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014030)张镇洋 海全胜
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倡导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因此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笔者在学习前辈们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怎样设计地理问题、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教育家杜威的教学论:不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主张传授具有实用性的知识;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应优化学习过程,转变过去被动听课的角色。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假设和猜想,再指导学生进行问题检验,最后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问题设计的质量关乎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地理课堂上,高质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教学更加高效。有效的地理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有效教学的起点[2]。那么应该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呢?
问题可于课堂导入、讲授新知、引导探究及课后检测等环节提出。教师在设计问题前,要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地理教学中,重难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教学重点是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内容,是教材中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规律性和成因性知识,要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难点是一些抽象性较强、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例如,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节教学前,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了解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重点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难点是抽象性比较强的太阳黑子与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人类活动和地球环境的影响来看,重点就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因此,教师就可以把本节知识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一个课时主要讲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另一个课时主要讲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在第一个课时,教师可以围绕“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这个教学重点,设计以下问题:
1.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说明太阳辐射与纬度有何关系。
2.读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图,对比分析其有何差异,试解释其影响因素。
3.合作探究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这组问题抓住了太阳辐射的知识要点,在分解难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拾级而上。
在设计问题时如果抓不住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那么所设计的问题就会是一些无效的问题。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抓住教学重难点,并依据教学重难点展开问题设计。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与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紧密联系,强调联系现实生活。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与现实生产、生活相关联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交通线路”这个知识点前,可以结合内蒙古本地的交通网络来进行问题的设计:
1.某同学现在要从包头到呼和浩特上学,他可以乘坐哪种交通工具?(让学生对交通工具的类型有初步的了解)
2.如果该同学打算十一期间到三亚旅游,那么他应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请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
3.内蒙古的主要运输方式是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越密切的问题,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像“我们家乡的地形是什么样的?这种地形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我们城市的商业区主要布局在哪里?为什么会选择那里?”等,能够创设情境,把学生放到“家乡建设者”的位置上,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是否适宜,会直接影响问题的价值和教学的效果。问题如果太过简单,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标,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这一节时,某教师提问: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设问难度太小,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果改为“为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那么严重?”,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够让学生掌握分析该类地理问题的方法。相反,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普遍不知如何解答,则会挫伤他们解决地理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的难度应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让学生努力一下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某教师在讲授“东南亚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时,让学生说出西南季风的源地和西南季风的成因。这样的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而且也偏离了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进行详细的学情分析和课标分析,以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需要且具有思考价值的、难度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注重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过于简单或者过于抽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或者涉及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的问题,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在教学“自然灾害”一节时,教师可以结合包头本地的一些地理现象(如沙尘天气)来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提问:包头这两年频发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该灾害的成因有哪些?针对该灾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理?结合本地区实际设计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切身的体会,比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这样依据学生兴趣设计的问题也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设计问题最根本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切忌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不能在学生还没有厘清问题时,就“热心肠”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做。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激发出来,是其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此时应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学生陷入困境时,为学生点燃一盏前进的明灯。总之,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而且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氛围和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授黄土高原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播放黄土高原航拍视频,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进而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质疑、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等,使学生真正掌握和巩固相关知识。
从一定程度上讲,地理学科的发展依靠的就是无数地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提出什么水平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不能够直接得出答案,需要进行思考才能解决的。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问题才有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去探究如何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发言、敢质疑。学生只要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接下来若能付出一定的努力,便一定能把问题解决。地理教学中,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着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而是要给学生留有回味的余地,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得出一定的规律。只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同类问题时才知道如何去解决。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解题的关键在哪?解题中用到了哪些知识?能用更简洁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还能得到哪些结果?变换一下条件,结论会怎么样?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体验如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体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创造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适宜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仅凭学生回答的对错来评价学生的做法,对于认真思考了却回答错误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正是因为有错误,才需要教师来引导。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应该先作出鼓励性评价,再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例如,在讲授“水土流失”相关内容时,教师提问:“水土流失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多数学生回答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不良影响,但也有学生认为水土流失有好的一面。教师没有直接判定回答水土流失有好的一面的学生答错了,而是选择听听学生的解释。有学生说道:“正是因为上游水土流失,所以才形成了黄淮海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和长三角。”显然,这位的学生答案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是客观实际。对于这种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了肯定。教师还要改变那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对学生进行参与程度的评价或者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以及思维过程的评价[4]。这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学生对很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缺少感性的认识。比如有的学生只记得书本上介绍的南稻北麦的传统粮食作物分布格局,却不曾注意在楼下超市里出售的是东北的五常大米……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情,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