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部分蚕品种之极(二)

2023-01-11 08:58冯家新
蚕桑通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茧层斑纹交配

冯家新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7 全国首先采用高温多湿等定向培育的夏秋用蚕品种——“九白海×115南”(简称“南农7号”)

该品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系(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华南农学院蚕桑系(现华南农业大学蚕丝科学系)共同合作研究,于1955年育成,适合广东第3~6造饲养的夏秋用蚕品种。

其中“九白海”的母本是“华9”,父本是“姬白×海南”。“华9”是二化性品种,“姬白”是广东多化性白茧种,海南(现海南省)多化性不越年种。

“115南”的母本是“新瀛翰”,父本是“越南金”。“新瀛翰”是“瀛翰”与广东地方进行杂交固定蚕品种,属二化性,但含有多化性血统,“越南金”是越南的地方品种,为多化性越年种。

该品种在定向培育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采用高温多湿环境来培育,以育成适应高温多湿的新品种;采用高温多湿与自然温湿度条件的交替培育方法;根据蚕的发育阶段来制定不同程度高温多湿条件;定向培育的条件以温湿度为中心。

(作者注:1.由于历史原因,原文杂交种当时日系写在前,中系写在后。现改成中系写在前,日系写在后,即“九白海×115南”。2. 九是“华9”,白是“姬白”,海是“海南”,因此简写成“九白海”;“瀛翰”原是日系“日115”,“越南金”是越南地方品种,因此简写成“115南”。)

8 国内唯一用同一亲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培育,以后杂交选育的夏秋用蚕品种——“306”

“306”蚕品种由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系和原华南农学院蚕桑系共同合作研究育成。

“306”的母本是“305[华9×(姬白×海南)”F2高温高湿培育品系]的F11,父本是“203[华9×(姬白×海南)”F2常温常湿培育品系]的F8。虽然母本“305”和父本“203”的亲本均为“华9×(姬白×海南)”F2,但由于母本在高温多湿环境下培育,其后代有机体具有适应高温多湿环境的遗传性。成为多化性系统品种,全年不越性,蚕体较小,饲养经过为16~17日,白茧,茧形长椭圆,茧绵较多。父本全年在常温常湿(通常的自然温湿度)环境下培育,使其遗传性偏于“华9”性状,成为二化性系统品种,饲养经过较长为18~19日,白茧,茧形长椭圆,茧绵多,茧丝量较多。“306”亲本的杂交是在1955年第3造进行,第4造开始选育。至1956年第6造连续9代,在温度24℃~31℃,湿度55%~100%中选育,其经济性状基本稳定,成为中国系统,带有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白茧夏秋用原种。

1956年第6、第7造,选配丝量多,较适应广东环境条件的“华10”进行室内杂交比较试验,结果:认为“306×华10”的生命力强,能抗高温多湿,茧丝量接近“华10×瀛文”,可供广东第2造和第6造的杂交组合。1957年和1958年第2造又作室内和农村生产比较试验。“306×华10”的产茧量显著高于“华10×瀛文”,并确定“306×华10”于1957年育成。1959年第2、3造在广东省顺德、中山、南海等地推广。

1960年“306×华10”引进浙江省、江苏省,至1975年止,发种量达1014.6157万盒(其中浙江省发种量556.6209万盒,江苏省发种量457.9948万盒)。成为二省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当家夏秋用蚕品种。

9 国内最早育成双限性斑纹的蚕品种——“镇4×镇3”

家蚕限性斑纹的育种工作,在国内早在1947年就已着手进行,而得到显著进展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年中。经过13年以来的杂交育种,该品种于1959年首次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孙本忠教授育成。

以丝量较高、体质较弱的限性斑“纹华16”作为母本,与“华8”作为父本,其杂交的F1代的蚕体斑纹,雌的为普斑,雄的为素斑,然后巩固稳定其F1代的限性斑纹性状,即得到具有限性斑纹的镇4蚕品种。同时限性斑“纹华16”作为母本,与“瀛翰”(雄为浓普斑)作为父本,其杂交的F1代全部为普斑,到F2代则出现少数雄的素斑和雌的淡普斑,然后将这种雌的普斑和雄的素斑蚕蛾交配,F3代就完全达到易于识别的限性蛾区,进一步固定纯化后,得到另一限性斑纹的“镇3”蚕品种。

限性斑纹,是在家蚕斑纹上表现出“性”的特征,在幼虫期4~5龄可以根据斑纹的有无而区别蚕的雌雄性别,即有斑纹(普斑)的为雌性,无斑纹(素斑)的为雄性。这样对生产杂交种,可提高雌雄鉴别率、杂交彻底率及工作效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育成实用限性斑纹蚕品种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

10 全国发种量最多的实用性双限性斑纹夏秋用四元杂交蚕品种——“洞·庭×碧·波”

该品种“洞(限1B)”、“碧(限2A)”由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育成。“庭(秋丰B)”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波(854B)”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其双限性斑纹四元杂交种,由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经选配于1996年育成。1996年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0年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该品种因是双限性斑纹,4~5龄蚕体外观上普斑为雌性,素斑为雄性。生产杂交种时雌雄鉴别十分容易且正确省时。同时具有体质强健,高产稳产,原蚕饲养容易,繁育系数高,丝质优良等特点。

据该所2020年9月调查,1996~2020年间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山东、贵州、江苏、安徽等省市累计发种量达1392.9万盒,在全国发种量排位第7。

11 全国最早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法改良的蚕品种—“华10、川1”

1953年“华10”“瀛文”两个品种,从江苏省引进四川省,经过系统分离,不断选择,主要经济性状有很大提高。除“华10”保留原有蚕品种外,“瀛文”改成“川1”。该“华10×川1”品种,曾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四川省生产上主要当家春秋兼用蚕品种。

该两品种的选育是结合原原繁育进行。饲养蛾区数多,选择余地大。在卵期、幼虫期、茧(蛹)期三个阶段选优去劣,采种蛾区为饲育蛾区数的30%~40%,催青蛾数为饲养蛾区数的2.5~3倍。

卵期:选择卵色、卵形符合原有特征,产附良好,卵粒多,卵质充实,不受精卵和死卵少的卵圈为初选卵圈,再参考雌雄个体茧质成绩,决定留种卵圈。

幼虫期:选择孵化齐一的卵圈收蚁,收蚁区数比计划区数多20%左右。把系统选择和个体选择紧密结合起来。饲育中严格淘汰眠起过早、过迟蚕及其他不良个体,对生产发育不齐的蛾区就整区淘汰。

茧期:是选择的重点。逐区审评茧形、茧色、缩皱及其匀整度,每区抽样全茧量、茧层量,计算茧层率。以及根据结茧率、病死蚕率等成绩选出初选区,在初选区中健蛹率最好的留作母种区,次好的作原原种区或原种区,余者淘汰。母种区还要单茧称量。要掌握区间选择重于区内个体选择,体质重于茧质的选择,以及去两头留中间的原则。

交配形式:母种以亲代同蛾的异蛾区交配为主,也可适当采用同蛾区交配。母种的异蛾区交配以发育经过一致,茧形、茧色一致,而且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中相差最小的两区交配;也采用一蛾区与差异小的多蛾区交配。对交的雌雄个体依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的高低排队,取高×高、低×低的交配原则。

“华10”与“川1”经系统分离选择改进的成绩如表1所示。

表1 “华10”与“川1”经系统分离选择改进的成绩(四川省北培蚕种场,春期)

12 全国最早经省鉴定通过采用辐射手段育成的蚕品种——“激华”

1997年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的春用蚕品种“春蕾·激华×826·H72”(简称“川蚕12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其中激华是全国最先经省鉴定采用辐射手段育成的蚕品种。即1975年春季用氦-氖激光(波长6328 nm、功率2 mW/cm2)照射化蛹后第4日的中华品种雌蛹第五腹节背部,经10 min照射后的蚕蛹,化蛾、产卵无明显影响。1975年秋季开始选育。F1代混合蚁量育,从F2代开始采用单蛾育,每代饲育2~10蛾区,选择产卵量多,孵化齐一的卵圈收蚁,并以蛾区选择为主。春季侧重茧质选择,秋季侧重健康性和蚕期经过选择,同时参考其他性状,选出龄期经过短、发育齐、体质强、茧质好的蛾区继代。在留种蛾区内选择茧形标准,茧色洁白的雌雄茧各40~50粒,进行个体称量,将全茧量和茧层量在平均成绩以上的个体雌雄茧各选15~20粒作为留种个体进行分级交配制种。经1975年秋季F1代至1995年F37代选育,蛾区间差异逐渐缩小,性状稳定,其中虫蛹率提高十分显著。

猜你喜欢
茧层斑纹交配
贡嘎钩蝠蛾交配及生殖力的研究
柞蚕秋茧茧层厚度抽样测量
老守卫斑纹蜂
斑纹游戏的最优解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2018年春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西点)报告
绕远的斑纹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