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美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以宁波图书馆为例

2023-01-11 01:58:24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宁波美育党史

张 彦

(宁波图书馆, 浙江 宁波 315066)

美育旨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美育充实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文化生活。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开展社会美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共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帮助读者激发审美思考,塑造高尚格调, 成就美好生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美育论述

1.1 美育的内涵

美育即美感教育。 美育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教育,更是涉及多门学科的一种教育,个体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在理性与感性的融合之中学习美的知识,塑造美的精神,提升美的能力。 蔡元培说:“人人都有感情, 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 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 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 ”[1]个体与美好事物的接触之中建立起强烈、深厚的情感,从而陶冶了情操,获得了美的素养。 王国维认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 ”[2]美育能够深入人心,完善人格,有助于个体在培养兴趣爱好、追求理想境界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美感文化认知, 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对德育和智育起着正向的影响作用。

1.2 公共图书馆美育工作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开展美育工作是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美育从古至今都备受关注,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蕴。 在时代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以美育美”[3]。公共图书馆开展美育工作是顺应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寻,用中华人文独特的魅力、中华审美高雅的格调、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来引领人们形成教育的审美境界和人生的美学趣味。

公共图书馆开展美育工作是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体现。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进行终身教育的城市教室[4]。 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美育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书馆拥有的资源优势,如丰富的馆藏、多样的活动、专业的服务等,营造出的书香氛围为读者创造了更为具象而美好的阅读情境。

公共图书馆开展美育工作是不断满足读者精神文化需求的表现。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不断接触到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形态,对精神文化有着更高的追求,而精神文化需求反映着个体的主观精神世界。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海量文化内容良莠不齐。 公共图书馆开展美育工作,发挥引导作用,严格把关筛选,推送真正高品质的文化内容,可以帮助读者远离浅薄低俗,净化心灵世界,提升文化内涵,强化美感认同。

2 宁波图书馆美育工作的实践

2.1 视觉美育:建筑环境之美

宁波图书馆永丰馆与新馆同时面向公众开放。永丰馆于1988年建成, 并于2001年改造扩建,现有面积1.2 万平方米。 永丰馆毗邻江畔,绿树成荫,周边环境怡人。 馆内共有三层,内部桌椅以木色为主调,古朴雅致,充满人文气息。 新馆于2018年正式开馆,现有面积3.18 万平方米。 新馆设有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空间布局合理,设计格局大气。 馆内整体以白色系为主,呈现出优雅经典的氛围,自然采光与柔和灯光两相结合, 使馆内光线恰到好处,跳色布艺沙发与绿植的点缀彰显活力生机。 随处可见的弧形元素柔化空间线条,营造流动感,悬挂于中庭天花板的艺术装置更创造了一个多角度欣赏的独特天幕景观。 宁波图书馆永丰馆与新馆各具特色,各显其美。 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的职能,读者的需求不仅包括对图书质量与服务需求,还有对服务环境的需求[5]。 读者对图书馆的第一印象通常来源于图书馆的建筑环境,一个拥有优美环境、舒适氛围的阅读空间能够让读者直接受到美的熏陶。

2.2 精神美育:党史教育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6]宁波图书馆线上线下双联动, 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线下包括举办主题书展《党的故事书里说——建党百年书籍展》《红旗飘扬 童心向党——迎接建党一百年主题书展》等,书展不但面向成人读者,更重视少年儿童的党史学习教育;展览《党史可以这样讲——庆祝建党百年文献展》以时间为轴,用图、文、 书相结合的形式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另有红色经典连环画党史阅读体验区、木板拓印体验等新形式展现;乔石书房是一个多功能的特藏文献室,宁波图书馆推出“走进乔石书房”活动,打造红色文化空间,搭建党史学习平台,面向全市机构和团体,提供一个可以品读经典、观赏展览、学习党史、畅谈心得的学习场所。 线上则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党史微课”专栏,从2021年3月23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每日更新专栏, 通过图书讲党史的方式让读者从党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数字文献资源打破传统的阅读方式,《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八路军军政杂志》《群众》等四种红色报刊均被宁波图书馆数字资源库的红色报刊档案数据库收录,为读者提供了足不出户便能实现线上学习党史的便利;“不忘初心, 铭记党史”知识竞答活动有效调动了读者学习党史的积极性。 宁波图书馆积极普及党史知识,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让广大读者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从而坚定信念,增强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2.3 知识美育:馆藏资源之美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丰富多样的馆藏资源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美学涉及多领域,涵盖方方面面。 据宁波图书馆历年阅读报告显示,文学、艺术类图书向来受到读者欢迎。 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图书借阅区主要向读者提供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类等书籍。 二楼图书借阅区则涵盖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等书籍。 三楼音乐空间除了架列可借阅的艺术类图书,另有黑胶、独立唱片展出,且提供数字音乐资源赏析。 馆员们做好前期调研,及时采购更新兼具美观性与知识性的高质量美学相关书籍。 馆藏资源的多元文化性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古籍善本经过漫长的岁月时光,从内容到装帧,从纸张到刻印,散发出浓厚的典雅之美;地方文献回顾悠远的城市记忆,融合宁波历史底蕴与地域文化特色, 呈现绵长的古韵之美。这些馆藏资源为图书馆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帮助读者在阅读之中了解美,感悟美,收获美。

2.4 活动美育:讲座展览之美

“天一讲堂”于2006年创建,至今已举办近千场讲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知识学习、思想交流的平台,美育类讲座对中国各门传统艺术有独到的见解和解读,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雕塑、建筑)不但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7]。这些讲座包括了以诗文角度切入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绪说》;以绘画角度切入的《跳动在宣纸上的美丽音符——漫谈当代彩墨画艺术》; 以戏剧角度切入的《甬剧艺术赏析》;以音乐角度切入的《古乐之美——中国早期音乐面貌》; 以书法角度切入的《书法门径探幽》;以雕塑角度切入的《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谈中国城市文化的当代转型》;以建筑角度切入的《秩序与诗意的栖居——论中国古建筑之美》,等等。 另外,还有”天一展览“。 它于2008年创建,至今已举办了200 余期展览,为广大读者带来美感享受与艺术熏陶。

2.5 服务美育:图书馆员之美

服务水平展现了图书馆的作用, 服务能力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8]。 服务是图书馆与读者建立连结的桥梁,是读者接触图书馆的直接途径。 为展现馆员饱满的精神风貌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宁波图书馆为馆员配备馆服,统一着装并始终坚持服务为本,从内而外提升馆员之美。 为向读者提供及时的服务,在馆内各楼层均配备馆员在岗,解答读者疑问。 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将使读者更信任、更依赖图书馆, 对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宁波图书馆为馆员提供培训讲座,使其能通过对职业素养的深入学习,不断充实相关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进而能以良好的服务形象面对读者, 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及时解决读者问题,让读者感受到书香四溢的图书馆服务之美。

3 公共图书馆美育工作的思考

3.1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个体因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认知水平,而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 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把握整体美育的基础上,挖掘个体潜在特性,促进个体发展。 美感教育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多重熏陶,培养美学意识,激活想象空间。 公共图书馆开展美育工作,应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读者提供不同的图书馆资源。 面向少儿读者的美育,除了要根据少儿年龄进行分段教育外,对美育内容的选择也应更为慎重,要坚持向少儿读者传递真善美,传递爱与希望。 为提高少儿专注力,应适当增加趣味性内容,设置互动环节,并且对于少儿读者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实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中青年读者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兴趣爱好较广泛,图书馆可以考虑尝试创新美育形式,运用新媒体手段,传播高雅文化内容;老年读者通常对琴棋书画、 花卉园艺等领域的美学主题较有兴趣,图书馆应针对性地推出阅读活动,为老年读者发挥余热,实现价值提供平台,同时要关注老年读者的心理,帮助他们正视衰老,热爱生活。

3.2 推广普及

美育关乎全民, 公共图书馆应将美育工作积极普及和推广,让更多人共享公共文化成果。 第一,要设计精美好用的页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及时发布阅读活动资讯,优化关键字检索系统, 方便读者查找相关内容。 为提升美育服务品质,应及时处理后台读者留言,根据读者反馈建议归纳总结,不断改进。 第二,利用融合服务整合资源,实现更广阔的辐射面。 如与美术馆、博物馆、城展馆合作,不同的文化机构肩负着不同的职能,也拥有着不同的特色资源。 合作将共同推进美育工作的发展,能让读者更全面获得美育资源, 也将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第三, 美育工作要善于挖掘地域文化发展特色,例如将馆藏资源与宁波著名的“水文化”“海丝文化”“阳明文化”[9]等特色文化结合,通过展现宁波的城市特质和人文精神,展现宁波的地域文化之美,让更多人有认同感、归属感与幸福感。 第四,图书馆开发文创产品是创造美的体现, 文创产品有利于增强图书馆的亲和力,是图书馆书香之美的另一展现形式。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围绕“美”展开,要保证文创产品的创意美、设计美、内容美。 文创产品也要与本馆特色结合,将创意巧思与文化之美具象展现。

3.3 数字化发展

数字化具有覆盖面广、交互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 数字化是美育工作的发展趋势,美育数字化可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数字资源经图书馆有效整合后将更详尽地呈现给读者。 借助官方通道,读者可以根据兴趣领域, 轻松地参与线上美育活动。 线上展览带给读者全新的沉浸式体验,以全视角观展,如置身其中。 读者只需通过点击鼠标控制画面角度,旋转屏幕方向,即可了解展厅布置理念,欣赏空间设计美学。 配套的文字说明辅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展品的创作设计, 工艺技巧及艺术内涵;线上讲座促进了美育全民化,让更多的读者不再因为时间冲突、地点限制或报名人数额满等原因而错过美的熏陶教育。 线上留言板块让讲师与读者的互动更直接,让美的探讨与交流更便捷;增加美育类主题的数字资源能够满足读者数字化阅读需求,让美育更好融入生活。 图书馆采购美育类数字资源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重视读者反馈,了解读者阅读需求。 图书馆也应注重馆际交流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在海量的数字资源中做好把关工作,重质重量,筛选真正优质的美育数字资源,传递美好。

猜你喜欢
宁波美育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北方音乐(2019年13期)2019-08-21 02:14:32
聚焦·宁波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