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花,刘晓梅
南通大学附属通州医院 神经内科,江苏 南通 226300
每年我国新增的脑卒中患者至少有200万名,目前大概有700万名脑卒中患者,这当中存在一定功能障碍的患者占比大概为75%[1-2]。脑卒中患者通常缺乏自理能力,要仰仗工具进行自理,对照顾者的依赖性较强,导致患者时常产生羞耻感,这种由于疾病产生的羞耻体验叫作病耻感[3-4]。而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的形成会造成患者不愿意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导致其寻找社会资源的行为受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受到显著影响[5]。为减轻患者压力,更好应对病耻感引起的消极影响,使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本院于2020年将“互联网+正念减压疗法”这一模式的心理护理运用在了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上,旨在减轻其病耻感,提升其生活质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干预效果,现总结成文报告如下。
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此次研究是在已通过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之后进行的。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入选标准:①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肌力不超过3级;②通过CT或头颅MRI检查,最后发现,急性脑梗死灶与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标准相符;③自愿参与的患者;④意识清楚,能正常沟通与交流。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认知功能减退病史或者存在意识障碍不能对本次调查进行配合的患者;②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患。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100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入院时的评估、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康复训练等。
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互联网+正念减压疗法”这一模式的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搭建“互联网+”平台:该平台由某软件公司人员联合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共同研发,分为医护端和患者端。医护端:由心理护理小组、医师治疗组、专科护士组以及康复专家组构成。护理管理人员可以查看所负责患者的就医信息,并可以通过平台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端:患者通过身份证和手机号进行注册并登录,电脑和手机可同步上线。平台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网上学习和活动环境。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或直系亲属或主要照顾者都注册患者端。
(2)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心理知识宣教:定期在平台上里推送心理卫生健康知识、卒中后患者心理改变等知识。宣教的形式包括视频、图片、文字、动画等。
(3)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与测评:定期在平台上对患者进行心理问卷和测评,对每一个患者进行心理资料档案库的建立,以利于研究持续跟进。
(4)在“互联网+”平台上实施正念减压: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50例患者进行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其次通过线上分组的形式再组织患者进行小组式正念减压训练式,50例患者分为5组,每组10例,设置一名组长,每小组可以灵活机动地进行小组内的正念减压训练。总的干预时间为4周,每次正念减压训练至少30min,并鼓励患者将正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微信或者让小组长督促患者,每天进行正念练习,并随时反馈练习效果。正念减压的内容包括:正念呼吸(根据音频或视频教学进行呼吸训练,呼吸训练的时候进行意念联想)、正念瑜伽(根据视频学习,主要包括站姿瑜伽和躺姿瑜伽两种,循序渐进,感到不适就停止,不用刻意摆放某种造型,主要是感受身体和心理的状态)、正念冥想(解坐姿冥想的内容和大体流程,允许并认同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不做评判)。
(1)采用脑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6]评价两组患者实验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越健康,生活质量越好。
(2)采用本研究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7]评价两组患者实验前后的病耻感,Likert4级评分,分值越高,病耻感水平越高。
(3)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8]评价两组患者实验前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
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两组患者实验前的SS-QOL总得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后两组的SSQOL总得分均高于实验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且实验后,研究组的SS-QOL总得分也高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SS-QOL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实验前的S I S总得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后对照组的SIS总得分与实验前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研究组的SIS总得分高于实验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且研究组的SIS总得分也高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SS-QOL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实验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实验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病耻感是患者患病后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详细而言指的是患者内心深处形成的耻辱体验[9]。脑卒中是一种慢性疾病,活动受限、神经功能缺损等后遗症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对工具或照顾者的依赖性提高,若缺乏主观能动性,将会造成患者的功能定位与社会角色发生改变[10-11]。病耻感产生之后,势必会影响患者康复,或引起患者反感社交,社会身份逐步丧失,提高患者寻找社会资源的难度,导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受到影响[12]。有研究证实,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关系,病耻感越高,其生活质量越低。
正念减压疗法是以正念为核心概念的一种对压力进行系统管理的心理治疗方法,以冥想训练方法为基础,结合正式和非正式的正念练习,可以加强情绪管理,有效减轻身心压力,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13]。通过采用正念疗法,有利于患者逐步在经历的事件中抽离,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对当下体验进行再观察,强化患者的掌控感,加深其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使患者对疾病的担心减小。研究发现,正念训练能够让患者有更多的社会支持与组织支持感,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与焦虑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14]。“互联网+护理”是通过各种移动通信设备、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它已成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渐渐崭露头角,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对象[15-16]。国外很早就已经把互联网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中。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互联网+正念减压疗法”与传统的正念疗法相比有以下两大优势:首先基于互联网的正念减压训练更加具有护理的持续性,利于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连续跟踪和延续护理的应用,对患者的心理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持久。其次,作为以互联网形式为主导的正念减压,通过视频和网络会议的远程模式,让患者面对正念瑜伽、正念冥想等训练时更加愿意配合,避免了其因为害羞而导致的不配合,满足了患者的心理私密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实验后SS-QOL、SIS评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出了“互联网+正念减压疗法”在减轻患者病耻感缓解焦虑抑郁、提升生活质量上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互联网+正念减压疗法”能够减轻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病耻感、减轻其焦虑抑郁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