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星兰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100
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1]。文化的传承对城乡发展的推动至关重要,构建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城乡发展才有厚重的积淀、才有不竭的动力[2]。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相比原有的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更强调全域全要素的管控,关注重点也由传统的“城乡”扩展到“山、水、林、田、湖、草”全资源要素。在此背景之下,国土空间规划如何营造城乡文化魅力、塑造城乡风貌特色,让城乡在守“魂”、延“脉”、塑“形”中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今后一定时期的研究重点。
目前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各地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部分城乡的传统特色风貌遭到了破坏[3],历史文化流失、损毁严重。由于功利主义思想驱动、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城乡建设认识单一,导致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以城代乡、拆迁破坏、千城一面等问题[4]。
中国最近三十年正经历着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很多城市、乡村原本固有的风貌特色渐渐遗失。城乡风貌也日趋脸谱化、一体化,传统的地域文化特色逐渐消失。随着城乡建设缺乏人文关怀与艺术构思现象的加深,城乡风貌的平庸无奇、千篇一面成为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风貌危机状况的真实写照。
文化是城乡发展的灵魂,处理好城乡建设与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城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城乡快速发展建设的同时,保护城乡之“魂”。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乡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发挥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促使特色文化活态传承,让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还要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在数字时代,只有最大限度地普及文化保护知识,才能真正让大众参与到保护与传承中,才能延续历史文脉,在数字时代开创文化保护的新方式,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注重构成城乡风貌的各类特色要素,留住城乡特有的历史脉络、文化特色、地域环境、建筑风格等“基因”。
特色要素提炼可从四方面进行:一是历史视角,通过研究城乡发展脉络,分析城乡历史空间格局的变化,提炼特色历史文化要素、空间格局;二是文化视角,通过梳理城乡特色文化,挖掘提炼特色文化元素;三是山水环境,通过对自然山水格局的分析,认知城乡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共生关系;四是建构要素,通过深入研究城乡构成要素的建构筑物,挖掘特色元素,提炼建构筑物的特色风貌、材质、色彩等要素[5]。
通过对自身特色要素的提炼,结合区域比较分析在更大尺度范围内的特色所在。提出传承传统、突出特色、彰显魅力的城乡特色风貌定位。
衔接国土空间格局,关注全域全要素,分类共性化引导、分区差异化营造,明确重点风貌区、重要景观视廊、重要风貌节点等管控要求,提出分区分类管控细则。
通过对昌宁全域文化的研究,挖掘提炼为八大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史前遗迹;灿烂的青铜文化-古哀牢文明;源远的古商文化-茶马古道;多彩的民族文化-彝族、苗族、傣族、布朗族等;浓厚的茶乡文化-千年茶乡;秀美的田园文化-田城相拥;怡人的温泉文化-百余泉眼;神秘的霞客文化-徐霞客昌宁八日游。
自然要素层面:“山、水、田、城”的自然有机融合,“山环、水绕、田拥”的自然条件,使得城乡的自然生态之美尤为突出。昌宁全域自然山水格局可归纳为“山脉纵列、水脉川流、田城相拥”。
人文要素层面: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但通过城乡建筑及景观等风貌分析,仅有部分区域很好的融入了当地文化要素。
总体来说,昌宁县全域特色风貌要素优而不强、利用粗放、缺乏统筹,特色风貌要素与城乡建设脱节,城乡风貌特色不足。
4.3.1 文化保护传承策略
(1)生产性保护与传承。日常衣食住行中的许多部分都蕴含着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对这些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就是在符合保护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产,使它们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一方面,通过生产性保护,使文化能够在商品市场中生存,获得经济效益,从而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文化的学习与传承[6];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让这些文化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文化扎根民间。这样,文化的传承发展才能建立良性循环,成为具有造血功能的完整系统[7]。
(2)活态化保护与传承。保护与传承文化的目的不仅是坚守传统,还要使其永葆生命力。通过“活态传承”,能够让文化更多地融入时代元素,更好地融入现代百姓生活,重现生机与活力。
(3)整体性保护与传承。死水养不出活鱼,要想真正实现“活态传承”,不能仅仅只对某一个文化项目进行保护,而是让文化生存的环境变成一池活水。要保护好文化,就需要在文化的整体生态中进行,保护好文化所依存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综合环境。
通过生产性、活态化、整体性保护与传承,将特色文化融入到城乡建设中,结合特色文化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激发文化价值,以文化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4.3.2 文化保护传承路径
文化保护传承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结合昌宁旅游发展,打造“温泉走廊”、“霞客走廊”、“古茶走廊”三大走廊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文旅融合,串起旅游业发展的亮点。从自然风光游到文化旅游,从浅层的“到此一游”到深度的文化体验,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也提高了文化附加值和旅游品质[8]。
“三大走廊”的打造,需以昌宁主要文化要素为核心吸引物,将青铜文化、古茶文化、民族文化、田园文化、温泉文化、霞客文化等融入各走廊的打造上。通过文化的融入,提升旅游吸引力,带动其它附属产业(特色农业、特色加工制造业等)的发展,同时也将昌宁文化很好的展示与利用起来。
在“霞客走廊”的打造上,不是简单将资源点进行串联,而是整合资源,打造集古道、茶养、运动、温泉、露营、节庆等为一体的主题休闲性驿站,为游客深度体验、感受风土人情、地方文化提供基础。在“古茶走廊”打造上,要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构建以老茶厂为支撑点,打造创意体验展示平台,推进全域旅游与工业产业、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激活乡土文化记忆,打造乡村旅游游憩带。在“温泉走廊”的打造上,要深入研究温泉的历史文化、温泉资源的科学价值,从休闲产业的角度看温泉,以温泉为中心,充分考虑温泉与休闲产业、会议产业、疗养产业、游乐产业等的互动发展,在产业链上突破,使诸多产业在温泉周围形成聚集,形成温泉产业聚集区的整体发展模式结构[9]。
4.4.1 全域特色风貌塑造
(1)特色风貌定位。以昌宁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为引领,以昌宁“八大文化”为品牌,打造“神秘哀牢故都、魅力千年茶乡、多彩民族之县、秀美田园城市”的特色风貌形象定位。
(2)特色风貌分区。依据全域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及特色风貌分析,将昌宁县域分为四大特色风貌区,分别为哀牢青铜文化特色风貌区、多彩民族文化特色风貌区、温泉古茶文化特色风貌区、生态山水特色风貌区。
(3)特色风貌控制引导。全域引导:加强全域山水人文格局的景观营造。对全域凸显城乡山水人文格局的特色景观地区的开发建设与空间形态进行管控。深入研究山水廊道的历史功能,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手法,提出活化利用方式,延续、激活历史特色,建设形态优美、尺度宜人、风貌协调的区域纽带。同时,加强对文化聚集区的形态管控与风貌引导,将体现不同聚集区差异特色的传统村落、山水林田等物质、非物质要素协同保护,并提出凸显片区特色风貌的管控措施。
重点管控:强化重点管控地区的空间形态及风貌管控。管控文化聚集区、历史地段等特色片区,控制引导周边片区的空间建设。明确特色片区的建设控制指标以及建筑肌理、建筑材质、色彩、天际线等空间引导指标。强化有人文、景观价值的制高点、山水轴线、视线通廊等,注重寺塔楼阁等历史标志物在塑造城乡历史意象的重要作用,打造宜人优美的人居环境。
特色塑造:突出城乡特色性的风貌引导。首先是“保绿”,保护与城乡相互依存的山水基底,保护山-水-城-村的空间关系。其次是“显蕴”,地域不同,城乡文化风俗不同,严格保护特色城镇、传统村落的特色格局与整体风貌,维护城乡空间的完整性与地域性。
4.4.2 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塑造
(1)特色风貌定位。结合昌宁县中心城区文化特色及风貌现状,将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定位为:“环山脉水、田城相拥”宜居的山水田园城市;“哀牢故都、古茶温泉”魅力的历史文化之都。
(2)风貌分区结构。在分析整理中心城区文化特色与现状风貌格局的基础上,以特色风貌定位为纲领和脉络,因地制宜的对整体风貌体系进行梳理与重构。将中心城区整体风貌分区结构划定为“一带、五区”。
“一带”。即田园景观风貌带:依托右甸河及沿线田园景观,塑造独具昌宁特色的城市田园景观风貌,突出田园昌宁。
“五区”。即老城特色风貌区:保护传承老城格局及历史文脉,塑造昌宁传统老城特色风貌,展现历史昌宁;新城特色风貌区:融合昌宁多元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昌宁特色的魅力现代新城风貌,展现多元昌宁;现代产业风貌区:结合昌宁产业发展,打造昌宁特色现代产业风貌,展现新兴昌宁;休闲宜居风貌区:打造康体休闲、生态宜居的居住片区,展现宜居昌宁;城市门户风貌区:依托高速门户区位优势,展示昌宁独有特色,展现魅力昌宁。
(3)风貌分区控制引导。田园景观风貌带:保护和挖掘中心城区现状地域特性和生态田城空间格局,系统梳理整合各项生态要素,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田园城市风貌。保护并延续田园文化脉络,加强“山-水-田-城”的相融相生,生态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穿插,形成完整的现代田园城市风貌景观区。以田园风光保护为重点,严格控制城市建设活动。公共空间、两侧建筑造型和色彩遵循清新、淡雅的特点,与整体山水田园环境相协调。
老城特色风貌区: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以传统风貌为主导,突出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强调亲切宜人的尺度环境和开放式街区的营造。通过老城格局的保护传承、整体环境的提升改造,打造昌宁老城特色风貌区。
新城特色风貌区:依托昌宁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多元文化融入到新城风貌的塑造中,提取昌宁文化精髓,新城的建设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展现特色新城魅力。同时,结合城市功能布局,配备完善的城市各类设施,形成功能完备的综合新城。
现代产业风貌区:强调整体整洁有序,风格简洁明快。利用周边农田与山林作为天然屏障,产业片区内进行适当绿化配置,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突出新型产业园区的景观风貌特色,建筑造型和色彩遵循简洁、现代的原则。
休闲宜居风貌区:以最美田园城市的定位为目标,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按照宜居城市标准,完善相关功能,使居住生活舒适便捷。同时,挖掘地方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片区风貌的塑造中,整体塑造昌宁特色的休闲宜居住区风貌。
新城门户风貌区:突出片区的门户作用,须有标志性的景观、建筑,强调视线通廊的打造,建筑、景观风貌的打造需突出昌宁特色,运用最能代表昌宁特色的元素,整体风貌需简洁大气,突出城市个性。
城乡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为“魂”,风貌为“形”,只有以文化传承为精髓的城乡风貌塑造,才能形神兼备,才能风韵永驻。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在“山、水、林、田、湖、草”全资源全要素统筹的同时,文化的传承和风貌的塑造更是点睛之笔,让城乡发展拥有厚重的积淀、魅力的灵魂、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