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路径探析
——以“车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为例

2023-01-12 04:00李柏姝蒋莹莹付立冬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伦理融合工程

李柏姝,蒋莹莹,付立冬,周 欣

(1.沈阳理工大学 汽车与交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2.沈阳理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3.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0 引言

重视工程伦理教育是当前全球工程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工程伦理课程作为实施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对未来工程科技人才进行价值引导与塑造的教育使命。目前,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成为体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课题。

2014年工程教指委决定启动工程伦理课程建设,2018年工程伦理正式纳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单凭一门课时有限的课程无法让对工程伦理一无所知的学生发生工程伦理意识和能力上的飞跃。从实现教育目标的角度,工程伦理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从通识教育到专业教育的多门课程的连续努力才能实现;从学科属性的角度,工程伦理既是交叉学科,又与工程专业密切关联,仅靠开设一门工程伦理课程是无法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因此,“不能把工程伦理孤立在一门课程中,而是要分散到教育项目的许多组成部分中”,工程伦理必须作为一种基础课程渗透到所有的教育项目中,即形成以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为平台、各类教育项目共同作用的系统性的工程伦理教育。本文将以“车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为例,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着力点和实现路径。

1 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着力点

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促使工程学科与各类人文及社会学科不断走向交叉融合,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利益生态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创新的重要源泉。工程创新是一种涵盖了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内容的集成性创新,工程创新的多维性、系统性要求工程学科和非工程学科进行融合,以把自身放在广阔的交叉学科视野中进行考察,吸收其他学科领域的有益成果,丰富自身内涵。工程伦理是基于工程学科和非工程学科不断融合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致力于解决工程活动及工程产品与历史、文化、生态等因素的系统性融合问题,研究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社会责任问题,并重点关注工程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对自然和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1,2]。工程伦理教育注重培养系统性思维,要求工程实践主体能够将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文化价值与环境伦理进行综合,善于在多种利益和目标中做出合乎系统性要求的选择[3]。可见,工程创新理念的培养和实践是促进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重要纽带。

传统的技术创新观一方面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聚焦于技术创新作为生产力要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则秉持技术乐观主义态度,认为技术创新能确定无疑地能带来人类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进步。然而,历史发展的现实已经鲜明地证实了技术创新虽然带来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繁荣,但也随之产生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必须对技术创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必须以更加审慎而系统的态度对待技术创新。为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良性发展,必须强调“负责任创新”的理念,“负责任”与“创新”的结合是在深刻的现实背景下所产生的,并具有历史必然性[4]。目前,我国工程创新步伐日益加快,并正在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跨越。在这一背景下,实施负责任的工程创新和培养的负责任的工程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而培养责任意识和负责任能力正是目前广泛开展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着力点应当放在“负责任的工程创新”理念的培养和实践之上。

“车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式发展,在专业教育中进一步完成工程伦理的实践化过程,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负责任的工程创新”理念培养和实践的教学环节。为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创新思维工具,例如,根据工程伦理教育注重培养系统性思维的特征,可以采用“时间与空间范围思考法”这一创新思维工具。

“时间与空间范围思考法”的基本原理如下:事物的发展与创新不是盲目的,是有迹可循的,其线索往往隐含于事物的整体与局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内在关系之中,为了有效地揭示这种内在关系,时间与范围思考法将事物置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坐标系中来进行思考,使我们能够从不同时间与层级空间相互交织而形成的多个视角全方位探寻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法(图1)。这不仅提供了科学的问题分析方法,保证我们能够按照合理的路径去搜索方案,而且也提供了能够打破思维局限的有效工具,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5]。

图1 时间与空间范围思考法

表1展示了如何利用“时间与空间范围思考法”帮助学生从不同时空角度深入分析汽车环境污染的各种来源。表2则展示了如何利用“时间与空间范围思考法”帮助学生分析汽车环境污染的各种治理措施,对于培养学生“负责任的工程创新”理念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表1 汽车污染源分析

表2 汽车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2 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路径

目前,我国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跨越的时代背景为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并且成为推动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将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不仅能够为学生工程伦理的进一步应用和实践提供了最佳路径,也能全面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养成,为保证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能够形成“1+1>2”的育人育才协同效应。结合“车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分析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路径有:

2.1 以教材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作为基础保障

对于“车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这样一门核心专业课,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的适用教材,而能够体现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教材则更是少之又少。为了满足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需要,在“车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教材建设方面将侧重工程伦理的应用和实践性内容,将关注各类车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所涉及的工程伦理问题,并注重按照科学的辩证思维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不仅要考虑课程本身的教学需求,还要兼顾对于工程伦理思想方法的需求,不仅要建设案例库、课件库、延伸阅读资料库、课堂讨论与课后作业题库,还要建设工程实践项目库等内容。为了保证教材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协作研究,并邀请具有工程伦理实践背景和经验的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

表3列举了一些在“车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教材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中能够体现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以启发性问题的形式提出,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践行工程伦理原则。

表3 教材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中引入的启发性教育内容

2.2 在专业教育中培养“负责任的工程创新”意识

为充分发挥“车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负责任的工程创新”理念培养和实践的教学环节的作用,教师应进一步引入各种有效引导创新性思考的思维工具,例如STC算子、理想解法、系统视角分析法和资源分析法等。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关注创新成果前置为关注创新活动本身,尤其是关注创新过程的上游环节—设计活动,并重点强调以更为积极的方式对创新引发的技术风险进行预测与反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设计过程是与伦理道德相关的,并且那些道德价值上的考虑对物体的设计与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启发学生通过设计实现“用技术行善”(Do Good With Technology),从而实现以最为积极的方式将特定的道德价值嵌入创新过程或创新成果之中,并使得创新主体的“善举”(Good Work)得以呈现[5]。

为了培养学生的“负责任的工程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车辆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后作业或阶段性作业方式加强“用技术行善”的训练,表4列举了一些用以启发学生结合自身专业领域或日常实际问题提出实现“用技术行善”构想的部分训练内容。

表4 “用技术行善”的部分研究课题

2.3 努力营造有利于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教学环境

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即能够使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工程伦理的学习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是出于自己的主观需要和愿望,并能够形成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节等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关于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最新研究指出,关键是在教学中努力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大量主动学习的机会,根据工程伦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的教学实际,这些机会主要包括:在分析和解决工程创新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搜索并评估有用的信息来源;要求学生将有用的信息源以有意义的方式进行组织,以形成分析和处理问题的依据;要求学生撰写问题分析报告或研究论文;要求学生自主安排撰写分析报告和论文的时间,并能够监督自己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自己分析报告和论文[7]。

利用以上方法能够给学生创造大量主动学习的机会,这些学习机会不仅有助于营造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有利环境,同时也为他们未来职业的成功做了必要准备。例如,让学生参与小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深入地学习,也能够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或者倾听他人意见,而这也是任何职业想要取得成功所必需的重要技能。此外,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演示可以提升学生的演讲技巧,这对学生的职业成功非常重要。

3 结语

在我国目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以及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跨越的时代背景下,将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对于培养负责任的工程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能为专业教育提供人文环境和素质支撑,而专业教育作为工程教育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则能够为工程伦理教育提供实践场景和案例素材,因此,将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不仅能够为学生工程伦理的进一步应用和实践提供最佳路径,进一步丰富工程伦理教育教学资源,也能全面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并最终形成“1+1>2”的育人育才协同效应。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着力点应当放在“负责任的工程创新”理念的培养与实践之上,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在工程伦理教育中不断强化“负责任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工程创新实践中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和能力以及努力营造有利于工程伦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式发展的教学环境等。

猜你喜欢
伦理融合工程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