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予浠
茂名市中医院 麻醉科,广东 茂名 525000
临床实践表明,麻醉药物可暂时性抑制机体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保持患者无痛治疗,更为手术治疗患者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1]。临床手术过程中全身麻醉最为常见,目前用于全身麻醉的药物较多,不同麻醉药物的选择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至关重要。适宜的麻醉药物不但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应激反应,还可以促进患者早期苏醒,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效果[2]。但因患者个体差异悬殊,麻醉药物的使用亦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老年人生理衰老程度不一,并且多合并一些基础性疾病,减弱了对麻醉的耐受力,所以不同麻醉药物的使用所产生的效果亦不同[3]。为达到最好的麻醉效果,本文旨在探讨以芬太尼、瑞芬太尼麻醉药物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选取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0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药物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药物麻醉。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62~78岁,平均(66.52±3.29)岁;ASA分级:Ⅰ级33例,Ⅱ级20例;平均体质指数(25.11±1.38)kg/m2。对照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64~79岁,平均(67.11±3.53)岁;ASA分级:Ⅰ级34例,Ⅱ级19例;平均体质指数(24.96±1.29)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平均体质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晓且同意,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4]要求的体质Ⅰ~Ⅱ级标准;②术前除需治疗的疾病外无显著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③临床资料完整;④依从性好。
排除标准:①患有慢性严重性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②对治疗药物存在过敏史;③手术不耐受患者;④术前存在认知障碍、语言交流障碍、精神疾病患者;⑤血液系统功能异常者。
1.2.1 麻醉诱导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小剂量、低浓度、分次给药。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67041;规格:2mL:10mg)0.1mg/kg,丙泊酚(厂家: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40079;规格:10mL:100mg)2mg/kg,芬太尼(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113509;规格:10mL:0.5mg)5μg/kg。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同对照组保持一致,瑞芬太尼(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143314;规格:1mg)0.5μg/kg;等到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9991116)0.1mg/kg,面罩通气3min后再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麻醉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进行密切关注,并严格控制药物用量,避免用量过大。
1.2.2 麻醉维持
满足手术全麻要求,保持患者器官功能正常、肌肉松弛、无意识状态,完全抑制应激反应,并注意多患者补充体液。麻醉诱导开始5min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持续静脉微量泵泵入5~10μg/kg/h芬太尼,0.1~0.5μg/kg/h瑞芬太尼,两组患者复合微量泵持续输注4~8mg/kg/h丙泊酚、0.15mg/kg/h维库溴铵,同时吸入1~2MAC浓度的七氟烷。依据患者实际血压、心率等状况对输注的丙泊酚速度及吸入的七氟烷浓度进行调节。手术结束缝合时停止所有泵入和吸入药,同时将配好的止痛泵连接好。
1.2.3 术后苏醒
术后将患者送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进行严密观察及监测,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拔出气管导管,送回病房。
1.3.1 两组患者围术期各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
1.3.2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SBP、DBP、HR对比
观察并比较麻醉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标。
1.3.3 两组患者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为机体在术后苏醒期随着麻醉药物药性减退而产生的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改变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全麻恢复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躁动、呛咳及心血管事件应激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 26.0进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统计结果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各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各相关指标对比()
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的SBP、DBP、HR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SBP、DBP、HR 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SBP、DBP、HR 对比()
全麻恢复期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应激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抑制、躁动、呛咳及心血管事件应激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现阶段普遍认为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会受到麻醉药物的影响,并且全身麻醉将导致患者的神经内分泌产生一定的改变,进一步使患者的血小板、呼吸频率等受到影响[5]。另外在全身麻醉环节中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气管插管会对机体造成强烈刺激,进而兴奋交感神经,促进血浆儿茶酚胺分泌,容易导致心率加快及血压上升等应激反应[6]。由于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功能器官会逐渐衰退,且免疫力降低,伴有一定的基础性疾病[7],所以在对需要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时,麻醉药物的选择可保证麻醉的安全性。近年来,临床上存在多种全身麻醉药物,适宜的麻醉药物不仅能够使麻醉效果增强,还可以降低应激反应,意义重大[8]。
临床上芬太尼及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都较为理想,瑞芬太尼以肝外代谢为主,药物主要从尿中排出,药物停止使用后药效会快速消失,患者能够较快恢复自主呼吸,在短时间内苏醒[9]。而芬太尼以肝脏代谢为主,该药物容易蓄积,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两种麻醉药物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瑞芬太尼对病人的生命体征产生的影响较小,且可以更为缓和地改变机体各项相关指标。本研究结果数据证实,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证实瑞芬太尼具有麻醉发效快、作用迅速、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可控性较好。
另外瑞芬太尼是芬太尼的μ型受体激动剂,常在药物使用1min后,能够快速使患者的脑供氧需到达至平衡状态,并且能够使机体内分泌受到抑制,进而降低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促进内皮素分泌受抑,进一步保持血压的稳定。本研究结果显示,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两组患者的SBP、DBP、HR指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观察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证实了瑞芬太尼麻醉药物在老年全麻手术治疗患者应用中安全性更高。麻醉苏醒是指患者在苏醒中,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逐渐恢复功能平稳,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围拔管期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即为麻醉苏醒的理想过程。老年患者对具有镇静性、催眠性作用的药物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容易产生呼吸功能受限、意识消失等反应。临床实践中麻醉医师会采用镇痛神经、心血管药物抑制可能发生的这些苏醒期应激反应,其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为循环系统应激反应[10]。患者在拔管期间主要有心率变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应激反应症状。咳嗽、吸痰、疼痛、麻醉的减浅等众多因素均可引起循环系统产生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中可有效缓和患者的血流动力指标,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降低应激反应,麻醉效果显著,临床应用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