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

2023-01-21 04:41高永久秦玉莹
关键词:牧区边境共同体

高永久 秦玉莹

(南开大学,天津 300350)

一、问题的提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衔接。自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被提出以来,已在多次重要会议中被反复强调,并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3]。这些一以贯之的政策精神都清晰地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做好民族工作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推动边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要深入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支撑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中内含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引导和支撑[4]。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客观实体,是利益相连、情感相通、命运与共的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从意识层面强化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理念,进而在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显化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多维价值。

我国边境牧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边境牧区的地理位置,使其文化认同安全问题更加复杂与多发。在地缘因素影响下,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面临着一系列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5]。从巩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安全、稳边固边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而言,推动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重大。

当前学术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题,集中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内涵界定、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等四个方面[6],但是对于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研究着墨不多。已有研究指出,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区域现代化治理的价值导向和目标引领[7],其理论意涵在于形成团结的氛围[8],但是学者们对其内容特征和实现路径相对缺乏更深入的分析。边境对于国家主权领土的维护具有先天性意义,边境治理在国家治理和国家发展中扮演着独特而又重要的角色[9]。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为营造并巩固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团结友好、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边境牧区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此,本文拟在深入分析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揭示其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究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求对巩固边境牧区社会和谐稳定、提升边境牧区社会治理能力和推动牧区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二、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作用

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总体包含以坚定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以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为基本要求,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推进边境牧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质追求。深入研究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有助于把握在实践中推进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核心导向。

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坚定“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从政策精神来看,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0]。因此,坚定边境牧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应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从价值功能来看,坚定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继续加强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国防安全的思想保障;坚定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继续系牢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有身份认同的思想纽带;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继续推动边境牧区各族群众文化交融的精神养料;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维护党在边境牧区治理的核心地位的思想前提;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继续推动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推进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总体而言,坚定“五个认同”,将进一步系牢各族群众的情感价值纽带帮助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边境牧区国家安全的意识防线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维持并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1],推进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

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以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为基本要求。从边境牧区基层社会治理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能力的助推器,也是推进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1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境基层民族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导向,为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并在思想上对推进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按照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原则,在基层治理当中坚持正确的精神引导,要在基层社会工作、日常教育与宣传活动中,贯彻落实这一基本精神。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要提升边境牧区社会治理水平,促进边境牧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实现边境牧区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现共同富裕、推进边境牧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质追求。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在各民族间生发和强化一种具有多元共同利益的集体意识[1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为实现边境牧区各族群众的共同富裕和推进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能。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交往和融合,才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并具有共同的根本利益[14]。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15]。这个大家庭中各个成员的根本利益与共同理想是一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边境牧区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区域内各族群众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共同奋斗,这也印证了我党始终坚持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初心和使命。所以,推动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民族团结的必要思想基础,是提升边境牧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精神指引,同时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以及推进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价值选择。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将会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性认知和心理认同,从而可以不断推进边境牧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遵循和政策指引。边境牧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理论指导依据,坚持在体现共同体思想、实现共同体利益、发挥共同体价值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要通过可持续发展来保障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境牧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经济生产方式,所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结构因素和外部制约因素的影响[16]。总体而言,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社会治理水平相对薄弱、边境牧区产业结构存在短板及基础教育发展相对不均衡性等方面的问题。

(一)边境牧区社会治理水平相对薄弱

边境牧区社会治理水平相对薄弱不利于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影响了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治理效能保障。边境牧区的社会治理水平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基层组织力量需要巩固加强、基层治理资源需要加大投入力度等方面。其一,基层人才干部队伍是助推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力量。一方面,综合素质全面的村干部可以为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进而带领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事实证明,牧区具有代表性的牧民合作组织多是由牧区能人、嘎查干部、企业或是基层服务组织牵头[17];另一方面,强有力的基层人才队伍可以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推动边境牧区普法宣传、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而为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然而,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内部的青壮年多向周边城市转移,当前农牧区各苏木、嘎查存在基层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村民自治越来越缺乏必要的村民基础和精英存量[18]。在此背景下,各苏木、嘎查在带领各族群众进行乡村发展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便无法充分发挥人才要素的驱动作用,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方面有所欠缺,因而边境牧区基层组织亟待吸收更多的人才来提升基层组织队伍的活力。其二,需要加大基层治理的资源投入。牧业经济的流动性,不仅加大了政府在提供教育、医疗卫生、交通通信、电力供应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的难度,而且增加了当地政府在上述领域的社会治理成本[19]。因此,巩固和加强基层组织力量及基层治理资源投入的有效性,也是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当中基层社会治理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

(二)边境牧区产业结构存在短板

边境牧区产业结构存在短板不利于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保障。边境牧区产业结构存在短板,因其经济产业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产业占比仍高于全国,所以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程度也高于全国[20]。这种产业结构上的“短板”,源于其特殊的经济生产方式。边境牧区的经济生产方式主要局限于畜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畜牧业也主要依托于传统的放牧经营模式,其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1],因此,边境牧区产业结构的短板,会对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意识的反作用又会制约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此外仍需注意的是,虽然国家不断通过资金注入和各种财政转移支付推动边境牧区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对于边境牧区发展而言,政策扶持始终只是一个方面的推力,要挖掘出牧区经济的巨大潜力并提升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还是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此来实现边境牧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边境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相对不均衡

边境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相对不均衡不利于激发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进而影响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教育保障。受教学资源、教育条件和教学水平的限制,边境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相对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教育资金支持、师资配备与学生主观需求不足等方面。边境牧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直接影响到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文化供给。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教育和产业结构之间时常是互嵌互构的关系。有研究者基于世界19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指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而又具有实质性的,外溢作用不仅是正面的,而且颇为可观[22]。有研究者在对东西部对口支援发展历程的研究中指出,边境民族聚集区、高海拔地区、荒漠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落后的生产方式、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短缺,均属于造成贫困的长期因素[23]。所以,边境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仅直接导致了边境牧民就业范围和职业构成不充分,更影响着边境牧区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此外,学校是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边境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功能包含建立多元和谐文化环境以及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24]。基础教育发展的相对不均衡,也将影响学校作为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沿阵地作用的发挥。

上述诸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表明,边境牧区社会治理水平相对薄弱、产业结构存在短板和基础教育发展相对不均衡等这些问题,对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和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影响。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上述问题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例如边境牧区教育发展相对不均衡问题也在影响着当地居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合理优化;而其边境牧区社会治理水平的相对薄弱又会影响其经济、教育、医疗、法治等方面的建设水平。若上述问题被长期忽视,便容易导致民族社会结构分层,这不仅不利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不符合各族群众共同的情感需求与利益诉求。

因此,这不仅再次说明了推动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凸显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意义。充分释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力与效力,将有助于提升边境牧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优化边境牧区的产业结构、推动边境牧区文化教育事业以及推动建设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边境牧区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边境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重大,事关国家边境安全、边疆稳固,也影响到乡村振兴的进程。因此,针对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相对薄弱、牧区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短板和文化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边境牧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与社会五个维度共同发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且有效的多维支持保障。

(一)打牢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基础

为解决边境牧区社会治理水平相对薄弱的问题,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来扎实贯彻推进,充分发挥其价值指导作用,以实现边境牧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全面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推动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与历史的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25],所以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建实建强边境牧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价值引导中发挥应有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在边境牧区基层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治理资源投入等民族工作的开展上需要结合边境牧区实际情况稳中推进各项工作基层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全方位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开新的思路,通过多元主体联动形成边境牧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及治理的格局。在民族政策制定方面,提升基层受过高等教育的农牧民人才在民族政策制定方面的参与度;在民族工作开展方面,形成政府、牧民与社会组织的多主体联动;在牧区社会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培育优秀的人才和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工作;在牧区资源开发、项目扶持过程中,挖掘牧区的内生性发展资源,提升农牧民、社会组织等各类人才的自主性发展能力。

(二)打牢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推动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推动牧区经济发展、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提升边境牧区牧民生活水平。邓小平在指导民族工作时曾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6]。边境牧区经济问题直接影响了其教育水平、生活条件和政治参与意愿。边境牧区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第一产业是其产业结构的重心,市场经济尚未发展成熟,所以亟待产业结构调整。未来要在发展现代畜牧业,提升产业化、规模化水平,适度推动第二、三产业良序发展的基础上,调整农牧民的职业结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提升边境牧区的经济内生活力,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加边境牧区的资本积累。此外,为推动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可以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的诸多成果中汲取有益经验,引导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充分抓住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挖掘内生潜力,共谋和共创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打牢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教育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27]。一方面,打牢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教育基础,要加大对边境牧区基础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出学校基础教育对于各族群众思想培育的重要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正面引领作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和宗教观。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正向的思想文化对边境牧区各族群众的道德培育、社会凝聚、价值引领的作用。除了要加强学校基础教育,也要通过扩大社会宣传教育、丰富党群活动等多种形式,将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渊源、中华各民族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事实关系传达给边境牧区各族群众,使之成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记忆纽带和有效载体。通过塑造边境农牧民与中华民族共享发展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象,增强边境牧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推动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形成积极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

(四)打牢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基础

在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需要提高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筑牢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28],边境牧区各族群众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团结状态,不仅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心理建设,同时也需要法律制度的外力保障,即通过增强边境牧区的法律建设,对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在各种资源配置、政治权利保障、政治参与支持以及政治心理培育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保障。在完善的法律框架中,为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足够的叙事空间。当前,一些边境牧区基层公务员的法治观念和服务意识,还没有完全跟上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这也间接导致了牧民群众的法治意识薄弱[29]。所以,要通过法律途径,持续增强边境牧区基层公务员和边境牧民的法治意识,坚持边境牧区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为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打牢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为保障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需要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同时也要推动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边境牧区在教育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推进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会为新时代民族社会互嵌提供保障。在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个过程中,各族群众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30]。通过推动社区空间交融、构建社区文化家园、系牢社区经济纽带、加强社区社会保障以及凝聚社区心理认同等途径[31],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32],营造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使边境牧区各族群众之间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成为常态。

综上所述,推动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理论内涵层面上展现出深刻的重要性。其一,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蕴含着推动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和目标指引,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现和目标所指,是其在边境牧区所蕴含的能量体现。换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边境牧区做好民族工作、处理民族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重要视角,为边境牧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精神资源。其二,边境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要立足于边境牧区各民族发展的现实背景和长远发展目标,并在准确把握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精准锚定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约束和内在需求,以此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社会等多维度的努力,铸牢边境牧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推动边境牧区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牧区边境共同体
边境扬威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