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霞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119;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 810008)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作为佛教西域来华之要地,这里高僧往来云集,译经著述繁多,佛教发展兴盛。这一时期有大批河陇高僧下江南,助译经典、传授禅法、唱导弘法,对南方佛教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①河湟高僧道照便是南下僧人中的一员,道照是西平麴氏大族之后,生于前凉时期,十八岁时出家,后至南朝刘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弘法,以善唱导而闻名,是刘宋朝“声辩才博”俱佳的唱导高僧。学界历来对唱导僧人关注不多,对释道照也仅就生平、早年经历和唱导事迹有过关注。②而学者们从音乐学角度对麴瞻的关注较多,认为其撰有琴学理论著述《琴声律》和《琴图》,对琴的音色特点、演奏技巧和古琴音乐美学有独到见解,较早提出古琴音乐美学理论,并且是历史上较早的琴僧。盖因二者同为西平人氏,又同姓麴,学界多认为,高僧道照与琴学大家麴瞻实为一人,甚至提出道照(麴瞻)是见诸史籍最早的青海籍音乐家。③但就目前而言,或因史料匮乏,学界不曾有过二者关联性的论证,其生平事迹也鲜有关注和系统研究。经梳理和综合散见于各类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本文试图在勾勒道照和麴瞻生平、事迹和社会贡献的基础上,就二者之间的联系试作以分析和论述。
释道照是南朝刘宋时著名的唱导高僧,其生平事迹资料,主要来源于释慧皎《高僧传》卷十三《宋京师祇洹寺释道照传》,据记载:
释道照,姓麴,平西④人。少善尺牍,兼博经史。十八出家,止京师祇洹寺。披览群典,以宣唱为业。音吐寥亮,洗悟尘心,指事适时,言不孤发,独步于宋代之初。宋武帝尝于内殿斋,照初夜略叙百年迅速,迁灭俄顷,苦乐参差,必由因召。如来慈应六道,陛下抚矜一切,帝言善久之。斋竟,别親三万。临川王道规从受五戒,奉为门师。宋元嘉三⑤十年(公元453年)卒,年六十六。照弟子慧明,姓焦,魏郡人。神情俊迈,祖习师风,亦有名当世。[1]
释道照生平事迹史籍记载简略,其他资料中鲜有的记载也基本以此为蓝本,但据此“道照传”记载,可大体勾勒出释道照的生平事迹。
释道照,俗姓麴,乃西平(今青海西宁)人。“麴”为古姓氏,是鞠氏改姓而来。据《元和姓纂》载:“麴,鞠氏之后。汉有鞠谭,生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姓麴氏。閟居西平。十一代孙嘉仕沮渠氏,后为士人所归,立为高昌王。”[2]又据《姓谱》载:“汉时平原鞠谭之子閟,避难于湟中,因居西平,改姓麴氏,遂为西平望族。”西汉哀帝时尚书令鞠谭,因受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谋反事件”的牵连,被削职为民。于是带着儿子鞠閟避难,逃到凉州西平(治所西都,今西宁市),隐姓埋名,易鞠为麴。东汉末年以来,麴氏以武功起家,在金城、西平形成郡望,西晋时已跻身世家大族行列,汉唐之际在中央及西北地区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⑥鞠谭的第十一世孙麴嘉,在北凉亡后,率族人随沮渠氏来到高昌,后建立了麴氏高昌政权。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高昌王麹文泰还曾倾力资助西行取经的玄奘法师。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高昌为唐所灭,麴氏内徙,自此衰落。唐中期后,麴氏或复改姓氏为“鞠”,或简化为“曲”⑦,故有“鞠麴一家”或“鞠曲一家”之说。
道照,即为西平麴氏大族之后,其生卒年,据《释氏疑年录》:“京师祇洹寺道照,平西麴氏,三六八生。宋元嘉十年卒,年六十六。”[3]据此可知,释道照生于公元368年,至其十八岁出家时,西平正值前、后凉时期。前凉自张轨统治以来,在境内大兴儒学,“永嘉之乱,中州之人士避地河西”[4],输入中原儒学,河西儒学呈现出空前繁盛。此时期西平麴氏大族亦正兴盛,道照盖应幼承庭训,秉承家学,受到良好的儒学启蒙,经史兼通、文采出众、儒学功底深厚,早年河湟文化的熏陶,是道照成长为“声辩才博”俱佳的唱导高僧的文化基础。[5]
道照“十八出家,止京师祇洹寺”,据《释氏疑年录》,道照出生年是东晋太和三年(公元368年),推算出家的时间应是公元386年,前、后凉之际。然因史料记载阙如,道照的出家地和寺院不详,其师承也无从得知。“凉州自张轨后,世信佛教。……村坞相属,多有塔寺”,[6]张天锡曾邀请西域僧人来凉州译经,尤其在北凉沮渠蒙逊倡导下,河西佛教盛极一时。道照出家即有凉州佛教兴盛的因缘。魏晋南北朝,大批河西僧人下江南,促进了南朝佛教的发展。[7]道照便是其中一员,盖在凉州出家,后云游至南朝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道照“止建康祇洹寺”,祇洹寺,又名祇洹精舍,据《高僧传》载:“宋永初元年,车骑范泰立祇洹寺”。[8]《宋书·范泰传》记载:“暮年事佛甚精,于宅西立祇洹精舍。”[9]祇洹寺,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由范泰舍宅所建。据《南朝佛寺考》:“祇洹寺在凤凰楼之西……西域异僧求那跋陀罗、昙摩密多皆住此寺。……沙门道照……等,亦时来栖止”。[10]祇洹寺是西域高僧翻译佛经,传授禅法的道场,是南朝的名寺。“(释道)照止京师祇洹寺,披览群典,以宣唱为业”[11],那么道照从出家时的公元386-420年之间,并不在祇洹寺,云游之地不详。盖是祇洹寺建好后,道照驻锡此地时间较久,直至其圆寂,所以《高僧传》称其为“宋京师祇洹寺释道照”。
唱导,起源于法集斋会时的祈愿仪式。佛教传入中国后,唱导的形式和内容更为丰富,成为宣说佛理的通俗教导方法。《高僧传》之“唱导篇总论”谓:“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昔佛法初传,于时齐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礼。至中宵疲极,事资启悟,乃别请宿德,升座说法。或杂序因缘,或傍引譬喻。其后庐山释慧远,……每至斋集,辄自升高座,躬为导首。先明三世因果,却辩一斋大意,后代传受,遂成永则。”[12]佛法初传时,面对不识文字、不懂佛理的大众,为了更通俗易懂地宣讲佛理,开导众生,在法集斋会上,法师们除诵经讲经外,还穿插讲唱通俗易懂的故事来宣讲佛理,以警醒和启悟民众。东晋高僧慧远升高座,躬为导首,宣说佛理,被后世奉为圭臬,成为“唱导”第一人。唱导僧人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富有感染力的事缘,以开启民智、悟俗导众、警醒人心、启迪听众。宣讲时,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因人而异、遇事而兴,使深奥的佛学义理为不同层次的听众所接受、被感化,这种宣讲形式尤其吸引了广大民众,促使佛教趋于民间化、世俗化。
唱导,作为《高僧传》十科之一,虽属末流,但在教导民众方面意义重大,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的重要弘法手段。因而对唱导僧人的要求标准甚高,据《高僧传》(唱导论)载:
夫唱导所贵,其事四焉,谓声辩才博。非声则无以警众,非辩则无以适时,非才则言无可采,非博则语无依据。至若响韵钟鼓,则四众惊心,声之为用也;辞吐后发,适会无差,辩之为用也。绮制雕华,文藻横逸,才之为用也。商榷经论,采撮书史,博之为用也。[13]
宣讲佛理要具备“声辩才博”四能:声音宏亮,论辩才能、文采出众、知识广博。声,音吐清晰、宏亮铿锵外,还要以理服人、感化人心,而道照“音吐寥亮,洗悟尘心”,能以音声感动听众、发人深省、洗悟尘心;辩,因要对佛经进行宣讲演绎,免不了论难,需具备智慧无碍的辩才,才能旁引譬喻、兼引俗典、言辞善说。道照“指事适时,言不孤发”,宣讲事例时,有理有据,所言皆有针对性、启发性;才,是文采,需要精通诗赋、文思敏捷、出语成章的文采;博,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需博涉经史、言之有据。除通晓佛典,还需广涉经史,甚至民间技艺等,道照“少善尺牍,兼博经史”,自幼便经论书史多有综涉,出家后又博览佛经典籍,符合才博的要求。
南朝宋初的江南,唱导逐渐成为佛界热门学问,如若担任唱导,非但要有好嗓音,极富感染力,还要“商榷经论,采擢书史”,更要有智慧辩才。在高僧云集的都城建康,道照可谓“声辩才博”俱佳,以唱导“独步于宋代之初”。
1.出入宫廷宣唱,帝王礼遇尊崇
道照博览众经,深究佛理,音声寥亮,宣讲发人深省,使人洗净凡尘,极富感染力,以唱导独步于宋代之初。因此备受帝王礼遇尊崇,曾出入宫廷内殿为帝王唱导宣讲。南朝刘宋帝王皆推崇佛教,宋武帝刘裕亦礼敬佛教,延揽并礼遇高僧。刘裕在建朝之初,曾在内殿设斋做法事,特礼请道照入宫宣讲佛教义理。“宋武帝尝于内殿斋,照初夜略叙百年迅速,迁灭俄顷。苦乐参差,必由因召。如来慈应六道,陛下抚矜一切,帝言善久之。斋竟,别親三万。”[14]《佛祖统纪》卷37亦载:“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帝设斋内殿,令沙门道照陈词,至‘百年迅速,苦乐俄顷’之句,帝善之,别赐嚫金三万。”[15]同书卷52“君上奉法”条亦云:“宋高祖设斋内殿,沙门道照陈词,帝称善。”[16]《元亨释书》也载:“刘宋高祖永初元年设斋内殿,令沙门道照说法,嚫金三万。”[17]根据记载,道照在内殿向宋武帝宣讲无常观和因果观,人生虽有百年,但光阴转瞬流逝,变幻迅速无常;众生苦乐命运虽参差,皆由因果来决定。如来佛慧应六道众生,而陛下抚爱天下百姓,其实质是一样的。宋武帝听之甚喜,称赞不已,并布施了三万钱以供资待。自此之后,“唱导”逐渐成为专门的学问。
2.王公贵胄尊师,弟子承袭师风
据《高僧传》记载:“临川王道规从受五戒,奉为门师。”[18]《宋书》载,刘道规是宋武帝刘裕同父异母弟,跟随刘裕出入沙场,甚得刘裕赏识。[19]刘裕在北伐时,礼遇和延揽慧远等高僧,讲论佛教义理与佛经翻译,与高僧们过从甚密。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刘道规卒,谥曰烈武公。420年刘裕即位后,追封刘道规为“临川王”。刘道规生前跟随刘裕出生入死,盖此时二者便与道照交往甚密,刘道规生前即已拜道照为门师、从受五戒,乃道照在家弟子。而道照的出家弟子慧明,“神情俊迈,祖习师风,亦有名当世”[20],承袭师风,也以唱导闻名于世。
史籍中有一位古琴名家麴瞻,因史料匮乏,其生平不详,主要事迹据史籍记载,著有琴论《琴声律》《琴图》,但已经佚失,后世琴论中仅收录部分内容。
麴瞻的琴论著述,最早的记载见于南宋王应麟的《玉海》,据载:“《琴声律图》一卷,麴瞻撰。图前代琴样十二家,各以所应律吕十二时附图下。《琴声韵图》,王大方⑧,述琴调、操名琴样指法琴序与瞻序颇同。”[21]虽然较为简略,可知麴瞻撰有《琴声律图》一卷,并单独附以《琴图》,保存了前代十二家的琴样。
对《琴声律图》的作者,史籍也有不同的记载,如《新唐书》载:“王大力《琴声律图》一卷”;[22]《文献通考》载:“《琴声律图》一卷,《崇文总目》:唐恭陵署令王大力承诏撰。国琴制度,以六十律旋宫之法次其上,前序历引诸家律吕相生之术。”[23]均记载《琴声律图》是王大力撰写。而据《宋史·艺文志》载:“王大方(注:力)《琴声韵图》一卷”;[24]明万历间琴家蒋克谦所辑音乐类书《琴书大全》,还辑录了“王大力弦配律吕图”;[25]近代周庆云编纂的第一部古琴文献目录专著《琴书存目》载:“《琴声韵图》一卷,宋王大力撰,见宋志、玉海云,述琴调、操名琴样、指法、琴序与瞻序颇同。”[26]又知王大力所述为《琴声韵图》,且“述琴调、操名琴样、指法、琴序与瞻序颇同”,无疑王大力《韵图》是在辑录了麴瞻《律图》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推进的。《琴书存目》中麴瞻和王大力年代均标为宋代,也是有误,根据《崇文总目》记载“唐恭陵署令王大力承诏撰”,王大力实为唐人,那么麴瞻的年代或早于唐代。
麴瞻的琴论著作在流传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形式,《玉海》记载,麴瞻著有《琴声律图》一卷,并附有琴样图,而《宋史·艺文志》记载:“麴瞻《琴声律》二卷,又《琴图》一卷”[27]。《琴书存目》对中国历代古琴文献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和编目,收录了麴瞻的琴论著述,据载:“《琴声律》一卷,又《琴图》一卷,宋麴瞻撰,瞻西平人。宋志著录、玉海作《琴声律图》一卷,盖合图为一。释云:图前代琴样十二家,各以所应律吕十二时附图下。秘书目有无名氏《琴声律》二卷,疑即一书。明抄本《琴苑要录》载《琴声律图》,又注云:十二家琴样见别本,琴样即《琴图》所载欤。”[28]可知,该琴论有两种版本形式,盖是先为分本,即《琴声律》一卷,《琴图》一卷(即“十二家琴样见别本),或因部分内容佚失,后世可能将《琴声律》与《琴图》又合而为一,由分本成为合本,由此统称为《琴声律图》。
麴瞻所著琴论《琴声律》《琴图》,甚为遗憾的是二者均已散佚。《永乐琴书集成》《琴书大全》和《太音大全集》辑录了《琴声律图》的部分论述,包括有弹琴法、古琴音色相关论述。
1.《琴声律》:古琴音色美学理论
明代袁均哲所辑琴论专著《太音大全集》中,辑录有麴瞻关于琴的音色、指法、音调等方面的论述。《太音大全集》卷四“弹琴法”论及古琴音色。
麴瞻云:
凡弹琴,散声虚歇,如风水之澹荡。左手勾按于弦,泛声委美轻清,若仙歌之九咏。用左手按弦,似起似着,如蜂蝶探花木。声音按如雷隐隐,或如钟鼓巍巍,如山崖磊落也。[29]
根据古琴演奏技艺与音色特征,麴瞻论述了古琴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种音色特点和要求,提出了演奏技巧。散音是空弦音,要发声虚歇;泛音是半振动音,要轻盈虚幻;而按音浑厚饱满,要有力度和深度。根据古琴三音色,提出了“散声如风水之澹荡,泛声若仙歌之九咏,按弦如蜂蝶探花木”的理论,初步形成了古琴音乐美学理论。
古琴声音之匀,是古琴声音应具备的最基本要求,要整体声音均匀平衡,即散、泛、按三音和谐一致。麴瞻提出的“三音匀”理论,丰富了古琴音色美学理论,后来还被纳入了琴之九德之一,《太音大全集》载:琴有九德,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匀:谓七弦俱清圆,而无三实四虚之病”,[30]琴之九德也成为古琴音色的审美标准。
六朝以来,因文人雅士涉猎佛学,加之历代操琴者中僧人和居士众多,佛家思想也渐渐融入琴道中。琴静远淡逸的境界,有收摄六根之效,与佛教义理相通,宋代成玉磵《琴论》言“攻琴如参禅”。而麴瞻“弹琴法”中对三音色美的描述颇具禅意,反映了佛家思想融入琴学理论中,古琴音乐美感和音乐想象力得以丰富。
2.《琴图》:辑录保存了前代琴式图
《琴图》辑录了前代十二种琴样式图,为琴式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史料。琴因具体形制的不同,称为“琴式”。东汉琴家桓谭所著《新论》的《琴道篇》对琴的形制作了具体描述,“梧桐作琴,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数。厚寸有八,象三六数;广六分,象六律”,认为琴式象征意义为“上圆而敛,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广下狭,法尊卑之体”[31],提出象天法地的“天人合一”器物制作思想。此仅是对琴形制的描述,琴式样图得以保存还得益于麴瞻的《琴图》。据《玉海》载:“《琴声律图》一卷,麴瞻撰。图前代琴样十二家,各以所应律吕十二时附图下。”[32]《琴苑要录》“琴声律图篇”载:“琴有十二家样,形体有殊,分寸俱别。”[33]《琴书大全》《太音大全集》《风宣玄品》等书所载历代琴式图,均转引自麴瞻《琴声律图》。可知,麴瞻辑录了前代琴样十二家,附以琴式样图,后世所辑录的历代琴式图均引自于此,使得古琴样式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对于古琴发展史而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声律图赞》:琴以修身养性的美学理念
《永乐琴书集成》[34]和《琴书大全》[35]所收录的“琴赞”,包括有“麴瞻《声律图赞》”,应是麴瞻对《琴声律图》自评和称扬,类似于编后记或编者按,其内容如下:
麴瞻《声律图赞》:
乐以象德,琴以修身。淡然其性,温乎其人。止邪于俗,纳正于真。可以叙志,可以和神。
仪以星象,雕以翠绿。归凤之操,积雪之曲。妙响出弦,清意连玉。荡心饰喜,防奢节欲。
六律之记,五声之文。弦惊坠鹊,调感飞云。鸿游羽散,鱼跃鸾分。丹青是托,事等兰芬。
含吐阴阳,发挥清浊。元英记材,青春辨角。其德锵洋,其情辽邈。列诸新意,将贻后学。
自古琴为艺之首,居棋书画之前。《礼记·曲礼》曰:“士无故不撤琴瑟”。东汉桓谭提出琴有品德,“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36]在此基础上,麴瞻又提出了“乐以象德,琴以修身”的思想,琴可修身、叙志、合神,琴可修身养性、陶冶气度、养中和之正气,陶冶操琴者的气度。借弦上之音,发弦外之趣,乐器之声与人心性互通共融的音乐美学理念。在提出古琴音乐美学理论之后,又用华丽的辞藻来说明弦调音律之美,而“六律之记,五声之文……列诸新意,将贻后学”,又表明了麴瞻著述《琴声律图》的初衷,对古琴美学理论,以及对琴律的感悟,列诸新意,以贻后学之目的。
史籍中虽已有麴瞻及琴学著述的记载,曾著有《琴声律》《琴图》,或合为《琴声律图》,但对麴瞻其人不见详载。北宋盛世撰著,明中叶代抄本《琴苑要录》中辑录的《琴声律图》,有麴瞻其人以及琴论著述情况的记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仅为藻饰琴律,第二部分内容如下:
六律无纪。西平麴瞻,字宣远。代王侯伯子男,居仁义礼智信。琳琅为质,黼绘为文。明在月中,越尘外。好古雅颂,乐道管弦。处则琴室风亭,出则琴书风月。春归姑洗,顾幽兰成词;律中黄钟,持白雪为调,伐柯取则立垂芳,别弦丝之豪芒,定音韵之洪左食右煞。错十二律,击三百声。击中吕则清明风生,扣无射则阊阖风至。角羽得之以蹈舞,金石得之以克谐。岂烦绪縑缃,即当处注记。礼乐后进,指掌无违。吕先鸣,知音不悞,直书其事,名曰《琴声律图》。君子甚哉!此其善事。非夫思深志远,斯焉取斯。足以贻厥乐章,施之座右者矣。琴有十二家样,形体有殊,分寸俱别。至于习者,能详悉焉。贻诸弟子,晓悟将来。恐未识其意,图列之于后。(十二家琴样见别本)[37]
此段史料记载了麴瞻其人,因“六律无纪”,为定音律而书成“琴声律”。为将十二家琴样保存下来,以“贻诸弟子”,将图样附在文后,由此而组成《琴声律图》。从“西平麴瞻,字宣远……越尘外,好古雅颂,乐道管弦”,可知,麴瞻,西平人氏,字宣远,从“越尘外”,可推测盖是“跳出三界外,不在红尘中”的方外人士。
麴瞻所处时代,据《琴书存目》:“《琴声律》一卷,《琴图》一卷。宋麴瞻撰,瞻西平人,……。[38]可知,麴瞻,西平人,所处年代为“宋”。从“西平”名称的变迁历程看,东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西平,隶属凉州。北魏改置鄯善镇,后虽又一度改为西平郡,但唐代又改为鄯州,北宋时名为青唐城。又从“麴”氏家族的盛衰变迁看,唐中后期麴氏大族衰落,或复改姓鞠或简化为曲。那么,“西平麴瞻”所处时代盖为汉唐之间的“宋”朝。又据前文所述,麴瞻所处年代应早于唐代的王大力,那么“西平麴瞻”所处的“宋”盖是南朝刘裕所建宋朝。南朝宋,在当时年代就称为“宋”朝,只是后世为了与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区别,才将刘裕所建宋朝称为南朝刘宋。
因而,道照和麴瞻,二人同为南朝刘宋时人,籍贯西平,均为麴氏,二者生活年代、籍贯和姓氏均一致,麴氏又是西平大族,又据《琴苑要录》麴瞻“越尘外”,那么麴瞻有出家僧人的可能。而晋宋之际,河西僧人下江南弘法者甚众。那么游锡至建康弘法,以唱导著称的僧人道照,即琴家麴瞻的可能性极大。
作为南朝刘宋知名的唱导高僧,道照因“声辩才博”俱佳,帝王礼遇,王公贵胄尊师,引领了南朝唱导之风,值得关注和研究。学界多认为道照即南朝刘宋时琴僧麴瞻,但都缺乏有力的史料证据。本文在搜集、梳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道照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论述,对麴瞻其人及著述进行了考述,总结了麴瞻在弹琴法、琴学理论、保存琴式等方面的贡献。通过对古琴史料的钩沉辑佚,并根据新的史料证据,考证道照和麴瞻二者联系,同时代、同籍贯、同姓氏,麴瞻或为琴僧,因此二者为同一人的可能性极大。
综上所述,释道照(公元368—433年),姓麴,名瞻,字宣远,西平(今青海西宁)人氏,十八岁时出家为僧,作为河陇僧人南下弘法的一员,南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至刘宋都城建康(江苏南京)祇洹寺住锡弘法。因其洞晓佛典、博通经史,音色嘹亮、洗悟尘心,“声辩才博”俱佳,是“独步于宋代之初”的唱导高僧。同时,还通晓音律,擅长琴艺,著有琴论《琴声律》和《琴图》(或合称为《琴声律图》),提出了古琴音色要求、古琴音乐美学概念,辑录保存前代十二家琴样图,在琴史上地位显要,也是见诸史籍较早的琴僧。
注释:
①参见:杜斗城《魏晋南北朝时代河西僧人的西行与南下》,载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4年。
②参见:方步和等编著《河西佛教人物篇—西平唱导震江南》(见《河西文化—“敦煌学”的摇篮》,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251页)中对“唱导“释义,并对道照的唱导事迹作了论述;梁霞《西平高僧道照的籍贯、家世及儒释思想缘起》(《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对释道照的籍贯、家世及早年经历等作了初步研究。
③参见:寒竹辑《青海高僧纪要》,载《攀登》,1990年第5期;崔永红等主编《青海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1页。徐耀新主编《南京文化志》上,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第227页;《最早的青海籍音乐家—麴瞻》,《西海都市报》2010-08-18(B22);章华英著《宋代古琴音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45页;徐元勇主编《中国古代音乐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24-125页。
④原注:元本、明本、金陵本“平西”作“西平”,参见[梁]释慧皎撰《高僧传》卷13《释道照传》,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10页。大正藏本亦注“平西=西平”,(参见:《高僧传》卷13,《大正藏》(第50册),因此应为“西平”。
⑤原注:三本、金陵本无“三”,(参见:[梁]释慧皎《高僧传》卷13《释道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11页)。据陈垣《释氏疑年录》,道照卒年为“宋元嘉十年(公元433年)(参见:陈垣著《释氏疑年录》,广陵书社,2008年,第6页)。
⑥参见:王素《吐鲁番出土〈某氏残族谱〉初探》,《新疆文物》1992年第1期;董华锋《汉唐金城、西平麹氏研究》,《西域研究》2008年第3期。
⑦麴,《说文解字》释“酒母”也,“麯”乃其异形字,麯又简化为“曲”,其结构演变顺序为“麴—麯—曲”,因此有“鞠麴一家”或“鞠曲一家”之说。
⑧原文注:“按唐志崇文总目并作王大力琴声律图一卷,崇文目云唐恭陵署令,王大力承诏撰,此作‘方’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