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诗意漫溯

2023-01-11 03:21周雯娟
中学语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康桥云彩

■ 周雯娟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之作。整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借助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把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对眼前无奈的离别,表现得真挚、浓郁,是徐志摩诗作中得绝唱。《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教学也应改由对画面的分析上升到对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感的理性分析,也就实现了理论层面的学习,这首诗柔美淡雅、飘渺不定。关于文本解读,我们要进入到诗歌的“意脉层”因为诗歌的意脉是隐形的,是在诗歌词句表象隐藏下的,体会到诗人潜在的意脉的变化,就深入到了文本的意蕴。对于诗人徐志摩来说,康桥不仅是母校剑桥大学的代表,更和他当年的爱情、婚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首诗里面的物和人都是主题,都有着内在意蕴等着我们在教学中去挖掘。在这首诗歌中诗人把自己情感得变化隐藏在诗意中,我们如果按照诗歌得写作意境,实现文本之间得对话、读者得诗人得对话,才能走进诗歌得意境深处。所以我们在诗歌教学中不能简单地从内容上进行分析,更要分析和感悟诗人对诗歌所赋予的真正的内涵和诗意。

一、轻松而来,潇洒而至

《再别康桥》这首诗歌以欢快轻盈的基调开启了本诗的序幕。在黄昏的时候,诗人徐志摩迎着柔和的晚风,来到了离别多年的康桥,一景一物是那么令人朝思慕想,既让人感到新鲜又让人感到无比的熟悉,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作者怀着这样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启了自己回忆康桥的精神之旅。诗歌的第一节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词中的“来“和”彩“是富有韵律之美的,读起来朗朗伤口,这两字的发音需要读者的嘴部张开,才能发出明快响亮的声音,从而在音律上九尾诗歌营造出了畅快轻盈的节奏感,充分表现出诗人自己回到康桥时洒脱自然、轻松愉快的心境。这首诗中虽然自始至终洋溢着诗人对康桥挥之不去的留恋和不舍但是作者自始至终在调整自己的这种心态,让自己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离别,在悄悄的离开中不打扰康桥独有的美丽和宁静。诗人只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轻轻的回忆,悄悄的回想,重温之后再安静的离开。”云彩“在这一意象中也出现在了这首诗的诗词中,在诗歌中,云彩一般是纯洁美好的代名词,这里作者用云彩比喻为自己心中康桥,康桥恰似天空中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及,只能留存在自己内心深处去细细品味。作者写”西天的云彩“可以看出诗人再次来到康桥的时间是晚上这个时候夕阳西下,一抹夕阳照红了天边的云彩,抬头望去,看着美丽的晚霞,这样美丽而伤感的黄昏引起了诗人无尽的遐想和感叹,诗人就是借助这样的一种洒脱轻松的心态走进对康桥的美好回忆之中。诗人是轻松自然的节奏,缠绵温柔的情怀开启了自己的离别之旅。在一抹斜阳中,诗人用西天的云彩展现了诗歌的画面美,可以看出诗人的回忆是温暖的,记忆中的康桥是浪漫的。这首诗的第一小节充分表达了作者轻松洒脱的心情,同时也为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奠定了基础。

在这首诗的开篇,诗人的吟唱就非常明显的表达出了对离去的一种单纯的道别之情,但是这里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招手“和”送别“这两个动作一前一后,借助着手引发思考,然后瞬间转化为离别,这种快速的感情转化把诗人对康桥的万千感慨化为无声。诗人在离去的时刻,想着是悄悄的离开,并配有大量的景色,但是最后招来了”西边云彩“的送别。这也正是诗人对本来就悄无声息的”云彩的一种招手,这样更能凸显出诗人的悄无声息,这种似幻非幻的美感让人们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声响而破坏这种宁静。在这里,诗人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把自己内心的伤感和无奈表达的淋漓尽致。诗人这种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给读者带来了崇高的审美体验。这首诗除了诗人营造的宁静环境之外,还有一种意境之美,这种美给人的感觉是深邃的。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意境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在作者的笔下,把一些毫不相干的景物串联起来,妙笔生辉。再加上诗歌在形式上的流动之美,促使读者自然而然的沉浸于这一意境之中。这首诗歌的意境之美还表现在诗歌语言和画面之美的互补上,也就是诗歌中展现了绘画之美,这是诗人通过自己的想象所创造出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诗人的精神律动。这些景物之所以让读者感到舒服,很大的原因是这些画面搭上了是人内心的烙印。在这一幅幅美景中,诗人却不得不离别,感受离别之痛,确实令人难过。

二、沉醉留恋,无限追忆

诗人在这个时候回到了康桥,自己多年之前得思绪不仅涌上心头,而且自己得思绪在这样得诗意指引下,用比喻得手法去描写了心中得康桥,促使自己内心得情感沉浸在康桥得景物中。我们仔细考证,诗人在剑桥大学有着两年的学习经历,在这两年中,诗人不仅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还获得了人生的一段最难忘的爱情。在这两年中诗人遇到了聪明智慧美丽的林徽因,两人从相知到相恋,但是却事与愿违,最终两人没能修成正果。此时此景,对于诗人而言,康桥在夕阳得照射下,成为了诗人情感的栖息地,更对自己往日恋人的情感开始流露。昔日美好的回忆,徐志摩用浪漫的诗句寄托在康桥的景物中,运用浪漫的情怀围绕着康河,把康河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选择了河畔边的杨柳,并把杨柳比作新娘,这样也是和我国诗歌的传统有关联的。自古以来,柳树就代表了不舍之情,是情人们的含情之物。从形态上来看,柳树窈窕轻盈,在夕阳的照映下倒映在水中,就像婀娜多姿的少女,诗人借助美人抒情的形式写出了康桥的美。我们从当时诗人的情感来分析,这个时候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结婚,有的人解读为这里的新娘就是指诗人昔日的恋人。徐志摩对昔日恋人的情感回忆在这个时候只能是委婉而含蓄的,我们之所以这样分析,是因为诗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诗人面对康河美丽而清澈的水波,自己甘愿做一条水草,永远沉醉,可以看出诗人仍然沉浸在过去康桥的世界中,对昔日校园中美好的爱情无比的眷恋和沉醉,最后才想要向青草更深处漫朔,这样的情感舒展何尝不是诗人所向往自由和美的诗意追求。

作为一个执着的诗人,徐志摩在诗中写入了自己深刻的人生意蕴。诗人在开头采用复杂的手法点出了“轻轻”的意蕴,由西边的云彩的告别转向了康河周边景物的描写。在诗人眼中的这些景物不论是柳枝的曼妙多姿,还是水槽的简单清纯,都凸显了康河的包容之处。所以诗人愿意化为水草,投入康河的怀抱。昔日的美好终究不会回来,所以诗人写道: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沉默,沉默的是今晚的康桥。这种惆怅流露出的是诗人的一种无奈,这种无奈在整个诗歌中都能体现。基于此,诗人的追忆才更令人动容,诗人的忧伤才更因为对昔日恋人的思念而更加真切,诗人对爱情的感悟散发在整部诗歌的字里行间,尽管是这样,诗人的感情基调还是乐观的。

<1),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三、淡淡的伤,静静的情

诗人的情感不论是美好的还是忧伤的,总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美好的回忆时短暂的,但是这种回忆回到生活中后,一股淡淡的忧伤在诗人内心涌现。这首诗的第四节是诗人情感的转折点,由开始的沉醉转化为浅浅的忧伤,诗人情感的高潮在第五节中得到了凸显,平静的心情在最后回到了原点,转化为自己内心的宁静,带着这种潇洒的心境离开了曾经爱恋的康桥。最后自己的这种爱恋之情被眼前的景物揉碎,转化为离别的忧伤。

第二是现实的残酷。大学校园中昔日恋人曾经和自己漫步于康桥,此情此景,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别有一番离别的滋味涌上心头。第三就是作者重拾自我。诗人眼中的“彩虹似的梦”是沉淀的梦,是揉碎之后的沉淀,是一种释放自我、沉淀自我的梦,所以诗人才能轻轻的来、淡淡地走。第五节诗人开始寻梦,把自己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昔日的美好,犹如天空中的满天星星,把诗人内心的激情点燃,诗人的思绪如同潮水般肆意奔流着。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眷恋是浓厚的、对昔日恋人的感情是真挚的,这种高昂的情绪,诗人通过放歌的形式加以释放。在这首诗歌的第六节诗人又转化为安静的自我沉醉,用宁静而又美丽的夜色衬托自己宁静的内心,这是诗人独有的回忆。诗人用无声的语言把心中翻滚的情绪转化为独自的沉醉,转化为内心的安静,最后又把这种沉醉化为对生活的洒脱,所以诗人在文末用潇洒的方式离开了自己无比暗恋的康桥。

从诗歌的字面看,《再别康桥》抒发的是诗人对康桥的不舍和依恋,我们在教学中要想全面的感悟诗歌,就不能局限在诗歌的文字表面,否则只能局限在肤浅的层面,看不到作者内心所要表达的诗意。这里诗歌的表达其实是心口不一的,诗人在表面上是潇洒的,但是其内心的情感却包含着深邃的忧伤,这一情感的展现在诗人描写的景物上也有意识的展现出来。从诗人在这首诗中选取的“金柳”“彩虹”等景物分别和“夕阳”“浮躁”相对应,这就促使本来明亮的景色呈现出了一种模糊的色彩,他们本身所带有清扬之感,看似平淡,但是和诗人的别离情感对应之后,就更能凸显出诗人的迷茫,这首诗的诗意就更加凸显出来。

总之,《再别康桥》是一首韵味十足的离别诗,虽然在诗歌中运用了康桥的景物抒发了诗人的离别的忧伤,但是在离别之中诗人把自己的多种意蕴隐藏在诗歌中,令读者读起来产生万般感悟。随着时间的流逝,康桥已经不再是徐志摩一个人的康桥,而成为了千千万万个读者心中永远不变的康桥。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康桥云彩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神奇云彩:大自然的画作
春天的云彩
云彩的秘密
云彩大秀场
再别的岂止是康桥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论《再别康桥》诗歌意境美
投入细腻的情感诵读诗歌
放手让孩子撞南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