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谋创新 类比建立新概念*
——兼述“电阻概念的建立”之备赛经历

2023-01-13 12:01叶鸣扬
物理通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调节器橡皮泥软管

叶鸣扬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11)

1 赛课背景

2021年南京市初中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课堂教学环节,出于当时全市防疫的需要,以无生模拟上课的形式进行.A组选手的课题为“电阻”,取自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上册第14章“欧姆定律”第1节.模拟上课时间为15 min,内容仅限于“电阻概念的建立”(对应教材第86页).作为参赛选手,自抽签之日起,有两天准备时间.

1.1 研读教材 明确突破重点

无论准备赛课还是公开课,首要任务是研读教材,明确教学任务与重难点.本节课的任务是建立电阻的概念,不包含“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后续内容.电阻概念非常的抽象,学生在学习物理前的生活经验中,不太可能自发地形成“电阻”或与之相近的概念.教材通过活动“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导体对电流存在阻碍作用.

1.2 梳理思路 追求实验创新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提倡教师应当依据课标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作为市级赛课,专家组亦格外期望看到教师们的精彩创新.为践行《纲要》理念,凸显科学思维,笔者重新梳理教学思路,通过自制教具,加入创新实验,运用类比法逐步建立概念,降低理解难度.此外,在教学片段的结尾处,自然地衔接下一教学环节——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 自制教具

2.1 器材准备

铁架台(含铁夹),长颈漏斗,弹簧夹,橡胶管(约5 cm),量筒2只,一瓶水(滴入少许红墨水),医用一次性输液器,记号笔,秒表,橡皮泥,铅笔芯.

医用一次性输液器由①输液软管、②流速调节器、③瓶塞穿刺器以及注射针、针头护帽、滴壶等部分组成.其中构件①、②、③如图1所示.

图1 器材准备

2.2 器材组装

(1)自瓶塞穿刺器一端起,剪取10~15 cm的输液软管.

(2)取下输液器中的流速调节器,穿入步骤(1)中的输液软管.为避免实验过程中流速调节器发生滑动,穿入前可在软管上取1 cm长的区间涂抹胶水,以便固定流速调节器.

(3)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

(4)用橡皮管的一端连接长颈漏斗底部,另一端连接瓶塞穿刺器,如图2所示.

图2 器材的组装

(5)将图2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铁夹高度,使输液软管末端对准量筒,如图3所示.

图3 全套教具展示

2.3 课前准备

打开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倒入染红的水(以下简称“药液”).当看到输液软管末端有“药液”开始流出后,关闭弹簧夹.在长颈漏斗液面处做标记.此时标记处到输液软管末端均充满了“药液”.

3 教学过程

3.1 生活情境引入 展示自制教具

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大多数学生都有过输液的经历.教师从输液情境引入课题,引出自制教具.

师:人们在输液时,偶尔会因为药液流速太大而感到血管甚至心脏有所不适,这时我们要请护士帮忙.同学们留意过护士来了之后会怎样操作吗?

生:会调节输液管上的一个“小滚轮”.

师(同步投影出图4①):是的,它的学名叫做流速调节器.输液软管从梯形凹槽中穿过,“小滚轮”以梯形的一个侧边为轨道,可左右调节.接下来,我们就以这套装置(图3)来模拟“药液”的流动情况.

图4 流速调节器的调节

3.2 改变软管粗细 量化水流差异

(1)首先将“小滚轮”移至长底边缘(最右端),结合投影图说明输液软管恰好没有受压变形.将量筒放置于输液软管末端的下方后,打开弹簧夹,让“药液”开始流入量筒,计时10 s.10 s后关闭弹簧夹.先向学生展示,长颈漏斗中的“药液”并未流尽,然后请学生读取量筒中“药液”的体积,读数为33 mL,如图5左量筒.

(2)借鉴2.3的方法,重新装填装置中的“药液”.当“药液”再次到达标记处时,关闭弹簧夹.此操作是为了做到控制变量,即前后两次实验,是在水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流速调节器对水流的阻碍,来改变水流大小.

图5 两次实验对比

(4)对比现象,解释原因.

师:为什么第二次流入量筒中的“药液”少于第一次?

生:“小滚轮”向中间调节后,内部的输液软管受到了来自“小滚轮”一定程度的挤压,横截面积变小了.

师:也就是说,改变位置后的“小滚轮”对软管中的水流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生:阻碍的作用.

3.3 借助水电类比 引入电阻概念

师:流速调节器可以对水流产生阻碍的作用.电路中的导体,是否也会对电流产生阻碍的作用呢?

(1)连接图6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电流表示数为I1.

图6 电学演示装置的电路图

(2)断开开关,添加一根导线,将一块橡皮泥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为I2,I2

师:请猜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I2

生:新串入的橡皮泥对电流产生了阻碍的作用.

至此可以通过类比,建立电阻的概念.在输液软管上加一个流速调节器可以对水流起到阻碍作用;在电路中加一块橡皮泥也可以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可见,橡皮泥这种导体在导电的同时,也会对电流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电阻”这一概念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4 改变导体再探 衔接猜想假设

师:刚刚我们通过“小滚轮”将输液软管压扁后,发现水流变小了;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电路中的电流变得更小呢?

学生有了类比意识后,不难想到:可以将橡皮泥捏扁.也有学生提出:可以换一种导体.

(1)断开开关,将橡皮泥捏扁捏长.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I3

(2)断开开关,将橡皮泥换成铅笔芯(更细更长).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I4

师:我们发现,变细变长的橡皮泥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强于原来的橡皮泥,整段铅笔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又强于细长形的橡皮泥.这说明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有所不同.有了电阻的概念后,我们就可以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简洁地表述为“导体的电阻大”了.

师:根据以上现象,请你提出合理猜测,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观察到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有所不同,更加深刻地理解“电阻”的含义,同时也为学生的下一步探究猜测提供直观素材.在本环节的演示过程中,导体同时被改变了多个变量,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从复杂综合的多变量情形中,提炼出“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单变量猜想,并且想到接下来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进一步探究.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次赛课形式为无生模拟上课,所以以上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发言”内容均为笔者备赛时的预设.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开阔,答案多样,超出教师预期是常有之事,所以还需教师发挥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引导和补充.

4 总结

通过自制教具将“水电类比”引入电阻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优点.

(1)学生感到亲切、熟悉.教材在第13章“电路初探”中,多次通过“水电类比”帮助学生建立电学新概念,如电流、电压.本节教学中先谈“水路”再论电路的流程,学生容易接受.

(2)类比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习者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通过相似事物的对比呈现,建立新事物的概念.本节教学中,“水路”和电路可以形成类比的相似元素非常多,匹配度较高(表1).教师做好铺垫,引导对比学习,可助学生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表1 “水路”与电路的类比

(3)通过类比法,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合理猜想.本节教学中,在观察到输液软管被压扁导致“药液”明显受阻这一现象后,学生不难提出猜想:导体横截面积变小,也可能会造成电阻增大,进而有利于衔接下一教学环节的开展.

猜你喜欢
调节器橡皮泥软管
软管式液压隔膜泵的研发与应用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做个橡皮泥爸爸
借像皮泥
膜下软管微喷应用技术
辐照橡胶软管实现中国制造
电动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节油潜力
用于轿车发动机的新型凸轮轴相位调节器模块
Delphi公司的新型电动凸轮轴相位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