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意识形态是指由一定社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整个说来,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正本清源,就意识形态领域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内容十分丰富,并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4“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11“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11等,从而为不断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新理念指导新实践。近十年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历史主动精神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如何科学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部分党员干部在党的十八大之前认识模糊甚至错误的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由于一些人片面甚至错误理解“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意无意地将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建设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轻视、忽视甚至漠视意识形态工作,使得意识形态工作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并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2]43而究其根本,一些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针对党内的一些错误认识,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即“8·19”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4使用“极端重要”这一表述,是对意识形态工作在党的各项工作中的地位的清醒认知,也是对意识形态形势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一系列挑战、问题和考验的理性研判,更是对一些党员干部中间存在的错误认识的提醒和纠偏,同时又不断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科学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在一如既往地坚守并推进党的中心工作的同时,把全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提高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1]14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工作不重要。在坚持“重点论”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两点论”。习近平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14因此,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1]2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就此而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硬实力,又包括软实力。切切实实推进经济建设,旨在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切切实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旨在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指引、精神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既不能因为强调中心工作而弱化甚至忽视极端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因为强调极端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而弱化甚至偏离中心工作,必须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加以深度融合。这既是历史的唯物论,又是历史的辩证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指出,以宣传思想工作为代表的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14这是由意识形态自身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在这方面,我们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72马克思还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32这就是说,意识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和外部世界的系统反映,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法学、史学、文艺学、宗教学、伦理学以及经济学中涉及生产关系的思想理论观点等则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样式。意识形态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它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在阶级社会里,它还有着鲜明的阶级性特征。无论对于统治阶级还是对于被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都具有价值导向、行动导向和群众导向的作用。在阶级的光谱上,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为了达到巩固自己的统治、改造社会和世界等目的而提出并确立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政治原则、行动纲领和战略策略。马克思指出:“以观念形式表现在法律、道德等等中的统治阶级的存在条件(受以前的生产发展所限制的条件),统治阶级的思想家或多或少有意识地从理论上把它们变成某种独立自在的东西,在统治阶级的个人的意识中把它们设想为使命等等;统治阶级为了反对被压迫阶级的个人,把它们提出来作为生活准则,一则是作为对自己统治的粉饰或意识,一则是作为这种统治的道德手段。”[5]492“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6]170这里的“意识形式”就是意识形态,这一论述揭示出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在政党的光谱上,意识形态是政党用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信仰、政治观点和动员民众的最主要手段,是政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灵魂。在政党政治的光谱上,意识形态是现代社会统治阶级和执政党最核心的政治资源。
把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地位作用贯通起来考察,是习近平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深刻思考和具体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需要意识形态引领方向、凝聚力量、保驾护航。习近平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是统一的、一致的关系,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者才会真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更强大的合力。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要使中国这艘社会主义的世界级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在新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就既要努力做好中心工作,从而真正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雄厚的物质基础,又要进一步大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切实做好中心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统一起来,形成更强大的合力,在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创造更辉煌的业绩。正是在习近平的再三强调、着力推动下,全党上下不仅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而且实现了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等多领域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引领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巨变,在进一步凸显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时,“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27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
中国共产党是以理想信念和意识形态立党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决定了党的前途命运。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7]3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更是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单列,并用一段的篇幅对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具体部署,这在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并不多见。在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即“8·21”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再次重申“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1]338并将其作为党在宣传思想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九个坚持”的第一个进行特别强调。他再三强调和亲自指挥,领导和推动党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使党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特别是大力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从而真正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到了实处。
当今时代是政党政治时代。无论执政还是在野,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党必须同时具有相应的阶级基础和意识形态基础。意识形态是政党重要的思想政治工具。一个政党的立党之本,就是在这个政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对于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意识形态就是党的旗帜和灵魂,如果意识形态出了问题就是关乎政党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历史和现实已经多次印证了这一点。
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这是中国共产党从政权安危的维度和高度作出的重要论断。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8]18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9]9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这在改革开放以来是第一次。习近平一再警醒全党,意识形态的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要放到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认识和考量。
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要搞乱一个国家、颠覆一个政权,敌对势力往往最先选择意识形态领域作为突破口。在这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有过深刻教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10]113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绝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7]35-36这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必须建立起意识形态的坚固防线,绝不能放弃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否则就必将导致其自身走向衰亡。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习近平明确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1]105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9]58习近平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当前,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企图把人们思想搞乱,然后浑水摸鱼、乱中取胜。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7]37这就是警醒全党要深刻认识到,在各种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的复杂斗争中,如果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出现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最大的执政危机。因此,在依然复杂尖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否则就要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形势和局面、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严峻,展开的较量和斗争有时甚至还十分激烈。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2]375历史地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自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来170余年间,这种斗争就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从根本上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所反映的正是两条道路、两种制度、两类价值观的斗争和较量。这种斗争和较量,其态势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它将伴随中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过程。因此,在可以预期的将来,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是一个恒常命题。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大力加强理论武装,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崇高信仰、坚定信念、顽强斗志不会自发产生,“金刚不坏之身”无法轻易炼就。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习近平强调,以宣传思想工作为代表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14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这是因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守正创新品格。守正创新既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13]195在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来指引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务、新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意识形态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各种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舆论导向,我们不去主导,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控。在国际传播舞台上,失语就要挨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习近平曾严厉批评一个时期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政治敏感性、责任感不强,党的意识淡漠等突出问题,强调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14]强化责任意识,就是要科学领会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实质,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和要求,大力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努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一舆论斗争的新的主战场。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1]194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7]36习近平还指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7]29关于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问题,习近平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7]42这一论断,表明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到了新水平、达到了新境界。正是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党在新时代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及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多次主持召开小组和委员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央不仅出台了《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而且根据落实中遇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挑战及时进行修订,要求全党始终把打赢网上斗争作为首要任务,对于问题严重的地方、部门、单位坚决问责、严厉问责,大力支持、保护、重用敢于亮剑者,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扭转了党的十八之前曾出现的“网络舆论乱象丛生”[2]43等被动局面,切实掌握了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是新时代的鲜明特色,在意识形态领域更是如此。在新时代,对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重大课题,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11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党抓住最关键突破口、最重要着力点,在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进程中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再上新台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要内容,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从而构成反映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的思想上层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建设搞不好,会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同样也会出大问题,甚至会出更大的问题。习近平不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9]41而且在“8·21”重要讲话中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340而“判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要标准,就在于是否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是否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深度开放的发展共识、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共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共识”。[15]归根到底,就是看它是否能够构建起维护和巩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形势呈现出双重特性: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写入宪法且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中不断践行且日益彰显实效,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增强且正能量日益激发,世界上对中国评价的正面舆论明显增多,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明显提升;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渗透、错误社会思潮的泛滥、新媒体特别是网络空间的失范从不同维度、在不同程度上威胁危害消解着意识形态安全甚至总体国家安全,从而造成了我国意识形态生态环境的错综复杂。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公民社会、西方新闻自由、“逆全球化”、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此起彼伏、时有消长,对改革开放的“两个质疑”①“两个质疑”,即质疑中国“改革开放过了头”,把发展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质疑中国“改革还远未到位”,质问中国现在搞的还是不是社会主义,鼓吹按照西方制度模式进行彻底改革。更是极具迷惑性。这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其核心就是从意识形态角度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归根到底,就是否定党的领导,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也就是争夺阵地和人心。
要真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大力加强话语权、话语体系建设,特别是大力加强话语支配力建设。话语支配力就是直面当前话语权、话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洋八股”“党八股”“土八股”等问题,在守住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根本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四个自信”,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指导意识形态工作,真正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切实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进一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话语支配力是意识形态能力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向世界的生动展现,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强力支撑。在“8·19”重要讲话中,在指出当今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导致我们往往是有理说不出,或者即使说了也传不开等问题之后,习近平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17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更是专门强调要增强国际话语权,并展开深入论述指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失语就要挨骂,现在,“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并进一步提出,要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16]43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9]23在“8·21”重要讲话中,他又一次明确要求,“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339-340这表明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当前中国在话语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已经在下大气力加以解决,目的就是要着力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从而大大增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影响力、话语支配力。
坚决反对“洋八股”“党八股”“土八股”等错误倾向,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程中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在深入剖析崇洋媚外的“洋八股”在中国盛行多年造成的巨大危害和长期盛行的根源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决不能用西方资本主义话语体系来衡量我们的理论创新,决不能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探索实践,决不能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得失,而是要努力彻底突破西方资本主义话语体系、价值体系、评价体系,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价值体系、评价体系。多年来,一些领导干部无论是讲话还是写文章都习惯了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虽然没有一句错话,但却让人看不进去甚至非常厌烦,此类“党八股”文章在一些党报党刊和学术刊物上占据了大量版面,结果却是让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产生误解甚至反感,不仅没有增强话语权,反而大大削弱了话语权。我们必须直面“党八股”问题造成的巨大危害,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无论是写文章还是讲话都要少讲最好不讲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而是要努力把深奥的理论、难懂的道理通俗化、大众化,用人民群众听得懂、喜欢听、愿意信的话去讲话或写文章,带动、引领更多人进一步认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土八股”的典型表现就是有些人故意曲解、误读习近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过分抬高甚至迷信儒家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甚至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就是恢复儒家文化等,鼓吹应该“以儒化马”“以儒代马”“去马归儒”“全盘儒化”等,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是“仁义礼智信”等儒家道德规范,并否定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应坚决反对“土八股”,始终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决不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坚决摒弃迷信和照搬照抄古人的错误做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中,凝聚力是基础,引领力是关键。一方面,打铁必须自身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具有强大凝聚力,真正发挥凝心聚魂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与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错误社会思潮乃至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必须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前沿地位,发挥引领作用。
要真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体来说,其一,必须科学总结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和规律性认识,特别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其二,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1]337特别是要深刻理解“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的道理,在这方面,既要提高音量,更要提高音质。其三,必须不懈探索现实性路径、提出针对性举措,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的环境和土壤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使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其四,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1]337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把党性原则作为根本原则,把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这一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极重要内容,同时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拓展红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遏制黑色地带,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匡正、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