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连,冯学轩,王弋,白建瑜,严家荣,郭起岳
(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广东佛山 528248)
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 有抑瘤作用、免疫作用、抗炎及抗病毒作用、防治糖尿病,抗氧化、改善脑缺血等作用[1]。2013年《兽药国家标准(化学药品、中药卷)》第一册首次将黄芪多糖生物活性检测列为商品化黄芪多糖注射液的检验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二部首次将其生物活性检测纳入黄芪多糖注射液的必检项目[2]。本实验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二部提供的方法,对黄芪多糖注射液的生物活性检测进行6次重复实验,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对该实验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SPF级BALB/c小鼠,雄性,18~20 g,来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SCXK(粤)2018-0002,质量合格证号为44007200077548;动物饲养在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动物房,SYXK(粤)2018-0002,并按照实验动物使用的3R原则执行。
黄芪多糖注射液,批号190216,规格10 mL/瓶,以葡萄糖(C6H6O12)计10 mL:0.1 g,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氯化钠注射液,批号G19052106-1,规格250 mL:2.25 g,广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BS224S电子天平,d=0.000 1 g,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YP3001N电子天平,d=0.1 g,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JEA3001型电子天平,d=0.1 g,上海浦春计量仪器有限公司。
1.4.1 实验分组
选用120只18~20 g的小鼠按体重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阴性对照组6组,给药组6组,10只/组,共12组。
1.4.2 给药方法和取材
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0.5 mL/只,阴性对照组给予等量的氯化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末次注射24 h后,动物颈椎脱臼处死,称量体重,取脾脏称重。
1.4.3 检测指标
按式(1)和式(2)计算脾指数和平均脾指数,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平均脾指数的差值应≥2[3]。
(1)阴性对照组引入的不确定度主要有:注射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动物称重引入的不确定度;脾脏称重引入的不确定度。
(2)给药组引入的不确定度主要有:注射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动物称重引入的不确定度;脾脏称重引入的不确定度。
数学模型: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平均脾指数的差值按式(3)计算。
式中:Y为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平均脾指数的差值;A为阴性对照组平均脾指数;B为给药组平均脾指数。
其中A、B 2个分量互不相关,所以平均脾指数的差值B类不确定度的合成公式[4]:
3.1.1 注射器引入的不确定度
7次注射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3.1.2 动物称重引入的不确定度
3.1.3 脾脏称重引入的不确定度
3.2.1 注射器引入的不确定度
7次注射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3.2.2 动物称重引入的不确定度
3.2.3 脾脏称重引入的不确定度
综上,给药组引入B类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使用同样仪器设备对同一供试品进行重复试验,共重复6次,评价实验过程中A类标准不确定度。6次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黄芪多糖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6次试验结果
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
则A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根据B类不确定度的合成公式,代入合成公式,计算的平均脾指数的差值,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7.31×0.226≈1.654。
取扩展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U=k×uc(Y)=2×1.654 ≈ 3.31。
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平均脾指数的差值Y=7.31±3.31,k=2。
在日常的检测过程中,每个步骤都可引入误差,各种误差的积累最终会造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进行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和不确定度的评定,有助于得知引起检测活动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从而优化方案,指导实际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本实验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二部黄芪多糖注射液生物活性的试验方法,通过分析影响实验数据因素,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建立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最终得出黄芪多糖生物活性的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有注射给药用注射器、动物体重和脾脏重量。因此黄芪多糖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实验中选择合适量程的注射器、合适精度的天平进行小鼠体重和脾脏重量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