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桂先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阐释了人民信仰对国家实力和民族未来的重要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语境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来源和保障,人民的文化水平、精神面貌和道德品格,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实力支撑。大学生是人民范畴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学生所坚守信仰的类别与程度,关乎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程度与性质。同时,大学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最前沿,大学生是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关注对象。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关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体趋向。因此,关注当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做出分析,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信仰是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所产生的情感认同,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认知和行为现象。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最先出现,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信仰呈现方式。人类把握世界有四种方式,即宗教、艺术、哲学、科学。宗教体现着人类对终极力量(可以是自然神,也可以是道德神)的精神认同和认知契合,并依据教义教规来规范宗教徒的日常生活的方式;艺术体现人类对迷醉的艺术世界的向往与追求,通常会采用舞蹈、集体仪式等方式尝试与理想世界保持关联;哲学是脱离上述两类人类思维模式的、更为进化的把握世界的方式,通过概念和命题来构建世界图景,借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模型来解释和改变世界;科学,尤其是近代科学,是人对现象世界的本质的规律性认识。就人类历史发展逻辑看,宗教和艺术,是人类走向文明阶段最原初的两种表达方式;哲学与科学,是人类进入近代以来,随着主体意识觉醒、从宗教和艺术中扬弃的人类理性思维成果。从西方思想史来看,近代西方科学是脱离于欧洲中世纪的神学,以天文学为突破点,进而摧毁中世纪的神学意识形态,逐步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并加速推进着人类社会发展。
我们先分析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指宗教徒对所信仰宗教的神灵系统及教义教规等所持有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现象。人类之所以具备信仰这种独特的精神现象,主要是因为信仰作为认知—实践模式,与人类生存方式有深刻的关系,整体呈现出认知—实践双重互动特征。宗教是人类认知外界事物的方式之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占据着重要作用。脱离蒙昧以来的先民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确保生存环境的安全性、食物来源的稳定性。在当时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先民对自然界充满着恐惧与好奇,将内心的诸多诉求都外化为种种神祇,妄图通过宗教行为保持与神祇的神秘联系,进而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生活资料。这种讨好、祈求的认知—实践方式,体现了先民对不可掌控的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正如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欧洲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进入了中世纪时期,直到文艺复兴的近1 000年时间内,基督教神学对欧洲世俗社会保持着长久的精神统治。在中世纪神学思想束缚下的欧洲人民,尽管其生存状态比之于先民有了极大好转,但是精神世界在基督教信仰的统治下依旧不自由。在马克思看来,处于宗教深度关联中的人们把自己的经验世界变成一种只是在思想中的、想象中的、作为对立的“他者”存在的本质。这种本质不是可以简单用概念互换的方式来解释,而应该用生产方式来解释。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存在和起作用是不以纯粹概念为转移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就像自动纺机的发明和铁路的使用不以黑格尔哲学为转移一样。如果他真的想谈宗教的“本质”即谈这一虚构的本质的物质基础,那么他就应该既不在“人的本质”中,也不在上帝的宾词中去寻找这个本质,而只有到宗教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现成物质世界中去寻找这个本质。
马克思主义给宗教信仰做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人类社会,随着主体意识的确立与张扬,人类精神逐渐脱离了基督教思想的控制与束缚。随着社会的发展,信仰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从古代和中世纪囿于宗教的使用范围转换为人类的勾勒愿景与现实的认识—实践方式。此时的信仰,依旧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却去除了对终极力量或者神祇的崇拜因素,转换为对理想、信念和愿景的认同与坚守。进入现代语境中的信仰,在实践层面从控制人类精神世界的宗教信仰迭代为人类与美好愿景之间的认知方式。
由于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的不同,信仰在每个运用场景中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语境中的呈现方式,可以视为信仰的不同类型。从认知效果来看,信仰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盲目的信仰是失去主体性的人们对认知对象的不加批判的接受与认同,最终导致迷信;科学的信仰来自人们对认知对象的规律性的认知与探求,导致人类正向的实践成果。我们所谈的大学生信仰教育,实质是希望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信仰选择方面,要学会辨明科学信仰与盲目信仰,能够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选择科学信仰,去除盲目信仰,从而成就自己的多彩人生。对于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来讲,通过构建有效的“三全育人”机制,传播积极正向的价值体系,进而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这是我们信仰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价值所在。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的国家性质和独特国情决定了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办教育,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当今,没有什么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因此,教育要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提出的9个“要”,深刻回答了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其中第一个“要”,就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这是对新时代学生信仰教育的科学论断。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越发成为我国教育界的战略任务,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也上升到新的高度。造成这种境况主要有两个逻辑前提:一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是否会变质,取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境界和信仰体系;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以信仰体系为核心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整体素养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上述两个逻辑决定了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深刻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既具有私人特征,也具有社会特征。这是因为信仰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宏观的人类文化范畴。人类文化的传承方式是社会传承而非自然传承,这就决定了信仰的教育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在信仰的传播主体和方式上,也呈现出个人和群体特征,前者说明了信仰的私人性,后者说明了信仰的社会性。信仰的时空性,说明信仰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尤其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分析信仰形式在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呈现态势,是大学生信仰教育需要探索的问题。
考察我国历史发展,西周中后叶随着周王室实力衰微,文化下沉,当时的诸侯国为了提升邦国实力,在注重招徕劳动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知识分子的引进。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体现的是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已经呈现出知识扩展的时代特征。原来为贵族服务的西周教育体制,逐步呈现出为新型阶级服务的特征。春秋战国时代,正是雅斯贝斯所谓的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儒家不仅最先进且亦最盛行。钱穆先生引用韩非子《显学篇》说:今之显学,儒、墨也。随着封建制度在古代中国的确立,特别是西汉汉武帝“表彰六经,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建制朝代基本占据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的建立,是一套严密的思想体系与操作体系共同构建的,并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钜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1840年以后,伴随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本因清王朝的式微而逐步消解,晚清政府推行“新学”的自发革新运动没有给中国带来改观。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整体社会构建层面,开始尝试借用西方现代管理制度改造传统中国,蹒跚步入现代的中国从上到下开始注重国家管理队伍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儒家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遭到几代知识分子的批判,特别是发端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沉重的鞭挞和多维的批判,如鲁迅、巴金等作家通过作品批判儒学对科层架构的渗透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压迫。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思想的批判,儒家信仰在20世纪初的中国遭受沉重打击,传统中国人民的信仰方式出现断裂。辛亥革命后到全面抗战前,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及民众急切的民族复兴的诉求,使各种思想开始流入中国,裹挟着各自的拥趸,以流派思想为信仰大旗,在当时的中国纷繁呈现。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实用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由主义、民粹主义……但是诸种信仰体系终因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而湮灭于中国现代历史的洪流之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始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积贫积弱的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压迫,像极了十月革命前的俄国。革命胜利的实践引领及理论指导,让苦苦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先进思想者对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强烈的信仰诉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取得了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传承与接续中国指导思想的独特精神标识,具有特殊的现代价值。
如前所述,对信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认知对象划分,有宗教信仰和科学信仰之分。宗教信仰体现的是宗教徒对崇拜对象的情感透射和价值遵守,科学信仰体现的是信仰者对科学精神的崇敬和对科学规范的遵循。从认知效果来划分,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盲目的信仰是指人类在信仰实践中,对信仰对象的认知发生偏差,导致迷信与盲从,这种迷信除了认知上的错误之外,还会引发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我们需要坚决杜绝的。科学的信仰,是指信仰对象符合科学精神,同时在信仰实践进程中采取的方式是逻辑。从我国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国情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信仰,对我国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和实践价值。科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其本质特征是指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发现社会或者自然运行的本质,从而形成可以验证和实践的规律性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定义为科学信仰,需要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做出论述。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体现在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上。
人民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类的最终解放为终极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想和情怀。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所处的环境是经历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洗礼的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在大西洋周边形成并逐步向古老的亚洲渗透。经历过启蒙运动洗礼的欧洲人民,遵循着自由与平等的启蒙信条,却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展而逐步价值迷失。
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脱离了中世纪的本体论传统以及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开拓了广阔的不是认识世界而是改造世界的实践场景,并在指导社会变革与革命的伟大进程中,不断验证着马克思主义天才判断,尤其是二战后广大亚非发展中国家在脱离殖民统治的民族民主运动中,无不汲取着马克思主义的养分。
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认知—实践互动模型。一个理论的科学性在于真实的反映实践,同时还能够通过实践所验证,并能通过实践验证完成理论革新。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生成条件是19世纪中期的西欧,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构建过程中,更加注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为经典生成后的发展提供了逻辑指向。
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所呈现出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为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抉择、国家和民族的道路发展、人类思维模式的深刻转化等提供了宏大而深刻的认知—实践工具,进而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新时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个人来讲,将会为未来的出彩人生提供同向同行的认知、情感与意志的动力,同时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科学信仰会为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现代化建设方向提供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宽泛的理论的多维探索空间,同时还具有广阔的实践操作及效果评价空间。从学科建设角度来讲,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属于“大思政”范畴,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即要立足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又要注重结合其他公共课及专业课中的思政因素,守好大学生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责任田”,两者同向同行,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产生倍增效应,进而更好达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良好效果。
我们所处的21世纪,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时期、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之际。学界把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称为“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提法正是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叠加现象的理论描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形成生产力诸要素的知识化成为这种经济形态的主要标志。伴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劳动者作为劳动主体,已经迥异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简单从事体力劳动和开动机器的流水线工人,主要是知识型劳动者,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知识群体和高技能群体。按照数据统计,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从事有型物质生产的劳动主体占到总体劳动者的80%,技术管理岗位人员占20%。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劳动主体(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到经济体劳动者的80%,而传统的生产者已经下降到20%。
从经济发展形态上来讲,正是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四十多年实践中,中国走完了西方国家三个工业革命的历程,逐步跨越到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来讲,必须要学会面对知识经济对原有增长模式和架构的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逻辑,决定了我们改革开放事业必须要完全承接知识经济的运营模式。这个时代命题决定了我国的生产方式要发生革命性变化,即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进口替代”模式转化为“创新引领”模式,这体现了中国经济从产业链的低端逐步上升到中高端,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新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定性分析,除了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关注之外,还要考虑到大学生的时代特征。以“00后”为主体的新时代大学生,其典型特征是“互联网原住民”。作为沉浸于互联网生活方式的他们,在价值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认知特点,需要教育者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式有生动的感知和评价,因此在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特征,这是确保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