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不计追杀之仇,拜管仲为相,争霸中原;曹操光脚迎接许攸,最终荡平天下;李世民不拘一格用人才,开创大唐盛世。历史上的贤明君主,无一不是胸怀广阔,礼贤下士之人。
陈仲举礼贤
原文
陈仲举言为士则①,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③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④:“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⑤。”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⑥ ,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士:读书人。则:准则,标准。
②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这里指走马上任。揽,拿,提;辔:套马的缰绳。
③徐孺子:名雅,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为人高洁。
④主簿:掌管文书的官使,是属官之首。曰:报告,禀报。
⑤府君:对太守的敬称。廨:官署。
⑥式,通“轼”,古代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商容: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
译文
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世间的规范。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簿报告:“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您先到官府去。”陈仲举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垫席都没坐暖,先去贤人商容的住处去表示敬意。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府,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主题赏析
执政以德,行政为民,不避强权,礼贤下士,自古便是百姓衡量官员品位的尺度,陈仲举的言行不愧为读书人的准则,行为不愧为世间的典范。
延伸阅读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但是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三年过去了,千里马还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道理,就拜郭隗为师,并修筑了“黃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打败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一步步强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