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定方 华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近年来,环保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大家都希望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今天,能够更多的保护环境,只有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装配式建筑受到了更多人们的喜爱。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在车间进行批量生产,工作效率更高,构件质量更好,更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人员要根据其特点,不断完善和优化施工技术,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是在施工阶段对施工技术与装配式混凝土技术进行融合,将各混凝土构件在现场内进行装配及加强,对梁体、柱体、板等构件的制造,利用大面积的结构拼装进行连接,在装配构件运输的过程中,要选用专用的运输车辆,做好管理工作,在指定的施工区域进行拼装与吊装。同时,各个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的地点,要对预留插筋与孔洞进行合理配置,增强整个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又分为装配式钢结构与木结构钢结构主要是对钢构件进行生产制作成房屋的部件,在施工现场内进行装配施工能够降低建筑自重,突出钢材塑性变形与高强度的特征,降低废弃物的产生;木结构是建筑中重要的结构体系,通过对木材的应用增强对生产预制的成型,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也有利于推动木结构装配式的合理发展。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最明显的优势是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由于绝大部分建筑结构件都在预制厂中进行加工,而预制厂采用的是流水线、模块化生产方式,所以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能节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另外,由于这种建筑模式将污染比较严重的混凝土搅拌与浇筑环节都转移到预制厂中,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量明显减少,不仅降低了粉尘污染,还降低了施工时的噪声污染。另外,部分结构件从建筑中拆下后,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在传统的施工中,建筑工程会用到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工程结构整体较重,施工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涉及的构件是在相应的工厂生产的,避免了在施工现场租用大型施工设备,如混土泵送设备、混凝土浇筑模板等,因而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并在机械吊装及人工搭接方式的配合下,能够在施工现场完成预制构件的连接作业。由此可见,装配式施工减少了施工工序,且便于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施工成本,从而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传统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的人力资源相对较多,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前往施工现场,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工作分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有专门的监管人员,增加建筑成本。另外传统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例如天气原因、施工技巧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装配式建筑工程则不会出现此类问题,大部分的预制构件都是在工厂进行批量生产的,更能保证质量,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而且在安装时也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在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的今天,装配式建筑施工更具有优势。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模板安装有一定的安装原则,要先安装水平构件,再安装竖向构件;先安装固有的模块构件,再安装异性构件,才能保证其满足建筑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首先是新旧混凝土接触的位置要提前进行凿毛处理,并将斜模板安装到顶部的位置,确保新旧混凝土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其次是当新旧混凝土融合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对其进行检查,如果自密实混凝土出现了外溢的现象,说明其符合施工要求,不需要再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比较重要的步骤,浇筑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务必要对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选择合适的机械进行操作。另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例如浇筑不均匀或者出现冒泡现象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不能超过15min,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振捣方法,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预制剪力墙和叠合板等构件环节,施工人员需认真按照组件安装施工作业流程进行施工,例如,在预制剪力墙施工环节,通过采用螺栓等一系列组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预制组件稳定连接,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建筑构件体系,在具体的施工作业环节,施工人员还要认真按照预制构件的安装流程进行安装施工,并引起充足的重视。因为不同的结构体系之间需要预留一定距离,故施工人员需要合理确定出钢筋的具体穿插位置,并将螺栓和其他建筑结构稳定连接。另外,在建筑窗体施工环节,作业人员还要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窗体类型,通常需要使用螺栓,将窗体和建筑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固定,并科学地调整窗体的具体位置,确保各项连接组件更加稳定、安全,真正达到提升建筑窗体施工质量的目的。预制叠合板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为了确保此类预制构件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整体安装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科学控制预制构件的具体安装位置,并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因为叠合板较为脆弱,为了避免其出现破损,施工人员还要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各类预制构件制作完毕之后,需要由专业的车辆,统一运送到施工作业场地,与此同时,各类预制构件在运输和拼装的过程中,需要存储和吊装,故施工单位还要全面考虑各类预制构件的存放条件,为后期的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提供更多便利。因此,装配式预制构件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还要对不同类型的预制组件类型和数量进行全面考虑。在安全运输各类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在预制构件的缝隙之间填充适量的缓冲物品,防止因为长时间运输使预制组件出现磕碰,防止发生预制构件大量破坏的现象。针对各类预制构件的运输路线,工作人员也要全面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颠簸道路运输,同时,在安全运输预制构件期间,避免因急刹车导致预制构件出现磕碰。此外,将各类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作业场地之后,工作人员还要对预制构件的存储空间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确保各类预制构件保持平整状态,为后期的预制构件拼装提供更多便利。因为预制构件的数量与型号比较多,所以在实际拼装各类组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控制力度,严格按照预制构件的拼装施工作业流程进行施工,防止预制构件出现拼装失误现象,确保建筑预制构件施工质量得到良好的控制。
在建筑预制构件的吊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1)施工及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确定切实可行的定量定性分析制度,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预制构件吊装施工,并将预制构件放置到指定的位置;(2)在预制构件吊装施工之前,需要结合施工场地进行起重机械的选择与定位工作,进行场内交通路线的合理规划,为吊装施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构件距离安装面约1.5m 时,需要慢速调整构件到安装位置,构件距离安装位置约30cm 时,安装人员可以通过辅助轻推构件或者撬棍结合定位线对构件进行调整,保障预制构件吊装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之前,首先要在浇筑底层的位置铺洒上5cm 左右的石子水泥浆,降低漏浆问题发生的概率。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务必要对浇筑的厚度进行检查,保证其不超过40cm,并且要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完成浇筑工作。墙体混凝土的浇筑一定要采取分层的方式,以免出现裂缝,影响建筑物的质量。然后是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时要注意石子的下沉程度和表面浮浆的问题,一旦出现这些状况,要立即停止振捣工作。当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要进行找平,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利用BIM 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对于构建材料的质量进行监控,在预制构件中输入多种信息,对其芯片的载体作用进行发挥,其构件的规格与尺寸符合工程建设的标准,保证构件生产制作运输等多个环节内能够确保稳定性与安全性;其次,对构件的材料进行重视,利用BIM 技术可以对建筑结构模型进行展示,通过虚拟展示,为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行为提供参考的依据;最后,在装配的过程中,利用BIM 技术,利用电脑进行模拟,可以使得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对接,加强对吊装空间布局的掌握,增强对技术方案的科学调控。
装配式建筑最为我国新兴产业,规范还不成熟,虽然国家颁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但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一些专业性问题,例如对于预制构件灌浆料的检测,连接件的检测都还没有做到强制性标准,所以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检查标准,保证装配置建筑的大力发展。
装配式建筑构件在预制场完成定型化生产后,无法在后期现场出现变化时进行修改,这就要求我们事前需对构件深化详图设计做好仔细复核,对各个构件连接做好充分的施工方案,防止后期到场后无法安装。但是施工现场不是工厂,现场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变更,这就造成到场的预制构件无法满足现场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现场设计变更的把控,调整方案,优选材料,做好设计变更方案,对预制构件尽量减少改造,从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为了满足设计要求,部分预制梁,预制楼梯高达5 吨左右,这对我们现场起重设备及施工安装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设计深化阶段,我们就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从设计源头解决安全隐患,对超重的构件进行合理分解,满足吊装及安装要求。后期在运输,吊装,堆放时考虑,要实时监控,防止装载,堆放过高引起侧翻。在安装过程中,设置专职安全员,统一指挥协调,防止指令混乱,造成事故,同时在对安装工人做好技术交底,明确现场情况,施工安排,施工重难点,技术保障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做到事前有准备,事中有措施,事后有处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这个弦不放松,切实落实安全第一目标责任。
预制构件的制作及应用与装配式建筑结构性能及其使用安全性密切相关。因此,在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探讨时,为了提高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水平,需要施工单位及人员更加重视预制构件的科学应用,及时消除施工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使最终的结构体系可以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管理规范并不是只适用于一部分人员,而是适用于整个工程进展以及全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认真负责,对实际的工作不从现实出发一般会使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只有在工作中保持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处理好工作项目,才能让施工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施工工程中的管理规范不合格,一方面不利于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不利影响。在建筑工程中,索赔系统体系仍然比较薄弱,建设比较落后。在施工现场,几乎是不可能不发生事故的,现实情况是复杂的,意外情况总是会出现的。出现事故时,工人由于微薄的收入一般无法负担医药费。建筑工程的负责人如果不懂法律,不了解相关材料的重要性,会使索赔环节陷入困境。负责人应该加强对法律的学习,熟悉相关的材料。建筑工程项目,一个施工分析图是必不可少的,缺少施工分析图,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审核和核算的工作都没办法进行,会降低工作效率。绘制施工分析图对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进展中需要将资料和分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合理具有可执行性的工程造价,保证工程款能够顺利地发放。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关系着施工质量。因此,需要通过开展内容专业培训活动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并落实奖惩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装配式施工作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同时,在专业能力出色、责任意识较强的施工队伍的支持下,严格落实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计划,并在监理人员的专业指导下,处理好现场施工问题,为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
在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运用多种工具设计、吊装安装、连接等方面,对于工具进行合理的分类,增强与工艺设计、工程生产以及后续的施工组织进行密切联系,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改进。比如在装配式建筑定位过程中,对其精准度进行控制,存在一定的阻碍,制作定位钢板,可以利用工具进行合理的处理。同时,外墙通过预制完成,对于脚手架进行搭设外墙的塞缝,难以进行合理的维护,制造外挂架也可以结合工艺设计,增强墙体结构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行业领域中,装配式建筑模式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选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助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能够实现节能低碳、绿色环保,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熟悉与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加深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