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平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1)
当前,“金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什么是“金课”?吴岩司长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打造什么样的“金课”,吴岩司长提出了建设五大“金课”目标,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如何打造“金课”,吴岩司长强调要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建设中国“金课”提供五大保障,包括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评价保障和经费保障。要做好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以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为牵引,打造一大批国家“金课”和地方“金课”。因此思考怎样设计打造适合本专业的“金课”变得尤为重要,利用智慧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并与传统线下教学优势相结合,解决教学过程中各种实践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相处更融洽、课堂气氛更轻松愉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实现“生本课堂、高效课堂”。本文提出依照8字质量改进螺旋原理,遵循“分层递进,循环优化”的原则优化的实施途径,为课程建设者提供借鉴。
以在线课程平台大数据为基础,分三轮按“对标—提质—培优”三阶段分层递进课程优化目标,让学习者情感态度实现“愿学—乐学—善学”三层次递进,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三层次递进课程总体设计图
重点关注学习者学习行为,做到有的放矢。按8字质量改进螺旋分步实施的优化流程,在对学习者精准分类的基础上按学习者兴趣爱好等打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精品课程建设标准整体规划课程,从而让学习者愿意学。
在第一轮优化后采集课程运行数据,重点关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率,数据采集做到点面结合,基于大数据做到精准教与个性化学,让学习者快乐学。
在第二轮优化后采集课程运行数据,重点关注学习产出与增值评估,课程设计与改进方面关注学习者持续学习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学以致用能力,让学习者善于学,为课程增值赋能。
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是一切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学生愿意投入学习的基石,只有学生愿意学,教学才有了意义。那么如何设计,学生才愿意学呢?《出纳业务操作》课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深入调研,了解学生
职业教育课程应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设计,首先应对课程针对的核心岗位进行调研,《出纳业务操作》课程针对的是财会专业出纳岗位,对于该岗位的调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各大招聘网站总结归纳出纳岗位的任职要求与岗位职责;第二,以问卷或座谈的方式进行企业实地调研;第三,对已经毕业从事该岗位的学生追踪调研;第四,教师跟岗实习调研。其次应进行行业调研,了解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政策、新环境、新设备、新软件等。最后,可利用在线课程调查问卷对学习对象进行调研,包括本学期学习对象课前调研与课后调研,学前调研主要从学生性格、学习习惯、专业基础、对课程期望等方面调研。学后调研是课程诊改必要且重要的一环,可从学习感受、收获、建议意见等方面收集信息,做到课程设计有的放矢。
2.合理设计,适合学生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恰当选取教学内容是开展有效课堂的有力保障。依据课程特点与课程已有建设基础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策略,依据单个知识与技能点确定教学方法。
图2 “一平台两支撑三化四学习”课程整体设计图
《出纳业务操作》课程以“一平台两支撑三化四学习”为设计原则,以学银在线课程为平台,以网中网仿真软件、专一真账在线平台为支撑,基于SPOC在线课程从“课程-模块-任务-知识点(技能点)”自上向下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工作需求为目标进行内容选取,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内容组织,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为表现形式,以职业标准为依据设计课程标准,以实际工作为场景设计教学方法,以MOOC资源为依据展开教学实施。开放化、项目化、分层化设计课程,最终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有效学习、随处学习。
3.巧用策略,吸引学生
基于OBE结果导向理论,基于学银在线课程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模式,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来组织课堂,分层设计必做任务与拓展任务,以小组合作形式按一家中型企业财务人员的配备标准设置小组成员角色,在课堂上按角色以出纳岗位工作流程为标准分月初、月中、月末业务为主线小组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岗位典型任务,并基于课程学习实时数据,加强预警,分析学生学习习惯、实时成绩、在线讨论与回复等以此调整完善教学计划。
4.打造“真”环境,锤炼学生
沉浸式教学环境的打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课程设计以“学场即职场”为原则来打造学习环境。第一,按中型企业财务部配置标准设计会计主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四个岗位,会计主管人员竞聘上岗并发聘书,并为每个岗位配备工作证;第二,岗位使用工具真实还原,包括公司各种印章、点钞机、支票密码器、保险柜等;第三,岗位典型任务原始单据与企业真实单据、银行票据高度一致,工作流程与企业工作流程完全重合;第四,数字化多媒体全Wi-Fi覆盖教室、仿真软件、真账实训平台打造智慧教学环境。
为学生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来激活课堂,依托课程运行学习行为大数据配套开发针对性的精品数字化资源,为达成高效课堂搭基石。
1.个性化数字资源引导学生
数字化资源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除了需要高素养的教师队伍外,同时须注意分步分层实施。
(1)依据市场调研结果,数字资源建设前首先是总体规划,包括课程总体设计、资源库总体设计、互动平台总体设计、在线课程平台导航与网页总体设计等,有了总体设计就等于有了方向,有了大树的根与树干。
(2)接下来是围绕树干补充树枝枝叶,才能结出丰盛的果实。具体来说分四类分别建设,首先是教师教学文件,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教案、电子课件、任务库等;其次是学生学习资源,如课程介绍、说课PPT、学习任务单、实训指导书、在线测试题、拓展任务库等;再次开发属于本课程的特色资源,如FLASH动画、微视频、财经案例库、财经法规库、单证库等,最后设计开发针对岗位技能提升课后其他资源,比如仿真软件、真账实训平台、1+X技能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
(3)数字资源建设要点。第一,在所有的资源建设中,视频资源是最关键的,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制作时要以学生喜欢学、容易学、快乐学为目标,可针对不同的知识与技能点采取不同的展现形式:动画活泼、有趣,适合演示操作流程;FLASH清晰、明了,适合票据的填写方法教学;教师出镜微视频短小、情境化,适合理论教学;思维导图适合总结归纳知识点与易错点,从而实现数字资源多样化个性化,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二,任务库的建设适合、适量、实用、有层次,适合分层教学。第三,试题库建设要有针对性、难易合理搭配、题量适中,可自动评判;第四,讨论互动平台设计注意专业性、兴趣点、并与考评相结合;第五,拓展资源注重技能训练与提升、自我评价与诊断。
2.营造竞争氛围激活课堂、激发学生
适当的竞争可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与学习效率,激发学生打破束缚、勇于展示自我、挖掘学习潜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针对《出纳业务操作》课程,从四个方面打造竞争环境。
(1)班级与班级之间竞争
同一年级同一学期同一门课对不同的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首先是班级管理的评比,每班设置“见习财务经理”一名,负责班级学习的日常反馈与督促,最终评选出一名优秀“见习财务经理”。其次是班级总体成绩对比,包括总体任务提交与成绩考核、在线学习总体成绩比较等,排名第一班级给予加分。
(2)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
同一班级分小组完成任务,四人一组,按一家中型公司设置岗位分别为会计主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其中会计主管竞聘上岗,一般由专业基础较好、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针对每个小组每次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考核,包括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最终成绩与错误点在线公告,评选“最佳小组”,并给予加分。
(3)个人与个人之间竞争
同一班级按个人成绩排名,首先是基本技能评比,包括数码字书写、小键盘数字盲打、出纳工具使用等,其次最终任务成果提交评比,最后是在线课程个人成绩排名实时查询与公布。
(4)自我竞争
对于基础相对较弱、学生积极性不够的学生,实施增值评价,只要求其与自己纵向比较,较前一次任务有进步,如完成错误少了、在线课程成绩有提升、互动次数有增加......都及时鼓励,并给予相应加分,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
3.及时评价,适当鼓舞与鼓励,助学生快乐学
首先针对每一任务完成情况一定要及时,公平公正公开,学生才能清楚改进方向。其次针对每一次的评价结果适当鼓励与表扬,比如每次任务评选优秀作品全网公开展示,最优小组授予“最佳小组”岗位牌,课程结业汇报后评选 “技能能手”“优秀见习财务经理”“最优小组”“最佳汇报小组”“岗位能手”等,让学生在一次次奖励与鼓舞中增技能、添自信,收获职业成就感。
一门课程在三年的学习里并不是独立的,应考虑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与前后课程承接关系及对职业能力与提升的影响,因此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短期的学习效应,且要考虑学生持续学习与长远发展能力的延伸,让课程不单单是一门课程知识与技能点的学习,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阶梯,为课程增值赋能,让课程在学生职业生涯中持续发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职业能力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提升
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总结课程岗位对应核心技能与专业岗位群公共技能,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将岗位核心技能与专业岗位群公共技能有机融合,既考虑本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横向拓展也考虑专业群公共技能的纵向提升,发挥课程最大价值。比如在《出纳业务操作》课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办公软件的运用这一职业公共技能,将任务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单证设计成WORD电子版,同时全部核算工作要求学生通过EXCEL来处理,学生通过WORD、EXCEL完成任务实训,通过制作PPT完成单次任务总结与课程结业汇报要求,实现无纸化学习,既环保亦可提高办公软件操作技能。为了培养学生小键盘数字盲打这一专业必备技能,课程实施中利用可测速度与准确度的软件,要求学生每天练习,并将练习结果在网络课程平台公开,不仅可对比自己的进步也可看到与别人的差距,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并评选“技能能手”激励学生,课程多期实施数据显示训练成效显著。
2.学生持续成长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持续成长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不仅仅教会学生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会有什么影响与后果,怎样预判风险,规避风险等,培养学生整体规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举一反三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在《出纳业务操作》课程主要通过课前小组岗位分工、小组工作方案制订、课中小组任务实施、小组总结汇报,课后小组任务互评、在线互动等来提升学生总体规划、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通过找茬游戏、问题你题我答、课堂小结等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升级任务拓展训练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在线交流互动、仿真软件、真账在线平台、企业实习层层递进的形式让学生由新手向熟手蜕变,养成持续学习与职业技术思维习惯,从而具备持续学习与成长能力。
3.良好职业习惯养成
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岗位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关注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才有利于实现学生核心竞争力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对于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培养:第一,数据思维、成本控制、岗位责任、用心服务的工作意识;第二,认真严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第三,团结合作、谦虚谨慎、遵纪守法的工作作风。在《出纳业务操作》课程设计与实施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际操作、互评互赏等方法来培养良好职业习惯。
在智慧教学大环境下,从学习者、教师、平台不同角度出发,利用大数据,基于在线课程学习者学习行为精准诊断学情,依照8字质量改进螺旋原理优化课程并开发优质数字资源,进而达成高效课堂目标。通过《出纳业务操作》多年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循环推进,总结优化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数字资源运用大数据分析课程优化路径流程图
金课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实施与优化。在教育数字化大环境下,从学习者、教师、平台三角度出发,利用大数据,基于在线课程学习者线上线下学习行为精准诊断学情,依照8字质量改进螺旋原理优化设计才能逐步达成金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