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落霞,李申安
(1.济宁市黄淮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 济宁 272000;2.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0)
按照水利部“水利行业强监管”的要求及山东省水利厅下达的疑似违法违规项目通报,累计753个违法违规项目需要补报水土保持方案,截至2020年底已全部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的报批、上传工作。结合济宁市水土保持工作实际,以济宁学院附属中学红星校区建设项目为例,对补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进行分析探讨。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红星校区建设项目位于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街道,选址为原济宁市师范专科学校。项目占地面积7.13 hm2,总建筑面积55 235 m2,建筑密度22%,绿地率35%,设有停车位203个,是一所48班四年制初级中学,可容纳学生2 400人。项目区以微度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为195 t/(km2·a),不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项目区内地势平坦,原地面高程平均38.0 m,设计高程38.4~39.1 m。
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一般为已建成或在建中,施工进度不一样,发生水土流失的特点也有所差别,应分门别类、认真研究,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红星校区建设项目中,只保留原校区的一栋宿舍楼及大部分高大行道树,其余建构筑物全部拆除重建。项目建设前,校区内乔灌草绿化配置能够有效降低强降雨对地面的冲刷强度,景观水面能够充足容纳降雨量,水土流失轻微。工程于2019年7月开始施工,开工时处于雨季。建设初期,在建构筑物的拆除外运、开挖土方临时堆放的施工过程中,虽采取防尘网覆盖,但若遇到强降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堵塞周边市政管网及项目西侧的小府河。建筑垃圾及余方的外运也很容易沿撒到项目区外运输道路,造成道路泥泞。
编制补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时,首先,应详细收集资料,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和危害;其次,到项目现场查看,对项目区周边水系、道路情况进行调查,对项目区内现有建构筑物、道路广场、景观绿化、水系水面等进行调查,利用无人机拍摄项目区整体平面布置情况,充分了解项目建设前、建设中的实际情况;最后,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沟通对接并收集相关资料,将监理资料中记录的排水长度、土方数量、植物品种的规格数量等内容,作为编制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依据。
1)建构筑物区。首先要查阅施工设计资料、监理资料,明确基础开挖、地下车库开挖范围及深度,查阅土方开挖数量,了解施工时序。对于土石方平衡中的余方,有外运协议时需明确土方最终利用去向;没有外运协议的,要结合实地调查,论证综合利用的方案。在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时,周边的防护宜采用彩钢板拦挡,堆土量较大时宜采用草袋装土拦挡并进行覆盖,小部分临时堆土、裸露区域宜采用彩条布覆盖,并布设临时排水沟和沉砂池等。若临时堆土时间较长,当超过一个雨季时,还应采取临时撒播草籽的措施。
2)道路广场区。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会修建临时洗车池、临时水泥道路等。一般情况下,若未建设系统的临时排水沟、沉砂池,在强降雨天气下,极易造成项目区的雨水携带着泥浆漫流到临时路面,导致道路泥泞。在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时,应充分考虑排水工程、透水路面工程、雨水集蓄工程、临时排水设施、临时沉砂池、彩条布覆盖等措施。
3)景观绿化区。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要充分了解项目的景观设计情况,在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时,应与景观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衔接好绿化植被的总体布置,进行水土保持植物优化配置,包括植物品种、数量、规格等,使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地达到既能保持水土,又能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对主体设计中的景观水面,应结合排水工程进行沉砂池设计,然后收集雨水至景观水面,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济宁学院附属中学红星校区建设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采取铺设矮生百慕大草皮进行绿化,乔木选择白蜡、国槐、银杏等品种,灌木选择北海道黄杨,水生植物选择鸢尾、美人蕉;景观道路铺设透水砖、植草砖;排水系统沿建筑物和道路布设,雨水排至工程南大门两侧的景观水池。
1)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要利用无人机航拍及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占地红线范围内进行踏勘,调查有无裸露地表、植物损坏或植物品种搭配不相适应的情况,是否存在边坡水蚀的可能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等工作,能够避免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与验收时严重脱节的现象。
2)要充分重视表土资源利用。为保护生产力较高的土地资源,对于原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的,应提出表土保护的硬性要求;对后期绿化面积较小,表土所需较小的工程,除按需堆存保护外,其余表土资源应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综合利用方案。对于其他占地类型的表土,要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从后期绿化所需表土量角度,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综合考虑。
3)要对水土保持工作提高重视。从项目开始建设前的“五通一平”,到后期景观绿化,水土保持工作贯穿始终。水土保持方案从安全、经济的角度对工程建设布局进行综合分析,对减少或防止工程建设引发水土流失至关重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的水平决定着方案的质量,因此从业者应多参与相关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方案编制能力。相关单位应加快组建一支具有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多专业融合的方案编制团队,积极探索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工作进入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