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邻里效应的老旧小区改造形塑共同体

2023-01-18 10:13熊域逍邓元媛张传芳
上海房地 2022年12期
关键词:邻里个体效应

文/熊域逍 邓元媛 张传芳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改造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常态,棚户区、危房和老旧小区改造是主要的实施载体。2020年7月,国务院重点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是“保证民生和拉动内需的国家重要工作”。

老旧小区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双重衰败”的特征,这也将成为撬动城市环境和社会治理的契机所在。[1]大量的改造案例实践证明,老旧小区的改造瓶颈除了技术因素,还有能够决定项目顺利与否的关键——社会性和政策性因素。2021年11月,住建部总结了改造城镇老旧小区面临的六大难题,其中改造意愿收集难、居民对改造方案知晓率低、资金筹措渠道难等问题均与居民的参与程度相关。与以往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规划不同,本次老旧小区改造在实施层面特别强调“共同缔造”,强调社区居民、社会力量加入的参与式治理,居民的意愿得到较大程度的尊重。激发居民的主动性、参与意识,在改造过程中培育社会资本、促进集体行动,是改造在治理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老旧小区物质空间层面的改造,如何塑造并强化居民之间的社区关系?如何理解物质空间改造带来的社会网络重塑?本文试图对比进行阐述。

二、老旧小区改造的发展

老旧小区改造的问题是与传统新区建设截然相反的难题。由于改造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直接相关,改造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治理问题,要形成“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实施难度大、满意度认同感低、融合性差、后期维护差且居民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等问题,促使改造聚焦于社区资本的建立和对居民利益诉求的维护。[2]社区治理未能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仅仅是做表面功夫,常常导致社区治理结构不合理与社会资本的匮乏。[3]目前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公众参与困境表现如下。

(一)使用权的复杂性导致利益冲突显著

在房屋产权商品化后,国家开始重视房屋产权的个人化和私有化,将房屋作为个人财产化,因此老旧小区的主体是拥有房屋产权的个人。任何一项改造都牵扯到使用权人的利益,由于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较难达成共识。

(二)模糊的反馈机制增加协商成本

老旧小区改造的前期方案意见征询、实施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监督、后期运营维护,都涉及居民意愿的体现。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的互动反馈机制。而老旧小区居民参与协商和决策的渠道较少,积极性不强,导致信息反馈不畅,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改造更新问题仍大多集中在决策末端的公示部分,一旦施工启动,容易引发居民不满,这制约了改造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提高了居民协商成本。

(三)松散的社会网络难以形成集体行动

老旧小区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租现象比比皆是,居住质量堪忧。居民的主要构成为外来租客、购买二手房的新居民以及原有居民,人员混杂,流动性大。邻里关系淡薄,较难形成社区信任。松散的社会网络,导致小区住户难以形成共识,更难以形成小区改造的集体行动。[4]

可见,老旧小区改造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模式来应对复杂的产权关系和社会关系,核心是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和行为,在协商中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行为指导。

三、邻里效应的概念及应用

邻里效应是指个人的态度、偏好、行为等会受到周围居民邻里特征和行为的影响,并表现出与邻里成员一致的倾向。邻里交往和社会网络会对居民的心理、收入、健康、成长等产生影响。邻里效应具有一定社会乘数效应,即利用人群的正向效应使得个体行为效能扩大,正是这种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成为研究提高社区融合度、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的新视角。[5]

早期研究人的经济社会状态时,普遍认为其主要受到个体自身和家庭的影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威尔逊提出邻里特征对人的行为态度等产生影响,为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6]研究发现,个体发展、身心健康、社会交往、价值观念等一连串的社会行为均与人们所处邻里的特征相关。这些邻里的环境和社会特征对于居民的行为产生作用的过程就被称为邻里效应,即邻里的物理与社会环境通过引发社区居民的思想感知和邻里人际关系产生变化,来间接影响居民的行动导向和行为方式。二十一世纪初,桑普森、加尔斯特等学者识别和总结出了邻里效应的发生机制,其中社会互动机制是解释邻里与个体之间关联产生的主要机制,个体间、群体间和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作用、彼此依赖,他们的互动促进行为决策形成一致性。[7]目前国外对于邻里效应的研究主要关注个人发展、空间分异、心理健康、邻里满意度等层面。

国内对于邻里效应的研究正处于初级阶段,且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邻里建成环境效应对个体特征的不同影响,主要聚焦于社区土地利用、社区区位、社区公共设施供应水平对居民身体健康、个人发展、社区满意度的影响。[8]事实上,小区空间的改造和更新,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也推动居民关系的变化和调整,物质空间的邻里效应必将映射在社会资本的培育中。因此,本研究关注邻里效应在社会空间层面发挥作用的机制、路径,物质环境、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以及如何通过规范社会交往培育社区共同体。

四、基于邻里效应的老旧小区改造形塑社区共同体分析框架

邻里效应的基本关注点是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可将物质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网络的重塑结合,提供一种通过空间干预实现社会网络重塑的方法,为解释老旧小区改造中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互动关系提供良好的分析框架。因此,本文试图探讨邻里效应视角下老旧小区环境改造对社区共同体形成的形塑机制,形成以物质空间改造为抓手、社会空间为目标的行动路径。老旧小区改造的物质环境更新通过引发居民间的利益冲突,启动公共事务的协商模式,在集体和个体两个层面通过引发邻里交往,提升价值认同,增进参与意愿及行为,从而形塑社区共同体。

图1 邻里效应视角下老旧小区环境改造对社区共同体的形塑机制

(一)老旧小区改造对集体行为的规范

社会空间统一理论指出,邻里社区可改变、创造和保持居住者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当与居民利益相关的社区空间进行改造时,会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和动力。[9]按照集体行动的一般性理论,由于社区人口规模大,内部价值偏好存在差异等,个人理性突出引发个体间矛盾,使小区改造陷入集体行动困境中。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提出,小规模集团、选择性激励和强制性制度是破解集体行动困境的理论途径。[10]本文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社会环境与物质环境如何影响集体行为的解释性分析框架。

图2 老旧小区环境改造影响居民集体行为示意图

建立社区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们在参加社会活动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可分为正式的社会规范和非正式的社会规范。正式的社会规范包括明文规定的法律制度章程,例如广东省颁发的《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11]非正式规范则是社区生活环境内部共同制定的治理制度和规则,其制定包括协商会议制度、社区共建制度、社区激励制度等。前者提供一套行为规则,对居民间由于利益争夺和个体理性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降低协商成本。后者则可设计以集体行动为导向的行动规范制度来促进社区间的互惠互利,避免产生集体非理性悲剧。[12]两种规范内外兼顾,构筑长久的利益机制。

嵌入社区建立社群。在社区更新的行动中,居民参与意见相左,参与意愿类型不同,强烈程度也相异,因而居民行动需要依托小规模组织,通过建立意愿社群嵌入社区,调动社区集体行动资源并介入社区网络。社会资本的形成有赖于个人或组织嵌入网络的,在群体间形成社区网络。关系的嵌入促使社区的意愿社群形成,在促进社群自我分析与主动表达的基础上,促进邻里沟通融洽、价值观趋同、信任程度提升和凝聚力增强,深化邻里规范和集体效能。[13,14]社群作为普通居民的积极代表,与居委会和普通居民双向沟通,成为老旧小区更新治理的重要媒介。以此为基石,社区治理行动更加满足居民所需,提升居民自身的行动治理水平,塑造现代社区治理共同体模型。

上海浦东新区东明路凌兆十二社区的微改造就是借助于第三方社会组织四叶草堂的嵌入,成立了护绿自治的意愿社群,以此为契机,社区居民有了互相交流沟通的场所和机会,一步步参与社区事务。广州市典型老旧社区和熟人社区仰忠社区的更新改造,以楼长和社会能人组建的社群为嵌入点,建立基层政府和居民交流渠道,塑造了居民—楼长—政府—市场的协调机制。在改造期间,社区居民全程参与和监督,并提出了反馈和诉求,在例会中与代表们协商改造需求和意见。广州市荔湾区LW老旧小区以个人的嵌入为开端,组织楼栋社群协调加装电梯工作。自带权利和关系资本的个体嵌入社区,其所持有的社会资本为这次环境改造提供了社会资源和物质资源,于是邻里间的协商沟通促进社区信任度增加,居民间关系愈加融洽,同时也带动了该老旧小区物质环境的有效整治。

(二)老旧小区改造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

老旧小区是低收入居民的邻里环境,人群结构复杂,社区改造通过控制邻里特征促使邻里对个体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邻里环境和邻里社会关系都与个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15,16]社区生活圈范围内的公园可达性优化可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舒适和包容的交往空间,促进居民沟通交流和邻里关系融洽。[8]邻里效应作用在教育层面,对学历水平产生影响。对于成人来说,这种作用会直接反映到个体职业和收入上。社区内收入水平稳定的邻里能够提供更好的邻里网络。[17]小区周边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会优化居民的生活体验,公共设施的可达性优化可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感知质量。[18,19]社区设计通过影响可达性、公共空间,对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地方依恋产生影响。[20,21]

邻里社会关系通过影响社会资本的获取,影响着个体行为。研究指出,居民紧密的邻里关系会加深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提升居民生活的满意度,而提升居民满意度也有助于增进社区居民的公众参与。[22,23]丰富的邻里支持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可以有效地为老旧小区的低收入人群提供睦邻和谐的可能性,能够培养他们形成社区认同感。[15,24]

邻里效应具有一定的社会乘数效应,在良好的社区氛围和融洽的邻里互动影响下,人们的行为逐渐趋同,促使更多社区居民敢于认识社区、参与社区事务并表达自身诉求,进而认同社区建设。[5]当地方社会资本及邻里交往水平积累到一定程度,邻里效应的影响模式就呈现出来。[25]邻里的建成环境和邻里社会关系的向好对于居民感知和营造社区网络有正向效果。

(三)基于邻里效应的老旧小区改造对社区共同体的形塑机制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空间层面的更新,更是社区治理层面的改变革新。立于共同体的维度,社区改造推动了居民共同的交往互动。在空间方面,老旧小区对物质空间进行改造,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归属感。在治理层面,通过社区网络和规范的重塑,增进邻里规范与集体效能,创建意愿社群;发现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实现需求与行动的有效衔接;创造趋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信任关系,遵守共同的行动规则;协调居民参与,促成多元主体协同运转;编织社区关系网络,规范和监督社区居民集体行为,从而形塑社区治理共同体。[26]

空间不仅是生产和交往活动的场所,它既能被空间中的关系所塑造,也能重塑空间中的关系。[27]邻里也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得到重塑,居民个体参与改造过程并目睹邻里环境变化,提升对于社区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与其他个体交流沟通,营造温馨融洽的邻里氛围,人们似乎在改造中激发了自我,行为逐渐在社区生活中具有一致性。个体与集体行为之间产生良性循环,增加社区的公共利益,极具整合功能的社会生活治理共同体由此得到重塑。

五、基于邻里效应的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建议

(一)老旧小区改造应关注提供有效深度交往介质

人际交往需要有效的交往传播介质,促使人们在公共场域内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其他居民、与环境发生或强或弱的关联。这些交往可以是公共性交往或是社会性交往,介质也可以是许多不同的内容,例如举办社区小型体育比赛、建造健身设施。[28]介质诱发参与者的活动,并使其更大范围和更加深入地进行社会交往和思想文化交流。社区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不应仅仅关注个体在活动时的舒适性,还要为居民带来更具有幸福感、安全感也更健康的生活行为。[29]因此,还需要在设计中添加有效的深度交往介质,形成有效的场所滞留,促进居民参与行为和交往行为的产生。

(二)老旧小区改造应当重视开敞空间的规划布局

开敞空间的深层定义在于它的开放性、普遍性、安全性、可达性和公共性。注重多层级开敞空间的形成,注重社区级开敞空间如社区公园、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的合理规划布局,在小区内部塑造邻里级的空间休憩活动场所,这些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彼此交往交流、建立社群网络、形成习惯的公共场域。[30]开敞空间应注重从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出发进行规划设计,遵循最少时间、最短距离的行为空间选择原则,实现空间正义、均衡性和公平性。针对老旧小区特有的人群年龄特征和行为活动特征,在改造中倾向于适老化、宜居化和健康化空间。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为居民提供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社区活动场所,同时开放空间也是社区居民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建立共识的场域。

(三)老旧小区改造应建立常态化的社区活动机制

在单位制逐渐瓦解的同时,人们变成了独立发展的“原子”。在社区的维度下,可借助于社会组织的发展将“散装”的居民个体组织起来。研究指出,社团参与是优化居民邻里关系和增强社区凝聚力最重要且稳定的因素。[31]可通过引入或自建社区组织,召集小区能人和党员作表率,着力培育,使其成为具备运作能力、行动能力和一定社区资源的团体。一方面,通过举办与居民利益紧密相关的公益性社区活动,借助于线上投稿和线下互动的方式解决社区公共问题;另一方面,了解社区居民普遍关注、对形成社区认同具有意义的公共话题,注重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发掘和社区文化建设。围绕这两个方面形成常态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社区活动机制,让社区居民在改造后能够进入社区公共空间进行深度交流和意见表达。

猜你喜欢
邻里个体效应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
养猪致富不忘乡亲邻里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