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带
(肇庆市国有林场管理中心,广东 肇庆 526020)
薇甘菊是林业中一种典型的有害生物代表,被纳入世界最有害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中,该物种进入我国境内被我国林业局确定为有害生物之一。广东地区林地薇甘菊的存在已经直接威胁该地区农林业的发展,重视林地薇甘菊防治对策的研究工作,制定符合地区发展且高效的防治措施,以此保障我国农业与林业的正常发展。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的一种植物,属于多年生草质或者木质藤本。薇甘菊叶茎细长,呈现匍匐或者攀缘状,叶对生,呈三角形至卵状,大部分呈现心形的状态,少部分呈现戟形,分为3~7脉;头状花序,在枝端呈现复伞形花的絮状,复花序基本是顶生、侧生等,花朵呈现白色,有香气,共有4枚苞片,管状且有5个齿裂;种子为黑色,果实是瘦果。微甘菊具有向光性和向阳性,最爱生长在阳光充足和水源充足的地方。通常情况下,薇甘菊从花蕾到开花需5 d,盛花期为5 d,完成授粉后5~7 d种子成熟[1]。
薇甘菊具有无性繁殖的特点,初期生长缓慢,但在后续生长的过程中,其生长速度不断加快,由于茎节和节间等极易出根,当其遇到土壤时,可以快速扎根和生长。薇甘菊种子极小,千粒种子的重量为0.089 2 g,其种子顶端有冠毛,可借助水面与风等传播快速蔓延。薇甘菊为了保障自身的种群繁衍,会结合入侵地区的不同环境采用不同的繁殖方式。如在林地,薇甘菊会采用迅速分枝、快速缠绕周边植物的方式繁衍,还可以在没有支持物时以伏地成形的方式覆盖地表。同时,因为薇甘菊的根部形态拥有可塑性变化的特点,可以适应不同水分的生境,实现扩张蔓延的目标。薇甘菊可以攀缘到20~30 m的树木,悬挂于半空中。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薇甘菊染色体不同,分为二倍体、四倍体,这也是薇甘菊具有极高生存率的主要原因。
该植物最早出现在中、南美洲,目前已经扩散到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而广东肇庆地区就处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导致林地薇甘菊在我国广东、云南以及广西等多个地方发展。然而薇甘菊在原产地时并没有产生目前这种破坏性,只是一般性的杂草。但是当其传播之后,在我国、东南亚以及印度次大陆的等地区生长时,其呈现迅速发展、快速覆盖地表、迅速蔓延、影响周边植物的特点。同时薇甘菊还会借助自身产生的化学物质,抑制周边其他植物的生长,最终导致林地出现大量树木和草本植物等死亡的现象,进而危及入侵地区的农业、畜牧业以及林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在研究林地薇甘菊时划分其危害等级,主要有:无危害、轻度、中度、重度等危害等级。①无危害,薇甘菊不会攀缘和覆盖其他植物,处于和平发展的状态;②轻度危害,少部分植物被攀缘和覆盖,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缩减,生长受到不明显影响;③中度危害,诸多植物被攀缘和覆盖,其他植物的生长受到明显影响,甚至降低植物的生长状态;④重度危害:植物被攀缘、覆盖严重,呈现濒死或者死亡的状态。
同时,在对薇甘菊危害区划分时,可以结合薇甘菊的传入、危害生命周期等条件划分。①新发区与旧发区,将薇甘菊传入和危害的时间在一个生命周期之中划分为新发区;将薇甘菊传入和危害超过一个生命周期划分为旧发区;②根据薇甘菊种源的传入分为传入区和传播区,将异地传入的新发区划定为传入区,将本地传播到异地的旧发区划分为传播区;③结合土壤、气候、生态等条件分为适生区与非适生区,同时防治措施应用在适生区,非适生区并不需要;④结合预防和治理措施分为防治区与预防区。
采用人工铲除的方式,在每年的雨季前,大约4—6月,或种子成熟前9—11月,在距离地面0.5~0.8 m的高度割断攀附在树冠上的枝茎,拔除剩余根茎,捡拾干净根茬和断径,同时以深埋、堆沤以及裸晒根茎等方式处理薇甘菊。另外,面对没有形成攀缘和覆盖的林地,可直接铲除或者拔除。同时重视跟踪监测工作,及时采取补防措施[4]。
第一,在雨季前或者种子成熟前,喷洒41%草甘膦水剂与13%二甲四氯钠盐水剂的混合液(150~200倍),按2∶1的比例喷洒。面对和其他植物伴生时,使用定向喷雾法;面对成片区时,使用非定向喷雾的方法。在治疗后需要开展持续监测工作,及时补防,直到不会出现薇甘菊为止。第二,使用18%灭薇净400~1 000倍药液,按照2 400 L/hm2的剂量喷洒,最好在小雨以及傍晚等时间,直接喷洒直到地面全湿为止。第三,使用10%草甘膦用水稀释15倍液,稀释后用药量为1 500 L/hm2,采用喷雾器直接喷洒,到叶片出现药液淌落为止。第四,使用70%森草净,用水稀释2 500倍药液进喷洒,用药量为495~990 L/hm2,对水约1 500~2 400 kg。同时使用黏土颗粒剂,用药量为10 500 L/hm2,使用时间为小雨或傍晚。
培养薇甘菊的天敌,如寄生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动物等,在使用这种方式防治时需注意不能同时使用物理与化学等防治方法。
先应用物理防治的方法清除薇甘菊,之后使用化学防治措施,结合相关的要求合理使用2种治疗方式,保障二者的防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此提高林地薇甘菊治理的效果[5]。
当薇甘菊成功入侵之后,由于一次性全面清除的可能性较低,建议主要以防治与控制等措施为主。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林地薇甘菊防治对策,以此提高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降低林地薇甘菊对于地区经济、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实现保护环境和推动地区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