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氧化钨负极材料的改性

2023-01-13 09:06张克刘冬雪文敏尹艳红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22年6期
关键词:碳纳米管充放电电化学

张克, 刘冬雪, 文敏, 尹艳红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 言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可持续供能设备,具有较大的能量密度、环境较友好、使用寿命较长以及稳定性较强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3]。由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较低(372 mAh/g),使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所以,探索一种具有更高容量,更稳定的锂离子电池成为研究热点。氧化钨的理论比容量高达693 mAh/g,且具有本征密度大,骨架多元化等优势。但其存在导电性较弱,体积膨胀过大等问题[4-9]。通常通过控制氧化钨形貌、掺杂原子、与碳材料复合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ZHENG等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在铜箔表面制备的单斜型氧化钨(m-WO3)和六方型氧化钨(h-WO3)纳米棒有序阵列结构,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但是集流体是刚性体,不利于应用于柔性设备器件[10]。YU等将3D WO3生长在石墨烯表面,其几何结构得到有效控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但是制备的复合结构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密度、热力学性能不稳定、导电性差和体积膨胀率过大等问题[11]。

采用具有较高柔性与较好机械稳定性的碳纳米管宏观膜(CMF)作为基底,六氯化钨作为钨源,柠檬酸作为碳源,并辅以后续热处理工艺,对WO3颗粒进行碳包覆,探究钨源和碳源对WO3储锂性能的影响。最终获得一种较为理想的WO3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力求既能发挥CMF的柔性优势,又能发挥WO3的固有密度高和安全无污染等优势,使之有望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他相关领域。

1 实验部分

本文分别采用冷冻干燥法和水热法制备WO3@C/CMF复合材料,其制备流程见图1。

图1 冷冻干燥法和水热法制备WO3@C/CMF的示意Fig.1 Scheme of WO 3@C/CMF prepared by freeze-drying and hydrothermal methods

1.1 冷冻干燥法制备WO 3@C/CMF复合材料

1)配制前驱体混合溶液。称取1 g六氯化钨和0.5 g柠檬酸,分别溶解于25 mL无水乙醇和15 mL蒸馏水中,进行超声搅拌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再进行混合,得到深蓝色混合液。

2)通过气相沉积法制备CMF,将上述混合溶液喷涂在CMF上。

3)冷冻干燥法制备复合材料。待膜揭下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而后在氮气气氛中500℃下进行烧成处理。所得材料标记为F-WO3@C/CMF。

1.2 水热法制备WO3@C/CMF复合材料

1)配制前驱体混合溶液。将六氯化钨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黄色溶液;将柠檬酸溶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得到蓝色混合液。

2)通过气相沉积法制备CMF,将上述混合溶液喷涂在CMF上。

3)水热法制备复合材料。将碳膜放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加入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蒸馏水混合的溶液,在180℃的恒温干燥箱中处理6 h。冷却后置于氮气气氛中500℃下进行煅烧。将此制备方法记为H-WO3@C/CMF。

分别称取六氯化钨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0,1∶1,2∶1和4∶1,探究柠檬酸作为碳源对WO3颗粒的包覆和分散作用。所得材料分别记为H-WO3@C/CMF(1∶0),H-WO3@C/CMF(1∶1),H-WO3@C/CMF(2∶1)和HWO3@C/CMF(4∶1)。

1.3 扣式电池组装

扣式电池的组装是在以高纯氮气作为保护气,水氧值1×10-7的手套箱中进行。以所制备的HWO3@C/CMF极片(直径为14 mm)作为正极,以锂片作为负极,并与隔膜、电解液、垫片、电极壳和弹片进行组装,制作扣式电池。

1.4 测试与表征方法

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成分、晶型、形貌结构和颗粒大小,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物理性能检测[12-14]。本文主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日本理学株式会社Riguka-D/max 2200 X射线衍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FEI公司MLA650F),透射电子显微镜(美国FEI公司Tecnai G2-20)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

在CHI690电化学工作站(北京华科普天科技有限公司)上进行电化学测试。为了研究材料的储锂性能,进行了扣式电池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测试、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对扣式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估[15-16]。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制备方法所得材料的形貌表征

为了探究F-WO3@C/CMF和H-WO3@C/CMF的微观结构,将复合材料用导电胶贴在铜箔上,揭开上表面一层薄膜,进行扫描电镜测试,如图2所示。

图2 F-WO3@C/CMF和H-WO3@C/CMF的扫描电镜像Fig.2 SEM images of the F-WO3@C/CMF and H-WO3@CMF composite electrodes

图2(a)和图2(b)为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的FWO3@C/CMF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WO3颗粒附着在碳纳米管管束表面,碳纳米管管束相互交错支撑,分散了WO3颗粒,但颗粒之间有少许团聚。图2(c)和图2(d)是水热法制备的H-WO3@C/CMF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WO3颗粒的分散性较好,均匀附着在CNTs管束上,没有明显团聚。

上述SEM图表明,利用水热法可以很好地控制WO3颗粒粒度,减少沉聚现象,将颗粒进一步细化,得到分散性好且均匀的材料。

2.2 不同制备方法所得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为了进一步了解F-WO3@C/CMF和H-WO3@C/CMF制备方法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将其组装为扣式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测试性能如图3所示。

图3(a)和图3(b)为F-WO3@C/CMF电极和HWO3@C/CMF电极在充放电范围为0.01~3 V,扫描速率为1 mV/s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图。由图3可知,FWO3@C/CMF电极和H-WO3@C/CMF电极在首次阴极扫描中,都在1.5 V处出现较弱的阴极峰,并且在随后循环中消失。两个电极都在0.6V处出现一个较强的阴极峰,这主要归因于WO3负极材料在充放电反应中的不可逆过程(WO3+xLi+→LixWO3;LixWO3+(6-x)Li++(6-x)e-→W+3Li2O)。之后在第2圈和第3圈循环中这个峰消失,表现出可逆的脱锂-嵌锂过程。在1.25 V处发现了氧化峰,表现出一个W单质转化为W6+氧化过程,即单质W被氧化成WO3;而在随后的循环过程中,在1.25 V处仍有明显的氧化峰,说明充放电过程中也保持着一定的可逆性与稳定性。在1.25 V处对应氧化峰的反应可以表述为:W+3Li2O→WO3+6Li++6e-,而在0.8 V和0.1 V处对应还原峰的反应可以表述为∶WO3+6Li++6e-→W+3Li2O[15-19]。

图3(c)和图3(d)为充放电范围为0.01~3 V,电流密度为200 mA/g下H-WO3@C/CMF和FWO3@C/CMF的充放电曲线图。由图3(c)可知,FWO3@C/CMF材料的第1圈放电比容量为1 484 mAh/g,充电比容量为620 mAh/g,其首圈库伦效率仅为41.7%;第2圈放电比容量为624 mAh/g,充电比容量为504 mAh/g,库伦效率可达81%。前2圈的放电容量损失为58%,充电容量损失为19%。由图3(d)可知,H-WO3@C/CMF材料的第1圈放电比容量为1 389 mAh/g,第1圈的充电比容量为823 mAh/g,其库伦效率可达60%;第2圈的放电比容量为800mAh/g,充电比容量为753 mAh/g,其库伦效率可达94%。前2圈的放电容量损失为42%,充电容量损失仅为8.5%。H-WO3@C/CMF材料性能优于理论WO3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693 mAh/g),可能原因如下∶第一,材料H-WO3@C/CMF表面被碳层包覆,形成了良好导电结构,H-WO3@C颗粒与CMF网状结构的有效搭接,进一步提高了WO3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的导电性[20-21]。随后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着离子和电子得失,H-WO3@C/CMF材料导电性提高,有效提升其充放电容量[22-24]。第二,H-WO3@C/CMF材料中WO3分散在CMF的碳纳米管管束中,有利于在电解质和活性材料之间提供更大的界面,以提供更多的锂位点,从而增强其电化学性能[25-27]。从恒流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法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H-WO3@C/CMF材料的初期容量损失率和库伦效率明显优于F-WO3@C/CMF材料,且反应可逆性更好。

图3 F-WO3@C/CMF和H-WO3@C/CMF复合电极的储锂性能Fig.3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of F-WO3@C/CMF and H-WO3@C/CMF composite electrodes

通过电池的交流阻抗结果可以了解材料的电阻性能,因此对F-WO3@C/CMF和H-WO3@C/CMF两种材料所制备的扣式电池进行EIS测试,如图4所示。

图4 F-WO3@C/CMF和H-WO3@C/CMF交流阻抗谱Fig.4 EISimages of F-WO3@C/CMF and H-WO3@C/CMF

图4所示为F-WO3@C/CMF和H-WO3@C/CMF循环测试前的交流阻抗图。由图4可知,交流阻抗谱图都由一个半圆和斜线所组成。通常高频区域中的半圆表示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电荷转移电阻。FWO3@C/CMF电极的电荷传递电阻为124.9Ω,而HWO3@C/CMF电极的电荷传递电阻为55.6Ω,仅约为F-WO3@C/CMF电极的1/2,说明H-WO3@C/CMF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小于F-WO3@C/CMF电极。低频区的斜线部分则表示电解液扩散和Li+扩散到电极材料内部的扩散电阻,如果呈现上升趋势,表明电解液和Li+具有较快的扩散速度。H-WO3@C/CMF电极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表明电解液中离子在电极材料中具有较快的扩散速度[28-30]。

通过EIS测试结果可以发现,H-WO3@C/CMF电极的阻抗明显小于F-WO3@C/CMF材料。结合SEM图(图2)不难看出,这与WO3颗粒分散情况有关,因为F-WO3@C/CMF材料中的WO3颗粒聚集在一起,阻碍了Li+通过电极材料内部[31-32]。

2.3 不同原料配比所得H-WO3@C/CMF的表征

为了研究所制备的样品组成成分和晶型,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所制备的H-WO3@C/CMF(1∶1)、HWO3@C/CMF(2∶1)和H-WO3@C/CMF(4∶1)电极材料进行物相表征,如图5所示。

图5 H-WO3@C/CMF的XRD图谱Fig.5 XRD patterns of H-WO 3@C/CMF

图5所示为H-WO3@C/CMF(1∶1)、H-WO3@C/CMF(2∶1)、H-WO3@C/CMF(4∶1)配比的XRD图谱。可以看出,该样品的衍射峰与WO3标准卡片(JCPDS#33-1387)和(JCPDS#85-2459)吻合,属六方晶系,其中(100)、(200)、(201)3个较为明显的晶面属于WO3,衍射峰不够尖锐,有部分杂峰,这可能是是所制备样品的纯度不够高,混合了其它杂质。其中H-WO3@C/CMF(2∶1)和H-WO3@C/CMF(1∶1)的(100)晶面的峰较为尖锐,说明制备的晶型比较明显,结晶度高,样品较纯。而H-WO3@C/CMF(4∶1)的峰较弱,可能是制备结晶度较低,但这也意味着反应活性低,与电解液更不易接触。

为了探究不同原料(六氯化钨与柠檬酸)配比对HWO3@C/CMF材料内部颗粒情况和微观结构,将HWO3@C/CMF(1∶1)、H-WO3@C/CMF(2∶1)和H-WO3@C/CMF(4∶1)电极材料进行SEM表征,如图6所示。

图6(a)和图6(b)为H-WO3@C/CMF(1∶1)的扫描电镜图,从中可以看出碳纳米管粗细很均一,上面附着了许多WO3小颗粒,分布较均匀,团聚不明显。图6(c)和图6(d)为H-WO3@C/CMF(2∶1)的扫描电镜图,从中可以看到交错分布的碳纳米管管束,而WO3小颗粒附着在碳纳米管管束表面,颗粒较为分散,团聚现象不明显,但是WO3量比较少。图6(e)和图6(f)是H-WO3@C/CMF(4∶1)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碳纳米管管束相互交错支撑,较多WO3颗粒附着在碳纳米管管束表面,但颗粒分布不均匀,团聚现象较为明显。通过SEM结果不难看出,WO3@C/CMF(1∶1)材料的微观结构和颗粒分布情况最为优异。

图6 H-WO3@C/CMF的扫描电镜图像Fig.6 SEM images of H-WO3@C/CMF

为了进一步对分散情况和碳包覆结构做更加深入的了解,将所制备的极片进行研磨,而后再加入无水乙醇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取少量的分散液滴至铜网上,用烘干灯进行干燥处理,进行TEM表征,如图7所示。

图7 H-WO3@C/CMF的透射电镜像Fig.7 TEM images of H-WO3@C/CMF

图7(a)和图7(b)为H-WO3@C/CMF(1∶1)的TEM像。图7(b)展示了WO3小颗粒被碳层包覆,周围分布着CNTs。从图7(b)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晶格条纹。故1∶1配比下的WO3颗粒分散更均匀,实现了较好的碳包覆结构。图7(c)和图7(d)为H-WO3@C/CMF(2∶1)的TEM像。由此可知,所制备的WO3在CNTs表面分布不均一。图6(e)和图6(f)是H-WO3@C/CMF(4∶1)的TEM像中显示较明显的晶格条纹。

2.3.1 不同制备配比的电化学测试

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是我们实验的目标,为了深入了解其性能,我们将极片组装成半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性能如图8。

图8 H-WO3@C/CMF的电化学性能Fig.8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H-WO3@C/CMF

图8(a)为充放电范围为0.01~3 V,电流密度为200 mA/g下H-WO3@C/CMF(1∶0)、H-WO3@C/CMF(1∶1)、H-WO3@C/CMF(2∶1)、H-WO3@C/CMF(4∶1)的充放电曲线图。由于CMF单独作为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提供较低容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文将CMF质量从复合负极材料载量计算值中去除。由图8(a)可知,H-WO3@C/CMF(2∶1)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 450 mAh/g,首圈充电比容量为698 mAh/g,首圈库仑效率只有48%,有着较弱的电压平台,不可逆损失比较大。H-WO3@C/CMF(4∶1)的放电比容量为799 mAh/g,充电比容量为423 mAh/g,首圈库仑效率可达52%,几乎看不出电压平台。而H-WO3@C/CMF(1∶1)放电比容量为1 180 mAh/g,充电比容量为625 mAh/g,首圈库仑效率可达53%,能看到在电压0.75~0.85 V之间有一个电压平台,与之对应有不可逆反应发生。H-WO3@C/CMF(1∶0)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仅有778 mAh/g,首圈充电比容量为434 mAh/g,首圈库仑效率有55%,电压平台较微弱。4组实验的首圈库仑效率均不高,主要原因是电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发生了副反应,形成了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

图8(b)为充放电范围为0.01~3 V,扫描速率为1 mV/s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可知不同配比WO3@C/CMF材料的曲线积分面积有着较大差异,形状也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脱锂-嵌锂过程发生在不同电位。在首次阴极扫描中,H-WO3@C/CMF(1∶0)、H-WO3@C/CMF(1∶1)、H-WO3@C/CMF(2∶1)和H-WO3@C/CMF(4∶1)分别在0.91、0.72、0.73、0.68 V出现阴极峰,这与SEI膜形成和不可逆反应有关。

图8(c)是H-WO3@C/CMF(1∶0)、H-WO3@C/CMF(1∶1)、H-WO3@C/CMF(2∶1)和H-WO3@C/CMF(4∶1)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范围为0.01~3 V下的循环稳定性曲线图。从中可以看出,H-WO3@C/CMF(2∶1)电极材料初期比容量为923 mAh/g,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其比容量缓慢下降。在最开始比容量就开始下降,说明活化过程不明显。活化过程主要是电解液开始逐渐渗透到电极材料的内部,电解液与活性物质接触,加速了Li+的脱锂-嵌锂过程。在此配比下,比容量持续下降,且衰减较快。这表明电池反应过程中材料的微观结构被破坏,体积膨胀较大。同样的H-WO3@C/CMF(4∶1)电极材料初期比容量为873 mAh/g,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比容量下降更为严重,循环50圈后其比容量只有411 mAh/g,且还呈现下降趋势。而H-WO3@C/CMF(1∶1)电极材料初期比容量为997 mAh/g,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衰减趋势,50圈后其比容量仍有589 mAh/g,体积比容量也高达4 282.03 mAh/cm3,较其它实验组而言,其下降趋势较为缓慢,且超过了商用电极石墨循环50圈的比容量。

图8(d)是H-WO3@C/CMF(1∶0)、H-WO3@C/CMF(1∶1)、H-WO3@C/CMF(2∶1)和H-WO3@C/CMF(4∶1)电极材料的交流阻抗图。如图8(d)所示,不同配比下的交流阻抗图均由高中区的半圆和低频区斜线构成。高频区半圆的半径与离子通过电解液和电极产生的电阻有关,中频区则与电极和电解液上电荷迁移电阻有关,斜线部分则便是离子的迁移速率。从中可以粗略看出4个配比下的WO3@C/CMF电极材料电阻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H-WO3@C/CMF(4∶1)的电阻最大,而H-WO3@C/CMF(1∶1)电阻最小。这表明H-WO3@C/CMF(1∶1)的离子扩散和电子转移最为有效。

图9(a)是H-WO3@C/CMF(1∶1)在不同扫速下的CV测试。在不同扫速下,得到不同的峰电流值。可以看出,随着扫描速率增加,还原峰峰值电流增加,电压负移,氧化峰值电流增加,电压正移,说明充放电过程中同时存在扩散行为和赝电容行为。为了进一步阐释其两种行为对容量的贡献,通过将扫描速率与所得的峰电流响应进行对应,来分辨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是扩散行为还是赝电容行为[33-34]。图9(b)根据扫速与电流峰值的关系,取不同扫速及对应的氧化、还原峰值,取其对数值并进行线性模拟后,计算出来HWO3@C/CMF(1∶1)在充放电过程中的b值分别为0.682和0.850,可以判断表面电容效应占较大部分。根据表面电容效应和扩散插入过程反应公式i=k1v+k2v1/2,通过计算出各个电压值的电容电流k1v,从而得到总的电容贡献。图9(c)为0.1 mV/s扫描速率下的扩散与表面电容控制的贡献率,电容贡献达到了56.8%,表面电容效应占主导作用,与b值所代表的含义相符合。图9(d)为不同扫速下扩散与电容控制的贡献值,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离子来不及扩散,表面电容效应越明显,图9(d)中可以看出,在0.5 mV/s的扫描速率下电容效应的贡献值达75.17%。

图9 H-WO3@C/CMF(1∶1)的扩散与电容控制的电化学性能Fig.9 Diffusion and capacitance controll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H-WO 3@C/CMF(1∶1)

2.3.2 循环后材料表征及原因分析

通过四组配比实验,WO3@C/CMF电极材料的性能有很大提升。但是通过图8(c)循环性能图中发现H-WO3@C/CMF(1∶1)电极材料比容量依旧呈现微弱的下滑趋势,为了探索原因我们将循环50次后的电池进行拆解,取电极材料进行SEM测试,如图10所示。

图10 50次循环后H-WO3@C/CMF(1∶1)配比的扫描电镜图像Fig.10 SEM image of H-WO3@C/CMF(1∶1)after 50 cycles

图10所示为在充放电范围为0.01~3V,经50次循环后的SEM图。从图10(a)中可以发现,碳纳米管构筑的结构发生坍塌,排列混乱,上面的活性物质分布不均匀,几乎很难看到活性物质WO3。图10(b)显示活性物质发生了部分团聚现象,并且表面附着了一层其他物质,根据转化反应机制推测为Li2O[35-38],团聚的颗粒和生成的新物质,阻碍了Li+通过的电极材料的速率以及与电解液的接触及扩散速率,消除这一影响是后续实验的关键。

3 结束语

1)水热法制备的H-WO3@C/CMF材料,颗粒粒径更小,更均匀分散,减小粒子团聚,较多的活性位点,更有利于反应过程的进行。

2)六氯化钨与柠檬酸的质量比是1∶1制备的HWO3@C/CMF(1∶1),具有碳层包覆结构,且碳层包覆的氧化钨被碳纳米管包覆。

3)H-WO3@C/CMF(1∶1)的首圈放电容量比为1 180 mAh/g,循环初期比容量也可达到997 mAh/g,50圈循环后其比容量仍有589 mAh/g。

猜你喜欢
碳纳米管充放电电化学
V2G模式下电动汽车充放电效率的研究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微观视角下超声酸处理时间对碳纳米管结构与形态的影响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多壁碳纳米管和重金属镉的细菌毒性及影响机制
碳纳米管可控制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关于量子电化学
基于SG3525的电池充放电管理的双向DC-DC转换器设计
汽车用蓄电池充放电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