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涛
(山东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1]人才培养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体育在促进对外交流、彰显国家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同联动,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3]。在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70余年间,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始终站在研究的前沿,为体育的发展进行战略定位、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4],不断破解体育改革难题,开辟体育发展新路径。学科的发展和服务社会水平的提升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和前提,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科发展的趋势与服务社会水平的高低。跨域协同培养高质量人才对形成一支稳定的、富有活力的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更高水平地服务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有其认识活动的逻辑,也有其实践活动的辩证法。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观点与理念源于理论[5],本研究由系统论和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出发,凝练出指导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行动的观点与理念,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具体问题。
1.系统论的观点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整体,“系统之所以具有整体性,只因为它是系统中的要素、部分有机联系的综合,也是系统中多种关系的统一和协调”[6]。这就要求教育参与者协调系统内各要素(部分),由简单相加向综合协同的转变,实现各要素(部分)协同共进。例如,作为要素(部分)的民俗体育须融入学校教育系统的全领域(政治思想教育领域、道德情操教育领域、文化知识教育领域、社会实践领域),协同其他要素(部分),以民俗体育的鲜活性和亲和力为抓手,实现民俗体育教学的全方位、多层面的价值引领。
系统向环境开放,才使内外因联系起来,才有了内外因的相互作用。[6]一方面,人才培养系统只有在充分开放、内外因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较好的整体效益。对此,教育参与者需要充分利用外部的显性或隐性的生态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为实现学科资源向育人资源的转化、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跨域协同立体育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完成自身现代化以契合新时代的育才要求。而这种现代化必然是在与外部环境相互碰撞、与其他要素(部分)的相互交流中实现的。
每一个系统本身又会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即系统具有层次性。高层次系统包含若干低层次系统,低层次系统相对独立,具有特定功能,但受高层次系统制约。[6-7]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和完善的任务是立德树人,从党和国家的需要出发,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级各类人才。这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系统的根本和基础,教育参与者、发展目标、内容体系、组织实施、场域环境等方面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和基础。这就要求作为低层次系统的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贯穿培养过程的全部环节,形成厚内涵、多式样、广覆盖的发展格局。
2.生态学的观点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了生态系统,保持生态系统单位空间内各组分的丰富性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可以确保所有关键功能生态位的正常运行,而且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冗余和恢复力。[8]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为确保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系统高性能运转,需要从参与主体、内容资源、方式方法、内外环境等方面丰富系统的多样性。跨域协同的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了人才培养的方法、手段与模式,创建出适宜的人才培养环境,切实提高了系统内部各组分的丰度。换个角度看,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实施路径需要从主体、内容、载体、环境、方式方法等方面予以规划,以满足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组分多样化的需求。
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单元、各要素构建、设计和实施的一个整体。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吸收特色内容丰富课程资源、纳入优质载体创新教育模式、借助多元主体齐抓共管提高育才实效,而且需要多种具有育才功能的要素通过特定的活动或联系机制形成合力。跨域协同的人才培养路径恰恰在这些方面独具优势。可以说,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模式可以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营造适宜生态,是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应然诉求与客观要求。
从治理上看,党的领导下多部门多组织联动,有利于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引领下形成多元主体共治、共管的育才善治新局面。从资源上看,受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各类资源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跨空间、跨文化整合资源,有利于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在时间上前后延续,在空间上次第接力。
逻辑起点是人们认识某一事物的基本出发点,是认识事物的关键和基础。具体到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研究领域,从何起点出发认识这一具体问题,是全面构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实施路径的首要前提。
跨域协同的内涵与外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跨域”涵盖了组织单位中的跨部门、地理空间上的跨区域、公私分野的伙伴关系及横跨各政策领域的专业合作。[9]也有学者认为,“跨域协同”是基于治理理论与新区域主义有机结合,在多赢、平等协商、对话与互动的价值导向下,通过跨越行政区域的各利益集团的合作、交流和联合行动建构某种形式和意义上的动态制度框架和机制。[10]本研究认为,跨域协同应该是跨“组织机构”协同、跨“行业”协同、跨“地域”协同、跨“资源”协同与跨“时间”延续的统一体。
立德树人,德是根基。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教育参与者必须坚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这一主阵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跨域协同培养机制既可以通过联动多主体齐抓共管,也可以统筹优质资源充实育才内容,还可以打通育才通路,助力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路径落地、落实。总而言之,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与跨域协同机制在“育才”方面的切实作用密切关联,是本研究开展的逻辑起点。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笔者对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及教育教学的主管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专家、领导进行了访谈,了解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受访者在地域分布、从业年限、职称结构、学科构成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能反映出不同教育背景的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管理者对相关问题的多维解读。访谈主要采用半结构访谈,形式为一对一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小型座谈会等,访谈主要包括如表1所示的5个开放性问题。
表1 访谈主要问题
为系统、完整地辨识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路径的要素,首先,笔者对前期收集到的大量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比找出资料中反复出现的要素点,将相同属性的要素进行聚类,结合自然情景与人文情景勾勒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要素的结构特点与整体风貌。然后,笔者将原始资料自下而上地进行归纳,通过三级编码构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影响要素的指标体系。最后,笔者在理论呈现的基础上采用三角检验法、回访法等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即对研究程序、结论的可信性、真实性、彻底性、协调性和可理解性进行检验。
本研究采用NVIVO 12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的材料进行梳理、编码。经过饱和性检验,本研究共获得367条有意义的语句,通过三级编码确定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路径的诸要素。部分原始语句的编码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路径要素编码示例
在确定“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路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这一核心范畴后,围绕核心范畴的叙事线可以浓缩成:生态、治理与实施三个主范畴对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存在显著影响。以叙事线为基础,本研究力图构建“系统生态理论指导—宏观治理—中微观实施策略”的研究模型,并对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的路径进行探析。
由扎根理论解析出的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路径诸要素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但每个系统又是开放的。系统的开放性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6]值得注意的是,诸要素系统之间的开放与交融并非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要协调系统内部机制,塑造系统外显形式,在内外部不断进行互动、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育才跨域协同新生态,以契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一是协调内部要素,增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生态系统的生命力。人类社会也好,某一系统也罢,其发展、进步需要一个总的力量,“这种总的力量只能通过一个集体的协作才能产生”[11]。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在系统发育发展(系统演替)的过程中,外界环境虽然影响着发育的格局和速率,但演替变化的决定性力量在于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内部要素的协调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人是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生态系统的出发点与最终着力点,只有注重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加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理论与实践融合共进,才能促进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全面发展;各参与主体是主导者,多元主体各司其职,挖掘资源,通过上云、用数、赋智的方式,推动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生态系统的智慧化发展;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以反馈促改进,以反馈促发展。
二是内外环境交流互动,相关系统协作融合,提升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生态系统活力。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生物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与所处环境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不断发展。[8]普遍联系是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现实的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必定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同一系统置于不同环境,必定会表现出迥异的特性、功能,发生不同的演化行为。[12]就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生态系统而言,它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不断进行交互,在相关系统协同与融合中获取发展的源源动力。一方面,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性夯实人才培养的文化基础。例如,开发既有民俗体育文化核心元素又能融合外来文化元素的大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模块,或结合地域文化构建黄河沿岸—内陆湖泊水域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带,以特色文化资源浸润育才新生态。另一方面,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生态系统并非孤立的系统,需要协同与融合其他相关系统提升自身活力与效力。例如,协同育才系统与尚德系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立德为先的理念,明晰才与德的辩证关系,注重培养人才“明以大德,守以公德,重视职业道德”[13]。又如,协同理论研究系统与实践探索系统,以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为基础,探索“体育+生态扶贫+多产联动”“体育+易地扶贫搬迁+特色村寨”“体育+退耕还林+康养小镇”等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的现实解决方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对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党对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党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安排。[14-16]在此时代背景下,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体系应该以治理方式的创新与现代化为抓手,从行动主体、运行体制与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着手,提升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体系的效能。一是坚定政治信念,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广大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应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对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17]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确保人才工作把准大局、方向、战略、定位,构建符合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各类人才成长、成才、成功的政策体系。[18]
二是行动主体多元化,提升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体系的效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新特征,由政府单一主体肩负社会治理职责的时代正渐行渐远[19],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培养应注重行动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治理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培养人才、党管理人才的工作格局。此外,注重发挥微治理的作用,改变过去粗线条式的治理模式,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引导,结合不同领域现实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现高质量精细化治理。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发展体制与机制,实现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的科学化、规范化。首先,政府主导,建立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培养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打造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培养体制。其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智库组织机构及各类项目,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规模适度、开放有序的人才跨域培养体系。最后,依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等的一贯性,为人才培养与发展保驾护航。
人才培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高屋建瓴,也需要细致入微,更需要全链条统筹考虑,全盘推进。2022年,黑龙江省颁布《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从培养与使用人才、结合实际引进人才、创建平台培育聚集人才、释放用人主体活力、优化创新创业措施政策、强化激励奖励措施、完善优化环境等方面系统实施人才培育工作。[20]山东省针对各个层次人才分别推出了不同政策,保障各级各类人才走进来并留得住。因此,要做好人才培育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在加强全方位立体培养、整体协同推进上下功夫,各项工作落地、落底、精准实施,不断增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体系的活力。
一是注重全链条跨域协同整体推进。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与发展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主体,需要注重发挥协同效应。以组织机构为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具有时间的延续性、空间的连续性,因此必须协同各级各类组织机构,一体化推进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一方面,凝心聚力,各司其职,在增量的同时注重提质,既高质量培育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又要高品质培养专业领军人物,在保量的同时强质,量、质齐抓,做到双翼齐飞。另一方面,聚焦重点领域,从需求出发靶向育才,实现人才培育与现实需求精准互补,按照需求主导、政府推动、政策引领、资源共享、重点突破与分步推进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通过“人才培育与发展+互联网”“人才培育与发展+大数据”“人力服务+创新创业”等途径和手段,构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领域人才跨域协同培养体系。
二是落地、落底、落实,精准实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各项策略。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利用科技手段强化人才培养的效果是近年来育才的突出特点。积极融入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视觉体验,将培训场发展成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裸眼3D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搭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跨域协同培养的各类平台,以平台促发展,以平台育生态,使平台成为实现高效、精准育才的重要载体;以培育为基点,通畅路径,在引、用、留三个方面下力气,打造全链条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综合体系,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