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农乐舞”的审美体现与文化内涵

2023-01-13 06:03金妮娜阿斯茹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乐舞朝鲜族民间舞蹈

金妮娜 阿斯茹

(1,内蒙古艺术学院附中 呼和浩特 010010;2.内蒙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舞蹈系 呼和浩特 01007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大都保留着自己传统的文化与习俗。朝鲜族是在17世纪初到19世纪之间迁徙至我国东北地区的,他们在中国东北地区繁衍生息,成为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迁徙过程中,朝鲜人将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带到了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扩展传播。朝鲜民族舞蹈就在这个过程中来到了中国,成为中国朝鲜族“原生态”舞蹈的根基。”[1]朝鲜族的“农乐舞”,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朝鲜民族民间舞蹈形式 ,“历史上从朝鲜北部迁移到我国东北地区以耕作水稻为生产方式的朝鲜族,被称为‘稻作民族’,农乐舞是稻作民族民间舞文化典型的艺术形式……”[2]朝鲜族的“农乐舞”,通过人们生活中农耕劳作的形态特色,融入舞蹈动作中,体现了这一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的民俗性特征,朝鲜族民族民间的“农乐舞”在其发展与传承中也融入了多种文化碰撞的因素,使得“农乐舞”具有杂糅性的文化内涵。2006年,朝鲜族“农乐舞”在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榜上有名(项目序号:127,项目编号-Ⅲ24),而学界对于朝鲜族“农乐舞”的持续并深入的研究,可以丰富我国舞蹈领域的资源积累,同时,对于一种民族民间艺术多元文化融合的研究和拓展,也起到促进作用。

一、“农乐舞”的历史和背景

环境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产生的先决性条件,农耕民族基于其生态环境所孕育产生出来的民间舞蹈,必然与农耕民族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他们的经济文化模式,均以农耕劳作为生,“农乐舞”就是农耕文化派生的产物。春耕时节,为了鼓舞势气,跳起“农乐舞”;秋获之际,为了庆祝丰收,同样跳起“农乐舞”,田间地头,就是朝鲜族民众欢乐的舞台。可以说,朝鲜族颇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农耕舞,当与其农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从舞蹈中看出朝鲜族日常的生活和环境状态。

“农乐舞”,是朝鲜族盛行的民族民间舞蹈,它传入我国东北地区后,依然保留至今。我国东北地区,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在东北历史上,公元12世纪,古代女真族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起兵攻取了松花江流域。公元16世纪,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又统一了古代金人的各个部落。在东北朝鲜族丘陵稻作文化区,原先主要居住着满人,还有少数汉人。”[2]由于朝鲜族民众渐次迁徙至我国东北地区,导致了中国东北地区,逐渐形成了朝鲜族、满族、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赫哲族及汉族多民族长期杂居的现状。为此,多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互通,艺术上相互融合,在民族民间舞蹈上,都形成了各民族自己保留的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而朝鲜族在传承的基础上,保留了颇具多元文化杂糅性质的朝鲜族“农乐舞”。

朝鲜族民众以善于种植水稻而闻名,并且,在日常劳作时,大多为朝鲜族民众聚集在一起干活儿,久而久之,本来枯燥乏味的农业生产劳动,在能歌善舞的朝鲜族民众天性的驱使下,田间地头自然出现了带有节奏韵律的舞蹈动作,加之在耕作中使用的一些生产工具起到了舞蹈道具的作用,能顺便敲打出带有节奏的类似打击乐的配乐节奏,这就形成了朝鲜族“农乐舞”的雏形。渐渐的,这种在田间劳作中形成的简单舞蹈语汇,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中更加程式化和体系化、规范化,最终形成了一种独居朝鲜族民族民间特色的舞蹈形式——“农乐舞”,而一直流传至今。在舞蹈中,展示着朝鲜族民众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心态,舞者在有节奏感的舞蹈语汇的加持下,更是将这一精神理念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农乐舞”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随着“农乐舞”的发展的普及,逐渐成为朝鲜族日常生活娱乐中重要的组成方式。“农乐舞”因为是群体舞蹈,在一开始,仅有男性组成舞队进行表演,后来逐渐的发展成为男女都可以参与的舞蹈。“农乐舞”不仅仅只是舞蹈的表现形式,其自发的配乐形式也很独特,朝鲜族的“农乐舞”在乐器编组方面,过去朝鲜族“农乐舞”一般分为大编组、小编组、中编组等。乐器大编组有铜锣、钲、大鼓、小鼓、洁鼓、长鼓、大平箫、嗽、螺角等伴奏乐器,共有53个演奏者。”[3]可见,伴奏的器乐也是非常丰富的,在表演时,舞蹈者和配乐者不做区分,但多是边跳边伴奏边唱歌,可谓是一专多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形式,使得“农乐舞”整个舞蹈氛围非常欢快。这一舞蹈形式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在东北地区,无论哪个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不会拒绝这种欢快的氛围,逐渐的,“农乐舞”变成一种极其受欢迎的民间舞蹈。

二、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农乐舞”的审美体现

(一)舞蹈表现出的抒情性特点

“如果从文化场域维度观照‘农乐’的话,‘农乐’的类型中有人对自然的神话化和符号化相系的‘祈愿农乐’‘逐鬼农乐’;也有人与经济生产和社会构建相系的‘劳作农乐’‘都列农乐’;有供人观赏的‘乞粒农乐’‘艺能农乐’; 还有与战争相关的‘军乐农乐’等 ……”[3]可见,在“农乐舞”舞蹈语汇的表达中,抒发情感,是其的首要的“任务”。

笔者于2019年6月,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农乐舞艺术人才培养”的田野调查采风活动,其中的第五站,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东光朝鲜族民俗馆。

在这次田野考察的采风活动中,笔者看到了“农乐舞”的精彩表演。

在笔者这次的田野调查采访中发现,保存于朝鲜族民间的“农乐舞”,在开始阶段,都是由当地(村落中)较有威望的人来主持,称作“执事”,也就是“农乐舞”舞队的领队。他负责拿着队旗,走在舞队的最前端,在他后面,依次排列为“农旗手”和“持手”。“持手”的排序为:拿着高音小金(小锣)的舞者,又名“上钊手”;接下来是拿低音小金的舞者,又名“副钊手”;再往后,是拿着大锣的舞者;最后,是拿着长鼓、圆鼓、手鼓和唢呐的舞者,他们排在队伍的最后,为“杂色”。全体舞队的成员,在“执事”的引导下,排成一排进入表演场地,先绕场一周,之后,由领队的“执事”,将队旗插放在规定位置,然后就坐。接下来,就是整个舞蹈队开始“农乐舞”的表演(见图1,为笔者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东光镇朝鲜族民俗馆采风时拍摄的朝鲜族“农乐舞”的表演现场。拍摄时间:2019年7月28日上午09:30。拍摄地点: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东光镇朝鲜民俗馆前。摄影:金妮娜)。

图1

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农乐舞”,整个舞蹈表演由“舞手鼓”和“甩帽舞“组成。“舞手鼓”的表演形式,是通过摇动手鼓配乐,然后根据鼓声的节奏翩翩起舞。舞手鼓的节奏感强,欢快短促,舞蹈动作内容丰富,肢体舞蹈语汇动作,繁复多变,重复性动作极少,样式繁多,伴随着击鼓的节奏韵律,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朝鲜族民众欢快的情绪,是“农乐舞”抒情性特点的尽情体现,极具感染力。笔者发现,在场的观众,听到“农乐舞”欢快的节奏,都会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扬,内心洋溢的欢乐充分显现在面部表情上。“农乐舞”通过这样极具抒情性的舞蹈节奏和欢快舞步,感染并快乐着一代又一代的朝鲜族民众,这也是“农乐舞”能一直在朝鲜族聚居地发展传承的主要原因。因为,从审美接受的角度而言,全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没有人会拒绝欢乐的艺术表演形式,朝鲜族也不例外。这种情绪上的共鸣,是舞者的欢乐,也是旁观者的欢乐。

“象帽舞”(见图2,图片内容为笔者参加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农乐舞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集中授课汇报演出时的舞台剧照。拍摄时间:2019年7月30日下午15:30。拍摄地点: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实践剧场。摄影:金妮娜)也是“农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帽舞”也叫“甩象帽”。

图2

这一舞蹈形式,更具技巧性,舞者要通过自身的肢体力量,主要是利用脖颈上的力量甩动所戴的帽子,使得帽顶上的飘带转动,“象帽舞”对舞者的技巧性要求很高,不仅要使得飘带甩起来好看,还要使自身在这样的快速运动中保持平衡。“象帽舞”作为“农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巧性的表演,展示了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的舞蹈语汇之多样性。相传,“象帽舞”是模仿古代捕猎动物时造型动作的舞蹈,通过一代代传承演变,变成了现代的“象帽舞”。它通常是作为“农乐舞”的压轴表演项目出现,舞者将长达20多米的飘带甩动起来,花样不断,将朝鲜族舞蹈推向高潮,舞者抒发的劳作者捕获猎物的欢快之情,全然展现在舞动的飘带上。

(二)“农乐舞”表现出的延伸性特点

朝鲜族民族民间的“农乐舞”,从它的故土传播到了异国他乡,且广泛普及开来,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可见“农乐舞”本身具有的艺术传播的延伸性特点。这种延伸性,使得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农乐舞”,在不同的现实语境中,显现出不同的解读与诠释,“……在理解舞蹈时,除有社会和个体的理解语境差异外,理解的角度也可成为背景或语境,比如,有的人将舞蹈理解为艺术,而有的人则理解为语言,还有的理解为文化、教育等,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认识舞蹈……”[4]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都会让人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朝鲜族的“农乐舞”,从最初的群众自发的民族民间舞蹈,到如今具有组织性、专业性的舞蹈表演;从一开始在只是田间地头的即兴的民俗舞蹈,到现在特定地点,特定空间展示艺术魅力的一个省级非遗项目;从一开始的单纯的民间娱乐性舞蹈,到后来的具有艺术性、民俗性的程式化舞蹈表演模式,“农乐舞”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它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的延伸性特点。即:将古代与现代联通,将生活与艺术联通,更是将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内涵,通过舞蹈的形式传承下来。

“农乐舞”在时空上的延伸性,还体现在它的传播方式上,“农乐舞”因其源出民间,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民间自娱自乐的自然传播方式,十分重要。因“农乐舞”在朝鲜族聚居区的受众面很广,几乎人人都会跳,逢年过节亲友团聚时,朝鲜族民众会通过即兴演出的民间艺术传承机制,现场发挥,以示喜悦,互相学习,发扬传承。

另外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各种的演出。近年来,由于国家将中国民族民间非遗项目的发掘弘扬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因此,人们对“农乐舞”这类展现民族地区、民间民俗的舞蹈,其关注度,越来越高。为此理由,将“农乐舞”作为专业艺术团体保留节目的艺术院团,也越来越多,对“农乐舞”的改进完善在日益进步。在各种重要的演唱场合中,表演“农乐舞”这一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对于“农乐舞”的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农乐舞”的文化内涵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舞蹈产生并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韵律优雅,它以最直观的方式反映本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体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5]受到文化环境影响的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农乐舞”的形成历史与传播途径,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宗教活动本身就是舞蹈起源的众多源头一直,很多民族的传统民俗舞蹈,从其动作分析,多是由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朝鲜族的“农乐舞”也不例外,拥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祭祀的色彩。丘陵稻作民族,在耕作时候所跳的舞蹈,除了庆祝丰收,模仿耕作动作外,还包含着祈求风调雨顺、稻谷充盈的诉求。因此,这些舞蹈动作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表现出民众对天地自然的崇拜。

在古朝鲜时期每年春天播种的时候,都有盛大的“祭天”仪式伴随,在举行完祭天仪式之后,人们会欢呼跳跃,翩翩起舞,这个舞蹈,就是今天朝鲜族“农乐舞”肇始的端倪。可见,在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的古代,人们通过肢体动作,祈求风调雨顺,希望连年丰收,都是百姓们最朴素、最简单的完成祭祀仪式的方法。他们没有更科学、更高效的生产力,但有着殷切期盼的心,而这样的心情,对于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朝鲜族民众将这样真诚之心融入到舞蹈中,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人们的期盼和丰收后发自内心的快乐,这就是“农乐舞”之所以形成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底蕴。

当代文明在飞速发展,于此同时,也逐渐形成强势的主流文化,其对弱势的边缘文化的侵扰,导致许多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迅速消亡或者变异,“……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重新关注文化本土化的问题,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精神存在载体及发展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6]显得尤为紧要。“农乐舞”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聚居区发展传承,也面临着文化互融的问题。当朝鲜族的先民们迁徙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后,他们带来了本民族传统的民间舞蹈“农乐舞”,经过世代传承,“农乐舞”也融合了很多中国东北地区的地方特色。例如,朝鲜族的“农乐舞”中,也逐渐加入了女性舞者的身影,甚至还加入了儿童舞者,这与中国东北地区民间舞蹈秧歌的全民参与情况,颇为相近。

“农乐舞”的舞队表演,也从原来的沿着圆圈起舞的阵型,演变为现在的多种列队形式。因为,从发展的眼光看,“农乐舞”已经渐渐淡化了其早年祭祀的功能,还有庆祝春耕、秋收的实际功能和作用,而保留下来并大大加强了其舞蹈的艺术性,人们将其进行艺术化的技术升华,对其每个舞蹈动作和配乐效果及队列形式等,进行审美化处理和系统性规范,尤其是对于列队形式,从之前的单一圆圈线性结构,优化成为螺旋圈、线形、交叉形等多元化的列队阵型。这其中,还加入了儿童舞者,由于儿童体重比较轻,又融入了我国杂技元素的内容,成人舞者将儿童托举起来,进行造型和列阵,将整个“农乐舞”由“平面”变成了“立体”,这一改进和完善,大大加深了“农乐舞”对于文化内涵开掘的力度。

在“农乐舞”舞蹈音乐的配乐方面,也融入了多民族的音乐元素,加入了打击乐、管弦乐等器乐,使得“农乐舞”的发展,更加完善和全面,舞蹈音乐显得更加优美,也更加有层次感。多元文化的吸纳与融合,使得朝鲜族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农乐舞”,在秉持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新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这样互补共融的文化互动中,展现出更优美更被大众所接受的“农乐舞”。

四、“农乐舞”进入课堂

“农乐舞”广泛流传于中国东北地区,尤其是朝鲜族聚集区,其舞蹈的风格特点、表现方式、服装样式、多元色彩、音乐韵律、舞蹈风格等特点,明显地有别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颇具鲜明的个性特点,成为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的代表,这是不争事实。但其传承发展,除去民间传承外,让“农乐舞”进入高校的课堂,是一个不错的传承途径。就笔者所知,目前,在我们国内的很多高校中,民族民间舞教学课程设置里,都相继开展了“农乐舞”的教学实践活动。笔者所在的内蒙古艺术学院,就已将“农乐舞”引入课堂教学当中,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实际上,源自民族民间的“农乐舞”,很适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实践体验,也很适宜在舞台上展现表演。通常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在向学生们教授“农乐舞”的具体舞蹈技术动作之前,总是先向学生们介绍“农乐舞”的形成历史、发展状况及风格特点等背景知识,这十分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了解和综合文化素质能力的提高。

(一)源于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创造性体验

“农乐舞”本就源自田间乡野,记录着朝鲜族人们耕种水稻的形象夸张的动作。因此,在“农乐舞”走进高等艺术院校的课堂(见图3,为笔者在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排练厅内示范“农乐舞”小鼓舞课堂教学的照片。拍摄时间:2019年7月5日上午10:30。拍摄地点: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排练厅。摄影:王彦苏)时,可以根据这一起源与民族民间的历史积淀颇深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们去体味、去理解。虽然,进入艺术高校的学生,绝大多数并没有从事水稻种植的经验,但老师可以通过播放教学视频、音频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感悟能力和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再结合“农乐舞”的舞蹈技术动作,进行细心的引导。在教学实践中,多融入一些现代艺术元素,让学生们学会这种生活和舞蹈的有机融合的方式,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启发想象力,将生活之美与艺术之美相融合。

图3

(二)繁复舞蹈语汇融合的团队协作体验

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对于身体各部分协调要求是相对较高的,而“农乐舞”本身,就是集“唱、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舞蹈,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调动自己身体的各个感官,协同运动,要做到“耳听四路,眼观八方”,才能让自己手、眼、脚、身等各个部位,协调运用,完美配合。在“农乐舞”的实践教学中,还要培养超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农乐舞”本身就是一个源自民间的集体舞,但和其他源自民族民间的集体舞不同的是,它不仅要求“齐”,还要求有特点,每一个舞者占据的每一个位置,都有各自不同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团队的协作意识,任何一个人,都是主体团队的一份子,只有完美组合成一个有机的舞蹈群体,其艺术感染的力量,才足够强大,“农乐舞”这个源自民族民间的舞蹈,才能散发出其由内而外的那种欢快的情感与和谐的氛围,这也是“农乐舞”这只民族民间舞之所以发轫、形成、发展、创新的初心,即:用歌舞的形式,表达欢愉的心情,庆祝丰收,期待美好。

(三)多元文化融合的身心体验

笔者在“农乐舞”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们主动地融入多元文化理念,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的深层次意义。“农乐舞”传承至今,已经不单单是朝鲜民族的舞蹈,它还融合了汉民族、满族等多民族的舞蹈艺术语汇和文化审美情趣。在这样的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学,不仅给学生们训练准确、精湛的舞蹈肢体动作,还应更多地给学生们讲述朝鲜族文化、汉族文化、满族文化等多元文化,在审美上的共同点和在生活中的互助共融。只有了解了上述这些多元文化的背景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隐藏在舞蹈背后的多元文化含义,进而激发出他们在学习中的更多创造性的思想火花。

结 语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都有其存在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社会历史需求的合理诉求。我们现在能看到并能部分传承下来的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只是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有一些已经被淹没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而像“农乐舞”这样的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则是我们倍加珍惜的重要文化资源。从历史的发展看,“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打上当下时代的烙印。在“继承”和“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一条更适合这些民族民间非遗项目的路子走下去。文献资料的记载与整理,是我们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方式,其“活态”传承形式,也是中华文化艺术经典传承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农乐舞”背后强大的文化底蕴,映射出的是朝鲜族人民传承积累下来的民俗文化及历史认知。我们要传承的,也不仅仅只有像“农乐舞”的舞蹈本身。深入探求这一民族民间舞背后的文化渊源,可以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信,进而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乐舞朝鲜族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龟兹乐舞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KORE A TOWN
敦煌乐舞美彩墨写精神
———史敦宇艺术作品欣赏
敦煌乐舞团艺术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