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刘媛媛 张亚安 苑萌欣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8)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能胜任专业相关领域技术开发、制造工艺、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对于关乎民生发展的制造业来说,大量需要的是在第一线从事工艺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该类人才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课,“上承”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下启”大四下学期的企业实习及就业,是一类校企结合紧密的课程。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学生学习动机较弱。课程评价采用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缺乏特色,易导致学生应付了事。与校企合作企业沟通发现,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有所欠缺。从根本上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是学好一门课的关键。因此,专业课教学方法亟须改革,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并借此实现“以评促改”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关键突破口。
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性评估,这一概念最早于1967年由哈佛大学的斯克里芬提出。该评价方式明确在活动进程中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方案,以期获得更优的效果。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制定、教学方案和学习记录这3个过程进行的综合性评价[1]。可见形成性评价以反馈、改进和激励为主要功能,该评价体系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和技能掌握情况,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做出客观的评价。
精准的教学效果评价,是教师教学能力改进与提升的关键,但教学评价却是公认的难题。传统的讲授法主要展示教的行为,很难度量学的行为,而教学效果的本质是学习效果,要从评价教师为主转变为评价学生为主。开展专业课形成性评价体系建构工作,全流程、多尺度、重应用,以评价促改革,支撑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
将形成性评价体系融于教学过程,和课堂紧密联系,有计划地运用多种测评策略,收集学生学习进展证据,反馈并调整教学进度,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并促进其学习[2],尤其关注学生的“当下过程”表现,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反思,为学生及时查漏补缺预留一定空间,有助于营造良性的学习氛围。转变培养观念、强化自主学习能力,使评价结果更客观。
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点的认识,及时查漏补缺,调整学习行为。这种互动反馈式形成性评价过程,有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令其关注专业领域实验室研发、科研成果上市动态,追踪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端正学习态度,提升专业素养。
以评促改,强势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正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结合教育学专家意见和学生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引导教师关注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推手。其一,形成性评价体系更注重过程评价,打破了传统终结型评价“一考定乾坤”的魔咒。形成性评价关注教与学全过程,学生面对阶段性测评结果,压力较小,敢于直面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同时学生更愿意去答疑,听取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其二,除了常规的考核评价方式,可根据专业课“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特点,引入学以致用的能力型评价(如校企合作企业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课程相关行业的改革发展方向、最新的科研成果、科技成果的转化。智能教学平台的合理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师生互动,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为评价体系的构建助力。专业课程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更有利于全面、科学地评价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从而为更多应用型高校专业课教学及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教学创新的新时代,呼吁教师教学创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关键突破口。部分教师很少参加教学研讨,教育理念未及时更新,对形成性评价认识不充分,对学生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该工作的开展。信息化时代已到来,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逐渐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形成性评价体系亟需智能教学设备及平台的强力支撑。评价过程呼吁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协同使用,但大部分教师对智能教学设备和平台操作不熟练,抑或平台操作设置不科学,虽投入大量时间但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部分高校形成性评价教学平台创建处于起步阶段,平台教师端和学生端设计欠科学、操作繁琐,或平台使用培训不充分。绝大部分高校技术人员配置不足,教学评价由任课教师自行完成,而任课老师可能承担两门及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课后还有科研任务,整体工作量巨大,易导致在工作中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需要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但大多数高校阶段性评价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仿真模拟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引入不充分,这也是现阶段高校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多样化、灵活的测评方式,既有利于重难点的查漏补缺,又有助于缓解学生由于频繁测试带来的倦怠感,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其一,测评方式单一,使用频率最高的课堂小测验,主要考查知识点的识记,易操作,但较难做到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学生容易研究对策以应付测评,混淆学生的真实水平。其二,测评频次有迹可循,如按章节安排测验,学生临时抱佛脚也能获得不错的分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研判,不利于后续教学方式的改进。其三,测评内容低阶,如测评内容大多为阶段性基础知识,较难安排综合应用题型,对基础知识的优化提升不足,不利于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其四,测评反馈欠缺,如教师需要在课堂内外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大都仅限于课堂表现及测试成绩,其他如学生思想动态、工程应用能力的了解有限。
高校定期安排教学能力培训课程,教师们按专业大类开设教学研讨会,与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步。教育管理部门构建完善的培训提升机制,为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配置专业的智能教学平台技术人员,加强对助教和教师的平台操作培训,实现便捷高效的用户过程体验,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参与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适时引入比赛和奖励机制,鼓励专业课教师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全方位、多维度传授专业知识,多管齐下,提升教学质量。
混合式教学盛行的新时代,专业课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离不开智能教学平台的强力支撑。高校应引进懂教育的相关优秀技术人员,同时加大资金、设备投入,为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夯实后勤保障。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技术人员应向一线教师、学生开展调研访谈,对教学评价平台功能进行设计优化。还应同步注重开发学生客户端,设置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鼓励同学们自主学习,向身边人学习。最重要的是,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仿真模拟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专业课形成性评价平台结合,引入专业行业新进展,由助教筛选编辑后供同学们拓展阅读,丰富平台内涵。
形成性评价的核心要义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具体目标,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全过程科学测评,测评的形式、具体考查内容和反馈对多层次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3]。要促进形成性评价体系测评方式的多样化,确保测评及反馈畅通无碍,除了课堂交流,还可通过助教访谈、学生互评、大数据统计等多元方式进行测评反馈。如基于单个知识点的评价与反馈,可以在课程进行中插入选择题,即时随机问答。对于一次课和一个章节的重难点知识,可随机从题库抽取习题通过教学平台分发给学生,达到规定分数即获得本次积分,如未达到要求,教学平台将提供答案解析,并再次从题库抽取习题分发给学生。教师可通过学生学习结果的统计,讲评易错题或助教单独辅导个别同学。基于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重难点,可采用拓展阅读,分组完成调研、小组汇报案例的形式,培养学生文献查阅、研读、综述行业进展的能力。该部分宜采用学生间互评。学生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后,可采用期末考试对课程进行整体评价。通过以上多层次形成性评价与反馈体系(如图1所示),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多尺度、全方位地评价、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
图1 多层次形成性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