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松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根本上来说是技术推动了信息传播,优化了传播方式和渠道,为新闻受众带来了海量信息和多样化体验。尤其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移动载体和4G、5G网络的广泛应用,为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短视频载体进行新闻传播也已经成为当前媒体转型的重要切入点。
短视频的火爆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诸多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激烈竞争,而这种快节奏的传播方式,更符合当前网民的阅读习惯。短视频传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短视频具有更强的社交属性。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社交属性是密切关联媒体平台和网民的关键节点,通过交流互动让网民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才能够推动社交平台的繁荣。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短视频快速传播成为可能,立体的展示方式,让网民可以发布内容更丰富、画面更生动的信息,并能够获得点赞、评论和转发。短视频不仅可以在专门的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也能够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嵌入,能够满足新时期网民的表达需求和展现欲。
(二)短视频能够满足网民的碎片化阅读需求。新媒体时代的阅读已经越来越浅薄和碎片化,这是由新媒体的娱乐属性所导致的。人们上网追求的是快速的娱乐和简单的思考,“蜻蜓点水”式的短视频阅读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获得信息的要点,画面和色彩更令人赏心悦目,视频平台的包罗万象特征,也让网民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和海量信息。
(三)短视频能够更好地承载新闻传播。碎片化阅读与新闻传播效率提升并不矛盾,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新闻媒体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受众获得更大的信息量,抓住新闻的核心。短视频新闻可以更好地做好这一点,通过将大量新闻信息浓缩于一两分钟的短视频之内,既可以提炼新闻核心要素,也能通过视频画面解决图文新闻所带来的不直观和歧义。另外,短视频具有更强的可塑性,短的十几秒即可,长的则可以达到三五分钟。
电视媒体最擅长运用视频新闻,对报纸媒体来说这是一项新的挑战。初涉短视频领域的传统纸媒,在新闻点选取和创作剪辑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成为短视频新闻广泛应用的障碍。
(一)短视频新闻缺少本质的创新。短视频新闻是运用新的传播方式,来实现新闻内容的高质量传播,并非文字新闻的视频播报,而是需要内容策划和创意剪辑。传统媒体的新闻团队受到报纸新闻的影响太深,难以走出传统的新闻逻辑和创作思维,容易把报纸新闻的理念运用在短视频内容创作中,这种逻辑的不融洽,容易导致视短频新闻质量降低,甚至导致同质化新闻的出现。需要明确的是,短视频新闻不是报纸新闻的复制品,而是全新的再创作。
(二)短视频新闻娱乐化过度。在新媒体传播中,娱乐新闻和负面新闻的传播力存在一定的优势,这与网民“爱看热闹”的心态密切相关。新闻媒体在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基础上,还要保持中立的新闻态度,明确新闻报道的视角。官方媒体不能为了获得关注度而倾向于自媒体的娱乐性,新闻传播的价值在于传递事实和态度,但现实应用中这种娱乐性倾向十分明显,甚至一些应当保持严肃性的新闻也被加入了娱乐元素。
(三)短视频新闻容易出现内容片面。短视频新闻的一大特点是时长较短,运营人员在剪辑和内容提炼过程中不得不放弃一些新闻元素,由于缺乏短视频新闻经验,容易将一部分有价值的信息排除掉,导致新闻呈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尤其是十几秒的简讯,虽然言简意赅,但却容易让短视频新闻断章取义。
(四)短视频新闻缺乏策划性。在复杂的新闻传播中,只有一部分新闻是通过官方发布和现场获取的,对于短视频新闻来说,只靠等新闻是无法满足新时期的传播需求。但绝大多数传统媒体转型短视频新闻传播中,没有将社会热点与团队策划相结合,推出具有衍生性的新闻作品。随机性的短视频新闻在受众和传播力度上存在明显的限制性,阅读量和转发量也不尽如人意。
从新闻传播和服务读者的角度来看,短视频新闻这种形式的出现是新闻传播的自然发展历程,是新闻行业升级和受众要求提升的表现。短视频新闻对新闻传播具有突出的影响,是完善传统媒体在全媒体传播领域的重要助力。
(一)能够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受众在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之间的评价中,往往电视新闻获得更高的评分,其根本原因是电视新闻具有丰富的画面和现场感,是直观的接触新闻,而不是像报纸一样只能间接获得新闻信息和现场感。但电视新闻视频依赖于电视机和节目而存在,与报纸相比,在便捷性上存在很大问题。但手机上的短视频新闻解决了载体和节目自由选择的问题,从本质上提高了新闻传播的质量,让读者方便的获取新闻信息。
(二)帮助传统媒体扩大传播范围。对于传统纸媒而言,报纸版面所到之处才是新闻的影响范围,无法与新媒体的辐射范围相比。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便是借助新媒体传播扩大影响面,在短视频传播领域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网民的关注度多数集中在短视频领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文图传播已经成为次要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必须要利用短视频新闻进驻各类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平台,进一步扩大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力度和影响范围。
(三)能够增强传统媒体的社交属性。首先,短视频的新闻传播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赖短视频平台和其他商业媒体机构搭建的社交平台,这样拉近了与新闻受众之间的距离。信息传播过程中,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会受到受众的关注,进而通过点赞、分享、上热搜等方式获得多次传播,实现了短视频新闻的社交式传播。其次,短视频新闻更加符合当下各年龄段读者群体的阅读习惯,通过短视频新闻获取信息,比阅读文字更加便捷,内容也更加丰富、立体,从平面的视觉感受跨越到了全面立体的感官感受,可以缩短读者对信息的大脑转化环节,提高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质量。最后,短视频本身已经成为当前社交传播的一种生态。人们通过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发送消息,以自媒体形式发布个人生活和学习的记录,利用短视频进行工作内容的传递和传播,传统媒体开展短视频新闻传播,通过顺应信息传播的潮流,与受众的网络习惯相契合,才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在当前的融媒体转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已经几乎丧失殆尽,只有紧密衔接新媒体的最新技术和传播模式,才能为媒体发展寻求一席之地。传统媒体的创新是理念和内容的创新,离不开传播模式的创新,而短视频新闻则是当前融媒体转型的重要角度。
(一)打造优质的短视频新闻运营团队。传统媒体的人才梯队比较完善,但主要集中在报纸的创作思维之中,擅长文图创作和报纸传播,缺少对新媒体技术和融媒体传播的运用与创新能力。打造优质的短视频新闻创作团队,首先要从外部吸引高层次人才,从电视媒体机构或者网络传播平台吸纳经验丰富的视频新闻人才,作为传统媒体人才梯队的核心成员。其次要加强原有人才的升级,要从融媒体传播思维创新和新媒体技术运用两个层面对人才进行培训,让团队成员了解互联网传播规律,洞悉网络受众对短视频新闻的需求点。最后还要打造“网红”记者,通过新闻出镜或其他形式的展示,以多方位的新闻创作方式,将记者展现在受众面前,“网红”记者能够提升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凝聚力,有助于打造知名度较高的融媒体品牌。
(二)打造特色短视频新闻栏目。除了借助商业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开展短视频新闻传播之外,大多数传统媒体已经开始搭建自主经营的新闻客户端,不再受制于商业媒体平台,可以根据策划和节奏多次发布新闻。在自主的新闻传播平台上,传统媒体应该创建具有地方特色和特殊属性的短视频新闻栏目。尤其是地方媒体要主打本土特色,以山东的地方媒体为例,优美的自然风景和地域文化都可以为短视频新闻增色不少,需要加强内容策划、提升剪辑效果,抓住社会热点和关键性的时间节点,为地域性传播提供优质的短视频内容。此外,将文图新闻转化为短视频新闻进行二次传播,也是传统媒体实现融媒体传播的一大特色,其质量取决于文字新闻的切入点和创作水平。
(三)优化短视频新闻的转载机制。一家媒体机构的创造能力是有限的,尤其对新媒体传播环境来说,通过转载国家级媒体机构及其他同类新闻单位的新闻作品,来充实自身的传播数量和水平,是绝大多数地方媒体采取的战略手段。转载短视频新闻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需要对整体的传播环境和内容有清晰的把握,通过短视频新闻的转载,实现自我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提升。短视频新闻的转载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保证新闻来源正规和内容的真实性,所选取的转载新闻应该是高一级的媒体机构或其他官方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对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必须要敬而远之,对每一条新闻都要追溯来源,确保新闻真实;二是要紧跟社会热点,短视频新闻的转载不能单纯追求数量,更要关注新闻质量,应符合媒体定位和读者的阅读需求;三是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利用聚合新闻平台的新媒体技术,媒体机构要善于抓取热点信息,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动态,快速、精准转载最新发生的短视频新闻,对部分与本地相关的新闻还要做落地采访和跟进。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转型过程中,短视频新闻是传统媒体实现自我影响力提升的一次重要机遇,通过搭建运营团队、优化传播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等多种手段的运用,媒体必然能够在激烈的信息竞争中找到适合的发展之路,实现传统媒体内容优势与新媒体渠道优势的深度融合,为受众提供全媒体的信息服务,创造良好的新闻传播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