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美学视角下校园舞蹈啦啦操课堂设计的路径

2023-01-12 08:28南彩霞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美学舞蹈校园

文 / 南彩霞

2000年起,舞蹈啦啦操开始随着篮球赛、足球赛等的兴起,舞蹈啦啦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自此,舞蹈啦啦操开始向社会渗透,很多团队体育项目比赛中,常常会看到舞蹈啦啦操的表演,伴随着校园中开设舞蹈啦啦操体育课,让更多大学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舞蹈啦啦操,进行系统性的校园舞蹈啦啦操学习,同时,各级各类竞赛成为了校园舞蹈啦啦操推广的重要助推器之一。

1 体育美学视角下校园舞蹈啦啦操的美学价值分析

校园舞蹈啦啦操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具有很丰富的美学价值,它是艺术与运动的高度有机融合。舞蹈啦啦操发展至今,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创新,同时也提升了一定的难度,对它的艺术特征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1 舞蹈啦啦操的力量美

花球啦啦操的动作都必须按照其特定的力度来完成,而动作力度的大小则是按照不同动作的性质、幅度、结构以及亮相的效果来设计的,根据音乐节奏的多变而向观众展现出层次变化多样的队形变化。对舞者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控制身体各部分肌肉快速准确地发力,让每一个动作都自然到位并且不拖泥带水,短促有力,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展现啦啦操的朝气与活力,这说明舞蹈啦啦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达到了体育运动项目该具有的锻炼效果。

1.2 人体姿态美贯穿动作的始终。

图1 比赛中学生形体展示

人体姿态是人体形象的直接表现,在一套动作中,依据不同的风格特征,要求运动员根据音乐控制身体的姿态,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通过力量强弱的控制、节奏的变化来实现人体姿态与音乐节奏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一定的体态美。同时,优美的姿态也可以大大提升舞蹈啦啦操的艺术价值,姿态的不断变换造就课视觉上“动”和“静”这两种不同形式艺术造型的不断交替,从中体会到独特的变化美、过程美和瞬间美。

1.3 不断变换的空间立体美

舞蹈啦啦操运动员以独特的娴熟技巧,通过队员的位置排列和队形空间路线的调节,给人以出神入化的动作时空变化美,尤其是技巧啦啦操比赛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托举、翻腾、抛接或金字塔等高难度动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运动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运动员之间通过错落有致的动作呼应,塑造出了舞蹈啦啦操不断变换的空间立体美。

2 体育美学视角下校园舞蹈啦啦操的课堂教学定位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发展及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年轻人由于缺乏运动,逐渐呈现亚健康的身体状态.在高校开展校园舞蹈啦啦操课堂教学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意义重大的,舞蹈啦啦操具有独特的趣味性及艺术性,对于学习舞蹈啦啦操的学生来说,还能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效果。确定校园舞蹈啦啦操的课堂教学定位,可以更好地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舞蹈啦啦操的教学。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定位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需求对于课堂教学设计有着更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需求层面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参数。采用不同的激活方式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思路进行定位实操:(1)具有艺术美感和艺术氛围的花球舞蹈啦啦操套路动作,结合简短的舞蹈小套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大学生都具备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层面的基础,舞蹈啦啦操中涵盖的动作力度展示与专项力量练习内容的结合,在进行身体力量素质练习,将身体力量美和动作力度美相结合,学生有更强的成就感;(3)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营造艺术美感丰厚的学习氛围,让舞蹈啦啦操中的审美活动更为突出,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采用与篮球项目相结合进行赛事活动联动模式,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

2.2 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定位

在体育美学中所说的美不仅是运动美和人体美,还有人文美。在体育美学这一背景下,即使是像舞蹈啦啦操这样更偏向于技术类的课程,也应该将人文素养的培养纳入到课程的教学当中,舞蹈啦啦操中要展现的,不仅仅是运动者的形体姿态、啦啦操队形的排布、技术动作以及音乐节奏等方面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舞蹈啦啦操的教学,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课堂教学中采用固定小组捆绑式练习模式,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精神建立,从精神层面让学生得到收获。

2.3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驱动定位

在舞蹈啦啦操的学习中,对于美的创造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之一。通过高校舞蹈啦啦操的教学开展,让学生受到其浓厚的艺术气息的熏陶,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在编排创意过程中体验创新,在文化立意层面上挖掘创新视角,激发教学过程与课外活动结合展示的积极性,让参与者有更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加入到舞蹈啦啦啦活动中,推动项目的外延发展,例如组织校园啦啦操赛事、开展街舞风格舞蹈的闪现活动、课程与体育社团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路演活动等等形式。

3 体育美学视角下校园舞蹈啦啦操的课堂设计的路径现状

3.1 课堂练习引导方式多样化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定位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从课堂实录观察及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小套路动作的学习表现出了更大的积极性,其次是身体素质练习内容,排在最后的是参与比赛的积极性。从学生小成套动作和期末规定套路动作得分对比也可以看出,表现类内容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更强烈,与选择的套路内容有很大的关系,流行舞蹈为主的小片段内容进行教学,尤其是街舞类小舞蹈的穿插。另外,教师在穿插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很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参与,可以激发更多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具有舞蹈经历的优势,进行课堂形式的创新,对于学生积极性的参与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表1 啦啦操班级学生成绩得分对比一览表

图2 小组集体展示

3.2 充分考虑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在舞蹈啦啦操的课堂教学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是为了教啦啦操而教学,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特长,更要让学生在舞蹈啦啦操的学习中有更多精神层面的收获,要始终以提升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品质为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课后赛事组织这一层面的拓展延伸。

(1)比赛前后对于啦啦操动作完成度的理解变化

人的思维是由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共同构成的,和理性思维对应的是事物的科学性,而和感性思维对应的则是对事物的审美性。因此,在校园舞蹈啦啦操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舞蹈啦啦操自身的科学性与对舞蹈啦啦操的审美性相结合,即在开展舞蹈啦啦操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舞蹈啦啦操动作和要领,还要教会学生欣赏舞蹈啦啦操,站在审美的角度看待这一体育运动项目,要同时结合理性和感性思维对这一过程进行思考。学生和老师在进行舞蹈啦啦操的学习和训练时,要掌握其基本要领,也要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人情绪的变化,将情感融入到舞蹈啦啦操的表现当中。

表2可以看出,比赛过程中影响学生动作完成的因素中对于动作的记忆比重较低,说明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动作技术的掌握已经很熟练,注意点已经上升到整体表现力层面了,说明比赛的形式对于学生进行动作技术学习有很强的积极推动作用。

表2 学生比赛前后对啦啦操完成度的理解对比一览表

(2)比赛组织参与中学生的认知变化

校园舞蹈啦啦操的课堂教学审美设计的内容,就是通过舞蹈啦啦操的教学,锻炼学生的各种动作和技能,培养学生对于舞蹈啦啦操的体育美学素养。美的内容是指通过某种感性形态展现出的人类求真向善的最本质的力量,美的形式是凸显出人最本质的力量,能够达到唤醒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的效果。通过比赛的形式将这种效果展示出来,是的学生对啦啦操的认知会发生变化,由之前的简单动作记忆变成成套动作展示,由原先的个人完成变成团队集体完成,需要学生不断使用其中的变化。

图3 学生参与国家级篮球赛事表演任务

表3中可以看出,学生中77.27%以上的学生会采用小组形式进行练习,明显意识到啦啦操项目中体现的团队协作的展示机会,利用参加表演形式的一部分学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对啦啦操动作美的展示也有提高。

表3 课后练习采用的主要方式

综上所述,体育美学视角下,校园舞蹈啦啦操课堂教学的开展,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无论是体育素养的培养,还是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舞蹈啦啦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需要注意考虑到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培养等多方面的因素,积极利用啦啦操联动模式下的赛事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舞蹈啦啦操的学习和展示。

教学设计中审美目标要分为具象化目标、抽象目标、可操作性目标三种形式,针对不同的表现形式,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具象化的审美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审美表现力,抽象审美目标重在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力,操作性审美目标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审美目标的具体化内容要重点注意结合形体美、表现美等方面的结合,用文字进行描述时注意优美词语的运用。

(3)审美的主体是参加校园舞蹈啦啦操教学课堂的学生,而审美对象是校园舞蹈啦啦操这一教学内容,对于具备审美属性的舞蹈啦啦操这一教学活动来说有着而一定的活动审美需求,在学生的角度上,表现为审美心理,而在老师的角度上,则是以审美教育传达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因此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审美知识储备。

猜你喜欢
美学舞蹈校园
盘中的意式美学
学舞蹈的男孩子
外婆的美学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纯白美学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