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方式的选用与朗读技巧的传递

2023-01-18 06:25翟晓艳
关键词:朗读技巧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翟晓艳

摘要: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根据朗读教学目标和文本材料特点采用不同的朗读教学方式,如跟着教师和录音朗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朗读、独立朗读等;适时向学生传递不同的朗读技巧,如准确朗读的技巧和有感情地朗读的技巧,让朗读教学过程更加生动,让朗读教学效率更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朗读方式;朗读技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每个学段的“阅读与鉴赏”部分都对朗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根据朗读教学目标和文本材料特点选用不同的朗读教学方式,适时向学生传递不同的朗读技巧,让朗读教学过程更加生动,让朗读教学效率更高。

一、朗读方式的选用

不同文章的体裁、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各不相同,朗读時应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增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效果较为明显的朗读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四种:一是让学生跟着教师或录音朗读,二是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是师生共同朗读,四是让学生独立朗读。

(一)让学生跟着教师或录音朗读

让学生跟着教师或录音朗读,优点在于学生会有意识地熟悉和了解每个字的正确读音,明显减少读错的次数;会模仿用规范的语气、语调朗读,做到字正腔圆,读得流畅,富有情感。例如,朗读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文中的排比段落“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时,教师先示范朗读,再让学生跟读,并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教师语调、语速等的变化。如此,学生就会认真聆听,注意到教师读“红彤彤”的时候,语调逐渐上扬;读最后一句时语速逐渐慢了下来,逐渐转换为正常的语调;读“火烧云/就下去了”时会有个小的停顿。学生跟着教师读,随时调整语调、语速,带着感情,逐渐读出了火烧云变化快速而多样、色彩鲜艳又丰富的奇妙意境。

(二)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与其他朗读方式相比,分角色朗读适用于故事类、叙事类、小说类等涉及丰富情节的文本,具有独特的优势: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真切感受人物的情感,掌握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学生随时根据文本情节或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言、行为、心理等作出语速、语调、情感等的调整,还要与其他角色保持即时互动,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朗读效果更为明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角色,分组进行朗读练习。例如,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大象的心理活动非常丰富,朗读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大象的心理变化,用不同的情绪和语调朗读。比如,第一次听到小兔子问大象的耳朵,大象没有感觉自己的耳朵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品读文本后,用肯定的语气读出这句话:“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当小羊也质疑大象的耳朵时,大象开始自我怀疑,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自我怀疑的感觉。最后,当大象终于认识到自己耳朵的优点时,学生用自信的语气读出“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了解不同角色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同时,有意识地挖掘文本内容,获取作者想要传递的内容和情感信息,并随时将这些内容和信息反映到朗读的语气和语调中。这一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每一个角色,同时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

(三)师生共同朗读

师生共同朗读的方式能够拉进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自己朗读和教师朗读的区别,及时调整和变换自己的语调、语速、节奏,使自身的朗读与教师的朗读相契合。朗读前,教师要提醒学生带入情感,以便与文章中角色的情感产生共鸣。朗读时,教师可以在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处、需要凸显作者情感或文章意境的重点处做适当停顿,示意学生关注这些朗读点,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例如,读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时,笔者采用了师生共同朗读的方式。文中的巨人三次驱赶孩子们的时候都非常生气,朗读时需要特别关注。师生共同朗读时,学生一开始的语调比较平缓、单调,没有体现出巨人生气、愤怒的情绪。于是,教师明显提升语调,非常明确地传递出了巨人的生气和愤怒。学生很快从教师的语调中感受到了巨人此时的情感,做了及时调整。文中的巨人接受了孩子们之后,氛围又是轻松愉悦的。共读过程中,教师由之前生气、愤怒的语气转为轻松、愉快的语气,传递出了花园此时的和谐与美好。学生跟着读,也快速调整语气,表现出巨人心理的转变。

师生共同朗读,让教师及时发现了学生朗读中的问题,也让学生随时向教师“讨教”到了朗读技巧,较好地提升了朗读效果。

(四)让学生独立朗读

让学生独立朗读的优势很明显:教师层面,能够较为系统地了解学生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并随时根据每个学生的朗读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层面,能够在自主穿行于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直接感知文章情感的变化,随时根据自己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或局部的理解,转换和调整自己的朗读思路。大部分文本都适合采用这种朗读方式。例如,三年级下册的《荷花》一文,语言清新,意境优美,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荷花的婀娜多姿、清丽可人,渗透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如果学生能够带着情感美、画面美朗读,定能在听者眼前展开一幅充满蓬勃生机的荷花图。教师第一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独立朗读时,学生的语气比较平淡,缺少情感。第二次让学生独立朗读时,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文章中的形容词,朗读时突出这些词语,如“挨挨挤挤”“碧绿的”“嫩黄色的”等;要揣摩文章中使用修辞的部分,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等;要结合生活中自己看到、听到的、闻到的荷花,领会这些词句的意思。之后,学生再读,画面感就慢慢出来了。第三次让学生独立朗读时,教师又让学生标记出关键词句,并带有情感地读出这些词句。又读,不仅有画面感,更富有情感。

二、朗读技巧的传递

新课标对每个年段朗读的要求基本上都包含“准确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将与要求相关的朗读技巧转化为重要的朗读教学目标,指引学生在不断的朗读练习中做到准确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一)传递准确朗读的技巧

第一,读音的准确性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一定要严抓。某个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重点关注其读音,及时提醒并为其纠正读错的读音,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避免再次读错。第二,要随时指引学生能够根据标点符号、句子结构和自己的理解准确断句和适当停顿,不读破句。第三,要注意学生的方言问题,避免学生习惯性地用方言朗读。第四,要提醒学生关注比较特殊的汉字,比如掌握一定语境下儿化音、轻音的读法,了解多音字的用法,注意平翘舌发音,等等。例如,《彩色的梦》是二年级下册一篇富有想象力的儿童诗,朗读时,学生特别容易读错后鼻音,容易忽视停顿。教师便专门对“彩色的梦”“有的硬”“就在白纸上跳蹦”“大块的草坪”“大片的天空”“小屋的烟囱上”“苹果般的太阳”中的“梦”“硬”“蹦”“坪”“空”“囱”“阳”等字的发音做了专项指导,让学生掌握了后鼻音发音的技巧。针对有些顿句,如“蓝——得——透——明”“又大——又红”,教师向学生传递了何处稍微停顿、哪个字可以读得长一些的技巧。学生正式投入朗读的时候,大部分都能做到准确朗读。

(二)传递有感情地朗读的技巧

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內容灵活变换自己的语调、语速,学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读不同类型的句子,将情感和技巧融为一体,通过高水平的朗读充分体现文章情感的变化。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除了向学生传递透过字词句挖掘情感的技巧,尤其要向学生传递适度把控朗读速度、语调和节奏等的技巧。以朗读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句子“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时,教师教学生如何断句,让朗读更加流畅;读“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时,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前面四个词语的抑扬顿挫,要注意语速,遇到并列的词语时,要适当停顿;调整语调,教师建议学生从第一个词到第三个词的语调逐渐上扬,到第四个词再下降,最后一句要突出“真”字。如此,学生很快就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读。

有效朗读方式的选用和技巧的传递,能够帮助学生“植入式”地深度理解文章的内涵和角色的情感。我们应高度重视朗读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在长时间有方法、有技巧的朗读练习中浸润于语言文字,持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高金凤.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2022(1).

猜你喜欢
朗读技巧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智慧引领,让朗读真正落脚于课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朗读的略而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