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红
(1江西省图书馆;2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330038)
20世纪40年代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馆学专业是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摇篮,它以社教机关定位图书馆,以培养社教人才为目标,开创了图书馆学教育从实践和实验中探索社会教育的新路。但从现有的研究看,除苏州大学及其校友会组织编写的回忆、纪念性文章外,业界对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教学实践研究还偏冷门,对该校的图书馆学专业教学实践研究缺乏,其中陈铎[1]、彭飞[2]对该校图书馆学专业概况进行了一些介绍,付道文[3]、崔锅堂[4]、何人俊[5]等作为校友发表了对母校师生及生活的回忆、纪念性文章,徐苏[6]、李军[7]、郑锦怀[8]、冷稼祥[9]、韦庆媛[10]、任家乐[11]等对该专业的教学设置给予一定的关注,但都没有对该专业的社会教育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吴稌年[12]、肖希明[13]等业界专家发文阐述社会教育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表达了对图书馆学教育与社会互动的关切。刘兹恒认为“在当代,社会教育仍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并提出以此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突破口”[14]。本文通过史料分析、文献考证、个别访谈等研究方法,在整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苏州市档案馆、苏州大学档案馆及重庆市图书馆相关的文献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该校师生及其后代的回忆文章及口述资料,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图书馆学专业入手,仔细研读相关校务档案及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梳理图书馆学系发展脉络,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进行考察,进一步深入了解该专业的教学特色,揭示其社会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为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相关研究提供线索和思考。
1941年8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在重庆璧山县成立,第一任院长陈礼江(社会心理学家、社会教育家),对该院的成立起了关键作用。1940年,他与高阳、马宗荣等受命组建社会教育学院筹备处,目的是“培养社会教育高级人才并训练社会教育干部人员”[15]。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原计划设址南京,由于抗战内迁,1940年学院筹委会决定暂选址重庆璧山,1946年东迁南京栖霞山,并以苏州拙政园为临时校址。1950年苏南行署将其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合并成立苏南文化教育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又与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合并,成立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改名为苏州大学[16]。
该校最早设置了社会教育行政学、社会事业行政学、图书博物馆学三个本科学系,图书博物馆学系是全国第一个图书馆学四年制的本科学系,高等院校中有此学系尚属国内首创。该系分为图书馆学组和博物馆学组,开设42门课程,学满132-148学分[17],经过实习和毕业论文合格后方能毕业,并授予教育学士学位。1946年图书博物馆学系发展壮大,分别成立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两个学系[18]。图书馆学系主任为汪长炳教授,授课的7名教授严文郁、徐家麟、皮高品、蒋镜寰、岳良木、钱亚新等均为国内知名专家[19]。该系成立并持续十年,共招收五届学生,1950年停办后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
“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社会因教育而光明”是学院的院训。正如学院所倡导的办学理念,图书馆学系的教学“以造就图书馆学高级研究人才、专门技术人才和为图书馆社会教育培养骨干力量为目标”。下文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师资力量、学研团体及实践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其专业特色。
(1)一专多能、双轨制培养。学校创建于抗战的艰难时期,专业多属创新设置,在无成例可循的情况下,特组织课程编订委员会,由系主任及各科老师讨论,经过数次修改后图博系确定将整个学系课程分为学系共同必修课程、主系必修课程、分组必修课程、辅系课程及选修课程等五种。公共必修课程50学分,包括政治、经济、伦理及教育、心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但“三民主义、体育、军训(看护)、普通音乐及注音符号这五门课程为当然必修科目,其分另计”[20];主系必修课程,包括本系主要专门课程33学分及社教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共41学分。辅系课程为依据专业需要选习指定范围内的其它学系课程,暂定为12学分[21]。选修课程依个人兴趣自由选修,共12学分。图书馆学专业(组)首届招生19人[22],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由40多门逐渐增至60多门,总共200余学时、学分。
在教学安排上采取双轨制培养,既重视专业课教学,又重视社会教育技能传授,理论课、实践课和文化修养课并重。教学内容涵盖了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及社会教育实践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见上表1)[23]。
表1 图书博物馆学系课程总表
在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加强图书馆学知识训练,由专家担任教学,由专职老师指导实习。重视学生知识拓展,必修科目除《图书馆学通论》《博物馆学通论》《档案管理法》外还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英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及技能;要求学生必修《社会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方面,对专业技能知识的学分和课时加大比重,以《初级编目法》和《初级分类法》课程为例,学习时长设置为整学年,具体见表2[24]。学生还需必修一些文化、艺术修养课程,学习国文、了解各科名著、中外文史、音乐、绘画知识,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在言语方面要求掌握一定的技巧,通过必修课程《讲演术》的学习,提高沟通、交流技能,促进社会教育的宣传和开展。
表2 图书馆学专业必修课程安排表
(2)分组选科、学以致用。为应对图书馆应用人才缺乏,学系根据图书馆服务的不同群体开设相应的图书馆学课程,比如1945年在《民众图书馆学》基础上开设了《儿童图书馆学》。为了突出专业的学科性质,1946年将图书博物馆学系拆分成图书馆学系与博物馆学系。1948年进行课程改革,又将图书馆学系选修课细分为甲乙丙:民众图书馆教育、学校及专门图书馆教育、其它社教艺术教育方向。在这三个方向下面系统设置选修科目,具体见下表3[25]。
表3 图书馆学专业选修学程分组
学生按兴趣、个人意愿、就业方向分组选修课程。每个组培养方向及侧重点不同,甲组为民众图书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与民众打交道的能力,设置社教课程,针对各种群体开展语文教育等。乙组为专门及学校图书馆教育,重在理论研究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丙组为博物馆教育及社教技艺等综合类教育。分组选修有利于学生针对性、系统性学习相关知识,实现学习与实践的衔接,提高学生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分组选科体现了该校图书馆学科体系中国化思维的自觉,是图书馆学理论知识体系实践化、本土化的积极探索。
(1)驻讲授课和选课选习(驻讲制和选习制)
开放教育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图书馆、读书会、展览活动等向民众开放,在教师授课和校外生学习上也可见一斑。院系经常邀请专家学者、爱国志士以驻讲形式,弹性安排课程,集中和机动授课相结合,借助社会各界来校参观指导的机会,邀请他们为学生讲演、报告,与学生互动。这些驻讲教授中不乏知名人士,如:郭沫若、黄炎培、王芸生、徐悲鸿、金仲华、周予同、费彝民、欧阳予倩、顾毓绣、晏阳初、李蒸,梁漱溟、叶圣陶等先后来校作过学术演讲、报告[26]。他们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特别在社会工作和农村工作的经验交流方面,给学生很多启发。比如,瞿菊农《乡村工作实践与经验》的报告给学生社会实习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种短时或集中驻讲授课方式是院系的特色,每年都安排数十场之多。
战争造成大量失学青年,为提供社会教育,院系对校外的学生采取“选科选习”的办法,“只要诚心求学,有听讲能力,不问学历资格,一律可跟堂学习”[27]。选习制是该校的一个创新,在全国尚属初创,规定“每学期初由教务处统计各系所开课程座位余额后,确定所开的选习课程由推广委员会在各通衢、机关、学校张贴广告,报名免除一切费用并赠送讲义”[28],选习的科目从最初的30余种发展到近60余种[29],其中图书馆学专业开设了图书馆学通论、检字法、注音符号学等课程。校外学生不只是旁听,对一些需要实践、动手操作的实验性课程及社教实习课也同等参与并经过考试认定。
(2)学中探索,做中研究
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操作性强的专业,老师上课经常启发性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除在课上师生共同讨论外,汪长炳的“图书选择与出版”、钱亚新的“图书馆调查与研究”、顾颉刚的“民众读物研究”、古楳的“社会教育”专题课等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在实践中调查、寻找答案。院系还经常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到各地图书馆开展社教实习活动,联系学生到南京、上海等各大图书馆参观、实习[30]。课后师生组成专门研究小组对具体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研究的专题有《设立县单位之图书馆方案》《汉字改进研究》《成人学习困难之调查与分析》《国民教育之理论与实际》等[31],同学们多认为切要而适用。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每学期安排常规社教实习外,按院系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要花整个学期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实习过程除严格要求学生写日志和实习报告外,还要求学生将实习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专门研究。为保证毕业实习取得实效,系里还特别开设《图书馆问题研究讨论》课程,同学们把毕业选题和研究问题带到课上讨论、交流,师生共同跟踪研究进程。这种在做中研究,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风格为学生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提供了保证。
从实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研究形成的论文不乏有经典之作,其中有《今后公共图书馆建立标准》《图书馆应用心理学发凡》《现行图书馆的改进》《图书馆阅读指导研究》《参考工具书利用法》《实施四川图书馆教育的方案》等[32],这些论文至今对业界仍有指导意义。重实践、重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将来的图书馆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些学生日后成为了图书馆界的栋梁,截至解放前,该系共培养172名图书馆专业人才,毕业生离校后在各高校、图书馆就业,供不应求[33]。其中储连甲、马世芳、毛世锟、孙元信、何人俊等在图书馆业务技能方面是全国的佼佼者,吴观国、邱克勤、陈铎等担任图书馆馆长,将母校的社教之光传递和传承下去。何占魁在香港办起了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的教育集团,将社会教育理念变成现实。
抗战期间,全国教育受到重创,但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从成立起,师资就是高端、顶配,教授都是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其中许德珩、庄泽宣、甘豫源、俞颂华、董渭川、汪长炳、吕凤子、刘雪庵等都有求真和淑世的情怀,带着学术和教育救国的一腔热血培育人才、改造社会。图书馆专业师资更是聚集了国内外优秀人才,除汪长炳主任外还有严文郁、徐家麟、皮高品、钱亚新、蒋瀚澄(镜寰)、岳良木、黄元福、杨家骆等。这些教授多数是图书馆学专家,有国外图书馆专业系统学习背景,具体详见下表4。
表4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馆学专业教授情况表
汪长炳、严文郁、徐家麟、岳良木先后毕业于文华大学图书馆专业,赴美深造,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每个人都著作等身,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着在高校从事图书馆学研究和教学经历。这些图书馆专家教授亲自授课,几乎都带几个班,教授3-4门课程,上课和学生在一起交流,课后业余时间,教授以导师制的形式分组带领学生开展调研、社教实习等。比如,在图书分类、编目的教学工作中,汪长炳教授特别重视目录学的理论和图书分类的实践相结合,每讲完一章,同学在校内图书馆实习,进行编目和分类的动手操作。徐家麟教授带领同学们课余征集当地文献,调查当地人民的生活、职业并联络教育界、知识界寻求合作。
日本侵华战争给图书馆事业带来极大灾难,很多文献被毁殆尽,几乎所有图书馆学刊物都停刊、休刊,图书馆学团体也萎靡不振。但是,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馆学专业在抗战中诞生,师生对图书馆学术研究热情不减,其中汪长炳发表论文多篇,讨论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图书馆工作既为促进社会改进之重要工具,就应与全国各部门一道担负抗战工作使命。岳良木介绍美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推广,谈到图书馆事业推广与教育推广的关系,指出欧美图书馆服务农村的普遍程度之广,在于发挥团体力量,是教育机关、团体努力的结果,他重视图书馆委员会的作用,认为在这方面以群体力量的方式、方法可供我们借鉴。
学校成立推广委员会,从各方面推广社会教育事业,师生在校内建立专业学术团体,图博系师生共同创办《图博月刊》壁报[34],关注国内图书馆业务发展,讨论图书馆学各类问题,介绍国外图书馆学著作及国外图书馆学发展情况,并保持与社会各界交流、互动等。
不仅如此,院系还广泛联系校内外力量共同推广图书馆事业。系主任汪长炳联合本院其它学系的教授:许公鉴、陈友端、谷剑尘、韩天眷等,组建“健康读书会”,组织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1945年6月2日,由徐家麟教授约请本系教授、教员及本系学生组织成立了中国图书馆学社。这是当时与中华图书馆协会并称的“领导图书馆事业的两个会社”[35]。该学社由汪长炳、严文郁、徐家麟任理事,社员有百余人,以“研究图书馆学术,发展图书馆事业,并谋图书馆间之协助”为宗旨,内设理事会和监事会及9个委员会,包括图书馆建筑委员会、分类委员会、索引委员会、善本调查委员会、版本调查委员会、检字委员会、编纂委员会等,后又增设《图书馆学季刊》编辑部和《图书馆学报》编辑部。
该校图书馆学术团体始终坚守在文化救国的战线上,以校刊《教育与社会》为阵地,为图书馆学科发展、图书馆事业推广、图书馆社会教育等摇旗呐喊。该刊在1944年特设图书馆学专号,发表图书馆学相关的文章。在该刊发表的图书馆学专业的论文作者多是图书馆学界的权威和专家,他们的来稿及关注既提高了该校图书馆学专业的知名度,也促进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学院图书馆固定在周日对外开放外,图书馆学系还组织学生开办多个院外阅览所,既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又作为图书推广的试验区,先行实践,后寻求推广。最早在本院实验区社会服务所设立民众阅览所,方便附近民众和组织各类补习班的学员阅览。后来又与璧山县图书馆合作,共建民众图书阅览室,在此基础上将合作范围推行至附近乡镇公所、中心学校、国民学校等,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实验区的实践当中。
在图书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利用晚间组织实习的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试验经验,形成摸索—试验—总结—推广的工作模式。逐步以县各类学校、县图书馆、县民教馆为实验场地,将合作推广到全县所有乡镇。为充实偏远民众的读书需求,利用流动图书、巡回文库,实验巡回施教队送书下乡。通过社会教育实践,将经验总结形成文字向上级教委及教育部汇报,结合校刊及教育类刊物广泛宣传并编辑出版成书向全国推广。
院系组织参与学校在各试验区举办的扫盲教学、成人夜校及各类补习学校的社教实习及推广建立图书阅览场所进行知识普及。与其它推广手段相配合开展活动。该系学生经常与校内国语教育、美术教育、戏剧教育团体合作共同开展社会教育,扩大宣传效用。比如,和社会艺术系的同学一起参加在璧山县举办的城市美术图画展览,并将这一展览推广到全乡镇。展览的作品内容除现代各种美术流派介绍外,还通过文献征集将全国、地方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图片及民间文献读物配合主题陈展,通俗、直观、形象的图片展览吸引过往行人,起到宣传和教育民众的效果。
为配合各类民众补习学校的教学,师生按民众的特点和地方风格自编教材:《识字三字经》《公民应知应会》。这些读本简单易学,学生以讲故事、歌唱、编快板及舞台剧的形式在民众中间推广、普及。除此之外,还针对监狱的羁押犯、已判决的囚犯、服刑期将满的出狱犯人群体,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编订活动教材,提高他们积极改造、重新生活的信心和技能。
在民众增进生产、生活知识技能方面,组织举办了璧山科学图画展宣传科普知识和科技常识并深入民众宣传棉、桑种植及技术推广。璧山地处山区,水源缺乏,每到夏令水井枯乏,全城饮用水来自城外河沟。但民众不注意卫生,洗衣、洗澡垃圾污水都排放于此,故痢疾与霍乱易于流行,该系配合全院对民众进行卫生教育,讲演卫生常识,帮助璧山卫生院办理民众壁报推广和普及防疫知识和动员种痘运动。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办学方针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与新的路向[36]。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馆学专业在培养图书馆专门研究和技术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持续的十年是图书馆学积极应对战争环境,担负社会教育,试验、探索和发展的十年;它将中西方知识融合在图书馆学的实践中,为图书馆学及图书馆事业推广开创了本土经验;在追求图书馆学专业化、科学化的过程中将思想性与技术性相统一,不断完善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使图书馆学中国化,促进中国图书馆学体系发展。总之,它的理念、方法和那一代学人的胸怀和志向是图书馆学界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它为图书馆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