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影
安徽安天利信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31
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则需要加大工程造价及成本的把控力度,创新管理理念、管理知识,构建科学的管控体系,最终实现高效的项目造价管控。因此,有必要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成本控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给予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管控效果。
1.1.1 设计环节
(1)工程设计
建设项目的前期设计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管控的实效。 另外, 不同的建设项目也会因为项目目的和建设环境的不同而影响设计过程。同时,项目的造价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实际的工程设计项目中,必须按照项目总体预算充分考虑原材料、机械和施工条件等材料,并满足初始预算。施工单位还应根据实际需求充分控制项目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开支,缩短与设计流程的成本差异。此外,还需要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基础上,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准确度,避免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成本浪费,同时最大程度减小工程造价[1]。
(2)工程设计方案及审查
高效的工程设计方案不仅可以减小工程造价,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及进度。通常,一旦制定了项目计划,就会将其移交给建筑公司和政府规划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联合核查,对于设计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要及时提出,让相关人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建立良好的审计解决方案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方案的科学性和设计性,可控制成本浪费现象,提高工程造价管控效果。
1.1.2 招投标环节
在开工前,通常会进行所必需的工程招投标活动。为了获得中标的机会,一些建筑公司往往采取降低投标价格的方法,使之后的原材料、机械设施及工程质量皆达不到要求,其安全性也不能得到保证,这将导致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在施工中也会增加项目开支,这样会加大项目工程计算量,给最后的造价控制及成本核算带来很大影响,同时也会增加大额预算外的开支。
1.2.1 施工单位因素
建筑工程实际建设中,如果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造价管控不力,这会使项目预算溢出。同时,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施工团队往往会增加投资成本。
以赶进度,这样则很容易超预算。这些超出的费用通常建设单位不会纳入工程造价,这样则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成本投入。
1.2.2 自然因素
在工程项目不断增加的情形下,建筑物的建造时间也增加了,此外,其他户外建筑活动的增多。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界因素的影响,譬如强风、大规模的降雨、山体滑坡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冬季雨雪低温天气等都会影响工程施工,而造成施工停止,这样不仅会减慢工程进度,还会增加工程造价。
1.2.3 施工中设计变更
建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最终成本。工程实际施工中设计变更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效率的增减,建设规模的增大等带来设计和工程量的变化; 施工中地理环境因素引起的设计变更; 施工进度和与天气有关的改变; 因缺乏建筑材料和设备类型而引起的维修项目和设备采购计划的变更等等。 设计变更基于实际施工中的变化造成的差异性所产生的变更,无形中也会增加项目成本[2]。
目前,施工以手工为主,涉及大量人工因素,人工成本是项目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中,工程成本往往因非熟练劳动力而增加项目成本。这就需要合理控制人力资源,重组人力资源,不断调整人力结构,降低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和费用,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管控。
建筑项目竣工结束后,有资质的相关人员应做好工程项目的资料整理工作,并进行财务审核和竣工结算。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到项目数据整理汇总的质量和结算效果,如果人员技术及职业素质不到位,则项目的结算过程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项目造价质量和结算有效性。
市场变化因素。 建筑市场瞬息万变,预算项目只是收集整理了某段时间内的市场信息,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则难以保证预算的合规性和合理性,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
原材料和运输费用。建筑工程的材料成本巨大,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如果选择便宜的材料,会影响工程质量;如果选择更高的价格,则会对增加成本预算。同时,在采购原材料时,既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性价比最高、质量上乘的物品,也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有效减小运输成本,更科学地控制项目造价及成本预算。
政策因素。建筑项目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效做好工程造价工作。建筑市场的发展也会受到国家法规变化的影响。建筑市场将受法律监管。譬如市场的供与求,原材料价格及运输成本等皆会受到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影响,因此,政策变化也会对项目造价及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关企业要随时关注政策变化。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中,为了有效地控制项目的成本,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关注预算和设计阶段两个方面。
工程预算。首先,预算人员要与设计人员进行及时交流,对于设计图纸有一个全面认知,然后根据设计图纸计算项目规模,设计一种通用的成本管理方法来控制项目的实施。 其次,预算员也要到工地内部做调研和考察,并结合设计图纸进行查验,以方便后续施工阶段的价格控制。
优化设计。施工企业需要仔细考虑建设项目的要求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等不同影响因素,制定多个建筑方案以备用。然后根据项目的建设成本和效益选择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另外,由于项目要求的保证,项目的总成本要进行有效管理。 再次,在施工现场,要对施工进度及施工效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前发现方案及制度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优化和完善,以减少因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停工现象,或者因增项而产生的成本增加现象。
在招投标环节充分做好造价管控工作。项目招投标是施工前最重要的事件。 相关建筑企业应公开、透明地进行招投标活动,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系统升级,并选择科学适宜的投标单位,并对工程项目招标方进行分析和评估,审核其资质和标准。并对其招标文件的遵守情况和报价进行审查。在投标中,重要的是仔细和谨 慎地研究竞争对手的信誉度和社会口碑情况,以及分析和评估相应的投标单位是否能够按计划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并对工程投标报价和标书内容进行仔细审核,在此基础上,将市场情况与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并制定相应的竞标方案。
在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另外,要着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施工现场的成本控制,有效规划工程造价方案,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在施工前期,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超标问题,并进行认真审核和处理,有效防止项目资金的增加。同时,需要仔细审查建筑设计图纸和成本预算计划,确保它们符合相关标准,并对超出标准部分予以核查,必须对相关造价目标进行动态化管理,同时要保证合同签订的科学化,有交叉作业的相关单位要做好相应的协商工作,确保达成一致意见,不造成工程项目成本浪费问题。同时,审核部分要做好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要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系统,充分整合和组织不同类型的工程造价管控知识和初中经验,为监测评估部门提供有效建议,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处理,深入挖掘其价值,为项目的成本有效控制提供必要的保证。
2.2.1 落实施工现场签证管理
建筑行业会随着市场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现场签证管理来适应相应的改变。对于施工现场增加的费用,相关人员要进行预算支出,认真控制项目建设成本,对项目支出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浪费现象。此外,还将记录建设项目的现场成本状况同,进一步了解和记录未标注的签证工作和增项工程,规避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以免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2.2.2 对工程施工中材料进行管控
作为建筑项目施工阶段最关键的元素,建筑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就出现了原材料的浪费状况。科学选择和使用原材料,它可以为一个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有关单位在控制项造价及成本价格的同时,应慎重考虑项目材料成本问题。一般来说,控制建筑材料价格的同时,也要注重项目工程质量的提升。所以,对原材料进行管控的同时,严把材料关,在采购过程中对于材料数量和质量都要进行严格监管。要对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工作流程和施工技巧的选择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为此,要仔细计算所需的建材数量,并进行综合评估建材价格,明确建材预算值,在保质量的基础上进行项目造价控制。
材料采购人员在充分了解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建筑材料数据库,为建设工程材料采购提供全面、科学的信息化依据,为合法合规购买建筑材料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最重要的保障。
2.2.3 施工设备管控
建筑设施在施工中也很重要,设备和公用设施的租赁及采买也是控制工程成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应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建筑设备进行租赁或采买,并认真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测工作,防止因设备故障而增加维修费用。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规避人为因素影响,减少可避免的费用支出。
2.2.4 重视工程施工设计变更内容
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工程造价控制具有不确定性。为保证工程各施工环节的顺利推进,必须对变更后的工程施工规模进行严格把控,在设计阶段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对于实际施工中必须进行的设计变更以及由设计变更而增加的施工经费,必须集合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工程相关利益方进行共同探讨及确认。
2.2.5 进度与变更管理
施工期间,相关人员应注意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调整施工进度,防止因恶劣天气造成资源浪费及人力成本的增加。 同时,若工程发生设计变更,非施工单位责任的,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向建设单位进行说明;并且需要制定各种变更计划,并进行比较和评估,选择一个性价比最高最可靠的计划,使项目造价始终受到科学的管控。
完成审批是建设项目控制的最后阶段。 在建设项目竣工阶段出现的任何成本控制系统和管理都是为了对整个工程量者进行审核,并根据合同价格确定建设项目的总数及价格变化。同时,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及时发现定价预算与最终项目调整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确定造价控制的管控方向。
竣工和结算时的工程造价控制,侧重于对工程竣工项目的设计、组织方案、合同、采购计划、质量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的汇总,以防数据丢失,确保项目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完善竣工时的结算效果,避免经济纠纷发生。
工程合同是工程造价支付和调整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我国建筑行业长期以来的思想观念时代,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同时也没有专业性和高水平的合同管理人员,这样相关单位对合同的拟定方式也不全面,精准性不高,而施工方也没有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为了中标则接受合同中的所有条款,这样在工程结束结款时会导致不能接受相关条款,产生争议和分歧,这样也不利于合同得到很好的结算[3]。
工程定价机制应将合同作为工程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充分发挥承包商在管理工程造价中的重要作用,让签订合同的几方都能按法律章程实施。以提高工程造价水平,优化合同管理流程,并确保各方遵守合同签订的协商条款,以确保项目的进度、安全和质量。而在工程纠纷及冲突中,双方需要采取明智的方式快速解决争议问题,逐步采用工程造价纠纷调解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各方职责相协调的方法,要求企业以合法的途径来解决相关争议和纠纷。
消除预算定额的公布,让造价不受预算定额的控制,这样会增加工程施工庞大信息数据的累积,可以以大数据计价方式,更好地实现智能化的工程造价控制。
预算削减偏差将加强工厂定价数据库的编译,使发动机配置文件能够更好地管理项目成本和定价控制。
对政府部门而言,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发展数据的收集,建立公共财政项目已完成建设成本数据库,为投资管理提供更好的环境。 制定政府方案,杜绝“三重”事件的发生。 同时,信息技术是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创建项目成本的重要指标信息,以为概预算编制的规范性提供保障。
相关建设单位、施工企业、造价管控部门等各方,应根据施工现场特点、结构设计、施工规模等进行计算,构建不同类型的竣工工程数据库来发挥造价管控作用,以对材料、机器成本、人力资源等成本指数为项目预算的编制和更好的造价及成本控制提供参考[4]。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控制建设成本是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贯穿于建设计划的全过程。 因此,在建设项目的实际建设中,需要提高工程造价管控,建立完善的管控体系,如果造价管控出现问题,在企业内部应制定有效的整改方案及科学的管控措施,有促进项目造价及成本管控效率,确保管控水平的科学化及有效性,以此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