区家长会在如何更好教养子女全面发展、如何做好家校合作等方面交流,而城中村社区同龄学生家长之间普遍有“散养”“读书无用”的思想。其结果容易导致同一社区家长的观念一致,而不同社区差别显著,进而导致不同社区对子女学业、心理和行为发展产生影响。

三、预防和减少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教育建议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流动人口队伍愈加庞大,儿童跟随父母来到陌生城市,虽然他们的父母是城市建设者,但他们现实生活条件差,生活环境复杂,对城市的认同感较差,会使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更加敏感,更孤独和自卑,歧视知觉体验会更多。生态系统理论表明,儿童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且其行为会受到微观和宏观环境系统交互影响的人群。本综述重点梳理了个体对环境的歧视知觉、家庭风险、人际关系、社区环境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为深入探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流动儿童问题行为提供了重要证据。接下来将提供三点建议,以期预防和减少流动儿童问题行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一)提升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尽管歧视知觉增加了流动儿童发展风险,但并非所有流动儿童都会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儿童自身存在的一些保护性因素可缓冲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心理弹性的保护模型显示,尽管风险因素会损害个体发展,但心理弹性可作为调节因素,可减少风险因素带来的消极后果概率。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弹性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会导致他们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但这也是塑造其心理弹性的重要时期。对于家长而言,家长要多采用温和民主的教养方式,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学校应联动家长引入拓展训练干预思路,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夏令营活动、团体训练等,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提供重要支持。

(二)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问题行为发生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的行为和心理适应具有积极作用。家长应该给流动儿童更多的关爱,营造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这将是流动儿童行为发展的基础因素,班级教师需注重提升学生自信心、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加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关系融洽及对学校的积极态度,这将对流动儿童的行为适应具有独特作用。同时,由于流动儿童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教养过程中认知资源不足,所以,还需要学校把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作为家校协同工作的重点,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营造适合流动儿童行为适应的人际关系网络,促进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环境,减少问题行为发生。

(三)加强社会治安,重视社区文化建设

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忙于生计、工作时间较长,很难在学生放学后有足够时间陪伴,流动儿童放学后多数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社区也能够在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社区管理不仅要放在治安与守护公共环境的建设上,还要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和共同价值的塑造,建立越来越完善的社区儿童发展体系。在流动儿童的课后以及空闲时间帮助流动儿童学习到更多知识,充实他们的课后时间,并在各种活动中帮助流动儿童建立生活自信心与自我认同,帮助流动儿童快速融入城市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外化流动家庭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流动的光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