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北京、山西和河北一带,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一千多年前,辽国与北宋在这里你来我往,打了上百年仗,双方都没有退步的意思。这块地方究竟有多重要,让宋辽穷尽国力要去争取呢?
何为“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大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地区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指幽州(今北京)、檀州(今北京密云)、涿州(今河北涿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儒州(今北京延庆)等地。其中最靠北的是武州(今河北宣化),最西为朔州(今山西朔州),最南为瀛洲(今河北河间),最东为蓟州(今天津蓟县)。
从地理位置上看,燕云地区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秦汉时的长城就在此修筑,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
唐肃宗时,十六州名称基本确定下来。但当时并无“燕云”一词。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宋史·地理志》中:“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此后方有“燕云十六州”之说。《宋史·地理志》在这里描述的是一个现象,也是一个问题:燕云十六州不在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内,更确切地说,当时是在辽国治下。
对于这一局面的形成,石敬瑭要负很大的责任。
燕云问题的由来
石敬瑭,沙陀族人,是后唐明宗李嗣源手下的得力干将,还是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所处时代正值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变频繁。后唐也没有避免这个命运。933年,李嗣源病重,他的后人开始抢班夺权。李嗣源惊吓而死,其三子李从厚被拥立为帝,即唐闵帝。但李从厚的帝位不久就被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所夺。李从珂杀了唐闵帝后,自立为帝,史称唐末帝。
后唐宫廷内斗之时,石敬瑭正任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是河东地区防御契丹的最高軍事将领。李从珂称帝后,石敬瑭为试探朝廷对他的态度,假意上表,请求李从珂解除他的兵权,将他由太原调到其他藩镇。当时有大臣识破石敬瑭的诡计,劝皇帝不要同意。有个手下认为,调动也是反,不调动也是反,不如先下手为强。李从珂深以为然,于是下诏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并催促他迅速赴任。
石敬瑭见势不妙,决定起兵造反,自己当皇帝。不过,他虽经营河东地区多年,比起后唐,实力还是稍逊一筹。手下心腹给他出主意,公开投降契丹人,就一定能灭后唐,称帝中原。此言正合石敬瑭之意,他立即向当时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上表,以臣儿自称,请求契丹出兵支援,并表示事成之后,将雁门关以北诸州及幽州之地献给辽国,每年还纳贡帛三十万匹。
石敬瑭的请求,自然让耶律德光喜出望外。契丹人对燕云地区觊觎已久,此前曾不时派兵骚扰,但均被李嗣源的后唐兵所败。此时,面对送上门的肥肉,他自然不会错过。936年5月,李从珂发兵,声讨石敬瑭。耶律德光如约出兵相助。结果,李从珂不仅没有剿灭石敬瑭,还把自己给搭上了。在石敬瑭和耶律德光的双重攻击下,几个月的时间,后唐土崩瓦解。石敬瑭称帝中原,对辽人感激不尽,多次表示要报答耶律德光的恩德。进入洛阳不久,他就派大臣赵莹向契丹送上燕云十六州的图籍,并按时纳贡。
燕云十六州归入辽国统治,对中原王朝而言,相当于失去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然屏障。自燕云往南,即河北、河南一片平原,契丹骑兵可以肆意往来。之后的中原王朝也看到这一点,开始了收复燕云地区的努力。
中原王朝的努力
第一个尝试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是周世宗柴荣。柴荣年轻有为,在他的治下,后周国力逐渐强大。959年,趁契丹人内乱之际,柴荣御驾亲征,水陆两路大军齐头并进,目标直指燕云地区。最初,大军进展顺利,辽国的边关守将几乎望风而降。短短一个月,后周的军队就收复了瀛洲、莫州(今河北任丘)等地,兵锋直抵幽州城下。辽国的增援部队也抵达燕山之北。就在双方马上举行战略决战之时,柴荣一病不起,最终功败垂成。
第二位是宋太祖赵匡胤。当年柴荣北征时,赵匡胤是其帐下得力干将。他建立宋朝后,一直不忘收复燕云。976年,大臣们奏请加尊号曰“一统太平”。赵匡胤说:“燕晋未复,遽可谓一统太平乎?不许。”可惜,宋太祖不久即驾崩,没来得及实施他的统一大业。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也想解决燕云。979年5月,赵光义挟平定北汉之余威,打算乘胜把幽州拿下。但当时大部分宋军将士接连在外打了几个月仗,都想回开封城休整,所以对进攻幽州不太热心,结果数十万人出工不出力,对着幽州城狂攻多日毫无结果,士气越来越低迷。7月初,赵光义亲自督军在高梁河畔与辽军决战,结果宋军惨败。
虽然吃了败仗,但宋太宗收复燕云的斗志并没有减弱。986年初,他接到密报,说辽国现由萧太后执政,政局不稳,是收复燕云的大好时机。这样的情报显然有误,辽国此时在萧太后的主政下,国力不仅没变弱,反而比之前更强。但一心想报仇的赵光义根本不愿意去辨别这份情报的真伪,第二次出兵北征。出发前,他召集众将领开会,指示他们“持重缓行,毋得贪利以要敌”。结果,东、中、西三路大军,东路贪功冒进,把皇帝的“持重缓行”抛在脑后,被辽军截击死伤数万人;西路与辽军正面交锋,也是大败而归;只有中路未受损失。
986年冬,辽国反客为主,主动南犯,借此彻底打击宋朝收复燕云地区的信心。12月初,双方主力在河北君子馆附近展开大兵团决战,宋军全军覆没,死者数万人。辽军乘胜追击,突入河北腹地,至次年正月才撤军北还。君子馆一战,宋军河北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完全丧失了收复燕云之地的能力。
1004年,萧太后和辽圣宗率兵30万南下侵宋。宋真宗在大臣寇准的坚持下,御驾亲征,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与城外辽军形成对峙。辽军一路南下,受到宋军层层阻击,仗打得并不顺利,士气大受影响。他们派人写信给宋真宗,表示愿意与宋重修“旧好”。宋真宗积极响应,次年初,双方达成停战协议,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此后百余年,辽宋之间再未发生大规模战事。
“澶渊之盟”后,辽国日衰,后金崛起。宋朝对自己搞定辽国没有信心,就想出联金抗辽的损招。双方约定:宋金联合灭辽;金取辽中京,宋取燕京;灭辽后,燕京一带归宋,宋将原来每年给辽的50万岁币转给金国。结果,宋军在辽兵面前依然不堪一击,最后还是靠金国灭了辽国。随后,宋、金开始就燕云地区归属问题进行交涉。金军看透了宋朝孱弱,表示宋军出兵晚,不能按原协议把十六州之地归还宋朝,只将燕京及其所辖的六州二十四县交给宋。彼时的宋徽宗虽然不乐意,但在对方武力威胁面前,只能全部答应。金军撤走时,把燕京及其所属六州的财富及数万军户席卷而去,北宋得到的不过是几座空城。1125年,金军分两路南下攻宋。两年后,开封陷,北宋亡。后面的南宋王朝,连开封都一直未能收复,更别说燕云了。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