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梅
肝癌是肿瘤中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现阶段,肝癌的病因在临床医学上尚不明确。医生认为,关键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等因素有关[1]。该病的临床表现是恶心干呕、肝痛、消化道大量出血、乏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肝癌在发病早期相对隐蔽,很容易被患者忽视。通常,在确诊的时候,就已经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机会[2]。目前,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种类繁多,效果也大相径庭。但是,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根治性切除和肝移植效果不是很好[3]。因此,探索一种合理可靠的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方法,是当今临床医生遇到的一个不容乐观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增强药物在晚期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4]。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与死亡诱导因子(PD-1)蛋白激酶融合,阻断PD-L1 与PD-L2 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协调PD-L2,消除PD-1 通道[5]。受体的免疫反应,包括抗肿瘤免疫反应被抑制,从而减缓肿瘤生长。仑伐替尼属于一种喹啉羧酰胺类的抗肿瘤药物,经口服用后1~4 h 就能够被机体完全消耗[6-7]。本研究为了探究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甲胎蛋白(AFP)、脯氨酸羟化酶2(PHD2)、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选取了56 例肝癌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 年2 月-2022 年2 月收治的56 例肝癌患者。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临床诊断检查,符合晚期肝癌诊断标准,确诊为晚期肝癌;药物耐受性、用药依从性均相对良好;可接受长时间随访;年龄>19 岁;对在研药物无皮肤过敏史;无传染病。排除标准:无法严格遵医嘱用药;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正在参与其他研究活动;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妊娠期、哺乳期;近3 个月有过滥用药物史、酗酒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 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帕博利珠单抗免疫[生产厂家:MSD Ireland(Carlow),注册证号:S20180019,规格:100 mg/4 mL]2 mg/kg,静脉滴注,每3 周重复1 次,连续治疗2 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仑伐替尼分子靶向治疗,口服仑伐替尼[生产厂家:Eisai Co.,Ltd.,注册证号:H20180052,规格:4 mg(按C21H19ClN4O4计算)],体重≥60 kg 者16 mg/次,1 次/d;体重<60 kg 者8 mg/次,1 次/d,每周期21 d,全体患者持续不间断服药2 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于治疗前及治疗2 个月后检测血清AFP、VEGF、HIF-1α 及PHD2水平,用ELISA 方法及CLARIOstar 多功能酶标仪测定AFP 和VEGF(检测试剂盒购自广州市华粤瑞科科技设备有限公司);用Bio-Drop-Duo 超微蛋白DNA 分析仪(上海启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定HIF-1α(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君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PHD2(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森贝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验方法严格遵守试验盒的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和质量管理[8]。(2)疗效评价标准以WHO 标准为依据,完全缓解(CR):患者各项指标均正常,肿瘤完全消失超过1 个月;部分缓解(PR):患者大部分指标正常,持续超过30 d,恶性肿瘤变小一半以上;稳定(SD):恶性肿瘤缩小一半或更少或没有变化;进展(PD):出现新的并发症并且恶性肿瘤扩大。总有效率=(CR+PR+SD)例数/总病例数×100%[9]。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28 例,男20 例,女8 例;年龄22~63 岁,平均(42.6±7.3)岁;病程2~7 年,平均(4.2±1.4)年。研究组28 例,男21 例,女7 例;年龄21~64 岁,平均(42.8±7.1)岁;病程2~7 年,平均(4.4±1.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1,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 及HIF-1α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HIF-1α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 个月后的VEGF、HIF-1α 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2 个月后的VEGF、HIF-1α 水平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HIF-1α水平比较[pg/m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HIF-1α水平比较[pg/mL,()]
*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FP 及PHD2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AFP、PHD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 个月后的AFP 及PHD2 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2 个月后的AFP 及PHD2 水平均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FP及PHD2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FP及PHD2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
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病因,但是由于自然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肝癌发病率有所升高[10]。有关调查显示,肝癌是由饮水环境污染、黄曲霉、营养物质、肝硬化腹水等引起的[11]。肝癌的早期表现为:右上腹隐痛,经常流鼻血,皮下出血;脾大,食欲减退,腹水,皮肤瘙痒;静脉曲张,嗜睡,消瘦;发热,浮肿等。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它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人源化IgG4 抗PD-1 的PD-1抗体。PD-1 与PD-L1、PD-L2 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从而达到对抗癌细胞的目的[12]。仑伐替尼是一种抑制肿瘤疾病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血管生成,可以有效地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4、VEGFR-3 等受体,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有效地降低肿瘤微环境的血管通透性[13]。因此,对晚期肝癌患者应用仑伐替尼进行靶向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在此基础上,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治疗2 个月后VEGF、HIF-1α、AFP、PHD2 水平均更低(P<0.05)。AFP 由肝细胞代谢,含量小于20 μg/L,是一种多用途糖蛋白,是诊断晚期肝癌最常用的标志物,其诊断敏感度低,特异性高,晚期肝癌发生时高甲胎蛋白含量会增加,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高甲胎蛋白含量也会略有增加[14]。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分子靶向治疗可降低AFP水平,降低肿瘤血管生成率,并阻止部分肿瘤的生长发育和侵袭转移[15]。VEGF 是一种多用途的蛋清,与各种肿瘤的形成有关[16]。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可改善血管透水性和血液渗漏,为肿瘤细胞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17],创建一个可再生的孔状血管网络,加速祖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生成。VEGF是目前已知的最直接的血管生成促进剂,易与血管表皮产生非特异性反应,在血管表皮的形成和修复中起主要作用,最初发现缺氧可诱导VEGF,从而产生促血管生成因子[18]。HIF-1α 是一种参与细胞内核转录的细胞因子,它能在低氧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作用。HIF-1 是机体在低氧条件下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HIF-1α 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很大的关系。VEGF 是HIF-1α 的主要靶细胞,其协同作用于血管系统,导致肿瘤的发生,从而影响其康复[19]。PHD2 是决定肿瘤发生的主要驱动力因子,与孔隙网络的形成有很大关系,PHD2 的升高为肿瘤的侵蚀和转移提供了依据,而PHD2 在低氧状态下的活性则下降;此外,PHD2 的活力与HIF的溶解有很大关系,因此,在低氧条件下,HIF 在溶解过程中会大量累积[20-21]。本研究结果表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分子靶向疗法可通过减少VEGF、HIF-1α、PHD2 等的含量,改善患者的血管通透性,从而减少复发的概率,抑制肿瘤的生长与发展,为肝癌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分子靶向疗法能有效地降低晚期肝癌患者VEGF、HIF-1α、PHD2 的水平,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