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2023-01-15 12:56巴果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吕元菊西藏大学教育学院
西藏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西藏技能中职

巴果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吕元菊 西藏大学教育学院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标志着我国从国家层面推行和支撑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专本科乃至硕博研究生各层次都十分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各省区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积极探索立足高校自身定位与发展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就西藏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系统而言,因诸种特殊的复杂因素所限,一方面区属各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亟待优化,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体系亟待完善。因此,立足客观实际,结合西藏当前和未来需求,通过援藏资源或超常规的破解路径,构建西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机制迫在眉睫,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势在必行。

一、西藏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沿革及体系概貌

和平解放以前,西藏只有少量的官办学校实施传统技能教育,比如药王山利众学院、门孜康、孜康等学校培养藏医药、天文历算为主的相关人才。1951年和平解放以后,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着眼于新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西藏的现代职业教育先于基础教育而起步,至今已整整经历70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初步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

第一阶段:初创建设和规模扩张时期(20世纪50至70年代)。从1952年西藏工委在拉萨开办藏文干训班和军区干校起步,到1979年底全区共有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22所。期间,针对藏汉干部的双语培训和面向农牧民开展农机操作等技能培训为主的西藏现代职业教育先于基础教育而起步,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第二阶段:压缩调整及行业办学时期(20世纪80至90年代)。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资源分散、师资不足、综合办学条件差等问题,自治区对部分行业办学的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调整和压缩,90年代又集中对中等专业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同时主攻成人中专培训班。这一阶段,西藏职业教育在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征程中艰难跋涉。

第三阶段:转轨改制和优化布局时期(21世纪以来)。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通过对西藏原有中等师范学校进行改制、转轨等途径,依托对口省市的援藏资源,各地市陆续建立起一批新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括山南、日喀则、林芝、那曲、阿里等各地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拉萨市第一、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2003年、2006年通过升格合并等方式,自治区先后组建成立了3所高职高专院校。2010年开始在全国12省市的34所重点中职学校中,创造性地开设了西藏中职班。2018年以来自治区又在拉萨、林芝先后新建技工学校2所,完善补充西藏非学历技能培训的教育短板。此外,几经调整后目前西藏尚有21所县级职教中心,其中昌都市8所,那曲市、日喀则市各4所,山南市3所,林芝市2所。

综观而论,步入新世纪以来西藏现代职业教育的层次、布局以及生源等结构有了明显优化,初步形成以中职教育为基础、高职高专为龙头、县级职教中心为辅助、技工学校作为补充,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区内外优势互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雏形,图1所示为当前西藏职业教育体系层级样态直观图示。

图1 西藏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图谱

二、西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乎类型定位的教育理论命题,也涉及宏观规划和统筹管理的教育实践问题。[1]一方面基于教育体系内部的构成要素维度,研判分析当前办学实践中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从教育外部的经济社会及产业结构需求角度,深入分析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外部制约因素。

(一)体系结构问题

从西藏教育的整体宏观结构看,各级各类教育自初中、高中阶段乃至高等教育学段均由区内外双轨办学的层级体系所构成,区内为主、区外为辅。通常所言“西藏学校”主要指的是各级各类区属学校,如果涉及“西藏教育”则隐含区内外共同构建的双轨办学体系格局。根据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西藏自治区常驻人口总数为364.8万人,较其他省市人口体量基数尚小,因而西藏教育在区内外办学的总体特征是“分布面广而规模量小”,办学成本较高,投入力度很大。至今,业已建制的西藏教育整体系统仍以“普通教育”这一类型为主,相应的办学规模和层级体系比较完善。然而,一个区域教育系统中作为“独立类型”的职业教育及其层级体系升等渠道并不畅通,这是西藏教育整体结构有待完善的重要方面,也是西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2]图1所见为当前西藏教育体系的整体层级样貌,其中实线连接所示为升等渠道相对畅通的“普通教育”体系,但图中虚线所示的“职业教育”层级体系尚不健全。无论区内或区外除中职和专科两个层次外(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自下无技能型生源的素质培养基础,向上无层次升等的职业本科或专业硕博等对应衔接渠道。如果职业院校学生想要继续提升学历,就只能通过跨界方式转轨至“普通教育”体系中才能实现“专升本”等提升学历夙愿。

从西藏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看,近年来尽管中职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但从高中阶段总体普职结构看,其指标至今仍未达到相对合理的均衡比例。据西藏教育公报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全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25%,区内业已建制的12所中职学校在校生总人数为33196人,西藏中职班在校生人数达3155人,中职教育在校生总人数为36351人。而区内外办学的西藏普通高中在校生总人数达86346人,当前全区高中阶段在校生普职比约为7:3。可见,西藏中职层次教育的办学规模尚未达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所必备的“普职比例相当”这一基本要求,高等教育阶段的普职比例更是严重失衡。与此同时,长期以来统一的全区性中考或高考制度,主要以理论命题方式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文化水平,尚未建立起相应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升学等考核体系和生源选拔机制,反而将全区性中考或高考中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生源均进入各类职业学校就读,客观上造成我区职业教育生源普遍表现为“文化技能双薄弱”,西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任务艰巨,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制约因素分析

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同区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子系统以及人口、资源、地理、生态等诸要素存在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既受制于上述子系统的制约影响,也对它们的发展起促进和引领作用,这是教育的外部适应性规律。[3]反之,教育系统如果不能为社会其他子系统提供适切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教育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甚至失去各类资源的强大支撑。由此可见,西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首先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类型、层次方面的客观需求。

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型,人才匮乏且技术滞后是西藏各行各业长期面临的常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西藏各行各业急需数以万计的初级技能人员,数以千计的中级技能工人以及数以百计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尤其严重匮乏各级各类“西藏工匠”。但如前所言,当前西藏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供给模式和区域需求结构之间存在巨大的现实偏差,集中表现为“断层”或“错位”,甚至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教育明显缺失。可以说,西藏技能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结构严重失衡,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和专业覆盖面亟待拓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渠道亟待拓荒,西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这是教育规律使然,也是提升教育适应性的关键路径。

纵观历史,反观现状,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成绩是巨大的,问题也是突出的。由于长期处于建设、转轨、合并、调整等阶段,致使西藏职业教育面临的“底子薄、质量差”等根本性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始终缺乏一以贯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累积性实践发展举措,综合表现出以下两点突出的瓶颈问题。一是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鄙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各职能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类型概念并未真正确立。导致全区职业教育历经70年的现代化发展仍处于要素分散的基础性初期建设或体系不完善阶段。以“技术技能”作为核心基因,以课程体系作为贯通载体的层次衔接路径不畅,技能教育的“升学无门”问题依然严峻,高职专科成为“断头”教育;二是与之配套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由此导致的校企合作不力、双师型教师匮乏、教育质量低下、管理效益不高、毕业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长期难以破解。

三、西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对策

教育问题的表现方式是错综复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应当是分层分类的。只有首先关注宏观战略层面的体系布局和体制机制问题,才能破解中观要素层面的资源配置和协调合作问题,进而促使微观层面的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能够得以迎刃而解。故此着重提出几点宏观战略性改革建议。

首先,要极力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滞后观念。观念是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源,人们有什么样的认识观念,就会采取相应的实践行动。认为“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的社会观念,必然导致“轻视职业教育”的各种行为,比如学生不愿意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各级各部门不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等。为此,首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和技能人才观。一要加强面向全社会、多层次、各维度的媒体宣传和教育引导,通过办好“职业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开放日”“职教活动周”等途径,全方位宣传职业教育,引领社会风尚,切实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二要加强职业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对国家职教政策制度和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与领会贯通,学以致用,更新理念,切实提高驾驭职业教育发展的治理管理能力和教学及科研水平。

其次,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力促构建西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自治区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和科学指导,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完善西藏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致力于解决我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宏观体制机制问题;同时,要加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贯彻落实力度,明确各部门、全社会在推进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和定位目标;另一方面,要制定教育和人社部门共同主导的全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战略规划体系,完善构建自治区学历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和非学历技能培训体系。在学历职业教育培养方面,逐步搭建初职、中职、高职专科、职教本科乃至专业硕博等各层次贯通衔接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通过在自治区内升格组建新的职教本科院校或向区外依托对口支援学校(3+2)的合作办学模式,甚至通过自治区整体层面的高等教育结构综合改革等途径,力促构建西藏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贯通培养体系;在非学历技能培训方面,重点依托自治区技师学院、林芝技工学校以及区属各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提供面向全区各行各业的综合培训服务,保证西藏技能型人才既有畅通连贯的层级培养渠道,更有按需便利的岗前职后培训平台。积极构建西藏自治区融“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形成“衔接贯通、普职融通”[4]的西藏教育“纵向直通车”及“横向立交桥”综合体系结构。

再次,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善用各种有效资源,致力于提升西藏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保证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各主体、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特别是职业院校和企业部门之间的全方位深度融合机制。[5]职业学校的培养和企业行业的支撑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同等重要且十分必要。为此,必须首要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政府要制定推行促进校企(校地)合作的支持政策、服务平台和资源投入保障机制;企业要明确参与产教融合的社会责任及权利义务;学校要积极主动并善用各种有效的软硬件资源,着力优化技能人才的“理实一体化”培养模式和动态创新机制。比如,校企(校地)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企(校政)联动的“1+X”证书推行机制等。

从某种程度上说,西藏职业教育如果能够建立健全层级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同时得以有效推行深度融合的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和体制机制,那么西藏职业教育因体系建设而优化培养路径,因机制创新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是西藏教育工作者永恒不变的使命和职责。展望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国对口省市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资源支持下,在西藏职业教育战线上全体管理者、教职员工以及师生群体的共同努力下,西藏职业教育必将迎来创造辉煌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西藏技能中职
都是西藏的“错”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神奇瑰丽的西藏
拼技能,享丰收
一个人的西藏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