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俊 封盼攀
检体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医学生本科阶段由基础医学转向临床医学学习的重要桥梁课程[1]。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医学生可以了解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掌握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训练其临床思维能力,锻炼其用科学的逻辑程序识别和诊断疾病,为进一步治疗、评估预后提供依据。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检体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该能力是医学生未来就业及个人发展的关键。现代医学模式已经摆脱了“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而是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水平上认识人的健康与疾病[2]。如果没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不能从整体上对待疾病和患者,就不能成为适应现代医学需要的医学人才。
检体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实践课程,包含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教学。尽管临床实践非常重要,但相关理论依然是医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基础,不能忽视理论课的重要性。在检体诊断学的理论授课中,长期以来,我校均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模式。加入英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学生医学专业英语水平,为临床各专科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检体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均来源于西方医学,掌握专业英语有利于医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其查阅大量英文文献,汲取更多的知识夯实自己的医学专业基础,更可以利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与海外同行交流,取长补短,提升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力[3]。目前各临床专业的国际医学会议都有中国学者的声音,而这些医学会议的通用语言常常是英语。而作为科研评价体系重要指标之一的SCI 论文,绝大多数也是英文写作,所以掌握好医学专业英语知识对医学生来说极其重要。
事实上,我校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是非常卓越的,所有教师都通过了学院组织的英文试讲,而这些试讲均由高年资专家把关,不仅考察教师的专业英文水平,更是要根据教师授课能力,比如讲解知识是否容易被理解、重点难点把握是否恰当、是否与学生存在互动、授课是否生动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我院双语教学试讲每年通过率往往低于1/3。这就保证了双语教学教师队伍是出类拔萃的。且绝大多数参与双语教学的教师有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海外留学或访问经历,专业词汇比较地道实用。在双语教学教案书写及备课过程中,授课教师的英语思维及专业英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谓教学相长。
不过从现实上看,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由于英文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相较于中文教学要花更多的时间讲述,才能使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精简一些授课内容,导致讲授知识不够深入,或者需要忽略一部分不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学。其次,检体诊断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单纯理论知识讲授已经较为枯燥,而英文授课夹杂众多拉丁语来源的复杂英文词汇,很多听课的医学生则在听课时更加昏昏欲睡,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参与度,最好让学生在课前有充分的理论及专业英语知识准备显得十分必要。最后,由于每个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少部分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在课堂上确实难以听懂教师的内容,需要课后聆听教师讲课内容的回放。由于我校双语教学的内容在期末考核时也是以英语命题及解答,根据每次检体诊断学考试后试卷分析显示双语教学内容学生卷面得分也偏低,故考虑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超星学习通是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4]。用户可以在超星学习通上自助完成图书馆藏书借阅查询、电子资源搜索下载、图书馆资讯浏览,学习学校课程,进行小组讨论,查看本校通讯录,同时拥有电子图书,报纸文章以及中外文献元数据,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学习服务[5]。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反应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和进行现代化远程教育的水平[6]。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主要学科都建立起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为本校学生提供线上教育,还可以进行校际交流,取长补短。超星学习通软件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对网络要求不高,被许多教育机构用来作为教学平台载体[7]。
2020 年上半年,我国高校普遍开展网络线上教学的模式。我校检体诊断学教研室借此机会,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在上课之前,教师将讲课教案、课堂幻灯片上传至学习通,学生可以先熟悉课程内容,做好预习工作。上课时教师主要采用直播的方式,同时使用录频功能录制教师课堂全过程,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授课情况与教师在讨论区进行互动,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而重点讲解。课后,学生还可以回放录制的课堂视频,复习所学内容。总的来说,学生对于使用学习通的线上教学模式还是认可的,就其考试成绩来看,试卷分析显示其得分情况不劣于既往线下教学的学生得分。因此,结合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的检体诊断学教学是可行的。
根据线上教学期间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的检体诊断学教学实践,以及目前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紧迫性,我们在2020—2021 学年开始探索了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教学中,我们高度强调了在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将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乃至分组讨论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考核时也不再采用过去靠一次考试决定学生的成绩,而是结合平时进行形成性评价,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核。
首先,我们完善了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的教学大纲及讲稿。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8]。我们过去的英文教学大纲往往单用英语写作,并且每年修改的内容有限,因此内容略显陈旧,且没有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课程的趣味性也有欠缺。现在我们将教学大纲设计为中英文双语形式,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及理解,知晓本次授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我们将教学大纲中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细化,在讲稿中也尽量将教学内容展开描述,讲解透彻,让学生结合教材、课件可以充分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大纲及讲稿属于私密的文件,不愿意分享给学生。其实在知识爆炸的当下,检体诊断学的内容早已属于经典医学教学内容,相关资料随处都可以查阅,分享大纲和讲稿给学生并不会影响教师授课时学生听讲的专注度,反而利于学生预习。因此,我们改变方式,在授课前一周,教师将教学大纲及讲稿上传到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提前阅览,预习相关内容。
其次,我们将双语教学授课课件进行优化,以英文课件为主,复杂医学英文词汇旁有中文标注,相较于过去的全英文课件,更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我们让教研室双语教学经验最丰富、授课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提前录制授课视频。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因此,教师视频的时长并不要求严格限定在规定课时以内。而教师可以在视频内将知识讲深讲透,必要时可以用中文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此避免双语授课因课时限制导致讲授知识不够深入的弊端。同样,在授课前一周,教师将课件及提前录制的授课视频上传到学习通平台,指导学生充分预习。授课教师还可以整理与本节课程密切相关的医学英语专业词汇及中文释义,也在课前发给学生预习。特别是对于英文水平欠佳的同学,可以通过预先学习课件、观看授课视频理解专业医学英语词句的意思,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整理好的医学英语专业词汇也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英语,因为一次课的专业英语词汇往往具有相关性,更有利于学生记忆这些词语意思,对其今后的阅读英文文献和撰写英文文章都是有益的。
第三,由于检体诊断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教师课堂的理论讲述既缺乏趣味性,也不能充分锻炼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授课教师在授课前一周可以上传课堂内容相关操作的音视频,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如了解查体的视、触、叩、听的基本手法与操作技巧,比如聆听不同心脏疾患的心脏杂音等等。我们上传的视频为国外医学院校专科查体的短片,英语配音,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词汇和规范查体手法。在学习检体诊断学相关示教课后,这些视频资料也可以作为学生之间互相练习的参照,便于其掌握相关操作和复习备考。一些疾病体征的视频,完全可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及示教课教学的不足,比如教师讲授右心衰竭常见体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单纯的文字讲授显得不容易被理解,而课前上传一些患者体征的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明白什么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甚至是一目了然。而由于现在检体诊断学示教课绝大多数院校与我校一样采用标准化病人,这些社会上招募的健康人群往往只能模拟一些疾病症状,而不能通过查体反映疾病的典型体征[9]。许多疾病体征仍然需要在视频上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进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10]。
第四,在检体诊断双语教学中,我们尝试融入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TBL 即基于团队的学习,是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础上经过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小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11]。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医学院校中是广泛应用的,摆脱了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TBL 使学生成为中心,通过互相讨论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参与者或者聆听者,而不是一个命令者或者领导者。超星学习通具有小组分配功能,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人数设定学习小组,一般每组6~8名[12]。在授课前教师即在学习通完成分组,每个学习小组根据课前教师上传的视频、大纲等内容进行讨论,最好用双语的方式进行,可以尝试互相练习相关的操作手法,再将碰到的难点或者有争议的问题带到课堂,如果教师课堂的讲述还没有解决这些疑惑,可以在学习通课程内容讨论区提问,跟教师互动讨论。在TBL 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PBL 教学模式,在学习通分组后给每个小组设定一个重点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及学习。比如,在讲授《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症状与体征》这节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心包填塞的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这个疾病是什么疾病,如何一步一步诊断的,这个疾病有哪些重要的症状和体征。分组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也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既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从前面描述的可以看出,我们改革的课前教学准备,实际上就是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者“Inverted Classroom”,指的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们[13]。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大量的理论,但这些理论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查阅文献、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也可以跟教师进行相应的交流。国内外许多医学院校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目前检体诊断学教学刚刚接触这种教学方法,所以仅用于课前教学准备阶段,后续会根据教学效果及学生反馈将其扩大至教学全过程。
第五,在课堂教学开展中,教师可利用学习通中的签到功能让学生规定时间内完成签到,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而不用传统的方式去点名[14]。目前各高校对学生上课出勤率要求很高,如果传统点名方式既可能遗漏而且效率不高,学习通网络平台让这个过程大大简化了。为了避免学生依赖考前突击复习的方式通过考试,现在我校包括检体诊断学在内的科目均采用了纳入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除了包括课堂发言、课后作业外,课堂出勤也是其中一项。学习通平台每次课签到都有记录保存,便于期末形成性评价的成绩统计。授课时,授课教师在学生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可以更从容的讲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小组讨论预习反馈给教师的结果,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授课。课堂授课是双语教学的核心环节。授课教师摒弃了过去照本宣科的灌输模式,适当增加课堂互动,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比如在心脏查体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的心脏杂音的音频,让分好组的学生汇报不同杂音的可能疾病以及该杂音的心脏听诊部位、杂音所处心动周期中的时期、杂音性质、强度、形态、传导性等等,再评判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并给予听诊技巧及杂音特点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各种类型杂音特点被反复强调,更容易被学生记忆及掌握,而不像过去被动输入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第六,在课后,通过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的讨论区,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解答问题或者与学生在讨论区讨论。而英文水平欠佳的同学,也可以在课后复习学习通上的授课视频加强理解专业医学英语词句的意思。在既往教学实践中,教师授课后没有学生的及时及有效地反馈,不能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而既往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均在学期结束时进行,很多学生对每个教师的授课过程已有遗忘且这种评价往往整体打分,无法让学生反馈具体课程的教学情况,所以让学生有渠道及时与教师沟通并且反馈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课后,教师通过学习通“投票/问卷”等模块针对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做好统计,让学生反馈教学情况,以便进行改进。同时,教师在课后通过学习通“作业”模块布置适量英文习题,便于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查漏补缺,也是教学质量的反馈,答题结果也可以通过软件计入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
当代社会处于快速向高度信息化阶段转变过程之中,“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医学教育[15]。我们探索将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时空上得以延伸,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16]。教学特别是医学教育,生命所系,性命相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性命攸关,所以更应当摒弃过去“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动性,结合TBL 教学模式,利用学习通平台优势,做好课前预习和讨论,课堂带着问题听课及积极互动,课后参与反馈及做好复习,使专业英语水平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掌握检体诊断学这门桥梁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经过本学期的超星学习通平台下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更乐于主动学习,课前分组讨论也常常有出彩的观点同教师分享,课堂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授课教师互动,课后也能及时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双语教学的考核中,学生的成绩也较既往年级有了显著地提高。这充分证实了我们改革后教学模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但更多的成绩还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优化教学方法,更多的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师生共同努力让检体诊断学双语教学更上一层楼。