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中高职一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2023-01-11 01:58:24沈忠良杨少增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螺旋一带一带一路

沈忠良 杨少增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职业教育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为需要的教育类型,是助力我国制造业走出去、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保障,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劳动力培训的重要载体。 作为职业教育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职和高职教育,在“一带一路”研究中各自为战的情况已经不能满足产教融合、凝心聚力的要求[1]。 中职学校作为制造业基础人才的培育基地,以职业教育助力“一带一路”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网受到了极大限制;同时,高职院校兼顾高端技能人才培育、服务社会和应用技术研究三大智能,有一定的“一带一路”合作企业关系网络,但缺乏政策执行、措施落地的时效性和强效性,中高职一体推动职业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制造企业走出去是必然趋势。

1 “一带一路”研究现状

职业教育的提法是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合为一体, 有效提高了职业教育在整个中国、世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把握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的重要类型。 以中国知网为例,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学术研究论文合计为2518 篇,其中关键核心词除了“一带一路”以外,职业教育[2]、高职院校[3]、职业院校[4]、职业教育国家化[5]、鲁班工坊、 产教融合等均属于高频词, 因此, 可以明确,“一带一路” 的研究在较大程度上就是研究职业教育如何作用在“一带一路”或者“一带一路”为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 同样的,以“一带一路”+“制造业”为关键词的学术研究论文为1875 篇,但是,再以“职业教育”为关键词来缩小检索范围后,学术研究论文不超过30 篇。 这说明,我国“走出去”的制造业企业不在少数,这也符合我国产能外移、技术外扩的核心方针。 但是,从侧面反映出,支持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职业教育相关研究还远远不够。 进一步详细分析中国知网关于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相关文章后发现,中职学校(如广西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宁德职业中专学校、甘肃省白银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在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学校英语专业的“三教”改革,这样的改革也在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鄞州职教中心等中职学校里开展。 同时,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6]、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也在英语专业教学应对 “一带一路”的“三教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 可见,中高职一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专业转型升级和教学改革是更有深度和成效的。

宁波市自2018年启动首批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发展重点建设项目以来,在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布局了一大批“一带一路”前沿的研究项目。 校企双主体培育技能型人才、跨区域产学研成果转化是宁波市制造业“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中职或技工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是宁波市制造业“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7]。 同时,“一带一路” 的研究工作还是需要有相关资源、政策作为支撑才得以完成的。 因此,通过中高职一体开展“一带一路”研究,是一种集约型的研究方法和方式[8]。

2 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的融合发展可行性分析

三螺旋理论在20 世纪50年代初最先出现于生物学领域。 90年代中期,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阿姆斯特丹科技学院的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教授在三螺旋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政府、产业、大学三螺旋理论,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三者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 即政府、企业与大学是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 它们根据市场要求而联结起来, 形成了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强调政府、产业和大学的合作关系,强调这些群体的共同利益是给他们所处在其中的社会创造价值,政府、产业和大学三方都可以成为动态体系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每个机构范围在运行过程中除保持自身的特有作用外,三者相互作用、互惠互利,彼此重叠。可将该理论运用在“一带一路”研究中,因为在中高职一体形成的院校主体、产业、政府在“一带一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三螺旋结构是推进三者在“一带一路”研究成果形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实现形式[9]。

2.1 三螺旋主体的角色定位

三螺旋主体的角色定位旨在明确三方主体承担的主要功能、三方之间的关系基础等。 从2019年“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以来,中高职一体形成的院校主体承担着输出中高端技能人才、产业化应用技术、科技创新和转化的功能,是三螺旋结构的创新核心力量。

在“一带一路”研究中,产业则主要承担为人才输出、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和转化等提供载体,产业中的协会、企业、其他专业机构等则通过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共同培养、技术的有效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是三螺旋结构落地、推动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桥梁和基础。 政府在三螺旋结构推动“一带一路”研究进展中主要承担了平台搭建、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等功能。 政府是引领院校主体、产业主体共同致力于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牵头力量,出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支持政策、协调和推进了“一带一路”的进展和合作,是三螺旋结构中的关键协调力量。

2.2 “大学、产业、政府”三方主体关系构建

2.2.1 院校主体和政府之间的三螺旋关系构建。 在本文中,“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主体中的“大学”专指职业教育中的院校。 院校主体和政府之间是联系最为紧密的, 双方作为社会公益力量,通过政府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院校主体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带来人才、技术和其他资源的积聚、开发。 近年来,“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和研究进展表明,院校主体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有效推动了产业走出去、人才走出去和技术走出去。 具体来说,在政府搭台的基础上,2019年4月以来, 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与罗马尼亚开展了多次国际合作线上教学活动;2019年11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编制了《援老挝乌多姆赛职业技能发展中心项目补充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项目项目是落实习近平主席2017年11月出访老挝,签署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科技、农业、电力、人力资源、金融、水利等十六个领域合作文件内容的项目之一。

2.2.2 院校主体和产业之间的三螺旋关系构建。 产教融合是院校主体与产业之间构建核心关系的途径。 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主体补充、教学设备、学生实训实践、学生高质量就业、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都需要产业的参与和合作,仅院校自身的单一中高职教育模式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

2.2.3 政府和产业之间的三螺旋关系构建。 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针对宁波市“一带一路”重点支持的制造业走出去项目建设,政府对产业所涉及的企业、产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均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企业端,鼓励企业走出去、技术引进来、产业和产业链全球化等。 可以看到,宁波市教育局对制造业产业升级、向“一带一路” 国家技术和产业转移等均以项目支持的形式,给予了充分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如技术人员的赴外学习、境外人员赴国内的培训、留学,双边技术人员的交流和会议举办等。

3 中高职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的改进措施

首先,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引导中高职一体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建设。 制造业“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一般存在资本投入集聚明显、人力和智力要求高、建设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等特征,中高职一体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可有效解决投入大、人力和智力配套跟不上、建设难度大周期长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从政府项目规划和顶层设计的角度,引导中高职一体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建设,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其次,要从项目执行的角度,夯实三螺旋关系、强化多层次共建共享。 三螺旋理论表明,建设制造业“一带一路”项目,三螺旋关系的建立和三方资源的优化利用是有效提高建设进度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从三螺旋关系的角度出发,共享共建好多层次的资源,是三螺旋主体推进项目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最后,要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发挥好中高职一体建设“一带一路”的优势。 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考虑到中高职一体的协同与融合存在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利用好中高职院校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性,引导各院校建设和本身重点专业相关的“一带一路”项目,引导有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合并建设,发挥好一体化的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宁波作为中高职一体推进“一带一路”主题建设的城市,取得的成绩和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中高职一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比中职、高职独立开展的建设效果要更为显著,且中、高职有共同推进项目建设的动力和需要,为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的城市规划提供了有益借鉴。 通过三螺旋理论也能厘清宁波市“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产业和院校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三螺旋理论出发,协同好政府、产业和院校主体的关系,整合好三者各自的资源优势,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螺旋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4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国(俄文)(2019年6期)2019-07-05 07:02:56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专用汽车(2015年4期)2015-03-01 04:08:45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