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昆 范琼琼
(1.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2.安徽师范大学 审计处,安徽 芜湖 241002)
商科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 1881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成立的沃顿商学院,其代表着现代商科的形成,是世界上最早的商科教育。1908年哈佛商学院成立,首次招收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研究生,至此,商科开始逐步形成它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国商科教育可以追溯到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高等学堂章程》,将商科划分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历史原因,中国商科没有形成其应有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直到1984年,教育部首批在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建立经济、管理学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商科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几乎在中国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有商科教育,商科教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一贯式学制体系[1]。中国的商科教育也呈现了一些问题,包括在评价体系上以学术导向为主,重论文轻实践;商科专业受学生和家长追崇,但毕业生培养的能力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受到企业等多方诟病;在商科内部和外部存在着专业壁垒、学科壁垒、资源壁垒和区域壁垒,交流不顺畅;忽视了技术创新对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的促进作用,也没有把商科提升到核心主干学科地位等。因此,继2017年新工科之后,新商科被教育部提上了议事日程,新商科应运而生。
当前有关新商科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相关专家和学者专门就新商科的定义做了研讨。在2019年3月30日召开的“新商科:概念、内涵与实现路径”研讨会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齐佳音教授认为,新商科要突出四个“新”:新思维,让商科学生有计算思维;新规则,需要研究新经济形态的内在逻辑;新理论,具有数字新经济时代的经管或者说商务理论方法;新工具,学生需要掌握数字新经济时代的方法、工具及技能。新商科相对于传统商科是一场教育思维的认知革命,是商科教育重塑性的变革工程,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席酉民提出,仅有专业教学已经不够,将商科融入工科、理科、行业教学中将会是未来趋势。需要实施融合式教育,要打破专业的界限,将商业教育融入各个学科中[2]。
可见,新商科是在原有商科教育基础上深化,是应对科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的变革,要打破原有的学科内部与外部的壁垒,响应社会需求,应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培养学生的新思维和跨学科的多重能力,是一种新型的融合式商科教育。
地方高校如何顺应新时代的新商科发展要求,构建地方高水平的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地方高校自身的办学特征以及新时代对新商科发展的要求,新商科地方高水平的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定位、两个目标、三种融合和四种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地方高校数量众多,在全国2500多所普通高校中占比超过95%,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和中坚力量,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重任。但由于政策、资源、区位等诸多原因,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为突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的参与和努力。地方高校要办出特色、成为高水平大学,关键在于立足地方,契合地方经济与文化的需求。具体到商科而言,要想培养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就需要扎根地方,围绕地方需求来发展商科。首先,关于“地方”的含义理解。“地方”不单指地方高校所在城市,也包括地方高校所在的省份以及周边区域。其次,立足地方的定位是强调地方高校在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立足地方经济与文化,办出特色。一是围绕地方经济与产业。新商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要紧密围绕地方经济与产业,契合地方经济与产业的需求,运用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为地方经济与产业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财经人才[3]。二是围绕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是地方宝贵的资源,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价值,将地方高校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中切入地方文化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新商科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可见,新商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要立足地方,与地方经济、产业和文化有机结合,办出特色,办出高水平。
新商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立德”。尽管新商科强调要具有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等,但是“立德”依旧是新商科教育的根本,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立德”,要做到德为先。此处的“德”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前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德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树人强调的是要培养高水平的财经人才。高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力高。新商科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多种能力,包括高水平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二是视野宽。新商科要求学生要具备多学科视野,掌握多种技能和方法,视野上要具备高水平。三是机会多。新商科要求学生掌握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无论是以后就业还是进一步深造方面,均具有多重机会,学生毕业能有多种自主选择的机会。
新商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融合,包括学科融合、产教融合和生态融合。首先,学科融合包括学科的内部融合和外部融合。学科的内部融合主要是在商科内部的各学科之间进行融合,包括金融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财政学等商科专业内部的融合;学科的外部融合,主要是指商科专业与商科以外的专业进行融合,包括与人工智能、法学、英语、数学、大数据、统计等学科的融合。其次,产教融合是指地方高校的商科教育要与地方的产业发展相融合。产业发展可以是地方高校所在市的主导发展产业,也可以是所在区域的主导发展产业,将商科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有机对接和深入融合是新商科的内在要求。产教融合不是单一的产业和教育的累加,而是深入的对接与融合。地方产业应该是地方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新商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要同这些产业对接与融合,支撑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随着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第三,生态融合是指将商科所在学院与大学内部与外部进行融合。在大学内部,强调商科所在学院与大学其他部门与学院的融合;在大学外部,强调商科所在学院与政府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和社会各个部门的融合。生态融合倡导的是一种“生态观”,将新商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置于集商科学院、大学、政府、社会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其高水平财经人才的培养是学院、大学、政府、社会协同的培养,不单单依靠学院和大学的力量,还需要借助政府和社会等生态环境的力量。
新商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需要四个方面的措施支持。一是价值引领。要把人才培养中相关参与者的价值观统一起来,特别是有关文化、规范、制度、哲学、逻辑以及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要整合起来,强化对新商科理念的认知与理解,在价值观上保持统一性,用共同的价值观来引领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的培养。二是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具备一批跨专业的师资队伍,这些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前沿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还要有来自实务界的实践专家队伍,这些实践专家队伍要真正参与到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当中来,而不是挂名。理论师资队伍要与实践专家师资定期或不定期交流,共同商讨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三是建立融合式课程体系。打破现有课程体系之间的壁垒,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课程之间的融合性,包括商科内部课程之间的融合、商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这些融合既要反映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当中,也要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四是打造多方参与的生态系统。新商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不是依靠学院和大学的单一培养,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参与,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于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将人才培养的事前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事中控制(日常教学与管理)、事后反馈(毕业生就业、升学、创业等)相结合来打造多方参与的生态系统。在事前计划中,政府、企业、大学三方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事中控制中,不仅大学参与学校的日常教学与管理,政府和企业也要派专家和骨干参与到大学的日常教学与管理当中来;在事后反馈中,政府、企业、大学、社会等要支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和升学,为其提供有力的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地方高校,具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经济管理学院相对比较年轻,成立于2004年,现有经济学、金融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六大商科专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探索与尝试,已经在新商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水平财经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实践经验。
安徽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为特色,而其经济管理学院的所有商科专业全部都属于非师范类,如何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契合成为学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经过不断探索与思考,学院针对现有商科专业情况和学校的办学特色之间的契合度问题进行了价值整合。一是立足地方经济与文化,从地方经济与文化中寻找可能的出路与特色。安徽以“徽文化”而闻名,历史上的徽商更是名垂青史,影响深远。基于此,学院整合经济史、区域经济学等学科团队组建徽商研究院,力图通过徽商研究院这一科研平台来强化有关徽文化的研究,并多次在学院以及各类会议上反复强调组建徽商研究院的必要性,对底层价值观进行有效地整合。二是学科融合中突出办学特色。安徽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为了解决现有商科专业情况和学校的办学特色之间的契合度问题,将经济学、管理学与教育学进行融合,强化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特色,并依托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的“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的博士点平台,整合劳动经济学、财政学等领域研究人员,组建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团队,立足教师教育特色,打造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的融合式学科,形成自身的专业与学科特色。
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在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了学科内部以及与学科外部之间的融合。在学科内部,学院所有专业在前三个学期实施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第四学期进行专业分流。大类专业学生学习共同的通识课程、基础课程,分流后,各个专业都要选修创新创业模块的课程,包括徽商变迁与新徽商、徽州区域经济史、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管理、创业融资、商业模式创新等。专业选修课则是打通学院内部所有专业,将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强化课程放在一起进行选修,此外还新增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具类选修课程,比如财务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在学科外部,学院要求学生必须要进行跨学院选修,并规定了必须完成的学分,可以到学校的任何一个学院进行跨专业学习,鼓励学生到可以和商科有效融合的其他学科进行选修,比如法学、外语、数学、地理等。具体而言,单设个性化模块,但并没有具体指定课程名称,要求学生在专业负责人或导师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择有关课程,达到4个学分即可[4]。可以看出,学院在学科整合过程中贯彻了新技术下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并充分做到了课程有特色(徽商特色、教师教育特色)、有层次(从初级到高级;创业类、创新类、专业类、学术前沿类等),满足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课程要求。
在产业融合中,学院积极与地方产业进行有机对接,构建与地方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一是商科内部专业与地方产业经济的对接与融合。投资学、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对接金融业,与金融券商类单位共育专业化人才。不仅邀请券商内部专业人士深入课堂进行讲学,还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的活动。学生定期到金融券商类单位进行见习、实习,掌握最新的实践类知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结合。二是商科与其他学科共同与地方经济的对接与融合。芜湖市以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重点发展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学院的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学、供应链管理等学科与学校的计算机、自动化、环境科学等学科进行融合,并与当地的奇瑞集团全面对接,以支持和发展芜湖市的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学院非常重视政企人士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工作,与地方政府、地方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大力实施“引企入教”和“引政入教”的协同育人措施。一是聘请企业和政府的专家、高管、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院兼职教授或校外导师,让他们参与到学院的教育教学中来。每学期学院的每个专业都会有知名企业和政府人士进课堂、讲堂活动,会不定期邀请这些政府人士与学生交流、或开设专门的讲座;也会邀请政府中的人士深入课堂,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还会定期选派学生到企业、政府部门进行实习,实施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注重过程化考核。二是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将“引企政入教”落到实处。学院会不定期邀请企业人士进入“企业家大讲堂”来为学生讲解各类课程,也会邀请一些校友人员或企业人员来分享创业、工作与学习经历;邀请政府人士进入“县市长论坛”讲解成长经历、政府政策等。通过“企业家大讲堂”和“县市长论坛”活动将企业和政府人士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4]。此外,学院还进一步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的生态优势资源,积极响应国家有关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成立“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力图打造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与发展的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