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2023-01-20 22:31
黑龙江粮食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乡镇

□ 刘 琦

(中共伊春市委党校,黑龙江 伊春 153000)

开展“三农”工作的一个有力推手就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效的具体体现,也是引领广大基层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但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讲,由于基础薄弱、资源贫瘠、村干部观念落后等难题的制约,“空壳村”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比来看,村级集体经济发达的村,主要拥有地理上的优势,如交通便利、距离县城较近、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且人才聚集、观念先进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在位置相对偏远、资源匮乏、交通不发达的中西部以及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东北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相当缓慢且滞后。当前国家不断探索新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创新性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强调注重集体的合力作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争取各方面的力量持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符合农村实际和村集体经济客观需求的发展机制。实践证明,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都离不开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点应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农村改革,拓宽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紧紧依靠改革。要持续深化土地确权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份权能改革等。只有深化并充分运用各项改革成果,勇于创新,敢闯新路,才能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牢牢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要围绕“主导产业”调、围绕“优势产业”调、围绕“新兴增长点”调,走特色化、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不断增强村级集体持续造血功能。

三是建强基层组织,为集体经济发展助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需要有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需要有真抓实干的基层队伍和严格有序的制度规范作保障,从而推动责任落实,推动队伍建设,推动制度完善和落实。

二、嘉荫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嘉荫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位于黑龙江中游右岸,小兴安岭北麓中段,作为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等,都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嘉荫县现有9个乡镇,73个行政村,2个农场。总面积6739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其中农业人口11569户,4.0819万人。嘉荫县农业基础较好,是伊春市粮、油、畜产品的重点产区。粮食总产连续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升。嘉荫县通过“资源开发”“兴办实体”“服务创收式村企合作”“集体土地流转”“资产盘活”“服务创收”等形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收益主要用于积累经营发展、公共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应急储备金等方面。

(一)嘉荫县村级集体经济基本情况

1.村级集体拥有资产情况。全县9个乡镇73个行政村集体资产总额为7165.7036万元。其中村集体资产100万元以下的乡镇1个,100-500万元之间的乡镇3个,500万元以上的乡镇5个。村级集体资产最多的乡镇是保兴镇,资产总额2824.8989万元,占行政村集体资产总额的39%。

2.村级集体债务情况。全县9个乡镇73个行政村村级债务总额为2116.2095万元,其中债务100万元以下的乡镇3个,100-200万元的乡镇1个,200万元以上的乡镇5个。村级债务最大的乡镇是保兴镇,债务总额517.31万元,占行政村债务总额的24%。

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全县9个乡镇7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214.4333万元,年纯收入1214.4333万元,村平均纯收入16.64万元。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96.5354万元,村平均经营性收入1.3224万,有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村26个,占总数的36%。

(二)嘉荫县村级集体经济的现实困境

1.债务负担较重,发展基础薄弱

这是嘉荫县大部分乡村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一些村为完成上级交办种植业结构调整任务、办电、办学、办水和新农村建设等,曾经通过借、贷等方式来筹措资金,虽在当时解决了紧急问题,但同时也留下较为沉重的债务包袱,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负担。由于大部分村没有村办工业企业,化解村级债务方法主要是资产资源的变卖、租赁。

2.收入渠道单一,发展活力不足

村级集体收入情况是体现村级集体经济总体实力的最直接、最直观的方式。嘉荫县属于我国的边境县,地理位置偏远,虽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但江对岸只是俄罗斯的乡村,较大范围内并没有人群聚集区,加之嘉荫口岸长期关闭,对俄贸易方面并未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力产业。同时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等,都制约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从嘉荫县情况看,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和收入渠道中绝大部分依然还是以传统的土地为基础条件,收入来源较为单一。

3.管理水平落后,发展后劲不足

村级组织作为国家的基层组织,承担着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村级组织服务职能不断增强,虽然国家在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一定的投入,但村级配套资金难以筹集,一些村为了保证日常运转及各项新农村建设任务完成,将村集体房屋、土地资源等低价出让,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从近几年信访接访的情况反映出,有些村在村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议事等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有些村干部法制观念、民主意识、自律意识不强,尊重村民民主权利不够,集体资产管理处置不依规、不依法、不依程序,集体经济财务不清、管理混乱,极大地挫伤了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走访的9个乡镇中,仅有5个乡镇有经营性收入,发展后劲不足;有7个乡镇有其他收入,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对上争取的政策性资金和部分帮扶资金,而且金额差距巨大。如常胜乡89.5176万元,而乌拉嘎镇仅为0元;有机动地的村仅占36%,而且普遍存在着将村机动地、开荒地、林地、水面等可增加村级收入的资源对外长期发包的情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费紧张的状况,能够维持村里的日常支出,但是其他经济性收入比较微薄,村办企业少之又少、收入渠道单一,且不断收缩。整体来看,村级组织自身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4.村干部改革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不够

嘉荫县隶属于伊春市,是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最早、退出计划经济最晚的地区,体制机制的原因导致这里的干部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思想固化的问题。一部分村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还习惯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对农村基层发展新形势缺少研究,有的存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消极思想。更有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知难而进,奋勇开拓的精神。村干部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村级班子比较弱。

5.人才力量薄弱,发展思路不清

嘉荫县地处祖国最北端,目前只通公路,没有铁路和机场,交通不够便捷。由于资源、待遇等原因,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农村尤其严重。农村青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弱病残”,一些村屯甚至鲜见年轻人,这就导致村干部人才储备不足。而且从嘉荫县各村屯来看,一定程度上存在“村级干部老龄化,文化程度不够,综合素质不高”等现象。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嘉荫县一些村干部在思想观念、文化程度、能力素质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尚存有较大差距,对于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解不够,因此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同时培养后备意识不够,村级后备干部储备不足,没有形成梯次。

6.政策投入不足,发展动力缺失

目前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采取抓试点的方法,选择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的标准是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领导班子团结干事,村民积极性高、资源条件好,一些地处偏远,各方面发展都比较落后的村则很难成为试点村;各级财政对列入计划的试点村投入大量资金,而大多数普通村却没有任何投入,造成差距继续拉大。个别集全县或全乡镇之力建设的试点村虽然建设得非常好,但不具有广泛代表性,打造的样板推广起来相对非常难,不具有全面推广的可行性。近年来,嘉荫县73个行政村中列入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规划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分别为3个和5个,占总数的4%和7%。与这些列入重点建设的村相比,没有列入计划的行政村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滞后。一些村干部反映,不干群众不答应,想干又没有钱,造成村级班子压力很大。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一)选优领导班子,强化人才支撑

村“两委”班子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核心力量。一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把懂农村、爱农村、爱农民且有奉献精神、不怕吃苦、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党员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二要选派好“第一书记”。建立和完善县级机关优秀后备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工作制度,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三要多途径优选村班子成员,选拔经济型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四要建立村级领导班子培训制度。定期对村“两委”班子开展政治、经济、农业、科技等重点内容的系统化培训,不断提高村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文化素养、依法治村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二)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分类施策

嘉荫县村屯分布在沿江平原、半山区、山区,村与村之间条件千差万别,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前瞻需求,根据各村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平原和近郊村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信息通畅、人才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等有利条件,在发展二、三产业上走出新路子。山区和半山区村要搞好农业资源开发,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山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优化发展环境,做好政策保障

一是整合资金,增加投入,加大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大投入倾斜力度,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在“扶持”上下功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需要激活内在动力,更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人才投入。二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县乡级财政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村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科技扶贫,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落实好用地政策。县乡政府在当地年度用地计划中,要统筹安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所需的用地指标。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四是提高金融信贷服务水平,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金融系统要尽量多争取国家扶贫贴息贷款,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

(四)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组织领导

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并逐村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和责任人,一抓到底。各村都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人员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积极协调挂包联系部门帮助村(社区)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理思路、帮资金、引项目。要广泛宣传各地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各乡镇要将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签订目标责任书。要建立常态督导机制,定期对推进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对推进不力、工作无效、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村,予以通报批评,与评优评先挂钩。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乡镇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乡镇扶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