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军锋,杨亚倩,刘萍萍,徐 华,刘 博,王 充
(1.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2.定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定州 073099; 3.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 063399)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睡眠呼吸疾病,多由咽部反复塌陷所致,以夜间睡眠打鼾、白天嗜睡、呼吸暂停、浅呼吸、呼吸相关唤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2]。研究表示,约有9%~38% 的人患有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且多发于肥胖、超重人群及男性,呼吸暂停可反复产生夜间高碳酸血症、低氧,进而引发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夜间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3-4]。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中医中属“鼾症”范畴,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起居饮食失调,致使内生痰浊,咽窍不通,影响气流发病,平胃散加减具有燥湿化痰、益气通络的功效,故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平胃散加减对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0例,病例纳入标准:参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 》[5]诊断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根据《鼾症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6]分型为痰湿内阻证;年龄20~60岁;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中度及重度者;近期未给予相关治疗者;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全身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有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存在呼吸道解剖结构异常者;单纯上气道阻力综合征、鼾证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神经肌肉病变、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者;精神障碍者;依从性差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5.25±3.55)岁,平均病程(21.25±2.41)个月,AHI分级:35例中度,15例重度;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5.37±3.25)岁,平均病程(21.32±2.35)个月,AHI分级:36例中度,14例重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西医治疗,饮食管理,多食新鲜水果、粗粮、优质蛋白,避免夜间零食、睡前进食,少食碳酸饮料;给予患者运动指导,每日进行中强度运动30~60 min,减少久卧久坐;告知患者需戒除烟酒,睡觉时保持侧卧位,适当抬高床头。同时给予患者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睡时给予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型号:Solo Plus nCPAP)治疗,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6 h以上,连续治疗3个月。
1.2.2 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平胃散加减治疗,方药组成:苍术、陈皮各15 g,厚朴6 g,炙甘草3 g,大枣9 g,脾虚重者加砂仁5 g,白豆蔻、紫苏各10 g;气虚者加黄芪20 g,山药15 g;血瘀者加丹参10 g,乳香、苏木各9 g,由中药制剂室统一煎药,每次200 ml,每日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上海科艾博生物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检测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脂氧素A4(LXA4)、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患者miR-233水平。
1.3.2 心室复极参数:治疗前、后采用12 导联心电图检测患者夜间Tp-e 间期、QT 间期、Tp-e/QT。
1.3.3 睡眠结构:治疗前、后采用多导睡眠记录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OMNOlab 2)记录患者快速眼动睡眠(REM)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占比及AHI。
1.3.4 认知状态:治疗前、后给予患者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MMSE:评价患者语言能力、即刻记忆力、回忆能力、定向力、计算力和注意力,总分30分,分数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MoCA:该表给予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等8个项目评价,总分30分,分数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
1.4 临床疗效[7]患者AHI在5次/h以下,临床症状消失,记为痊愈;患者AHI降低50%以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记为显效;患者AHI降低25%~50%,临床症状改善,记为有效;患者AHI降低25%以下,临床症状无改善,记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VCAM-1、MIP-1α、HIF-1α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VCAM-1、MIP-1α、HIF-1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VCAM-1、MIP-1α、HIF-1α含量相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sVCAM-1、MIP-1α、HIF-1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VCAM-1、MIP-1α、HIF-1α含量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GAL、GGT、LXA4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NGAL、GGT、LXA4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GT、NGAL含量相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GGT、NGAL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LXA4含量相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LXA4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GAL、GGT、LXA4含量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iR-233及PPAR-γ含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miR-233及PPAR-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iR-233含量相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miR-233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PPAR-γ含量相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PPAR-γ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iR-233及PPAR-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夜间Tp-e间期、QT间期、Tp-e/QT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夜间Tp-e间期、QT间期、Tp-e/Q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夜间Tp-e间期、QT间期、Tp-e/QT相较治疗前缩短(P<0.05),治疗组夜间Tp-e间期、QT间期、Tp-e/Q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夜间Tp-e 间期、QT 间期、Tp-e/QT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EM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占比、AHI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REM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占比、A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Ⅰ期+Ⅱ期百分比、AHI相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Ⅰ期+Ⅱ期百分比、AH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REM期、Ⅲ期+Ⅳ期占比相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REM期、Ⅲ期+Ⅳ期占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EM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占比、AHI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状态评分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认知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状态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认知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状态评分比较(分)
2.7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而言更高(98.00%与90.00%)(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遗传易感性、肥胖、年龄、不良生活习惯、性别、上气道结构异常等均是其危险因素[8-9]。较男性而言,女性上呼吸道较短小,可减少产生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几率;年老者由于肌肉张力下降、松弛,可增加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病率;肥胖者若咽喉、舌部存在过多脂肪,易导致相应区域产生组织塌陷,可影响肺呼吸运动;当患者内分泌产生紊乱,甲状腺素功能下降,生长激素过度分泌,可产生黏多糖潴留、舌体增大,致使上气道狭窄,诱发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炎症可致使气道黏膜水肿、充血,致使气道塌陷、呼吸肌功能失常,炎症因子也可导致快动眼睡眠时间减少、间断低氧、呼吸暂停,频繁低氧可增加氧自由基产生,改变氧化应激状态,产生氧化-抗氧化失衡,致使组织器官损伤,诱发疾病[10-13]。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中医中属“鼾症”范畴,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起居饮食失调,致使脾肺损伤,水湿无以运化、内生痰浊,湿浊犯肺,致使肺气不通、咽窍不畅,影响气流发病[14]。平胃散中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化痰,能入脾肺,可行散肺气壅遏、行气宽中,常用于肺气壅滞、湿痰壅肺及脾胃气滞,为君药;苍术健运脾胃、祛除寒湿、通痹,厚朴燥湿消痰、下气宽中除螨,为臣;大枣补气健脾、安神,常用于脾气虚、中气不足,提升脾胃宣发之气,为佐;炙甘草健脾益气、化痰,为使;脾虚重者加白豆蔻、紫苏、酸枣仁健脾理气、化湿行气、养心安神,肺气虚者加黄芪、山药补中益气、益卫固表,血瘀者加乳香、苏木、丹参调气活血、化痰祛瘀、舒经活络。诸药合用:共达健脾补肺益气、燥湿化痰通络之功。酸枣仁中黄酮类、皂苷类是酸枣仁中药镇静催眠成分,可作用于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患者睡眠;其有效成分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改善患者学习记忆能力,提升认知功能[15]。厚朴中含有联苯二酚类化合物,可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16]。
sVCAM-1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可加重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病情;MIP-1α为炎症趋化因子,可促进产生炎症介质,诱导炎症产生;HIF-1α在缺氧状态时逐渐增加,可加重肺泡上皮细胞损伤[1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sVCAM-1、MIP-1α、HIF-1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平胃散加减治疗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可抑制患者炎症,降低HIF-1α水平。NGAL与氧化应激反应呈正相关;GGT可活化氧化应激反应,加重氧化应激反应;LXA4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18]。治疗组患者GGT、NGAL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XA4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说明平胃散加减治疗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可减少氧化反应损伤。PPAR-γ与气道纤维上皮细胞损伤呈正相关;miR-233是缺氧相关指标,可抑制机体炎症,改善患者病情[19]。治疗组患者PPAR-γ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iR-233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说明平胃散加减治疗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可降低PPAR-γ水平,提升miR-233水平。呼吸暂停可导致患者产生低氧状态,进而引发心脑血管损伤,产生心室复极参数变化,影响睡眠结构、神经系统、认知功能[20-22];治疗组夜间Tp-e 间期、QT 间期、Tp-e/Q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Ⅰ期+Ⅱ期百分比、AH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REM期、Ⅲ期+Ⅳ期占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MMSE、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平胃散加减治疗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可调节心室复极参数,改善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平胃散加减治疗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可抑制患者炎症,减少氧化反应损伤,降低PPAR-γ、HIF-1α水平,提升miR-233水平,调节心室复极参数,改善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从而提升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