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敏
中华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基底。中华优秀民俗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在各个阶段创造、积累、享用、传承的体现民族智慧、精神与价值标准的生活文化,覆盖到伦理道德、岁时节日、传统艺术、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体现着中华儿女的行为习惯、理性思辨,其对高校思政教育有着一定的启示价值,故而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探索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嵌入高校思政教育必要性、价值、对策等,以此来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维护学生思想的稳定与长远发展。
思政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师结合教育标准,灵活利用各项教育方法、技能,培养学生品质、情感,以此来提升其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其对遇到的事物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此来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核心途径,而中华优秀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中华儿女的精神情感精华,比如保家卫国、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家风,崇尚劳动、勤俭持家的生活理念,宽大为怀、正直友善的个人修养等,提供了情感滋养,在思政教育中嵌入优秀民俗文化,赋予思政教育以人文情感,释放强大感召力,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在情感上充溢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热爱以及共鸣,并以此来逐次地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学教育多是校园教育、社会实践灵活结合,故而在思政教育时也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保持与社会变革、发展同程并进,实现理论、实践的和谐统一。而民俗文化深植于民众普通生活中,对个人规范、模塑有着“以文化人”的作用,毫无疑问的是,蕴含深厚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哲理的民俗文化可发挥出积极性十足的道德感召力,为大学生搭建“知道德、讲道德、守道德”的思政环境;把握思政教育与优秀民俗文化的内在联系,将民俗文化中的核心元素作为思政教育进程中连接大学生生活世界、精神世界的桥梁,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利于大学生在辨风正俗的进程中将各种思政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美好品行。
思政教育离不开具体的践行,这是学生将所学思政知识外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途径,并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得以学以致用,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深化思政教育。优秀民俗文化与群众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生活实践性较强,可为思政实践教育提供“社会大课堂”,拓宽实践场域,突破思政课本与社会实践的壁垒,如在衣食住行、岁时节日、婚丧嫁娶时提供细致、具体的时间场域,可让学生在参与民族体育竞技、观赏民间小戏、聆听民间口头文学的进程中扩充思政知识,并对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等加以深思;再以比较流行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来说,其为大学生提供了近距离观赏非遗文化、民俗技艺的机会,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激发其民族自豪感,提升其对民俗文化的兴趣与探索意识,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去接触、了解民俗文化,这对塑造学生正确三观、促进其健康发展来说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可以说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与“魂”,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让大学生实现爱国情怀、青春梦想同频共振,是思政教育的核心要求。优秀民俗文化蕴含各个阶段优秀的历史文化,是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核心思政之源,如广西地区《长奶夫人》《除暴》《济贫》等民俗文化故事,详细记录了民众对瓦氏夫人爱国安民、抵御外敌的崇敬之情,内蕴爱国主义传统;又如中国各种传统节日,春节、重阳、中秋、七夕、端午、清明、元宵等,都可作为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民俗文化活动的载体,引导大学生感悟民俗文化,提升家国情怀。
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优秀民俗文化的嵌入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升对教师的要求,督促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专业素质,倾力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此来发挥出优秀民俗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效用。可从以下数点出发:①要求在进行优秀民俗文化嵌入时,提升对民俗文化的理解,这需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对应民俗文化的内涵、由来、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并可与其他教师进行会议、交流,制定民俗文化的嵌入方案,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方案,确保学生经过系统的民俗文化学习,能够了解到其精髓内容,从而起到对学生正面的思政教育效果。②需教师能够进入到专业的民俗文化研究机构“取经”、学习,如梅州市嘉应学院有客家文化研究所等,这些机构有系统的民俗文化知识、学习流程,可让教师提升对民俗文化全面的了解,并能在思政教育中实现民俗文化的灵活利用。③建议高校在民俗文化接触、学习方面给予教师必要的支持,比如定期邀请专家、行业专业人士到校给教师培训,考虑到教师的授课时间,需调整培训方式,比如可引入线上+线下培训、物联网培训等,让教师协调好各个方面的时间,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与培训教师进行深度的交流,并可根据培训内容选定各个阶段的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嵌入内容,以此来形成教育闭环,提升教育效果,教授给学生更加正宗、完整的民俗文化内容,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要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民俗文化,高校可邀请民俗文化传承人到校授课,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村“短衣壮”民俗文化为例,邀请当地的民俗文化传承人到校授课,既可为学生展示当地《创先争优好法宝》《蹬档舞》《侬峒欢歌》《铜钱舞》等多个原生态歌舞节目,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民俗文化;还可为学生提供民俗文化道具,让学生穿民俗衣服、唱民俗歌、跳民俗舞蹈,“短衣壮”服饰是壮族“黑衣壮”的细分支系,以妇女的短衣长裙为主要特色,即上衣短紧,下裙宽长,主要用于夏季劳作,故而授课时间可选择在夏季,如此方能展示民俗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此外可让学生跟随传承人一起通过走访的形式收集、记录民间的“短衣壮”歌曲,并加以改编,组织当地民俗风情表演队以歌舞形式呈现,歌颂四季劳作、美好爱情和民族团结,让“短衣壮”吸引更多学生的目光,提起其对该项民俗文化的兴趣。还需注意的是,在思政教育中引入民俗文化时,需注意民俗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契合性,选定思政教育内容后,最好在当地的民俗文化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文化要素,而又因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可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就自身家乡的优秀民俗文化进行自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很多民俗文化虽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思政元素,但是本身在表演上比较困难,虽然学生会获得较高的观赏体验,但是却很难参与进去、深度了解其精髓,故而有必要改进技术动作、创新表演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以船灯舞民俗文化为例,在创新思政教育方式的同时,可与学生一同结合相关视频、图片、文献资料探索民俗文化技术动作、制作工艺、表演模式的创新方法,比如可以将船灯舞民俗文化与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进行融合,展示意境、形态之美,还可组织学生一同学习旋龙、盘龙等具有观赏性的动作,此外还可在装饰、表演形式、配乐、舞姿等形式上加以创新,以此来适应现代广场表演、舞台表演的需要,并在其中加入与大学生审美、心理特征相符的现代流行元素,提升学生的关注度;此外可更新舞船的套路与动作,让“船灯舞”活动显得更加新颖有趣,推动该项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长远发展,形成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课外实践活动是思政教育深度展开的重要途径,亦是拓展思政教育形式、内容与提升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故而有必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嵌入优秀民俗文化,可从以下数点展开:①将民俗艺术馆、民俗展览馆、非遗示范基地等民俗文化活动场所设置为高校的活动基地,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优秀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些基地借阅相关民俗文化书籍、观赏民俗文化发展史;或者布置宣传任务,让学生进行民俗文化宣传,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在公园打造多个宣传角,制作各类以本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雕塑、景观小品,动态更新宣传文化墙,把民俗文化宣传融合于环境打造中,把校内校外的民俗文化宣传连成一体,把老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延伸向市民群众,潜移默化地向市民传播优秀民俗知识,打造省内最大的民俗文化传习基地。②建立特色民俗社团,先培养一群对民俗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师生,让社团成员将民俗文化带回各自班级,共同营造人人学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围,以社团为单位,就相关民俗文化深入到乡村地区,与当地人进行友好的交流,或者是开启系列民俗活动,让大学生与当地人一同表演各种节目。③以传统节俗活动为契机,开展思政教育,包括重阳登高敬老、端午赛龙舟凭吊屈原、清明献花缅怀先烈等,可将学生分为各个行动小组,所有小组应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学生参与系列民俗节日活动中了解其中的价值取向、情感寓意。④鼓励学生参与考察地方的服饰文化、婚嫁习俗、饮食文化等,或者是以抽签的形式抽取学生,到达这名学生的家乡,一同对学生家乡的优秀民俗文化展开调研活动,这种课外实践活动随机性大、趣味性十足,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大学生在此过程中扛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
综上,本文就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嵌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展开了论述与分析,建议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在充分研究其必要性、应用价值的基础上,从提升教师素养、改进技术动作等多项对策入手,落实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嵌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关注思政教育实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政氛围,让学生在接触、了解优秀民俗文化的同时,爱上民俗文化、继承民俗文化,并以民俗文化丰富其精神世界,实现自我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