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分析

2023-01-20 16:53齐健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26期
关键词:人流量城市轨道客流量

齐健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运输量也相应增多。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需采用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分担城市交通的人流量。而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城市轨道凭借安全性高、稳定快速的优势,为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重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可充分发挥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优势。为此,结合相关经验,以下就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1-2]。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概述

交通运输能力最终反映在系统的运载能力上,根据能力的广义概念,可以把网络的综合协调运输能力界定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载能力指在满足一定的路网特性(网络拓扑结构)和现有设备、行车组织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站点和线路之间的协同和日常的随机因素,计算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提供的最大载客量。城市轨道交通网是一个由多个站点和多条线路组成的系统,其集约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单线运行无法实现的。车站的承载能力、线路的输送能力、换乘站的换乘能力为网络的整体协调运输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综合的交通运输能力并不是单纯的点对线能力的叠加,而是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体现的综合协调性[3]。

由于该网络是通过换乘站点将各个独立的线路联系起来的,因此换乘站点是网络结构与功能的一个关键节点。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协调能力,除了与各线路的运行能力有关外,还与换乘中心的换乘协调能力密切相关。换乘站是多条线路的衔接点,是旅客在多条线路之间换入、换出的一个平台,其安全换乘能力要综合考虑到各站点的承载能力和线路运输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到衔接线路的利用率,从而影响到整个网络的运行。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换乘能力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综合协调能力和评价基础。本文所述的网络综合协调运输能力,是指在一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行服务水平的情况下,在受到换乘过程和邻线运输能力的影响后,与换乘站直接相连的线路在运行时的实际最大运量[4]。

2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现状

2.1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情况

受到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城市交通量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为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纷纷开始进行城市轨道的建设。经过长期的建设与改进,当前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在城市轨道运营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网络化运营模式。而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慢、人口量少的特点,使得自身没有进行城市轨道的建设,或开通的站点较少。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情况,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方面,却存有较多的规划设计问题,如前期系统设计定位不准、系统规划设计不合理、后期运营效率低、地下空间利用不充分等,致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水平较低[5]。

2.2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情况

相对于国内的发展,国外在早期发展阶段便认识到了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因而,国外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轨道设计方式、设计理念、后期运营与城市协同运营等方面,已达到较高的系统规划设计水平。以美国纽约为例,其现有的城市轨道线路总共为25条,覆盖范围为中心城4 个区,运营车辆达到了6700以上。先进的城市轨道运输服务,完善的后期运营系统,使国外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方面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

3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多种系统与类型,如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悬浮系统等,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试运营与探索中。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交通特点方面存有较大的差异,本文以轻轨系统、地铁系统为例,阐述常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

3.1 轻轨系统

轻轨系统是通过架设高架轨道的方式,实现人流的运输。不同于铁路运输系统、地铁运输系统,轻轨系统的运量较低,列车整体规模较小,所占空间较少。并且,轻轨系统在运输过程中速度非常快,有着极高的安全性,所消耗的能量也较低。据多次调查后,发现轻轨系统能够在全天候的时间内,安全、稳定地进行人流运输,这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言具有众多的有利之处[6]。

3.2 地铁系统

所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中,地铁系统的应用十分常见。从地铁系统的构造而言,地铁系统采用节厢型的方式,分为多个节厢,其可容纳的人流量较多,能够满足大型城市的人员运输需求。并且,地铁是采用地下空间运输的方式,在城市的地下处开挖、建设隧道,使地铁能够在地下空间处实现各个区域的穿行。此种特殊的城市轨道运营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能节约土地资源。

4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因素

4.1 换乘车站数量较少

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是在地下空间中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停靠点。由于大部分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方面分布结构呈现出“星型结构”,即在某个停靠点集中多个路线的人流量,对人流量进行换乘分流,所以该站的换乘点人流量存有过多、拥挤、分流慢等情况,严重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加之,星型结构的运输网络使得城市轨道的换乘车站较少,难以根据客流量的需求及时停靠站点,严重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便捷能力[7]。

4.2 停站时间难以控制

城市轨道以速度快、安全、稳定的优势,成为大部分人员出行的选择。而在城市上下班、节假日等时间段,城市轨道会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客流量。此种客流量超限制的情况,不仅会对城市轨道的服务设施带来较大的运行压力,也使得城市轨道的站点承受着较多方面的拥挤危险压力。受到客流量过多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车辆停靠时,停车时间是不稳定的。如部分上班族选择轨道出行时,为避免出现上班延误情况,会通过各种方式挤入轨道运输车辆中,这导致城市轨道系统的屏蔽门关闭时间随之延长。甚至在客流量过大的情况下,部分站点的停站时间长于前后站点的停车时间,影响站点客流量疏通的同时也带来较多的安全问题。

4.3 线路设置不合理

据相关资料调查,发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分为两种型式,一种是放射状,另一种是星型结构。尽管采用星型或放射型网络可高效连接各个站点,减少站点通行的时间,但对于比较偏远的区域,部分地点不在规划区域内。人们选择出行方式时,只能先坐公交车、出租车,到达轨道系统站点后才能乘坐城市轨道车辆。线路设置不够合理的情况,不仅降低城市轨道的客流量,也制约着城市轨道网络的完善。

4.4 缺乏信息沟通

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现状而言,在某个站点处客流量过大,而到达下一站点后客流量过少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而站点人员过满,在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的同时,乘客的服务体验也较差。究其原因,是不同的城市轨道运输车辆驾驶人员行驶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列车只能在前一车辆停靠完后,才能将车辆驶入到站点。

4.5 服务质量不高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客运业务更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服务质量的体现。服务品质低下不但会影响出行者的心情,而且服务过程中的问题也会对旅客的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乘客的出行效率。当前早晚、节假日高峰期,地铁站点客流较大,往往造成列车无法准时出发或按时到达的情况,影响运输能力的提升。

5 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策略

为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能够为人们带来良好的乘车体验,满足人们的多种乘车需求,需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能力作为目标,不断完善与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5.1 合理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路线

城市轨道交通路线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水平。建设城市轨道前期,负责城市轨道建设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城市的分布情况、人口数量、发展需求、区域通行量等,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调研。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对比,以确定基本需求。之后,再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路线的规划,若某一站点的路线规划无法满足其他路线的需求,则需对路线进行混合设计、综合设计等,以在路线优化后,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出行需求。

5.2 科学规划城市轨道交乘点

通常情况下,受限于城市交通的密集性,部分乘客需先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或者步行、骑行后才能到达城市轨道的乘坐点。需要更换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较多的不便。针对此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如城市站点人流量分布情况、站点周围情况、站点交通运输情况等,预估城市轨道站点的人流量。而后,在相关站点配合其他人流运输方式,设置相应的站点、出行服务等,以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乘站点。因城市轨道站点的人流量会出现减少或增多的情况,故需对城市轨道的交乘点不断进行相关服务设施的改进,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5.3 建立合理的上下车机制

上下车机制的不合理性降低了城市轨道运行的效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服务人员可通过先进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引入,建立与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网络。通过开发智能APP、公众服务等方式,帮助乘客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情况进行获取与掌握。同时,对于城市轨道车辆的上下车,需做好相关信息的及时传递与交流,使城市轨道车辆的驾驶人员可根据客流量的情况,及时调整上下车的操作。采用此种管理方式,乘客在上下车时可通过语言播报、智能APP 掌握各站点的重要信息,做好上下车的准备,减少不必要的乘车时间,提高城市轨道车辆运输的安全性。

5.4 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载客能力

5.4.1 提高线上轨道交通运营量

通过增加同时运营的列车数目,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即在不改变列车运行时间的前提下,采用缩短总发车间隔、增加列车运行次数的方法。在应用该方案提高轨道交通载客能力的时候,要兼顾列车的维护和停车环节的变化,避免在实际运营中发生问题。

5.4.2 改善列车运行性能,减少站台作业时间

轨道交通载客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列车运行性能、站台作业时间等。通过改进运行性能,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减少站台停留时间、起步加速时间、停车减速时间等,最大限度地缩短一次运行所需的时间,使其在单位时间内发挥更大的效用,并在工作循环中增加运行次数增加其承载能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向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若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能力始终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难免会在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水平的同时,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因而,相关人员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现状,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以制定完善措施,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使城市轨道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高水平的交通服务。

猜你喜欢
人流量城市轨道客流量
基于数据挖掘的景区客流量预测模型研究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城市轨道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万科,关于城市轨道的地产阳谋!
自动门人流量检测系统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地铁开,玩起来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正式出版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现刊阅览室人流量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