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载体,城中村学校‘四位一体’立体化德育模式”初探

2023-01-20 14:08广西南宁市民主路小学530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0期
关键词:立体化德育家庭

广西南宁市民主路小学(530000)顾 爽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本文以身处城中村的万秀小学为研究对象,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达到一定的标准作为研究的重要部分,思考如何把学校、家庭、社区、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该研究针对该校特殊的学情、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开展德育活动。特别是结合“洒扫应对”主题活动以及“阳光大课间”活动,采用“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开创了和谐德育的新局面。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精神,使他们形成了互相激励、自学奋进的良好习惯,同时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体现了“四位一体”立体化德育模式的优势。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养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用系统的思维去建立科学发展的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充分调动和整合辖区内各方力量,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即通过“学校育人工程”“家庭育人工程”“社区育人工程”和“网络育人工程”,旨在有力推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的相互衔接,使学校德育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向网络拓展,努力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新平台,让未成年人时时受到教育、处处得到关爱。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研究的主要思路

由于万秀小学所处区域为城中村,环境复杂,因此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都需要加强教育。而且,我们研究的对象为未成年人,他们的年龄都比较小,生性活泼,爱玩好动,喜欢形象生动的事物。针对未成年人这样的年龄特点,我们一直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开创和谐德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以“洒扫应对”主题活动为载体,采用“四位一体”立体化德育模式,开创和谐德育新局面

现代社会,孩子的品德、习惯更需要悉心教育,而“洒扫应对”主题活动就是非常好的教育载体。“洒扫应对”主题活动不只是让孩子简单地打扫,更是观察孩子个性、习惯与态度的好机会,在点滴小事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性与态度,这是我们教育的精华与奥妙。宋代教育家朱熹就曾说过:“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由此看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真正的问题并非“洒扫”的技巧与技术,而是那些看不见的习惯、态度、观念与意志……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把“洒扫应对”的主题实践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常规教育中,通过“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对学生全面铺开“洒扫应对”主题教育。

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校“洒扫应对”主题教育的实效性

在校园里,每个班级坚持通过一日三小扫、一星期一大扫的习惯,保持校园良好的卫生环境。同时,开设“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并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春游、秋游、读书教育活动、主题板报、经典诵读活动、讲故事比赛、创先争优活动、文明礼仪评比教育活动以及红领巾广播站等载体,对学生时刻渗透“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教育。

②在家庭中渗透“洒扫应对”主题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利用家长会与家长加强沟通,力求达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同时,联合家长委员会一起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洒扫应对”的主题教育,并组织各班每个家庭积极参加学校文明家庭、和谐家庭、阅读家庭、劳动家庭、爱心家庭、孝心家庭、助人家庭等各种家庭的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在家庭教育中时刻渗透“洒扫应对”主题教育,促进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实现家校教育协调一致。

③在社区中渗透“洒扫应对”主题教育,促进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随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我们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把社区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工作中,与社区合作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形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一是与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院支教队员每周利用班队会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各种“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如安全、环保、感恩、文明礼仪、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爱国主义教育、助人为乐、我们的节日、了解东盟等。这些丰富的主题活动不仅能有效地教育孩子,而且给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同时,活动还获得了南宁市李启鸿“绿色、环保、节能、科技”主题活动二等奖,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二是与广西药用植物园联手,开辟社会实践基地种植蔬果。三是与万秀村村委一同开展“小手拉大手,清扫一条街”的社区实践活动。四是与辖区派出所密切联系,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即以警校共建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模式来教育学生爱国守法。五是特邀南宁市110刑警大队以及南宁市治安管理支队的警官们授课,指导全校师生针对学校教学楼发生突发性情况时如何顺利逃生并进行演练。

④在网络教育中渗透“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加强网络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发展

充分利用广大青少年对网络文化的兴趣,将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开辟“洒扫应对”主题教育阵地。一是建立学校一体化的网络体系,通过校讯通,与家长、社区等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并促进班主任、科任教师在各班利用QQ、MSN等聊天工具,与家长建立沟通交流平台。二是利用网络让学生了解各种相关知识,积极参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等活动。

我校合理利用现代化工具,把学校、家庭、社区、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模式。

(2)以“阳光大课间”活动为载体,采用“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开创和谐德育新局面

“阳光大课间”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小学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开展体育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处于中心地位。但是,少年儿童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旺盛发育时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的需要来看,每周只上二三节体育课都是不够的。在体育课以外,还需要学生在校内、社会上和家庭中参加各种各样的游戏、娱乐等活动,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和社会交往的需要。事实证明,学生在课外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所占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上体育课的时间。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更强,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超过了上体育课的兴趣。可以说,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体育课的延伸、补充,还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是小学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甚至比体育课堂教学更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此,我们把自编《礼仪操》、手语操《感恩的心》和《国家》以及符合各年级的游戏结合在“阳光大课间”活动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得到了道德教育。我们还逐步将这些活动与家长、社区、网络相结合,一起开展千人体育活动。

(3)主要结论

经过研究,通过多层面的实践和探索,这些城中村的学生在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良好养成上已经初有成效。“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模式,使这群特殊的学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甚至走出社会,他们各方面所呈现的日常行为规范都是一致的,而不是分离的、缺失的。我们的各个研究活动得到了南宁晚报、南宁市电视台、今日神州网、南宁教育信息网以及城区教育局网的报道,得到了各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开创了城中村和谐德育的新局面,使学生在热衷参与活动的同时,快乐地获得发展。

三、改革成效

研究至现在,学校的日常道德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实践研究中,通过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四位一体”立体化德育模式,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及文明礼仪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体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同时,实践活动大大地促进了学校与周边社区的密切联系,通过社区教育,增强了学校日常道德教育的效果。

四、创新方面

德育活动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之一,是德育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德育活动越丰富多彩、越生动活泼,其生命力就越旺盛,凝聚力就越强,教育的作用就越大。所以,活动是学生德育的生命,不开展德育活动,也就显现不出德育的作用。因此,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创新德育,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

1.理论创新

德育学科课程能给学生系统的德育知识,但它所形成的道德认识,更多以知识形态存在于学生头脑中,不足以影响学生的社会行为。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是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德育活动课,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小学生求知欲强,精力充沛,好奇好动,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研究把丰富多彩的活动课作为德育的有效载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实践创新

我们将“洒扫应对”主题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常规教育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两个方面对学生全面铺开,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良好习惯与良好态度,在点滴小事中,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

同时,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推广手语操《感恩的心》《国家》、校本操《礼仪操》等特色大课间项目,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文明礼仪教育。

另外,学校关爱农民工子女,实施补位教育。由于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贫困,父母忙于生计,忽视家庭教育,导致这些学生缺乏亲情与关爱,造成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缺失和生活的诸多烦恼。为了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我们联合广西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活动,以此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克服困难发愤学习。通过一系列关爱措施,调动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道德水准,也给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五、推广应用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受学校、社会、家庭、网络等方面教育的影响。良好的学校教育能指导和促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网络教育,使其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相协调。为此,我们的研究的推广和应用,开拓了德育的新途径,增强了学校德育的实效,并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结合的德育网络,形成了教育合力。这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又培育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用新的德育理念、观念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使学校整体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实践证明,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展开学校的德育是行之有效的,效果是显著的。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德育教研,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立体化德育家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曲曲通”立体化声乐教材建设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建构班级立体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一把“条举”的“立体化治理”突围
家庭“煮”夫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立体化监控在广东省路网监控中的应用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