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平 刘性英 唐斌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关节炎、颈椎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多且趋于年轻化,以腰腿疼痛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腰腿疼痛是一种慢性疾病由无菌炎症、慢性劳损所致,其主要特征为腰部病变及周围组织受压,患者常表现为腰部疼痛并伴有放射至下肢疼痛或麻木、功能受限及肿胀[2]。由于腰腿疼痛发作严重程度不一且无典型症状易导致患者忽略疾病,错过最佳诊疗时间,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行动造成严重影响[3]。由于腰腿疼痛病机复杂,各种方法治疗效果存在差异,若疗效不佳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腰腿疼痛属“痹症”范畴,其病机为肝肾亏虚、寒湿阻络,患者存在外伤或复感风寒湿邪证之后导致经气不通,不通则痛[4]。随着中医技术与理论的不断发展,其治疗方式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中药内服、针灸、穴位按压等为代表的中医疗法具有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等优势[5]。为使腰腿疼痛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与预后效果,本研究将采用中医外治-中药熏洗联合针灸对腰腿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者联合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19 年6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56 例腰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诊断为腰腿疼痛且符合腰腿疼痛诊断标准[6]:①既往存在腰部受寒、劳损、外伤史,发病前有腰痛史;②腰部活动受限、生理弧度消失、脊柱侧弯;③腰痛向腰部以下放射,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2)年满18 岁;(3)无智力、听力、视力等障碍,具清醒意识可顺利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的脏器疾病、精神疾病或感染性疾病;(2)对治疗所用药物不耐受或具有针灸不良反应;(3)哺乳期或妊娠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 例。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或家属知悉同意本试验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中药汤剂组方包括:桂枝、伸筋草、丹参、桑枝、三棱、红藤、防风、络石藤、威灵仙、羌活、透骨草各10 g,薏苡仁30 g,秦艽20 g,苏木8 g,甘草6 g,具体操作为:(1)纱布袋中放入上述中药并将其置入熏蒸治疗仪中,加水进行煎煮并加入黄酒、陈醋,煮沸;(2)取患者仰卧位于蒸床,将蒸汽温度设置为40 ℃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熏洗,熏洗频率与时间为30 min/次,1 次/d。试验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采用捻、转、提、插的毫针泻法(小幅度均匀提插、转捻,提插幅度:3~5 mm,捻转角度<180°)对患者足三里、委中、阿是穴、悬钟穴、阳陵泉等穴位进行针灸,每穴行针1 min,得气后留针30 min,1 次/d。试验组中药熏洗时间、频率、方法与对照组一致,两组持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疗效:根据文献[7]《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两组治疗10 d 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及运动功能恢复则判定为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及运动功能正常则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关节及运动功能改善但仍存在运动障碍则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关节及运动功能未有显著变化则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1-治疗无效例数/总例数×100%。(2)中医症候积分: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0 d 后中医症候积分(功能受限、腰腿疼痛、腰腿肿胀)进行评分,其中0 分表示无症状、1 分表示轻微症状但对日常生活无影响、2 分表示显著症状且日常生活受影响、3 分表示临床症状严重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3)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8]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9]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疼痛程度进行比较,VAS 分值范围为0~10 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ODI 分值范围为0~50 分,分数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4)康复时间:记录两组患者腰腿功能恢复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其中腰腿功能恢复情况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采用Tegner 评分[10]进行判定,包括11 个条目,每项分值范围为1~10 分,若每个条目均为10 分则表明患者腰腿功能恢复;恢复工作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由定期随访的医护人员进行询问并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0.0 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3 例,女15 例;年龄33~52 岁,平均(41.82±4.17)岁;疾病类型:腰肌劳损7 例,创伤性滑膜炎3 例,颈椎病11 例,膝关节退行性病3 变例,肩关节周围炎4 例;患病时间3 个月~3 年,平均(1.44±0.32)年。试验组男12 例,女16 例;年龄32~54 岁,平均(42.64±4.08)岁;疾病类型:腰肌劳损8 例,创伤性滑膜炎3 例,颈椎病12 例,膝关节退行性病2 变例,肩关节周围炎3 例;患病时间2 个月~4 年,平均(1.53±0.2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788,P=0.009),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有下降,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中的功能受限、腰腿疼痛、腰腿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 评分与OD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与ODI 评分均有下降,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比较[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5 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比较 试验组腰腿功能恢复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比较[d,()]
表4 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比较[d,()]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腰腿疼痛的原因包括:腰肌劳损、马尾肿瘤、腰椎间盘突出、脊椎病、腰椎管狭窄等,局部病变对患者坐骨神经造成损伤与压迫导致区域性疼痛[11]。目前西医对于腰腿疼痛的主要治疗方式以热敷、牵引、红外线等物理治疗为主,虽方法众多但治疗效果各异[12]。中医将腰腿疼痛归于“痹证”范畴,其病机为因肾精亏虚、劳累过度、外邪侵袭、跌倒损伤等引起的荣卫不和、经络气血受阻及经筋聚结[13],现阶段中医对于腰腿疼痛的治疗方式包括中药、牵引、推拿、针灸等,其中针灸包括电针、腹针、针刺、穴位注射等[14]。中医认为气滞、阳虚、阴虚、痰阻等均可致“瘀”,针灸具有祛瘀逐寒、温经通络之效,因此可将其作为治疗腰腿疼痛的方法[15]。中药熏洗可通过人体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避免胃肠道受刺激、减轻肝肾负担[16],在治疗的同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将针灸与中药熏洗结合对腰腿疼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有下降,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中的功能受限、腰腿疼痛、腰腿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两种方法联合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究其原因:现代医学认为针灸可对患者体液因子、血液循环、氧自由基代谢、血管活性物质等产生影响,具有改善脊柱状态、调节神经功能等作用[17],加之中药熏洗促进患者对药物的吸收进而发挥的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作用,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疗效得到提升[18]。2021 年罗舟燕[19]对腰腿疼痛患者进行针刺联合热奄包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症状与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进一步证明针灸治疗腰腿疼痛患者效果佳。另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OD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与ODI 评分均有下降,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腰腿功能恢复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两种方式联合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功能障碍同时缩短康复时间。中药熏洗方剂中桂枝具有抗炎抗敏、解痉镇痛等药理活性;羌活具有抗血栓、镇痛、抗炎、促进脑循环等药理作用;伸筋草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之效;苏木具有消肿止痛、祛瘀活血之效,多方合用则可达通络祛瘀、祛湿除痹之效。针灸取患者足三里、委中、阿是穴等穴位,针刺足三里可达补气活血、濡养经脉之效;针刺委中、阿是穴可疏通气血、散痹止痛,多穴位针刺可达改善气血循环、止痛之效[20],另外针灸可加速疼痛介质消耗,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21]。
综上所述,中药熏洗结合针灸可显著提升腰腿疼痛患者疗效,改善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同时缩短康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