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佳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3)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1],是指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以及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兼顾他国的合理利益及关切,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以形成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有机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衷共济”等传统和合文化精髓,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渊源。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追求世界共同的繁荣发展。它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髓,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人民的发展与全人类的发展统一起来的宏阔视野、博大胸襟和非凡气魄,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治国理政的传统文化智慧,为构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2]448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说:“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3]272他在演讲中专门提到:“这是我担任国家主席后第一次出访,是这次出访的第一站……”在两个“第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国内传播到国外,作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呈现在世人面前,使得这一理念得以系统形成并从最初的经济层面扩展到政治、文化和国家安全的层面。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至今,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涉及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讲话不计其数。他倡导的“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动而有力的实践。他回答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与现实性,相继提出了“亚太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一系列倡议。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强调:“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522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指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坚持共享共建,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适用于各个国家。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文明的差异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而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2]541-544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进一步阐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使这一理念进一步取得了突破,实现其从理论到实践的进一步飞跃。
党的十九大不仅首次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党的文件、写入党章,而且还将其概括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之中,上升为我国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018年,“促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式写入了宪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理念,一方面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世的智慧,另一方面融合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现实关照。[4]一经提出就引发强烈反响,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接纳和支持,有识之士赞誉其为“中国为地球村提供的一把发展的钥匙”和“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相继写入了联合国大会的相关决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国际社会发展委员会、人权理事会、国际劳工大会的相关决议以及上合组织的《青岛宣言》之中。至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外交政策思路到外交战略理念再到国际战略理念的成长过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萌芽,两者有诸多契合之处。中华文化是崇尚和谐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平、和睦、和谐等共同价值的不倦追求。“以和为贵”“天下为公”“海纳百川”“天人合一”“和衷共济”“协和万邦”等传统和合文化的精髓,都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统文化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得其养分滋养,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解决人类文明冲突问题提供了方法和路径,为人类文明共生共荣提供了平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和弘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入思考,为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给出的“中国方案”。
“以人为本”一词最初出自《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孔子较早提出了重民富民的思想,在“民、食、丧、祭”中,他将“民”列为首位;孟子则在《尽心下》中,明确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在其《哀公》中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张载在其《西铭》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民胞物与”思想;司马光在《传家集·才德论》中提出的“民者,田也;国者,苗也”;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指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恤民的关键在于民生”;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宣扬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等等。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以民为本”的主张,涵盖了“为政利民”“以民为贵”“听政于民”中的“利民”“重民”与“从民”思想。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党性原则。[5]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他的第一次公开讲话,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题。他始终把人民放于心中最高的位置,风雨兼程、访贫问苦,模范地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这个词一共出现了203次;2020年,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6]从“以人为本”到“人民至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2016年8月17日,他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2]503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之一是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中国始终坚持以化解冲突的方式应对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问题;主张当事各方通过协商谈判等渠道解决争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不断对国际社会加大卫生事业的支持和援助。这些举措,无不说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含的丰富内涵,正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中“以人为本”“民本思想”的价值观。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据说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老子提出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命题,都揭示了和谐的本质特征。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时——利——和”中,“和”具有最高的价值。[7]
2014年3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了题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演讲,他说:“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2500年前的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对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3]261-262并得出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他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人智慧,向世人讲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包含的“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理念,正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中提炼出来的政治观。
孔子提倡君子应有正确的“义利观”。“义”强调的是道义和伦理道德,“利”主要是指物质利益。儒家提倡“和气生财”,道家主张“交相利”,墨家主张“义利并重”。哲学家王夫之在《尚书引义·卷五》中指出,“人们的合理需求和利益保障是‘天理’的义利观。”可以说,古人的这些义利观,不仅是人们安居乐业、帝王施政的重要思想,也是经商和百姓交往时的行事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连,以长远的世界发展眼光和超越零和博弈的天下情怀,倡议和推动了“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的有效实施和健康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系列帮助。打造了一个义利合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充分彰显了一个大国的担当和形象,充分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义利合一”“天下为公”的智慧。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特征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不同的历史与国情,不同的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使得世界如此的丰富多彩。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8]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董仲舒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王阳明提出“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无论是儒家的“天人感应”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都认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荀子·天论》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来提醒世人应当充分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并与之和谐相处。他以全球环境为视角、以世界人民为中心,提出了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源,其现实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都升华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地球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提供了方向和根本遵循。
《尚书·皋陶谟》记载:“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言:“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协和万邦”的思想最早出现于先秦诸子《尚书·虞夏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可见,中国人追求道德高尚、家族和睦、万邦和谐的家国情怀,是骨子里的基因和行为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9]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所蕴含的“和衷共济”“协和万邦”的安全观,是破解世界难题,照亮世界和平的一盏明灯。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曾指出:“世界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而在这个推进过程中做得最好的,正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10]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中国所具有的大国胸怀、大国气魄,是一种文化的气派和文化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各国共识,顺应历史潮流,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世界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脱贫攻坚把全国人民连成了命运与共的一体。2021年2月25日,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11]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是全球治理的重点和难题。中国完成的脱贫壮举,为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减贫动能,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1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自此,被誉为“21世纪的伟大倡议”的“一带一路”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一带一路”连接了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致力于实现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目前已有150多家中外机构成为合作伙伴。[13]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将帮助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14]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家搭上中国经济腾飞的“快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正不断向世界释放合作共赢的红利。[15]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我国在做好自身防疫的同时,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球多边抗疫合作。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信守承诺,坚持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用品。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已向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包括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盒、疫苗等大量的重要防疫物资,为有需要的多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提供疫苗援助,向维和人员捐赠疫苗。向1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11个国际组织提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紧急援助。同30个国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16]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超过5000万美元,支持世卫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2021年10月30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倡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二十国集团……要负起应有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6]
面对人类共同的环境问题,2017年1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瑞士的日内瓦和达沃斯时的两场演讲,给出了全球治理的“系统性方案”。他系统、全面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了48.4%,超过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至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17]我国还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6]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和小岛屿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16]
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公平正义。中国分摊的联合国会费比例从2000年的0.995%上升到2021年的12.01%,是联合国会员国中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2]526
30年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5万余人次,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在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坚持劝和促谈,反对动辄使用武力威胁和武力,有力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18]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已经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基本遵循,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