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盛兵,吴育宇,赵艳虹,陈焕辉
(茂名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1,神经内二科2,广东 茂名 525000)
肝衰竭(hepatic failure)疾病进展迅速,短期死亡率很高,该病以黄疸、肝性脑病、腹水为主要表现,可引起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衰竭的并发症有脑水肿、败血症、肾功能衰竭等等,若不积极进行治疗,病情会迅速恶化,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肝衰竭通常有内科药物治疗、人工肝替代治疗和肝移植。内科药物治疗起效慢、疗程长,肝移植的肝源缺乏,费用昂贵;而人工肝替代治疗具有起效快、延缓肝衰竭等优势得到广泛认可。其中,非生物型人工肝支系统在肝衰竭的治疗中比较常用,包括血浆置换、血液吸附、血液灌流、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等方式,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和血浆置换最为广泛[2]。本研究旨在探究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中的诊断标准[3];②需要进行人工肝替代治疗的肝衰竭;③了解治疗内容。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病患者,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②脑死亡患者;③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38.62±5.23)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 2 ~8 0 岁,平均年龄(3 8.4 6±5.1 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传统血浆置换治疗:采用贝朗血液净化机器(B.Braun,批准文号20173101415,型号:Diapact CRRT)为主体,进行股静脉或颈静脉血液透析导管置管,使用血浆分离器(意大利贝而克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63454896,型号:MICROPLAS)依照半量血浆置换方法进行全量血浆置换替代治疗。与配套管路建立体外循环通路,血浆分离体外循环,选择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血液流速为120~150 ml/min,时间为2~3 h,血浆置换量为2000~2500 ml。
1.2.2观察组 接受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给予患者心电监护。采用贝朗血液净化机进行股静脉或颈静脉血液透析导管置管,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半量血浆置换组使用血浆分离器将引出体外的全血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采用血浆流经血液灌流器(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101181,型号:HA 330-Ⅱ)及胆红素吸附器(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100373,型号:BS 330)两种吸附剂联合进行吸附治疗,治疗过程中调节的血浆流速为30~50 ml/min,吸附时间为120~180 min。汇合细胞成分回输体内,治疗结束后接着进行半量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血浆量为1000~1100 ml,将分离的血浆舍弃,同速补充同等量新鲜血浆汇合细胞成分回输体内。血浆总处理量为5400~7200 ml。
两组治疗频次均为1次/d,每次治疗间隔为1~2 d,合计治疗时间为7 d(3~4次)。终止人工肝治疗情况:①对血制品或药品如血浆、肝素、鱼精蛋白等高度过敏者;②对滤器成分过敏者;③消化道大出血、脑出血;④心跳呼吸骤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及皮肤出血、穿刺口出血发生情况。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将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活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指标进行比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取上清液待测,标本送检验科测定APTT、PTA、PT和PLT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PTA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PT、PL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PTA(%) APTT(s) PT(s) PLT(×109/L)观察组对照组30 30 tP治疗前36.47±4.18 36.96±4.35 0.445 0.658治疗后75.78±6.35 62.54±7.53 7.362 0.000治疗前48.35±8.52 48.72±8.13 0.172 0.864治疗后40.69±8.64 42.38±8.60 0.759 0.451治疗前22.39±2.78 22.54±2.08 0.237 0.814治疗后19.78±2.74 20.54±2.28 1.168 0.248治疗前102.32±11.12 101.22±11.87 0.370 0.712治疗后85.46±10.65 90.54±10.78 1.836 0.072
2.2 两组皮肤出血、穿刺口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皮肤出血、穿刺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皮肤出血、穿刺口出血发生情况比较[n(%)]
肝衰竭是由病毒感染、酒精、药物等因素引起的严重疾病,病情发展迅速,造成新陈代谢紊乱和毒素积累,从而加重肝细胞损伤。其中,在人工肝治疗模式中,组合模式的临床应用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将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和半量血浆置换联合应用。根据临床报告[4],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与半量血浆置换并用后,患者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单纯应用传统血浆置换治疗,血浆使用量也有所减少,还可以降低输血感染的危险和血浆过敏等副作用。
PTA能反映肝脏的血液凝固功能和肝脏的储存功能,与肝衰竭患者的疾病严重性有密切关系,它能准确地反映凝血因子的活性,也是判断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PTA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PT、PL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出血、穿刺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更具优势,有效节省了血源,有利于缓解血源危机。究其原因,普通血浆置换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血液过滤法,可以代替部分的肝脏功能,消除体内毒素和致病因素,稳定体内环境,缓解症状,从而肝衰竭患者获得其他治疗机会[5]。但普通血浆置换也会导致血浆中部分物质丢失,过滤后的血浆要弃去,因此对血浆的需求很大,患者存在血浆缺乏的危险,而若注入外源性血浆产品,则会引发过敏、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本次研究在联合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的同时采用双重吸附机制,以加强吸附作用,有助于消除可溶性炎症介质,降低毒性物质对肝脏的损伤,进一步改善机体内环境紊乱问题,避免组织器官的进一步损伤,促进重要器官的功能恢复。另外,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可以先分离血浆,再进行血浆吸附,使血细胞不再接触吸附剂,有效提高了生物适合性。同时,双重血浆分子吸附不仅可以避免血浆置换引起的过敏反应,还可以减少血液产品输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及与血液产品相关疾病的发生。并且,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在临床应用中不受血浆缺乏的限制。
综上所述,治疗肝衰竭,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比采用单纯采用血浆置换治疗更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对凝血功能影响差异性不大,节省了血源,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