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烨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关乎高职教育整体质量及人才培养效果。从价值取向来看,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知识本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正在风行、人格本位呼声渐起,从早期沿袭普教本科学位课程体系到后期进行了能力本位、项目课程、工作导向等模式改革,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虽持续深入,但课程内容涉及的岗位能力仍过于简单,加上缺乏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系统化设计,导致现行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仍存在诸多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要基于实践导向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确保学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高职教育课程是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载体与具体体现,但现行高职教育课程目标仍存在定位不清等问题。一方面,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是中专改组、改制或升格而成,因而办学目标、教育教学管理及课程建设方面仍遗留有鲜明的中职烙印,这导致高职教育目标“高等性”不突出,并直接导致课程目标偏离、人才培养规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课程“职业性”不鲜明,虽强调了职业性定位,但在课程建设中却并未完全落实,课程模式仍遗留普教特征,以学科为主线的痕迹明显,缺乏职业性课程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育特征不鲜明等,工作过程导向模糊,这极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课程是多元要素相互关联并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开放性知识、能力与经验的组合系统,因此关联性、系统性是课程体系的基本属性。受教育价值观、教育理念及实践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无论高职教育导向为何,其课程设置均离不开“三段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置导致理论课程过于集中、枯燥,理论与实践课的间隔较长,无益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协调等问题,或是专业课程多而人文课程少、理论课程多而实践课程少、校内课程多而校外课程少,以及课程间联系不紧密、选修课选择性不多、灵活性不强等,均严重影响了学生作为个体与社会职业人的持续发展[1]。
有别于普教课程,高职教育课程内容有其独特的结构,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通。为了彰显课程类型特色,高职教育需寻找课程中理论与职业能力的契合点,编制适用于实践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然而,由于高职教师多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验,更缺乏编制“理实一体化”教材的能力,导致高职教育课程缺乏类型特色,教材建设滞后。不仅如此,高职现行教材普遍不适用于“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改革,且或多或少遗留本科教材痕迹,导致教材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不相匹配。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机制仍过于简单粗放。一方面,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高职关于学业考核过于突出能力本位与技能训练,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素质拓展课及课外活动成效的考核,这种短视而功利的学业测评无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使高职学业测评的可靠性备受质疑;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评价存在盲目随意的倾向,一味追求毕业率、合格率,不能严格依循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品行进行测评,考核内容多由教师划定重点,并在重点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内容进行考查,这种粗放、盲目的考评机制无益于评价激励、反馈及导向功能的发挥,也无益于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2]。
高职院校要从实践导向出发,以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确立知识技能与岗位精准衔接的课程目标。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面向市场,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学生自身需求,致力于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岗位需求的“零差距”,其中,专业课程总目标要对专业及职业教育层次、岗位范围进行明确,为各课程的细化目标提供指导,既要明确具体的知识、技能、训练程度等,又要通过课程教学形成行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除了上述可量化目标,还要设置职业态度、价值观等不可量化目标。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课程目标设置面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力求使之通过课程学习实现近期顺利就业、中期科学应对职业生涯挑战、远期实现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具体而言,高职院校要以学生职业素质为本位、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全面构建课程体系,既要凸显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将学生的发展置于首位,又要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考虑学生就业、从业与转化职业需求,还要立足终身教育视角,在课程中嵌入自主学习、创新探究、创业发展等相关内容[3]。
高职院校从职业素质本位、高职教育目标及学生多元发展诉求出发,构建校内外模块化课程结构。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将课程建设延伸至校外企业,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实践课程比重,统筹校内课外实践活动课程与校外企业实践与顶岗实习课程,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构建通用性、专业基础性、专业方向性、发展性四大主体职业素质模块。其中:通用性课程模块要凸显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培养学生从事任何职业均需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基础性课程模块则要解决比重过大且交叉重复问题,结合工作过程导向,拓展横向复合型课程;专业方向性课程模块要避免“贪多求全”“过度开设”,要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最能对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3~5门课程,并列为专业方向性课程;发展性课程模块是关于继续学习、学历提升、专业拓展、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可将其设为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以提高学生从容应对职业生涯挑战及困难的能力[4]。
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社会职业的多样化,确立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岗位需求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过程、结果两大维度出发建构课程内容,打造特色内容与多元功能互补的教材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紧扣专业岗位所需技术能力多元选择课程内容,使之全面覆盖实质性知识、方法论知识与价值性知识,满足学生学什么知识技能、采用什么方法学及为什么学三大价值取向,课程内容选择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又要反映时代变化,及时融入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等;另一方面,高职教材建设中要凸显专业特色、课程特色与校本特色,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研究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材内容,确保其具备编制教材所需的教学经验、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要鼓励行业、企业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制,确保教材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精准对接。
高职院校要兼顾多元价值取向与课程发展需求,持续优化课程评价机制。首先,高职院校要结合课程开发的持续发展、课程内容的以人为本、课程实施的行动导向、课程效果的真实性等方面,整体考核和评价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其次,高职院校要结合课程开发设计方案中的职业技能针对性、教学效果可行性、教学实施有效性、资源配置合理性、教学管理可行性等进行评价,既要审视课程设置、目标定位、教学设计、课程教学标准、教材、实训手册等,评判其是否满足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是否基于完整的工作过程,又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评价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再次,高职院校要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手段、教学载体的有效性方面对课程实施环节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前者重点评价学生职业技能掌握程度、实践知识理解与应用程度、解决问题能力等,后者跟踪观察课程实施全过程,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收集、意见反馈评价实施效果[5]。
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由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特色发展及生源特性等方面所决定的,有效破解了目标定位不清、课程结构失衡、课程特色缺失、课程评价粗放等问题,促进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及要求,既要凸显高职教育的“高等性”,服务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彰显“职业性”,服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以此形成多层次、特色化、发展性的高职教育课程新体系,满足高职人才培养对于职业发展、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