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

2023-01-12 12:38胡笑
建筑与装饰 2022年17期
关键词:城镇规划理论

胡笑

安徽高瓴建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1

1 现代城镇规划理论的发展

现代城镇规划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首先由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Howard)提出了“田园城镇”理论,可以认为这是现代城镇规划理论的开端。田园城镇理论建立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相对意识形态的城镇规划体系,霍华德提出了关于现代社会中城镇问题的开拓性规划思想:城镇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和绿化带。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城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许多财富,也带来了许多城镇疾病,例如交通拥堵、生活条件拥挤、环境质量差,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因此,人们必须解决这些城镇疾病,并且出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理论。此后,工业城镇、带形城镇、有机疏散理论等理论逐渐产生,为解决城镇在不同时期发展遇到的各种城镇问题,也为现代城镇规划理论进行彻底的奠基。

现代城镇规划理论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理论:①城镇分散发展理论;②城镇集中发展理论;③城镇网络体系理论(区域与经济)。第一种是城镇分散发展理论,主要有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镇理论,恩温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卫星城理论以及沙里宁在1942年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2]。第二种是城镇集中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这也是城镇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主要有柯布西耶的城镇集中主义思想,豪尔在1966年的《世界城镇》一书中提出世界大城镇在世界经济体制中担负起越来越多重要的作用,世界城镇同时也是政治、商业、人才、人口、文化娱乐中心。1986年弗里德曼在《世界城镇假说》中提出世界城镇的7大指标[3]。这些理论都表明,未来的城镇带和城镇群将逐渐增多,同时城镇群中心城镇也将推动全球的各方面发展。第三种是城镇网络发展理论,主要由英国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格迪斯与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从思想上确立了区域城镇关系,是研究城镇问题的逻辑框架;而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1933年发表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城镇布局的关系。这些理论都以区域和经济发展为基础,在现代城镇规划理论的演进中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

2 现代城镇规划理论对城镇化及我国城镇影响

2.1 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它使社会从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农村社会转变为以工业、现代非农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现代城镇社会。城镇化的概念不同于人口统计学将城镇化定义为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而是从地理角度将农村或自然地区转变为地理区域的过程[4]。

2.2 对城镇化的影响

当今世界上的人类住区形式可以大致分为城乡地区。城镇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产业的地区,城镇有其独特的生活和社会组织特征。城镇仅占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但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却非常集中,这是人类和精神财富产生并传播的中心。城镇同时具有严格的组织结构,促进城镇发展的因素很多,都来自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工程等各个方面,因此,城镇中的所有环节都需要共同发展。现代城镇规划理论就是为了引导城镇,使得城镇可以承担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聚集,同时现代城镇规划理论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有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人们对城镇发展进程并非束手无策,人类控制城镇发展进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城镇规划。这些现代城镇规划理论在探索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城镇规划和其他监管措施、指导城镇的合理发展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3 现代城镇规划对我国城镇的影响

中国的现代城镇规划继承了中国古代城镇规划的概念,并利用了国外城镇规划的经验。中国的城镇规划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并且现代城镇规划理论已在中国的实际城镇规划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理论也在稳步发展,中国应用城镇规划理论中最常用的理论都与概念规划有关,与以前的规划方法相比,这种规划方法更加注重创新,对中国更加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实施产生的影响更大。概念规划通过简单的图表和文字反映了设计师的想法。对于规划的具体实施,概念规划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均较弱,仅包含可应用于规划的主要结构和主要规划内容。

3 加强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法制体系

城镇规划管理的质量最终还是取决于城镇管理者的决策是否科学。城镇管理者肩负着一城百姓的安居乐业,所以自身的行为更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制体系,并对违规批地和违规审批规划的管理者给予严重处罚。

首先,对于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制度条例中的标准来执行,进而加大城镇规划管理的政策干预力度。

其次,严格落实城镇规划审批的相关工作,将城镇规划与土地管理条例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的实际效益。

最后,除了优化相关管理体制外,还需要根据城镇状况创新管理体系,并建立委员会制度,从而达到完善城镇规划管理的目的。

与此同时,管理者需要落实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对城镇规划的方式、方法、策略等进行反复推敲,积极展开深入调研,并听取部门内部其他人员的建议,最终实现科学化的城镇规划整体部署战略。

3.2 完善城镇规划管理法制体系

城镇规划管理需要完善有关信息公开制度、群众参与程序等,构筑多元主体参与和监督的体制,从而提高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民主性。因此,要逐步建立健全城镇规划管理法制体系,为城镇规划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其中,在城镇规划管理中需要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加大保护力度,公开规划管理信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充分听取有关意见,践行“为人民服务”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

3.3 实施性开发保护

在对城镇进行管理规划的过程中,对于城镇中具有历史性的街道和建筑物要给予高度重视,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在建设高层建筑时,要尽量避开历史性街区的建筑物,尽可能保存历史街区的原貌。同时,要对周边的街道和乡镇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合理分析,进而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确保建筑周围的历史性建筑物能够完好地保留下来。除此之外,对于古文化建筑还可以采取保护性开发措施,也就是在保留古建筑风格和历史人文气息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旅游开发,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在城镇管理规划中,应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环境问题是危害城镇居民健康、影响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加快工业区的产业技术升级,逐步实施老城区的退二进三改造工作,加强新建、改建项目的规划管理任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4 采用多种管理手段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单一城镇规划管理手段的局限性非常大,尤其在新趋势下,必须植入新的管理手段。第一,提升城镇规划管理行政人员的业务水准。第二,确保城镇规划管理中的每类管理制度都有法律依据。第三,根据价值规律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整,制定完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全力推进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第四,通过新媒体开启大众参与模式,推进规划管理进程,从而进一步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3.5 加大公众的监督力度

在进行城镇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大公众的监督力度,通过此方式提高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城镇公众作为城镇的主体,其有权决定自己居住的城镇被规划成什么样。因此,在实际开展城镇规划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公众的监督能力,实现在公众监督下进行城镇科学规划。以城镇内住宅建设为例,很多城镇规划主要以当地政府与开发商决策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不了解城镇土地规划。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住宅不仅会影响公众的正常生活,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众的知情权。因此,在实开展规划工作时要注意结合民意进行规划,确保在民众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城镇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广泛征求民意,可以体现公众在城镇内的意见主导地位,是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

4 未来城镇规划理论的发展趋势

4.1 人性化的城镇规划理论

城镇是人工和自然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的相对集中的居住空间,人们的工作、生活、研究和社会活动都在城镇中进行,因此城镇的规划和设计应以人为本。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和文明的生活环境,而作为人口稠密的人类居住空间,这座城镇也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和文明的环境。因此,创造安全、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使城镇环境适应人们的工作、研究和生活需求,是人性化城镇规划设计的基础。在规划和设计城镇的整体布局时,无论大小和位置如何,基本设施和布局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必须相同,以便人与自然共存。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始,人性化设计的概念要求对周围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便在为人类服务时,它可以为更完整、更好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城镇是规划和设计整个布局时首先需要注意的关键,那么在城镇规划理论提出时,其也要作为基础去被研究。

4.2 生态型的城镇规划理论

在当今世界上,城镇具有许多独特的功能和特色,由于政治和文化原因,越来越多的城镇被建立起来。但是,经济功能无疑是城镇最重要的功能,其中大部分是该地区的工业中心、商品交易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考虑到城镇经济功能与生态的结合,新的城镇规划理论必须满足生态要求,以“绿色GDP”发展方向,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单方面关注经济指标的增长已造成地球灾难性的灾难。由于过度放牧造成了土地退化;由于森林砍伐造成了内陆降水不足;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多而导致全球变暖,严重影响了人们发展。所以需要进行GDP绿色化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同时土地集约利用也是未来城镇规划理论的重点。城镇土地有限而缺乏,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离不开土地利用和开发。合理和密集地利用每片现有的城镇土地,对于遏制城镇扩张、提高城镇单位产出和效率、保护城镇周围的绿色和农业土地具有重要意义。

4.3 地域特色城镇规划理论

区域特色是指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与大区域的其他区域不同,它是非常复杂的文化地图。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形成不同社会文化特征的基础,也是转变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靠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发现社会文化特征和地方特征,是现代城镇规划理论研究及未来发展的基本思想之一。城镇因其创造者而不同。规划者和设计师在规划整个城镇时,需要利用城镇的整体实力来发展个性,对城镇的历史、规模、经济、地理和其他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并且相互学习。未来的城镇规划理论的发展和研究也需要将区域特色作为主要基础,发挥城镇的名片作用,更好地为城镇发展提供自身动力。

5 结束语

总之,在城镇规划中要时刻运用各种城镇规划理论,而在分析城镇建设、发展和未来的趋势演进中,理论都属于基础研究的内容,城镇的发展变化都有理论的基础。现在有许多新的理论不断产生,这些理论中可以看到之前的理论的缩影,它们是伴随城镇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时俱进并且符合现代城镇发展的。研究现代城镇规划形成和发展就是为了与当今城镇规划发展接轨,并且从中找到城镇发展的规律,以便在我国的城镇发展中更好地运用和优化城镇规划理论,为城镇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城镇规划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文化边城镇远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