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刚 毛心怡 何桂敏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统战工作是新时代高校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团结引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高校统战工作还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承担着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输送人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监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等任务。理顺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体制、加强党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已经成为深化高校治理改革的重要任务。本课题仅就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体制机制展开研究,分析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主要问题和完善对策。
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是高校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关系到能否团结和引领好党外知识分子,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聪明智慧,甚至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进程。
第一,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关系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是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一些西方国家通过项目资助、国际会议、访学交流等各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宣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宗教思想,利用宗教进行文化渗透,妄图拉拢高校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这种新情况、新问题对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地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清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有效地抵制西方某些国家的文化渗透,进而巩固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安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第二,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关系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质量
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承担着培养和选拔党外代表人士、民主党派领导和骨干力量的重要任务,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水平直接决定了能不能培养好、选拔出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和能否为参政党建设输送优秀的干部。新时代高校还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组织基础,各民主党派在高校大多建有组织机构,发展和培养党员,开展相应组织活动。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承担着帮助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开展组织建设,为党外代表人士提供不同岗位历练的机会和成长进步的平台的任务,承担着对党外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直接决定着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党外知识分子对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同与否。
第三,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双一流”建设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多学识渊博、造诣深厚、社会影响大、对外联系广,并且长期工作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第一线,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对高校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高校各级党委解答党外知识分子思想认识中的困惑,解决党外知识分子教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具体困难,有效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会有力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变迁、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调整等对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第一,新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复杂多变,凝聚共识工作难度加大
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00万亿人民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已经超过1万美元,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多种生产方式、多种劳动职业类别纷纷出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经济条件的人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感受和认知存在着明显差别。二是经济全球化使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观念碰撞越来越频繁和激烈。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拜金主义、消费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在国内开始兴起,并且不同程度地影响各阶层人民的思想意识,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给社会整合、价值重构带来了碎片化的危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为表达个人思想和主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如何做好“自媒体”时代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促进社会整合,也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时代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新时代经济发展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反映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动态上,有的党外知识分子政治理论素养不深、对自由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有的党外知识分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和文化缺乏认同,有的党外知识分子具有比较明显的宗教信仰等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比较严峻复杂,对于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巨大的挑战,同时又是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不能回避、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二,新时代社会结构变迁和利益分化加剧,利益协调工作难度加大
随着“两个毫不动摇”的深入贯彻和严格执行,民营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等新型社会阶层在社会中占有的财富越来越多,社会影响力也显著提升。这种状况深刻影响到高校统战对象的思想面貌、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利益诉求愿望显著上升、利益诉求内容明显增多,并且从获得物质利益拓展到参与决策、实施监督等政治方面的权益。由于高校统战对象知识层次高、社会影响力大,他们的权利意识、表达方式和实际行动都要高于一般群众,更受社会关注,对社会影响也更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院士大会等讲话中多次明确党外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团结党外知识分子对新时代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课题申报难、职称评审难、论文发表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工资收入低、教学科研工作量大、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家庭生活负担比较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高校薪酬制度、科研制度、教学制度、学科专业设置制度等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激发和释放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才华和能力。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部门,需要认真研究中央全面深化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精神,并且结合本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利益诉求,创造性地向学校党委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创造条件。
第三,新时代高校政治与学术问题交织,团结引领工作难度加大
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进步明显加快,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权、社会保障权、接受教育权、享有文化权等得到较好的保障,对社会成员不同意见和声音的容忍度也明显提高,包括党外知识分子在内的社会成员对我国城市管理、文化建设、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性问题都可以公开发表意见。在高校不同学术派别、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锋还是比较激烈的,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术派别之间的竞争、排斥和攻击,学术新人、学术新观点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排挤和压制,这种情况虽然在所难免,但是也深刻地影响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成效;党外知识分子在其从事专业、学科领域研究中或者就社会热点问题发表与政府部门不一致的意见和声音,同意识形态管控、维护党的领导体制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也要引起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部门的重视。在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中,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往往相互交织,鼓励探索创新和坚持制度原则往往难以兼顾,需要准确把握中央文件精神,具体事件具体分析,做好团结引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既要保障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教育引导,不能软弱涣散、放任自流。
新时代我们党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于2015年先后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并且于2022年7月再次召开了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两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第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针对高校统战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在实际工作中,各高校在贯彻两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第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体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薄弱等问题。
第一,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体制存在薄弱环节
当前,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体制建设存在进展不平衡的问题,“上热、中温、下冷”现象比较突出。从高校内部看,高校党委关心重视统战工作,邀请统战对象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学院党委或党总支更注重具体党务工作,对于统战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全国重点院校统战对象多、中央关注、社会影响力大,高校党委相当重视统战工作,一般院校党委统战任务比较少,自然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从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配备、工作开展情况看,重点高校都设有党委统战部,并且大多由学校党委常委担任统战部部长,并且明确工作职能、配置工作人员、规范开展统战工作;部分高校把统战工作与宣传工作合并在一起,设立党委宣传统战部,统战工作部门地位不够突出、统战工作开展不够到位;部分高校甚至不设置或者取消党委统战部,把党委统战部的工作职能委托给党委组织部或者办公室,致使党委统一战线日常工作难以开展。统战工作领导体制是否顺畅、是否健全、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开展,影响到高校的民主治理、科学治理和依法治理,甚至影响到我们党的统战政策的贯彻落实。部分高校存在统一战线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力量不强、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直接削弱了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能力,使统一战线工作议题难以及时上报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统一战线工作文件难以得到扎实有效贯彻落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党外代表人士等统战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高校大统战、大联盟、大团结的目标难以落实。
第二,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机制运行不顺畅
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千头万绪,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不断增多、统一战线工作范围不断扩展、统一战线工作涉及部门时有调整,建立科学规范的统一战线工作运行机制至关重要。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要照顾到包括高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政府参事、文史馆员等十余个类别的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工作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建言献策、组织撰写提案议案、党外干部选拔使用、统战经费保障等十余项,统一战线涉及工作部门包括人大、政协、侨联、民宗局、台办、文史馆等十多个部门。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中央和地方各级统战部门、各民主党派与高校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围绕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通报政策信息、交流工作情况、研究工作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部分组织和部门交流不够、沟通不畅、形不成合力的情况。如:“在政协委员和政府参事的推荐过程中,有党派省委或参事室直接指定事后告知高校,但从高校自身的实际了解该人选并不是该党派或单位最合适人选,从而使高校工作陷入被动。”[2]这种状况不同程度地削弱了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造成了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被动,限制了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协同发力,影响了党外知识分子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也反映了地方党委、政府和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运行不畅通。
第三,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机制不完善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发挥其参政议政作用和更好地服务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国各民主党派大多在高校建有基层组织,有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并且推选了学科领军人物、知名人士担任高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领导干部。从历史发展过程看,高校各民主党派组织成员数量增长较快、素质不断提高,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从服务中心工作、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好发挥新时代高校各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看,新时代高校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机制还存在着一些不健全、不完善、不适应的地方。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党派的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服务社会,必须正视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中的问题,通过完善领导制度、工作制度、保障制度,不断改进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促进各民主党派实现良性发展。目前,高校各民主党派成员年龄普遍偏大,面临着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等问题。高校优秀人才中共产党员的比例比较大,即使是非党人士对民主党派或者了解不多、或者不感兴趣、或者不愿加入民主党派。同时,各民主党派发展成员又有特定的范围、对象和要求,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比较有限。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影响,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机制不完善、组织活动不规范、社会影响力不大等主观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机制健全、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强大,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就不会出现组织成员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
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必须顺应民主化、法治化、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加强党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促进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要回答实践发展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凝聚各方力量、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必须不断健全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加强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增进政治认同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不断完善新时代高校党委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机制
完善高校党委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机制是保证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政治方向正确、开展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关键举措,也是健全高校治理制度、完善治理机制、实现高校良性治理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坚持党的领导是新形势下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为开展好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新时代完善高校党委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机制,就是要把高校党委领导统一战线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制度固定下来,用制度机制巩固高校党委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领导地位,保证高校党委掌握统一战线工作的实际领导权。具体地说,就是学校主要领导要关心统战工作,过问指导统战工作,同党外代表人士结对子、交朋友;就是要建立高校党委会研究统一战线工作的制度,形成党委会研究部署统一战线工作计划、制定政策解决统一战线工作问题的机制;就是要把统一战线工作内容纳入到各单位和部门党组织年度考核内容。
新时代完善高校党委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机制,必须明确党委领导统一战线工作的主体责任,明确高校统战职能部门的直接责任,建立党委领导统一战线工作的相关制度,落实党委和统一战线职能部门的责任范围。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主体责任在学校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虽然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统一战线工作,但是也承担着职责范围内的统一战线工作。学校党委要把统一战线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学院、各个职能部门,把统一战线工作纳入到党政领导班子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等制度中,保证高校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新时代完善高校党委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机制,必须发挥高校统一战线部门落实党中央和高校党委统一战线政策,协调统一战线上下级关系,联系党外知识分子和党外代表人士、推进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作用。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人选在高校统一战线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高校统一战线政策的落实。高校党委要选配熟悉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组织协调能力强的领导干部担任统战部部长,另外还要挑选精明能干的统一战线工作人员,为正常开展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人员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地方统战部门和高校要为统一战线干部和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创造学习培训条件,开展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切实提高统战人员的工作能力。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要统筹学校和二级学院、统战职能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统战职能部门牵头协调、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大统战格局。
第二,不断健全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的工作机制
健全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机制是新时代加强党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引导机制、组织协调机制、民主党派建设机制、关爱服务机制等内容。
健全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引导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正确认识“两个大局”、科学研判经济“新常态”形势、投身“六保”“六稳”工作的基本前提。要建立党外知识分子的理论学习机制,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定期开展理论学习活动,邀请党内外知名专家讲授贸易霸凌主义视角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以及应对之策,讲授新时代我国协商民主建设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走向、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教育论述、发展科学技术论述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特点,激励党外知识分子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要完善党外知识分子的参观考察机制,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定期参观考察制度,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到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参观访问,如到粤港澳大湾区感受营商环境的变化,到中国自贸区感受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到兴十四村感受新农村的变化,通过实际参观考察增强党外知识分子对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生的历史性成就的认同,激励党外知识分子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双一流”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健全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是凝聚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各方力量的主要抓手。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多个单位,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部门线性化管理开展工作,而是要通过联席会议、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形式开展工作。党委组织部要按照学校干部选拔要求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考察、培养和选拔工作,党委宣传部要协助统战部开展统一战线方针政策、重大活动的宣传展示,人事管理部门要协助统战部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职称评审、社会保障等工作。新时代要建立健全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学校统一战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学校改革发展情况通报制度、统一战线工作意见征求制度等,推进高校统一战线组织协调机制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完善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机制,是促进各民主党派科学发展、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托。培养、选拔和建设好领导班子是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高校党委领导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事项。各民主党派在换届选举和提拔干部时,一般都会征求学校党委意见,党委和统战部门在民主党派干部选拔、领导班子建设上有一定的话语权。高校党委和统战部门要在学校教学科研等日常工作中发现和培养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为党外人士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创造条件,并且做好向民主党派和上级统战部门推荐干部工作。高校统战部门还要协助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做好发展成员、理论学习、组织活动等工作,协助解决民主党派成员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组织活动不规范、理论学习效果不佳等各种问题,为高校各民主党派建设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指导。
完善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关爱服务机制,是落实党的统战政策、团结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纽带。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的部分专家学者有利用学术专长服务社会的现实需要,如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出售技术发明专利等。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部门要掌握党外知识分子的技术专长、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和需求,利用学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为党外知识分子申请课题、开展调研、访学讲学、服务社会等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在脱贫攻坚战中,部分学校统战部门组织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专家学者深入贫困乡村,向贫困地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救济、技术诊断、技术支持,既受到了贫困地方人民群众的欢迎,也为地方政府减轻了脱贫工作压力,为学校赢得了口碑和声誉。
第三,不断加强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保障机制
新时代高校必须要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保障制度和组织保障机制建设,推动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保障和组织保障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在领导保障上,要坚持和完善党委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通过思想领导提升统战工作的思想理论水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政治领导保障统战工作的政治方向不发生偏离,通过组织领导保障统战政策的落地生根。在组织保障机制上,要加强统一战线工作职能部门和民主党派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培养选拔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担任统战部门负责人,把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政议政能力强、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党外代表人士推荐提拔到学校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岗位上进行锻炼,并且对待党外干部同党内干部一视同仁、真心爱护、严格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促进党外干部不断成长进步。
新时代高校必须要保障统一战线工作的活动经费能够满足办公需要、活动场所相对固定、活动所需物资有着落。学校财务部门要保证能够按时划拨统战工作经费,确保统一战线工作不因缺少经费而无法开展活动。学校统战部门要统筹安排民主党派、欧美同学会等组织的日常工作经费,对高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等统战工作对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学习考察等要给予时间保障,并且适当给予补贴。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部门要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开展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推介会、展示会等活动,架起党外知识分子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参政议政的优势、学科专业的优势、海内外联系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报、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和工具,开展高校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政策宣传、活动推介、党外代表人士风采展示等活动,吸引高校师生关注统一战线工作、参与统一战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