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琴 刘琳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按照业务标准和企业相关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实时指导和分析审计项目的整个流程,这就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企业必须成立专门的审计部门,积极引进专业业务人员,增强自律意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确保内部审计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为审计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更多有效助力。审计工作的好坏对企业自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审计质量,有序开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对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使内部审计的功能及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决策者要想准确获取有效信息,合理、科学地认识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并给出公正且客观的评价,就必须高度重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只有切实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才能有效减低财务风险和审计风险。企业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不仅可以维护自身内控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保证审计的高质量;还可以有效控制资金,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第二,推动了内部审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强化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切实履行好审计责任,可以为审计部门地位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以严格的标准把控内部审计的质量,鞭策和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激励审计业务人员提升业务素养,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了推动我国审计事业走上历史舞台,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全面控制的力度,合理引导内部审计与国际惯例接轨,与世界同步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内部审计行业的飞跃式发展。
完善的制度准则是审计质量得以保证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从而确保质量控制的效果。然而,在审计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审计单位并不重视责任制度,这也导致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审计工作人员的行为缺乏规范性,风险认知能力也不足。由此可见,审计质量管理不到位,是导致审计质量不达预期目标的主因之一,所以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工作的成效。如果审计人员未按要求详细记录相关数据,会致使后期审计升级流程和审计准则执行情况、以及质量控制规范落实情况的监管工作陷入困境。当前,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优化和完善。合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审计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并严厉惩戒相关人员,进一步完善审计操作流程和审计质量控制规范。现阶段,很多审计单位尚未健全审计管理制度,审计工作人员严重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导致无法有效控制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要想确保审计结论更为权威、准确且公正,就必须切实维护审计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在一个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其审计质量的高低。而目前尚未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对审计质量的高低进行准确评价。现阶段,我国各企业普遍客观定量较少、主观定性较多,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准则,也缺少相对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程序及评价方法,整个审计质量控制评价体系都不够完整、统一。
作为新兴领域的大数据在当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涌现出大量与其有关的研究报告,积累了不少只局限于学术层面、而实际应用存在不少缺陷的专业知识。因此,大数据审计体系要在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可操作性强、便捷度高的数据平台,从实际操作方面入手,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提供更多便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型计算机操作平台、新型网络操作技术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都迎来了重大的技术革新,为大数据审计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软件基础。而为大数据审计平台提供硬件支持,则需要进一步保证平台结构的稳定性,不断提高计算机平台的运行速度,扩大存储设备的容量。从多角度入手,加速建立便捷、统一的大数据审计平台,为审计工作提供有效助力。
审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及专业能力,这也是引发审计风险的直接因素。第一,部分审计工作人员审计方面专业知识非常匮乏,无法熟练掌握各项审计技能,其素质水平、专业能力也参差不齐。实际开展审计工作时,严重缺少灵活运用科学技术手段、管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都很强的专业型人才。部分审计工作人员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审计规范制度,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意识不足,无法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此外,很多审计工作人员不仅缺乏专业能力,实践经验也不够丰富,致使其在审计工作中容易造成错误判断,导致审计风险防范出现漏洞,使审计质量控制面临严重问题。第二,一部分审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较为低下,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不能秉承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发现审计问题也不能毫不动摇地坚定自身立场,做事缺乏原则性,此种做法会导致审计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进一步加剧了审计风险。
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内部管理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为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准确的指导,也为审计质量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只有确保质量控制准则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激励其不断优化审计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二是完善评估系统,科学、合理的评估系统对审计质量控制而言意义重大,可以帮助审计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发现各类问题,并制定有效措施迅速解决问题。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审计风险防范、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提供保障。同时,遵守有关制度规范、有序地开展内部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内部管理工作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制定相应的标准,从制度、规范、程序以及评估等方面着手,对质量控制加以指导,便于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内部管理人员应基于相关法律制度严格监管审计人员的行为,为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全面保障,从而更好地防范审计风险。
要想促进审计质量的不断强化,企业就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审计评价标准,引导审计人员牢固树立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就是质量的意识。目前,分别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入手对质量控制的标准及流程予以细化。从计划到落实,再到结果,实现质量管理覆盖到项目的整个流程,详细规定每个时间节点的控制标准,加大审计项目不同环节的质量控制力度,建立完整的框架结构,不断完善评价标准,而质量控制策略的制定则需要通过横向定性分析与纵向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应充分发挥审计的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及风险导向的作用,合理定位质量控制方向,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
首先,建立审计专属数据库。现阶段,少数单位虽然在其内部建立了审计专属数据库,但该数据库是以处理器为中心的,且缺乏健全的基础结构和完善的信息系统。因此,在大数据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企业必须尽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审计大数据库,以便于准确提取与存储各类信息。只有保证建立的审计工作体系是以数据库为中心,才能真正利用好各类数据,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使数据的完整性得以保证。将企业财务标准、过去和现在的财务数据、以及各个时间段的行业信息存储于该数据库中,借助多种渠道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以便于获取更多有效且完整的信息。结合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特点,优化创新数据应用管理方式,为不同行业专门制定特色化服务。一是进一步扩大、更新大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类信息,保证数据的专业性与完整性。二是革新审计管理方式,以更好地适应于大数据发展环境。三是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推动审计质量的提升,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其次,建立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由审计数据库、中央数据库以及单位数据网络共同组成该平台,平台依托于云计算技术,其也是大数据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的建立,为信息的共享和流通、信息的提取、远程存储等提供了便利,使跨领域、跨行业沟通交流及合作成为可能。
应积极增强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其职业素养,才能切实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审计人员符合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增强审计风险防范水平。应推动审计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为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着重落实以下几点:第一,审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防范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第二,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要端正态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这样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内部应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得以提升。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完成。例如,定期组织业务研讨会,或者开办业务培训班等,为审计人员提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的平台,以便于审计人员及时获取及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制度和业务信息等内容,促进其审计质量的提升。由此可见,审计人员只有切实提高管理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平,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才能真正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审计质量,推进我国审计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