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凌
所谓计算,就是根据已有数字,依照计算的目的,通过选择计算方法,求出结果的过程。计算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计算要求由低到高分列于三个学段,贯穿始终,属于基础性、工具性的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有效开展计算教学是考验生活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遗憾的是,在生活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的教师让学生“记”“背”计算结果,而不是真理解算理算法;让有能力的学生早早使用计算器(工具)辅助,而忽视了以计算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甚至还有以抄写、复述别人答案代表学习成效等等。究其根本,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身上,没有发挥好导学作用,本文以“十几减7”一课的新授课教学为例进行论述。
教师导学作用的发挥,首先离不开对教学文本科学合理的解读。“十几减7”出自统编版生活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前承“十几减9”“十几减8”,后续“十几减6、5”“十几减4、3、2”以及“问题解决”,对应的“课标”要求是“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教师教学用书中这一单元的目标有四个,其中计算方面如此描述:通过动手操作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体验算法多样化,尝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相应的“十几减7”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十几减7退位减法的算理,会计算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入学以来最难的一项学习内容,同时也是接下来百以内、千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培智学校五年级学生思维还停留在具体形象阶段,对减法的理解难度本就大于加法,又是退位减法,更是困难重重。为此教材做了精心设计,例题中的主题图为实物情境图片,得到算式和结果;再以半抽象的圆片图,引导学生经历破十法的计算过程,辅以相关文字引导,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接下来的四个页面为“做一做”和“练一练”,两个板块均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巩固“十几减7”的计算。
教材对于算理由浅入深的精心设计,需要教师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学得会的方式进行巧妙的教学指导,使之理解消化,才能发挥教材的最大价值,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逐一介绍导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十几减7”,难点在于理解和运用破十法,所以复习时破十法为重点内容。在这个环节,破十法以三种方式递进呈现。
【课堂实录1】
1.学生集体背诵《凑十歌》,即: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儿歌见于统编版生活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附录部分)
2.学生利用《凑十歌》来破十,指名说出这样的算式,教师同时辅助板书:10-□=□。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对应的算式。有学生应答时重复了别人的答案,提示他们回忆“凑十歌”的口诀,再对应调整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凑十”和“破十”,并做“合并”“去掉”的动作示意,加深学生印象。
3.指名计算。
15-8= 17-9= 16-8= 19-9=
13-8= 14-9= 18-9= 11-8=
8名学生回答,能力强的学生直接口算给出答案,能力弱的学生(包括1名无言语学生)写出计算思路获得答案。
复习环节的递进引导集中体现在第二种方式上,即让学生利用《凑十歌》写出破十的算式。相较于“凑十”的直接应用“得数是10的加法”,破十的算式是《凑十歌》的逆向运用,教师给予了思路引导,给出开放式的不完全填空,即:10-□=□。这样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入思考状态,联系已有经验(熟记了的《凑十歌》、已学过的“10减几”)进行应用生成。
引入环节是复习与新授之间的过渡,在这里用兼顾主要是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需求。课上先在课件中呈现了主题情景“生活老师指着牛奶箱”,引导学生观察,继而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能说说箱子里有多少盒牛奶吗?”顺着学生的回答,行“兼顾”之举。
一方面顾及能力强的学生,丰富他们的知识:“12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12个为一打,源自英国的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牛奶饮料就是以12的数量装箱的”“想想我们还在哪儿见过12”(钟面)。这里将12稍做拓展,既是源于该课学习的需要,更是帮助学生打破运用“凑十法”时形成的“一盒装10个”的定势,于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图1 “十几减7”教材主题图(部分)
图2 12的分成
另一方面顾及能力弱的学生,学习“十几减7”、破十的前提是能将十几分成10和几。能力弱的学生边学边忘,需要反复提醒、巩固,不断强化。在此接续“12”,专门让他们说说12的分成,并在此基础上自己报个“十几”的数并说出分成(10和几),尝试学习迁移。引导学生自己出题是应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之言: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教材中关于“十几减7”的学习有上下两幅图,上图为主题情境图,下图为小圆片图。主题图传递的信息是计算要向运算的深处发展,即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从具体情境中提炼出需要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方法,这是一种横向的数学化。
【课堂实录2】
1.教师出示情境图中列成一排的牛奶盒,让一位学生说说有几盒,如何得知?
生:看到箱子上的“12”了。
2.教师用课件出示情境图中老师的话,让几名学生找到相关的要求和问题:12盒牛奶,喝掉了7盒,还剩下几盒?
3.师:想想如何表示“喝掉了7盒”?生数出7盒并画上斜线。
师:可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
生:可以画虚线。
4.教师让学生列式:12-7=5。
5.师:怎么知道差就是“5”呢?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是数数剩下来的;也有学生一口报出得数,但没说清计算方法。
此处不难看出,笔者所借的“势”,正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班级学生经常喝奶,因此能理解“喝掉”,此处他们依托生活情境找到数学问题,并能用符号表达“喝掉了”,再通过“数一数”的方法,得到算式答案。
下图为小圆片图,就12-7=5从图形到数字符号逐步抽象、生成,由易到难,帮助学生进行深化和巩固。这是一种纵向的数学化。
【课堂实录3】
1.教师用课件出示12个小圆片图,让学生自己数一数。
2.学生取出12根小棒:1捆(1个十)和2根(2个1)。(“捆”和“根”的小棒颜色不同,特意区别)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小圆片和学具小棒,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生:小棒更清楚,12根,1个十和2个1。
4.师(演示课件):把小圆片也调一调位置,最右边的2个圆片以“自定义”方式向右移动一些。
图3 12个小圆片位置变化对比
5.师(出示12-7=□):如何用小圆片表示?
生:要从10个这边划去7个。
师:为什么不能从2这边去掉呢?
生:不够去。
6.教师板书“破十法”的分步图。
7.学生用小棒验证:从1捆(1个十)中去掉7根,“三七三七真亲密”,7根放在桌子右上角,剩下3,还有2,合起来是5。
待学生完成后,教师播放课件动画演示:解开1捆→划去7根→剩下3和2。
8.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计算思路,归纳不同算法。
在纵向数学化中,所借的“势”是电子白板和学具操作。电子白板让教材的静态图有了动态的呈现,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小圆片的变化、小棒的拆分和去除。而学具操作则使得破十法更加“深入人心”,每个学生都亲手拆开了1个十(1捆),根据“三七三七真亲密”拿走了7根,看到了桌子中间破十剩下的3根和十几分解中留下的2根,且以不同颜色醒目区分。值得一提的是学具操作放在后面进行的原因,是前面“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学习使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经验,这里顺课件演示和以往操作经验之势后再实践,目的不是新学感知,而是“验证”“加深印象”。如此,从直观到抽象,从抽象到直观,让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舞,增强了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
误导,是指错误引导。在这里加上“特别”,又在“误导”上加引号,则是表达有意为之。巩固环节中,特别设计了一组改错题,让学生“诊断”,即:12-7=3和12-7=2。“误导”的设计宗旨是引导学生学会比较,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比较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方法、策略。人们对所学事物的理解,建立于聚焦事物的关键特征,而剥离那些非本质的特征。学生面对错题,心中做比较。课上学生的表现是反应快的知道答案有误,但说不清缘由。于是进一步启发学生做比较:□-7=3、12-□=2,在“相同与不同”“变与不变”中聚焦事物本质特征,抓住了破十法中容易发生的两个问题。
【课堂实录4】
1.课堂练习:
图4 “十几减7”教材“做一做”(部分)
教师进行巡视,个别辅导并面批。
2.教师让学生口算,并说出思考过程:10-7=□、11-7=□、16-7=□。
3.师(出示课件):请大家给乐乐和天天检查一下对错,12-7=3、12-7=2。
生:都做错了。(支吾,说不清原因)
教师说第一题,引导学生比较12-7=5、□-7=3,找到问题所在。
生(说第二题):12-7=2,错在把3丢了,答案是5,只有12-10=2。
4.开展连一连游戏:教师让学生将算式(14-7=□、12-7=□、15-7=□、13-7=□)与答案连线。
计算教学历来抽象、枯燥,这就要求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学作用,科学解读文本,准确掌握学情,利用丰富教学经验带领学生逐一突破难点,真正理解算理算法,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学会数学,从而为后续更加深入的运算学习打好基础。
江南春意,家家处于花香中许雯静(江苏省扬州市培智学校)指导老师:胡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