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 丁成 王兴峰 唐的木 吴芬 李爱萍
中药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剂型灵活、多样,治疗皮肤性病具有简、便、廉、验的特色,深受人民群众信赖[1]。对于常见皮肤性病,如脓疱疮、带状疱疹、手足癣、湿疹、荨麻疹、黄褐斑、痤疮、等,中药疗效肯定;对病因未明的皮肤疾病,如银屑病、红斑狼疮、天疱疮、等,中药治疗能较好的缓解局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此外,中药化妆品及中药护肤品亦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因此,中药(含中成药)在皮肤性病教学及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医师、等教学大纲,均含有中药治疗皮肤性病的内容及要求[2]。但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学员,常常对这部分内容和要求重视不够。本教研室在多年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强中药学相关带教,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基础教学方面,虽然大多数学校或教学医院能够开展皮肤性病学相关的中药学教学,但常因为篇幅、学时等各种原因,只能简要介绍,或片面强调中药应用、中药治疗,甚至跳过“中药学”直接进入“临床中药学”“中药治疗学”,呈现“速成式”培训,有些学校或教学医院连这些“速成”的培训也被省略,以至于皮肤性病学相关的中药理论基础教学严重缺失。
临床教学中,皮肤性病表现复杂,如痒分为风痒、湿痒、热痒、虫痒等,荨麻疹可表现为气滞、气虚等,银屑病可表现为血热、血瘀、血虚、血燥等,需结合具体患者、具体病情辨证,不当一概而论,部分带教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中医中药学习,缺乏系统的中医理论指导,只是机械的了解具体药品的适应证、禁忌证,在教学中多从西医角度出发,对中医辨证重视不够;皮肤性病科临床常用中药、中成药数量繁多,有些药物名称不同,实为同类药(如藿香正气水、三金片均为祛湿剂),部分中药、中成药存在配伍禁忌(如使用清热剂、解表剂时不宜使用滋补性中药),这些不仅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规范治疗方面亦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教学历来多不被重视,常常由研究生独自摸索,缺少引领与教学。基于中药的研究往往不如纯粹的化学合成药那么受人认同,所做实验大多是粗提物或者有效部位,其具体的分子式、化学结构不清楚,缺少量化指标,在方法学方面亦缺少特色。
中药治疗不仅仅是临床用药选择,其背后有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倘若完全跳过中医基础直接讲解中药治疗,后期必然呈现一种“碎片化”的学习状态,因此,无论是理论教学阶段还是临床教学阶段,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修医师,都应首先加强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学习[3]。同时,强调整体观念,关注环境、情志、饮食及其对疾病、用药的影响。
在理论教学阶段、尤其是本科生临床前授课阶段,应结合现行教材及教学大纲,在总论部分对中医皮肤病学基础予以适当介绍,如六淫致病、升降失常等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补充中药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以及中药炮制、中药的剂型与选择、七情配伍、君臣佐使、“十八反”“十九畏”等,并介绍炉甘石、土槿皮、薄荷、鱼石脂、等皮肤科常用中药、中成药的性能主治、使用与配伍注意事项[4]。
各论部分结合具体疾病的临床表现,讲解中医辨证、中药治疗。大部分学生毕竟不是中医专业,但好在皮肤性病学有其直观性强的特点,可结合图片,有针对性的讲解症状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等,如肝经湿热表现为红斑、水疱、糜烂、渗液,气滞、血瘀表现为斑块、肿胀、针刺样疼,结合具体病例治疗前后的皮损图片对比,展示中药治疗的独特疗效,唤起学生对中药学的兴趣。此阶段仍以中药药性、药理等基本理论为主,不过分强调临床用药选择及治疗经验。
利用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开展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5],录制10~15 min的教学视频,在视频中还可以更灵活的加入中医外治、中药封包、药浴、等临床教学内容,将视频上传至学校教学平台,做为自学材料及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可自由安排时间,自主学习[6]。在课堂测试、期末考试中,适当加入中药学相关题目。鼓励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旁听、选修中医学、中药学相关课程。
临床教学包括本科生临床实习、专业型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生、继续教育、等多个阶段,各阶段的侧重点略有不同[7]。
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仍以学习知识为主,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求掌握或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药治疗,如单纯疱疹、疣、荨麻疹、湿疹、硬皮病、白癜风、等。在临床教学中,结合具体病例,讲解清热解毒、散风平肝、散结(疣的治疗),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温补脾肾(硬皮病的治疗),但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西医诊断之后,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中医辨证,不能一概而论,如疣的治疗虽均强调活血解毒,但初发、早期、淡色的疣,伴舌质红苔黄、脉数,为中医风热毒蕴证,需祛风清热、软坚散结;皮损持续时间较长、颜色较深、质硬的疣,伴舌质淡苔白、脉弦,为中医气滞血瘀证,需行气散结;疣发生部位不同,其用药亦有差别,发生于面部的疣多加风药,发生于手背的疣可加桑枝[8]。大纲及教材内容通常较为概括,在临床教学中将其展开、细化,强调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突出常见病、多发病,熟悉皮肤性病学常用中药、中成药的用法,同时,结合科室特点及专科特点,适当拓展学习常用外用中药剂型,如线剂、锭剂、条剂、等。
住院培训生、临床型研究生、进修生的教学强调面向临床,参与临床实际工作,其教学难度逐步加深,由简单的辨识典型症状、皮损,过渡到能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脏腑、气血、经络与皮肤之间的综合分析,鉴别异病同证与同病异证,从更深层次理解“证”与“病”的关系(舍病从证、舍证从病、无病从证、无证从病),并进行中西医结合分析,如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时应清利湿热、脾虚湿蕴时应健脾利湿、气滞血瘀时应活血化瘀,熟练掌握皮肤性病学常用中药、中成药在具体辨证时的应用,强调落实到具体患者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逐步过渡到能够独立、准确地处理常见皮肤性病[9]。指导住院培训生、临床型研究生、进修生阅读临床指南及专业文献[10],并适当开展中药、尤其是外用中药的操作技能培训。
利用学会、年会、专题讲座、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等形式,多途径面向不同层次的学员开展中药治疗皮肤性病的教学。
科研教学主要面向学术型研究生,是“短板”所在,亟待加强。可基于临床实践,从多角度开展皮肤性病学相关的中药科研教学,从选题、开题、实验进展、中期报告、等多个环节加强对研究生的指导。
片面强调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中药特色与临床特色。可立足专科特点、结合临床患者,开展中药与皮肤性病相互关系的研究[11],如中药对患者的影响、中药的体内过程、生物转化、代谢、外用中药的经皮吸收、等,研究中药与表皮定植菌、肠道菌群、肝脏、基因、表观遗传学、环境的相互作用,寻找特异菌、特异酶、特异基因、特异表观遗传学变化、代谢的中间体、代谢终产物,及其参与机体反应的内在过程。适当开展与皮肤性病治疗密切相关的中药、尤其是外用中药的制作工艺和功能研究[12],如中药炮制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各种炮制方法的差异、炮制工艺的改进、中药鉴定技术的改进等,在研究中要有定量指标、评价指标,提高方法学水平,采用多种方法验证同一个结论,并证明其机制[13]。
此外,临床型研究生也应结合科室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临床研究、临床疗效观察,结合文献及中医辨证[14],研究中药治疗皮肤性病的新领域,扩展新的适应证,注重对照组的设立与数据分析,将临床研究、流行病学、转化医学三者有机结合,并逐步从临床疗效观察深入到机制研究[15]。
通过在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培训学员、进修医师、等各个层级教学中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加强中药学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达到教学大纲的培养要求,如前所述,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培训生、进修生,其教学大纲、培养计划中均含有中药治疗皮肤性病的内容和要求,通过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加强中药学教学,使本科生能够了解皮肤性病领域常用中药,研究生及住院住培生能够掌握常用中药在皮肤性病科的应用,进一步的,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辨证,实现个体化治疗;第二,拓宽了学生、学员的思路,无论临床还是科研,中医思维都是很大的补充,西医相同诊断下的中医辨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体观念、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等等,从而使学生、学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认识和思索临床与科研[16];第三,贴近临床实际,学生、学员无论将来是否从事皮肤性病科工作,只要其参与临床,都将接触到大量中成药,甚至中药,加强中药学教学,有利于促进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亦有利于其他临床科室的学习;第四,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医学、中药学基础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了基础。此外,加强中药教学亦具有传承传统文化、辨别真伪信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规范治疗的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加强中药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